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专项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19-05-26 13:34: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北京市各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西城区

(二)阅读《沙漠奇遇》,完成18-21题。(共10分)

沙漠奇遇

[俄] 伊•罗索霍瓦茨基

①起伏的地平线上残留着一抹血红,夕阳西沉,放射出几束长长的余晖,和大地告别。

②考古学家米哈伊尔站在巨大无比的两座雕像脚边,他环顾四周的沙丘,隐隐地感到:这儿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究竟是什么呢?他却无法确定。惶恐不安的感觉占据了他的心头。米哈伊尔端详着巍巍耸峙的雕像,竭力回忆当时的情景。

③五年前,正在准备学位论文答辩的米哈伊尔有机会参加沙漠考察队,在前往沙漠古城遗址的途中,他和另一名考察队员因掉队而在沙漠中迷了路。就在这时候,他们偶然在沙丘之间发现了这两座雕像。

④米哈伊尔清楚地记得,那两座雕像的脸是用粗线条雕刻出来的,几乎分辨不出鼻子,也看不清耳朵,宽阔的嘴巴只是一个窟窿。一对轮廓分明的眼睛在整个脸上显得异常突出,极不协调,菱形的瞳仁、虹膜上的青筋、直愣愣的梳状睫毛十分醒目。

⑤米哈伊尔无论如何也忘不了自己乍一看见雕像的眼睛时的感受——他呼吸急促,呆若木鸡,无法把视线从这对眼睛上移开。他受着某种莫名其妙的外力的驱使,伸开双臂,像梦游似地向雕像走去,直至他的胸口撞到一座雕像的腿,才停了下来。

⑥他定了定神,朝四周扫了一眼,发现他的同伴正在干一件考古工作最忌讳的事情——他从女人雕像的脚上敲下了一小块标本,打算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以确定这些雕像取材于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显然不同寻常——它有着某种涡形的纹路,表面还蒙着一层天蓝色的液滴。

⑦几天之后,一架飞机发现了米哈伊尔和他的同伴。在飞回大本营时,两人立下了早日重返沙漠研究这些雕像的志愿。

⑧可是不久,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了,米哈伊尔上了前线;而他的同伴在研究那块雕像物质时,实验室发生了爆炸,他在事故中不幸身亡。

⑨战争结束后,米哈伊尔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他打算重新开始那些原先没有完成的研究。他很快组织了一支新的考察队,向沙漠进发。

⑩考察队的一架飞机终于在沙漠上空发现了寻觅已久的雕像。现在米哈伊尔正站在雕像面前。

落日尚未全部从地平线上隐去。天地尽头,沙砾似乎正在熔化,形成一条奔腾的火龙。一阵风吹过,沙子簌簌作响。

只有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仿佛比这沙漠更缺乏生气。整整五年,它们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矗立着,狂风泄怒于这些高大的障碍,从四面八方侵蚀它们。时光像沙子一样从它们身边流逝,带走人间的欢乐和痛苦。但米哈伊尔总感觉这儿发生了某些变化,却又说不出变化在哪里。为此,他既感到生气,又有些惶惑。他从口袋里掏出钱夹,取出一张照片,那是五年前他在雕像前的留影——这是怎么回事?这不可能!不可能!

米哈伊尔把目光从照片移向雕像,然后重又移回照片。照相机是不可能出差错的,莫非是他的眼睛看花了不成。他走近一些,又退后几步。不,眼睛并没有看花。照片上,那座女雕像笔直地站着,两手下垂;而眼前,她已改变了姿势:两膝微屈,一只手伸向脚边,伸向被敲掉一块的那个地方。而那座男雕像则向前跨了一步,朝那女雕像侧过半边身子,仿佛在庇护她,右手伸向前方,握着一件武器一样的东西。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对于米哈伊尔来说,周围的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他的脑海里除了雕像,再没有其他任何事物。

一个中心思想已经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即使就地球上的生物而论,其生命的基本过程所持续的时间也相去极远,以致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相比,差异就像一天与十年或一百年相比那样悬殊。老鼠把食物全部消化掉,至多不过需要一至一个半小时,而蛇却要几个星期。某些细菌的细胞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发生分裂,而许多高级组织的细胞却要好几天才能分裂一次。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

两座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矗立在那儿,但米哈伊尔已经领悟到这种静止不动只是一种假象,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雕像,而是来自其他行星,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生物,他们由另一种材料构成,他们有自己的时间。我们这儿的一百年,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瞬间。显然,他们那儿非生物界的运动过程,也是按照另外一种节律,一种较慢的节律进行的。这个女人感到脚上疼痛,并开始对此作出反应,这竟用了五年时间;那个男人则用了五年时间才向前跨了一步。

米哈伊尔的脑海里一下子涌现出许多问题。那男人拿的是什么样的武器?它的杀伤力强吗?要过多少年那男人才射击呢?想到这里,他忽然发现前面的两个问题是多么无足轻重,地球上的居民要对付这些天外来客是轻而易举的,他们可以击落那男人手中的武器,也可以用钢缆把这些生物捆绑起来。谁的时间推移得快,谁就能取得胜利。

米哈伊尔接下来考虑的是:怎样去和这些天外来客交往?怎样去了解他们的故乡,并向他们介绍地球?要知道,今天向他们提出问题,要过几十年才能为他们所理解;等他们对此作出答复,那又要过去几十年、几百年。何况,地球居民和天外来客要取得哪怕是最起码的相互了解,也必须提出许多问题,这样就需要几千年时间……

沙漠尽头火红的地平线正渐渐暗淡下去,一堵墙垣似的火烧云已隐没在沙丘后面,唯有一长束橘红色的余晖告诉人们,太阳是这样被不可抗拒的时间送走的。

(有改动)

18.小说的情节围绕沙漠中的两座雕像展开,请你按照时间顺序,将下面的情节补充完整。(3分)

,贸然取下样本 → 获救离开雕像,因故中断研究 →→明白雕像实质,引发时空感悟

19. 段米哈伊尔发现那两座雕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外星生物,前文对此其实早已有多处暗示,请简述其中三处。(3分)

答:

20. ⑰⑱段中主人公的提问把读者引入沉思。请你从中选择一个米哈伊尔提出的、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结合文意,说一说他提出这个问题的由来。(2分)

所选问题:

问题由来:

21.下面是对这篇科幻小说的阅读理解,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甲】米哈伊尔是一位热爱科学、有执着研究精神的考古学家,他两度来到沙漠,都是为了探求两座雕像的奥秘。

【乙】文中几段景物描写,写出了沙漠落日的壮丽苍凉,表现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既串联起情节的发展,又暗示了文章蕴含的深意。

【丙】第段中用老鼠与蛇对比,又用某些细菌细胞与高级组织细胞对比,是为了让读者易于理解“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

  (二)阅读《沙漠奇遇》,完成18-21题。

  18.参考答案

  (1)迷路发现雕像

  (2)战后再寻雕像

  (3)惊觉姿势变化

  19.参考答案

  第④段对雕像眼睛的细致刻画符合生物眼睛的特点,引人联想,实为暗示;(原文:一对轮廓分明的眼睛在整个脸上显得异常突出,极不协调,菱形的瞳仁,虹膜上的青筋,直愣愣的梳状睫毛十分醒目。)

  第⑥段写女人雕像被取下脚上的一块做标本,并且标本取材于不同寻常的物质,有纹路和液滴,暗示雕像是某种生物;(它有着某种涡形的纹路,表面还蒙着一层天蓝色的液滴。)

  第段对雕像姿势的变化进行描写,女人变化姿势符合脚部受伤的正常反应,男人变化也符合生物面对伤害的反应,暗示其为生物。(原文:第13段。)

  20. 所选问题:怎么去和这些天外来客交往?

  问题由来:第一,通过对雕像五年来的变化进行描写,可以得知这种生命是按照一种较慢的节律进行的,与人类相去甚远,交往存在困难,所以提出问题;第二,作为一名考古学家,米哈伊尔知道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即便如此,时间是不可抗拒的,终有一天可以克服困难,与其他文明相互了解,所以提出问题。

  21. 【甲】

延庆

(二)阅读《“天眼之父”南仁东》,完成15-17题。(共10分)

“天眼之父”南仁东

在贵州大山深处,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射电望远镜“天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天眼之父”南仁东,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南仁东为“天眼”选址历尽艰辛。

20多年前,南仁东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当时,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会后,南仁东力主中国启动“天眼”项目,并毅然回国成为“天眼”工程的首席科学家。

西南的大山里,有着建设“天眼”极佳的地理条件: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体围绕,屏蔽了外面的电磁波。

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崇山峻岭的上百个窝凼。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挪过去。一次,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眼见着窝凼里的泥石流滚滚而下,山洪裹着砂石将大树连根拔起。南仁东侥幸逃脱。

十几年下来,经过无数次的考察,南仁东和他的团队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最终在391个备选窝凼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位置。

南仁东建“天眼”工程只争朝夕。

南仁东说:“国家投入10多亿元搞这个望远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或者工程延期导致停工,每天损失将达50万元。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搞不好,就对不起国家。”

为了工程质量,他夜以继日奔忙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时不我待”。许多工人都记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他一心想让“天眼”尽快建成启用。“天眼”的英文名字FAST,正是“快”的意思,让美丽的夜空尽快带我们踏过平庸。

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如果将地球生命3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太空无垠的广袤。”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南仁东用“天眼”奇迹创中国骄傲。

“天眼”形似一口“大锅”,反射天线口径500米,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天眼”工程到底有多大?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这个工程又有多细?600多米尺度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误差不超过10毫米。南仁东做的事,就是带领建设者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截至2018年9月12日,天眼已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44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这个奇迹令世人瞩目。

为实现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梦想,他扛起了这个责任。世界独一无二的天眼工程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天宫、蛟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

燃尽余生为“天眼”,南仁东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

凼:dàng水坑。

14. 南仁东被称为“天眼之父”的原因,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南仁东是“天眼”工程立项的主要推动者、首席科学家、工程师

B.南仁东从“天眼”立项、选址、建设全程参与

C.为了表彰南仁东,把“FAST”命名为“天眼”

D.南仁东为“天眼”耗尽毕生心血,成就人生标杆之作,镌刻世界天文史新高度

16. 请你从写法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3分)

答:

17.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使用排比修辞方法,写一段话表达对南仁东的赞美之情(不少于150字)。(5分)

答:

(二)记叙文阅读(共10分)

15.答案:C

评分标准:共2分。选错不得分。

16.要点:叙议结合 首尾呼应 内容有领起句层次清楚 时间顺序 人物语言引用 修辞手法

评分标准:3分。扣住写法提出问题1分,能结合文章内容1分,分析写法作用1分。

17.要点:南仁东为“天眼”项目历尽艰辛;南仁东为建“天眼”只争朝夕;南仁东用“天眼”奇迹创中国骄傲。每个角度都应有概述的事例,否则分数酌减。如果学生没用上面三个要点,自己写出排比句完全可以。语段结构可以先叙,后排比议论;也可先排比后叙事例;也可夹叙夹议。

评分标准:5分。三个要点及事例各1分,排比1分,字数1分。

石景山区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共9分)

我仰望了六十年的恩师

陈志华

我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整整8年,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地点在浙江中部和南部。我们全体同学寄宿在学校里,老师们带着我们在山沟里逃难流亡,缺吃少穿,缺医少药。几次遭到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从尸体堆里逃生,又从日本侵略者细菌战造成的鼠疫大流行中幸存下来。我们小小年纪,不懂事,老师们不但照料我们、保护我们,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给我们以高水平的教育。

我成年之后,回顾那段历史,越来越懂得教育工作是多么崇高的职业。我的小学和中学的老师们,其实个个都是伟大的英雄。那时候,他们带着几百个学生,肩膀上担着多么沉重的担子!我一生都敬仰他们,包括常常批评我不肯开口唱歌的音乐老师。你想,在那种艰难危险的日子里,我们居然还有音乐课,而且上课还有风琴。有一次土匪突袭,我们仓促出逃,两位农民抬着那架风琴,女音乐老师紧紧跟在后面,一瘸一拐地在山路上跋涉,自己只背出来个小包裹。

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语文老师。那时候,学校一般都最重视语文课。语文老师大多比较年长,地位比较高,在同事中受到尊敬。他们一般担任各年级的“级任导师”,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班主任”。简单地说,他们担当了为人父母的责任,跟学生的关系特别密切。我们都住在祠堂里或者庙宇里,宿舍没有门,也没有窗。山区冬季很冷,天天晚上,身为级任导师的语文老师都要来查铺,摸摸我们的手脚,拂去被面上薄薄的一层积雪,掖紧被角。春天雨多,偶尔出太阳了,便督促我们把潮湿的被褥摊到坟头上去晒。我们团团坐在一起,在暖和的阳光下脱了衣服捉虱子。老师见了,就到农民家里借了一个灶,用煮猪食的大锅烧了满满一锅开水,叫我们一个个脱下内衣裤放到锅里煮一煮。我们自己种粮、种菜、砍柴,到山上背来竹子搭房子。农民收了稻子之后,我们把地租来,在禾兜下挖一锄头,塞几粒豆子进去,抓上一把草木灰,天冷之前能收一茬豆子。语文老师总和我们一起劳作。

有两件事我永远不会忘记,即使我以后得了老年痴呆症,也会记得。有一年,日本侵略者为打通浙赣铁路,占领了金华,向丽水进逼。老师们带着我们逃难。到了碧湖,山洪暴发,江水骤涨,不能渡船。我们几百个学生停在江边。这时候有很多中国军队也被阻塞在渡口。突然间来了日本飞机,一批又一批,轮番轰炸、扫射。带领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大喊大叫,把我们一个个按倒在公路边的水沟里。到了天色昏暗的时候,屠杀终于过去。我们爬出水沟,看到一地的断肢残骸,血肉模糊,吓得两腿发软,不会走路。老师叫我们闭上眼睛,连拖带挟,把我们弄到渡船上。这时候水势弱了一点,我们冒险过了江。我们这些学生,居然没有一个伤亡。遗憾的是,受到这样的惊吓,大部分同学在以后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情绪都不太正常,时时会顶撞老师。每当回忆起来,我就想,不知有没有伤了老师的心。

另一件事是,日本侵略者曾经在浙江南部放过鼠疫病菌,造成严重的疫情。我们学校在景宁,正靠疫区边缘,大家提心吊胆。有一天下午,我们下地给白菜施肥、松土,当晚很累,早早睡了。第二天早晨,紧挨在我右侧的同学——我们的劳动组长,竟莫名其妙地死在地铺上。那时根本没有医生,大家都猜测他死于鼠疫。鼠疫的传染非常厉害,唯一可以采取的办法是把尸体烧掉,又把我隔离起来。我被关到一座孤零零的农舍的楼上。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死定了。我只好坐在墙角发呆,等死。没有什么人敢走近这座小楼,但一天三餐,都有人把饭菜装在篮子里,挂到一根绳子头上,我自己把它吊上去。这位送饭的人,就是级任导师——我的语文老师。糊里糊涂过了一个星期,我居然没有死,危险期过了,被放回班里。这年我才13岁,初二的学生,受了这么大的折磨,一头扑进老师怀里放声痛哭。老师紧紧搂着我,一起哭。

老实说,60年前老师是怎样教课的,我记不清楚了,但老师是怎样做人的,我终生不能忘记,而且时时受到记忆的鞭策,不敢有负师恩。中学生,犹如一张白纸,毫无主张,偏爱什么课程,常常是因为这门课程的老师受到爱戴。我和我的许多同学,就是因为被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感动,对语文课特别有兴趣,学习比较用心,喜欢读些课外读物,也勤于练习写作。我想,我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教书效果好,首先是因为他们关爱学生,师德高尚。

关于语文课的情况,我还记得一些事儿。既然60年没有忘记,就是不应该忘记也不可能忘记的了。

那也是在景宁,我们的学校“撤退”过去,请了当地一位前清举人当语文老师。这位老师在地方上声望很高,举止端庄,不苟言笑。每当空袭警报的钟声一响,他便换上长袍马褂,打扮整齐,规行矩步走出我们当校舍的白娘娘庙,站在荒坟头上,一听到敌机的声音,他就仰天大骂,从不躲避。同学年少,不明白道理,笑他迂腐。可是他的授课终于镇住了我们的调皮。那时候没有课本,教学内容由老师自己定,上课的时候写在黑板上,我们动手抄下来。开学的第一堂课他也是穿戴整齐,走进教室门,庄重的看了我们一眼,缓缓转身,用非常漂亮的大字,在黑板上写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然后,低沉地朗读起来。我们虽然还小,但国难当头,山河破碎,在日本侵略者逼迫下辞别父母颠沛流离,尝尽苦难,心头郁积着仇恨和悲愤。这首诗我们以前学过,懂得这是老师对我们的嘱咐,爆发般的齐声应和,滚烫的泪珠洒满胸前。

王丽老师在约稿信里写道:“语文教育又是国民教育的核心。语文教育将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及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并不断地积累和扩大。”说的真是太好了,我的切身感受,总括起来,正是这两句。

我并不认为,数理化等课程的老师对学生的人格健康不起什么作用,我只是强调,语文老师以他们独特的魅力,对学生人格健康的影响更大一些。

15本文选入《过去的教师》一书时,题为《我有过这样的老师》,你更喜欢哪个题目?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16文章结尾作者特别强调“语文老师以他们独特的魅力,对学生人格健康的影响更大一些”。概括说说文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3分)

答:

17针对本文的行文思路,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说说你准备如何探究这个问题。(3分)

问题:

探究步骤:

(二)(共9分)

15.示例一:我更喜欢“我仰望了六十年的恩师”这个题目。“仰望”一词能体现出我对老师的崇敬,“六十年”体现出老师对我的深远影响,“恩师”则体现出我不忘老师对的救命之恩、关爱之恩和教育之恩。

示例二:我更喜欢“我有过这样的老师”这个题目。平实的语言流露出珍视、自豪、怀念交织的复杂情感,同时其含蓄的表达更能引发读者的好奇。

(3分。文章内容1分,表达效果2分。)

16.①语文老师担当了为人父母的责任,跟学生的关系特别密切。②在战火硝烟中保护学生,在孤独无助时陪伴学生。③国难当头,用自身的言行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3分。每个要点1分。)

17.示例:

问题:本文主要写语文老师,为什么直到结尾才写到语文课

探究步骤:先关注前面部分所写的内容,体会其中所传达的情感,进而理解全文的主题,以此揣摩作者构思的意图。

(共3分。问题1分,探究步骤2分。)

密云区

(二)阅读《种子的意义》,完成19—21题。(9分

种子的意义

“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认识钟扬的人都会引述他生前常说的这句话,这也成为他53岁生命的一个注脚。

钟扬,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15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0岁到中科院武汉植物所工作,33岁任副所长(副厅级),36岁放弃副所长职位到复旦做一名普通教授,次年援藏。16年里,跋涉50多万公里,从藏北高原到藏南谷地,从阿里无人区到雅鲁藏布江边,到处都留下他忙碌的身影。

一所名校的知名教授,为何放弃高大上的科研,不远千里奔赴西藏?“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是抱着崇高使命来的。青藏高原是国家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但由于环境恶劣,这个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从来没有被盘点过。钟扬想把这个最大的生物“基因库”真正建立起来,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

在艰险的考察路上,没有旅店,就裹着大衣睡在车上;每逢大雨、冰雹天就躲在山窝子里;他们的车曾被山上滚下的巨石砸中,抛锚在荒原……在高原多年,17种高原反应,钟扬一个不落地全部出现过,但他从来不说,永远是“我没事”,然后把氧气袋让给比他更年轻的学生。有一次去阿里,七天没有吃过一顿热饭,靠干饼、火腿肠、榨菜度过。为了包里能多装一些装备和种子,他总是尽量把食物简化。一路上,他喘气非常严重,很疲惫,学生劝他多休息,他说,“你们爬得动,我就爬得动。”

十多年来,在钟扬和他的团队地毯式的搜寻中,他们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彻底填补了世界种子资源库没有西藏种子的空白;采集的高原香柏已提取出抗癌成分;追踪数年,最终寻获“植物界小白鼠”拟南芥……

去世前两年,在经历了一次脑溢血后,医生告诫他必须马上中止援藏。他说:“我戒酒可以,但是戒不掉西藏。”

藏波罗花是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到5000米的沙石地上的一种高山植物,喜光、耐寒、耐贫瘠。它们几乎贴地而生,但一钻出地面,就全情投入,迫不及待地盛放。除了可供观赏,它的根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人们说:钟扬就是一株藏波罗花。

种子终会生根发芽。更让钟扬高兴的是,他在西藏大学播下了“另一类种子”。不舍得给自己多花一分钱的他,个人出资组织了80多名藏大学生赴上海学习,鼓励藏大老师申报国家级项目。这些年,自掏腰包给藏大师生的扶持,加起来至少几十万。钟扬深知,西藏这个地方,资源丰富研究人员却很少,因此人才培养势在必行,特别是藏族学生的培养尤其重要。在钟扬眼中,藏族学生是西藏地区科学研究留得下、靠得住的生力军。他鼓励藏族学生读研究生、博士,那些基础薄弱、研究没方向的学生,他最后都会收到自己名下,一个个谈心、指导,这些学生后来都能顺利毕业。曾有一名患有肌肉萎缩症的学生被多所院校拒绝,钟扬鼓励他报考自己的研究生,最终这名学生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一名科研人员。

在援藏16年间,钟扬总共培养了6名博士、8名硕士,帮助藏大拿到了第一个生物学自然科学基金。

忙碌的科研教学之余,钟扬对大众科普教育事业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先后出版了《基因计算》等科普著作、译著九部,录制了“植物家族历险记”、“种子方舟”等科普教育节目。17年来,钟扬总是时不时出现在上海科技馆或者自然博物馆的各个角落,有时是评审专家,有时是科学顾问,有时是科普活动的主讲人……不管多忙,只要找他,他基本有求必应。

“5·18博物馆日’,原来的专家来不了,他就来救场。从西藏回来,凌晨三点多飞机才到,上午9点他就拖着拉杆箱准时出现在会议室里。他不问这个活动观众水平怎样、小学生还是大学生、20人还是200人,这些他都不在意。

他还改编博物馆解说词,要让孩子们乐看爱听。“自然界中,任何一对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都堪比一场激烈的军备竞赛……试想,追赶你的是一位‘百米飞人’,除了拼尽全力奔跑之外,你还有其他逃脱招数吗……还是去看看非洲大草原上迅猛的猎豹和敏捷的羚羊吧。”这是钟扬的解说词。

有人问钟扬:“你堂堂一个大教授,干嘛花这么多时间来给小朋友做科普?”钟扬回答:“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是要从小培养的,现在让他们多一点兴趣,说不定今后就多出几个科学家。”

在所有人眼中,钟扬都是一个跟时间赛跑的人,每天只休息3-4个小时。2015他脑溢血学生陪床时,凌晨3点听到老师手机的闹钟响了,第二天得知,这竟是平日里他提醒自己睡觉的闹钟。

2017年9月25日凌晨5点多,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的途中,钟扬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

钟扬去世后,他的学生说:“钟扬老师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支柱。开始我每次上理学院三层楼梯的时候,都不敢抬头看墙上,因为墙上挂着老师的照片。但是现在,每次上那个楼梯,我就告诉自己,我今天干了什么,我下一步要干什么。老师永远在那里看着我们。”

在他的宿舍里,人们看到了几条牛仔裤,那几乎是送给拾荒者都会遭到嫌弃的,其中有一条是钟扬花29元在地摊上买来的,一直在穿。裤裆处补缀着密密麻麻的补丁,两腿中间磨出了泛白的布料经纬,膝盖处是彻底撕裂的大洞。这些裤子诚实地记录了它们主人生前的辛苦和美德,记录了他的行动和体征——长时间地走着、蹲着、跪着或者坐着,在高原嶙峋的岩石上,在支离的浅草和荒滩上。

“100年以后,我肯定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是我们的种子还在,他会告诉我们后代今天有关生命的故事。”

2018年《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钟扬的颁奖辞: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19.文中的“种子及其意义都有丰富的内涵。阅读本文,完成下列表格。4分)

20.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们把钟扬称作“藏波罗花”的原因。3分)

21.文章运用了一定的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请你任选一处,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所选之处:摘抄或概括

作用:

19. (4分,每空1分)

建立生物基因库,为国家和人类储存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

②生物学研究人才(藏大师生)

③壮大西藏地区生物研究的科研力量

④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维)

20. 3分)

示例1:钟杨克服重重困难,十多年工作在条件恶劣的西藏地区,采集种子,建立生物基因库。他还为培养科研人才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精力、财力,甚至生命。就像“藏波罗花”耐寒、耐贫瘠、全情投入的盛放一样,所以人们把钟杨称作“藏波罗花”。

(钟扬的事迹概括2分,藏波罗花特点1分

21.(2分

示例一:

所选之处:16段学生语言——对钟扬的侧面描写。

作用:通过学生所说的钟杨老师已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从侧面体现了钟杨对学生的影响之深,表现了他对工作的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示例二:

所选之处:17段对钟老师裤子的细节描写。

作用:“裤裆处补缀着密密麻麻的补丁”,表现了钟扬生活的节俭,与他把自己的钱都拿出来资助藏大师生相比,更体现了他的无私奉献。 “两腿中间磨出了泛白的布料经纬,膝盖处是彻底撕裂的大洞”,可见他长时间行走、蹲着、跪着等情形,体现了他艰苦的工作状态及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

(所选之处1分,作用1分

房山区

(2)阅读《妈妈的蒲公英》,完成18-20题。(共9分)

妈妈的蒲公英

前几天,妈妈托人捎来一大包晒干了的蒲公英。还特意让人捎话叮嘱我,说已经都挑洗干净了,一定要每天用水泡些喝,可以消热解毒、清肝利胆、健胃防癌。

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婆婆丁,是一种菊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或许是它太普通,太低调了,所以很少被人关注。虽子能入药,但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说“名义未详”;虽花如菊黄,但翻遍古籍,却很难找到有关它的描写,更不用说歌颂她赞美她的诗词名句了。但我喜欢蒲公英,一想到它就能勾起我的年少情怀,带我穿越回天真烂漫的童年。

早春二月,冬雪未消,寒意未退。在山坡上、河滩边的向阳处,便可见到它的影子了。不聚堆,不连片,星星点点地散落着。几片嫩绿的叶子顶开冻土,在料峭的寒风中顽强地生长着。“钻冻土而挺茂,报春音而无言。”让被严冬摧残折磨了好久的人们眼前一亮,似乎听到了蹒跚而来渐行渐近的春天的脚步声,闻到了干冷空气里洋溢着越来越浓的春天的气息。就像是母亲初嫁来家时,掀开盖在头顶上的红盖头,虽只轻瞥一眼,已给家里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再过几天,当草色渐绿的时候,婆婆丁也在悄悄地生长着。嫩绿的叶子逐渐变成了深绿,越来越宽,在红紫色的叶脉两边成锯齿状,或排列如裂羽形状,顶端成三角形,基部渐狭成为叶柄,和叶脉成为了一体。婆婆丁开花的时期是不固定的。一般都是只开一只,也有的可开三两只。从它的正中心长出细长的花葶,单一的较长,多支的稍短。花葶的上部分是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绒毛,初成的花蕾像一只小钟,倒立在花葶之上。花全开后为菊花形,舌状的花辧分一层或是几层渐次回收排列,均呈现着鲜艳耀眼的黄色。就像妈妈清晨早起为全家煮饭燃起的火苗,暖暖的,带来一天的生机和希望。这个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的热情也像婆婆丁叶子的脉络一样疯长起来。几个要好的小伙伴,相互邀约在一起,开始了和婆婆丁的一场盛大的约会。先找一根粗一点的铁丝,从中间折弯,把铁丝的两头固定在一个木柄上,铁丝前面的弯曲处用锤子砸平磨薄,便制成了一把简易的挖掘工具。在离婆婆丁根部两三厘米处,径直挖下去,六七厘米深后,用力向侧方一撬,一整棵的婆婆丁便被挖了出来。它的根略呈倒圆锥状,稍弯曲,表面呈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把土抖掉,装在口袋里,等口袋里装的差不多满了时,几个人便寻一处向阳避风的地方,坐下来,开始享受它赏给我们的恩赐。用手轻轻揉几下她的根部,表皮就会脱落下来,露出洁白的内茎,放在嘴里轻嚼,会有淡淡的甜味。当然我们最爱吃的还是它的花葶。从根部折断,有乳白色的汁液会很快流出来,连花葶放进嘴里,嚼起来清脆甘甜。侧身斜倚,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就像是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吮吸着她的乳汁一样幸福温暖。

几天的功夫,婆婆丁的叶片已老化成褐色,粗糙如妈妈辛苦一生的手。此时花期已过,它也有了自己的结晶。果实成卵状披针形,暗褐色,长约4~5毫米,宽约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喙长6~10毫米,纤细;冠毛白色,整体成球状。远远望去,犹如满头白发的老妈妈,虽已暮年,但仍伸出羸瘦的胳膊,努力使劲上举,希望把她的孩子们托出贫瘠之地,乘习习之风,飘向四面八方,在新的泥土中生根发芽,孕育出新的生命,生长出自己一片新的天地。这时的我们便有了很好的游戏。放学归来,先不急于回家,一路走,一路寻它。揪断它的花葶,很软,虽仍有汁液流出,但是已没有了甘甜的味道,如妈妈干瘪的乳房。把小绒球放在嘴边,憋足胸气,鼓圆了腮帮,用力一吹,她的果实便纷纷扬扬地腾空而起。有的如小小的降落伞,很快下落,似乎不愿意远离至亲,仍想围在妈妈的膝边,让她颐养天年;有的却在风中越飘越高,越飘越远,慢慢地飘出了我们的视线,也把我们这群追梦少年的理想带到了无限的远方。目送着远去的蒲公英,我们有时候静静地站在那里发呆,想着能有一天,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走出脚下这片土地,飘泊远航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活出自己生命中的精彩。

如今,我坐在沙发上,用热水泡上一杯妈妈亲手采撷来的蒲公英茶,看着氤氲的水汽在杯子的正上方慢慢地升腾,虽然没有名茶散发出来的那种清香,但是一股幸福甜蜜的暖流却在身体内流淌,那颗浮躁的心也随着茶烟的上升而慢慢地沉淀下来。老妈已经九十一岁的高龄了,可是还在牵挂着她客居在外的儿女们,就像这 ,身体虽已近枯槁,但是仍然不遗余力地发挥着它最后的余热。想到这些,我的眼睛禁不住湿润了,一颗滚烫的泪珠滑过脸颊滴落在胸口,砸得我心疼。

我暗暗地下定决心,这个周末,不论有什么事情都不重要,一定要回去看望妈妈她老人家。

18.阅读全文,说说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 )(3分)

答:

19.阅读-,你想到的问题是什么?请把这个问题写出来,并结合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简要说产生问题的原因

你的问题:

提问原因:

20.文中作者对蒲公英的称呼,有时称“蒲公英”,有时称“婆婆丁”,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依据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第段中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3分)

A. 蒲公英 B. 婆婆丁 C. 黄花地丁

18. 示例:

【示例一】早春二月,冬雪未消,刚刚发芽的蒲公英就像是初嫁来家时的母亲,给家里带来带来了无限的希望;蒲公英的叶子由嫩绿长到深绿时,就像妈妈清晨早起为全家煮饭燃起的火苗,暖暖的,带来一天的生机和希望;在咀嚼花亭时,就像是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吮吸着她的乳汁一样幸福温暖;当蒲公英结出绒球时,远远望去,犹如满头白发的老妈妈,虽已暮年,但仍伸出羸瘦的胳膊,努力使劲上举,希望把她的孩子们托出贫瘠之地,飘向四面八方,生长出自己一片新的天地。

【示例二】由蒲公英的生长的过程联想到母亲的一生。从出嫁到孕育子女,操劳一生,直到把我们培养成人,助我们走出这片土地,活出自己的精彩。她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爱意全都奉献给了子女们。

19.示例:

问题:妈妈为什么要让人捎话叮嘱我?

理由:从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看,我知道《本草纲目》中有关蒲公英的内容,可见“我”并非年少无知。妈妈为什么还要让人捎话叮嘱我?

20.B(3分)

平谷区

(二)阅读《沙海一苗树》,完成16—18题。(共9分)

沙海一苗树

梁衡

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相当于欧洲小国列支敦士的国土,在中国也堪比一个中等城市。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为了防止羊和驴啃树皮,他用绳子把树干包得严严实实。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⑤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⑥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⑦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可惜后来柳树死了,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⑧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文章有删改)

16.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从“官井村”的变化中得到感悟的。(4分)

17.文章用“苗”来形容高林树栽下的第一棵柳树,绘形传神。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18.请你结合第⑤段相关内容,提出一个问题,并说说这一问题对你理解文章有怎样的帮助。(2分)

16.答案要点:

变化: 40年前,官井村飞沙走石,没有一棵树,人无法生存;老沙壕一棵柳树成活了;老沙壕染上了一层绿;30年前种植籽麻等庄稼;2018年,绿盖四野,并向全国出售树苗。

感悟:只要心中有希望,脚下不停步,在困难面前怀着执着、坚韧、顽强的精神就能创造奇迹。(莫要小看生命之初的弱小,用心去呵护它,定能燃气希望之火。)

(共4分。摘抄变化3分,感悟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7.答案要点:

(1)形:“苗”指的是高林树向人要的柳树苗,与它的生存环境,浩瀚无垠沙海形成对比,突出柳苗的弱小。

(2)神:正是“一苗树”染绿了沙海,它是生命的起点,是希望,是顽强不屈的精神。

(共3分,形1分,神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8. 答案示例:

问题: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官井村乔木和灌草?

说明: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一苗树”的意义。

(共2分,问题1分,说明1分)

门头沟区

(二)阅读《乡音》,完成17-19题。(共8)

乡音

耿立

父亲终于肯来城里住些日子,春夜朦胧中,听到他折身起来,听他念叨,惊蛰了,有雷响。我揉着惺忪的眼,窗外还黑乎乎的,侧耳听去,只有死寂的静哪里有什么声音?父亲笑了,你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吗?你能听到虫子从地里爬的声音吗?心不静,自然就听不到!

第二天起来,果然觉得窗外鸟叫清楚了许多,也许是城里的噪音把我的耳朵磨钝了

童年乡下耳朵是有福的,捣衣声、牲口嘶鸣草虫鸣叫声、落雪声……这些声音衬出了静,给那些声音镶上了色的边。那种静不是无声,是一种乡间的寥廓

那时的声音该热烈就热烈,该清净就清净,总是那么和谐恰切。往往春夜的某个时分,先是一两声,似乎在试探过不了几天,蛙声便如万箭齐发,整个乡村都被蛙鸣包围着就连牛的哞哞、的咩咩与蛙声产生了共鸣……

辛弃疾说蛙声是成片的。我说是成吨的,如果窃窃私语的蛙鸣可以论斤两,那晒着白肚皮鼓腹而鸣,不给乡村留下一丝空余、一点闲暇的集体大合唱,无疑有万吨的分量。

秋虫呢,好一些,懂节制、有韵律蟋蟀、蝈蝈、秋蝉它们似乎被乡间的乐师调教过,总是各谋其位,有的上半夜有的下半夜有的星月下,有的阳光里;有的黄昏,有的黎明独奏也好,合奏也罢,高处和低处,疾徐和宏细,莫不合工尺谱

乡音里还包括人声,文人陈继儒“销之听,当以卖花声为第一”,因为远超“溪声、涧声、竹声、松声”这些天籁之音

卖花声第一?乡间的父老是不认可的早晨卖豆芽、卖香油的声音冬季里弹棉花的木梆声,这样的声音才属于乡间到了春天,的耳朵里,会传来“小鸡苗,赊小鸡”的声音。那时卖小鸡的把雏鸡装在两只竹筐里,用扁担挑着走村串庄地叫卖。叫卖声拉得很长,那不是吆喝,是合乎梆子的唱腔:卖小——鸡苗——卖小——鸡!明明赊小鸡,他吆喝的却是卖小鸡。到了秋天,他来村里大街上只一喊:“收小鸡子账的来啦,都来交钱喽!”赊鸡的人家便纷纷过来按账交钱,还春天

上了年纪,真正在自己心底千回百转的,还是母亲留在我记忆中的那些“乡音”。

儿时,逢夜间醒来,耳朵里会钻满嗡嗡的纺车声那时的夜静极了,仿佛整个乡村只这一种声音有时是母亲,有时是姐姐,寒冷的油灯下永不疲倦!她们盘腿坐在一个高粱叶编的草墩上,脚下是芦苇缨子缝的草鞋。常听到她们说“脚像猫咬的”,那是被冻麻了。而之后,随着夜间连续不断的纺车声到来的,可能是我的一双新球鞋,饭桌上的一颗煮鸡蛋……

冬日上学,早早爬起天还很黑,母亲知道我怕黑,就陪着我。但母亲是小脚,颠颠簸簸回去吧。娘不放心,说在身后看着我,看不见了就喊一句:到了不?我就答一句:还没!到了不?还没!等看到学屋破烂的大门,又一次听到身后母亲的呼喊:到了不?那时我就响亮地答一声:到了!

那背后传来的母亲的声音,如同温暖的臂弯,时时在漆黑与寒冷中支持着我、护佑着我,听到它便有了面对未知的无限气概

到了傍晚,随着炊烟散去乡间便响起各种呼唤声。母亲们的呼唤首先想起,此起彼伏,而我每次都会一边答应着、喊着娘,一边跟着小伙伴一起欢欢喜喜回家去吃饭。其间夹杂的还有动物们的呼唤,只是各有各的路数罢了,归栏的归栏,回巢的回巢,到处充斥着各种调式的声音。就像很喜欢的一首诗

村口,夕阳下

那棵古老的白杨

树下,谁家的娘

呼唤孩子一声又一声

树上,归巢的鸟儿

上上下下,叽叽喳喳

远处,背着草篓孩子

悠长的,甜甜的应答

缓缓归来的羊群

大羊叫一声小羊叫一声

大羊和小羊什么话

没有一声呼唤属于

远远地,我也往村子里

看鸟回巢,看羊归栏

看娘和孩子走进自己的家门

千万不要回头看我

那样

我会哭出声来

随着乡间各处娘唤孩子的声音响起,羊回来了,鸟回来了,孩子回来了。回到白杨树的鸟是快活的,一路说着“话”回家的羊是快活的,那些被母亲喊着满囤、铁锁、罗圈的孩子的应答是甜蜜的……

真正戳中人心的是“我”蓦然出现,在鸟被呼唤的孩子后面,还有另一个孩子。这形只影单,没人喊也没人等的,一下刺痛了我,直接扎到鼻孔发酸,扎到悲悯的七寸之处。我眼泪流了下来……

自从母亲过世之后,我一直以为自己就是诗里那个孩子,直到这次回木镇老家,【A还有三里二里的路程,就听到了那有时嘈杂有时幽微的各种“乡音”,像是在一起暖暖地迎我归来。【B】再听到有点艮(硬)的这土地的方言,那感觉就像尝到了一葫芦头老酒,醇凛浓烈,只一下,就把人整得微醺趔趄、热泪盈盈……

那一刻,心底不禁喊出一声:娘,我回来了…… (节选自《木镇记》有删节修改)

17. 阅读全文,说说让作者难忘的“乡音”都有哪些,请列举其中三处,并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写出“难忘”的原因。(3分)

答:(1) (2) (3)

18. 本文娓娓道来,感人至深。请选择一处划线语句,从修辞角度赏析并简要说明作者喊出“娘,我回来了……”的原因。(2分

答:

19. 下面是两位同学对本文主旨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理解,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理由。(字数100字左右)(3分)

同学甲:“本文想表达对母亲的爱、感激与怀念。”

同学乙:“本文想表达对故乡的爱与眷恋。”

17.答案示例

蛙鸣热烈,带动各种声音与之形成共鸣

秋虫鸣懂节制,有韵律

卖小鸡的吆喝声,按时还春天债或儿时乡间的淳朴民风

半听到的夜纺车声,夜半辛苦补贴家人生活的感动

母亲天黑送我上学的呼喊声,小小心灵感受到的温暖与护佑

母亲黄昏唤儿回家的声音,儿时内心的甜蜜幸福

18. 答案示例

A. 本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细腻地写出作者回乡时听到的或嘈杂或幽微的各种“乡音”,远远地像故乡的人一般迎着作者走来,带来一股暖暖的气息,尽管杂乱却让作者感到熟悉而温暖,如同母亲一般给作者回乡的心带来温柔的抚慰,此时作者内心受到了温柔的触动:母亲去世了,可母亲熟悉的一切自己熟悉的一切还在,依然在故乡等着、迎接着,给归来的游子母爱的温存,于是情不自禁地在心底喊道:母亲,我回来了。这里的母亲便是带给作者温暖与抚慰的故乡了。

B. 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听到故乡的方言比作“尝到一葫芦头老酒”,生动形象地写出远游的作者归来时听到故乡话时内心那种深深的激动、温暖与陶醉,连泪水都忍不住盈满了眼眶,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厚的情感与眷恋。母亲去世了,可母亲熟悉的一切自己熟悉的一切还在,不禁对着故乡喊道:“母亲,我回来了。”这里的母亲便是带给作者温暖与抚慰的故乡了。

19. 答案示例

主旨是乙,通过记述各种乡音表达对故乡的爱与眷恋。全文从头至尾记述了各种“乡音”,有蛙鸣有秋虫鸣,还有卖小鸡的吆喝声,半夜听到的纺车声,母亲天黑送我上学的呼喊声以及黄昏唤儿回家的声音。这些声音带给作者的感受各不相同,有对故乡自然环境的眷恋,有对故乡民风淳朴的眷恋,更有对母爱温暖的眷恋,尽管母亲去世了,但各种“乡音”依然在抚慰着作者的心,所以尽管重点写真实的母亲留给我的“乡音”,却写了很多与真实的“母亲”无关的“乡音”,因为全文是以故乡为永生的“母亲”来构思的。

答案要点:选择乙,说清楚重点记录哪些乡音,这些乡音为何让作者念念不忘,各种乡音与母亲、故乡之间的关系。

海淀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f6ec2f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4.html

《2019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专项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含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