中哲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4-05-30 10:51: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王霸之辩:中国古代两种统治方法和政治理想的争辩。王指王道,即先王之正道。孟子以王道与霸道相对,认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为王道。霸指霸道,即凭借武力假行仁义以征服别人的政治统治方法。霸道以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之心悦诚服。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韩非则提倡霸王之道。秦汉以后王霸并用。到宋代,王霸之辩更演为社会历史观的争论。朱熹和陈亮进行了数年的争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天人感应 :中国古代神学术语。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 想源于《尚书 洪范》 ,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 应, 天能干预人事, 人亦能感应上天。 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 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 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 感应与灾异说最终在《白虎通德论》中规定下来,给汉代政事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汉代,天 人感应思想占了统治地位,刘向,刘歆、班固都承认政治得失,可以导致灾异变怪。天人感 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宋儒程颢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

天人感应 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同时也是道的第二层含义,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三表 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表,指法、仪;三表即三条标准。墨子认为,人们的言论与认识是非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历史经验判断言论事非;以广大民众的直接感性经验为是非依据;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带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并以之论证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玄学 魏晋时期由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哲学思潮。由于儒学的神学化和趋于繁琐,无力解决日益尖锐的现实社会的斗争问题,加之统治阶级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得失无常,思想消沉,不得不另寻精神武器,玄学便应运而生。玄,即虚无玄远,高深莫测之意。玄学的经典即所谓“三玄”(《周易》、《老子》、和《庄子》)之作。玄学是用道家观点去解说儒家典籍。玄学开端于魏晋之际。其创始者为魏正始(240248)年间的何晏、王弼和阮籍、嵇康。何、王的根本思想是“贵无”,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提出名教出于自然。阮、嵇则相反,主张名教与自然是对立的。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抨击儒家,又指出名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东晋以后,佛学思想逐渐取代玄学的地位。

独化 中国西晋玄学家郭象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独化的主要含义是:天地间任何事物的生成变化,外不依靠“道”,内不由于己,都是无原因无根据的。认为天地间每一事物的生成变化,都是各自独立、无条件无原因的,如果要寻求事物生化的条件和原因,那末条件之外还有条件,原因之前还有原因,必将推致无穷无尽,万物虽共同生存于天地间,相互之间在表面上“玄合”,但在实际上没有任何内在联系,“万物虽聚而共成乎天,而皆历然莫不独见矣”。事物各自“独化”,相互间没有转化的关系,“夫死者独化而死耳,非夫生者生此死也”,“生者亦独化而生耳”,“独化而足”,“生与死各自成体”。郭象的“独化”说,具有否定造物主的合理因素,但由于根本否定事物生化的条件和原因,否定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化,鼓吹万物的“突然而自得”,“忽然而自尔”,“有不得变而为无,故一受成形,则化尽无期也”等等,成为一种带有偶然论的神秘主义思想。

名教与自然 魏晋玄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名教,指以正名分、定尊卑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自然则指天道之无为,人类无须以人力干预也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欲。儒家重名教,道家尚自然,二者长期有争论。魏晋玄学以老庄思想释儒,进一步展开了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并成为玄学的重要理论问题。认为维护社会秩序最好的途径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无为而治。主张超越名教的束缚,返归于自然,以虚静之心任性任情。极大地冲击了礼教的神圣性,为门阀士族腐朽堕落的生活作辩护。宋代学者以复兴儒学自命,重振传统纲常名教,以天理论证名教的绝对性和合理性,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巨大枷锁。明李贽再次冲击名教是非观。近代谭嗣同提出“冲决网罗”,抨击封建纲常名教。以西方近代伦理原则和自然人性论反对名教,提倡个性解放与自由。

无为 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虚一而静:是荀子的认识论思想,不是虚无和绝对的静。虚,“不以所己臧害所将受”,即不要为已有的认识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一,“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之一,不以夫一害此一”,即人可能同时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但是不能让同时接受的不同认识互相妨碍;静,“不以梦剧乱知”,即不要使幻想,假象扰乱正确的认识。

克己复礼:儒家的修养方法,《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要求非礼勿视听言动,以符合礼的要求。南朝梁皇侃疏:“克犹约也,复犹反也,言若能自约俭己身,必反于礼中,则为仁也。

化性起伪:荀子用语。伪,认为。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如果纵人之性,“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需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使人“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并强调环境和教育在“化性起伪”中的作用。“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儒效》),“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劝学》)。此为其王霸统一,礼法兼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性三品说: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善中恶)三等。认为“圣人之性”近于全善,“斗筲之性”近于全恶,皆不可以名性,“中民之性”可善可恶,可上可下,可以名性。“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春秋繁露·实性》)东汉王充也分人性为善中恶三种,认为“无分于善恶,可推移者,谓中人也”,中人之性“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论衡·本性》)唐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和情分为三品,并使之相互对应。

发明本心:陆九渊指彻底反省人所固有的仁义礼智之心。他提出“心即理也”,认为一切道德准则均根源于本心,强调“只自立心”,“明得此理(即本心)即是主宰”(《与曾宅之》)。还提出“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象山先生语录》)。明王阳明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

中庸 儒家的哲学范畴。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

陆王心学

  就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自身就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南宋陆象山和明代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一系,是在与道学一系的辩论中不断发展的。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所以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032a9790b4c2e3f57276379.html

《中哲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