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生当有所惧

发布时间:2020-05-03 10:33: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这世界上可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有人说:应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

也有人说:如果什么都不怕,反而更可怕。

以上看法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选取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例文:

生当有所惧

“勇者无敌”“英雄无畏”,古往今来,似乎拥有了无畏精神的人皆被冠以英雄的称号,周处降虎斩蛟,荆轲舍身刺秦,关羽单刀赴会,……据此,有人提出,人应当是无所畏惧,应有“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气魄。

“未是江头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曾经勇猛如虎,率领几十号人冲入敌营擒获叛贼的辛弃疾,面对人生艰难也不由得感叹。长坂桥一声大喝,吓得曹操 “冠簪尽落,披发奔逃”的莽张飞面对一个“病”字居然“作不得声”。人生有所不畏,也有所畏。

人应畏惧客观。客观规律,这是为人之应敬畏的,盘古开天、后羿射日、女娲补天、二郎担山等神话传说,从思想根源上说恰恰是人们对自然宇宙充满敬畏:既然人事无能为力,那就寄望于“神”吧。所谓“天不怕,地不怕”“人定胜天”,实实在在是“无知者无畏”而已。因为畏惧,我们才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会节制贪念,收敛行为。

畏惧客观还有一层含义就是不要夸大主观作用。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什么“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什么“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都是玩玩文字游戏尚可。无所畏惧有时候固然是好事,有时候却必定是坏事,没有降虎的能力,为了表现自己“无畏”而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那是要给老虎送一顿人肉早餐的节奏!

人应畏惧对手。也许会有人质疑:畏惧岂不是胆怯吗?岂不会不战而败吗?其实畏惧对手,是正视对手的实力,不盲目自大,不目中无人。面对对手,我们应多一丝畏惧,从而更客观地进行优劣分析,少一份骄傲,多一份谨慎,多一些取胜的机会。狭路相逢,羸弱的勇者往往死得更惨。

人应畏惧自己。怕自己无志而空活百岁,怕自己无知而坐井观天,怕自己无能而苟且偷生,怕自己无德而节操碎了一地,怕自己无良而恣意妄为、伤天害理。如果没了良心,失了灵魂,不怕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人,那似乎是再无可怕的了。可是就算天不知、地不知、人不知、鬼不知,你自己知呀。周处“杀蛟降虎”,自然是无所畏惧的,可是在乡亲们为“三害”已除而庆贺时,明白了自己是三害之一。周处为自己的行为而后怕。还好有陆云及时指点、劝勉,周处改恶修善,才终为忠臣孝子。所以要怕自己——怕自己良心发现得太迟而后悔莫及。

有所畏惧是战战兢兢的体察,小心翼翼的戒备,如履薄冰的冷静;是思想智慧,是生活艺术,是行为策。你可以不怕累,但要怕徒劳无功,所以你要深思熟虑;你可以不怕苦,但要怕苦海无边,所以你要知难而退;你可以不怕死,但要怕死得冤枉,所以你要眼明心亮。

人,应该有所畏惧

在当今大谈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时代,“人定胜天”这一信念似乎早已深入人心,让人总感觉只要努力,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远方,不用畏惧、顾虑一切,因此许多人心里早已没了“怕”这个字。然而我认为,人应当有所畏惧。

几年前北大登山队山鹰社五名队员在一次登山中不幸遇难。经仔细分析,当时所有的条件都不适合攀登,而这些学生“无所畏惧”的攀登行为是酿成悲剧的最终后 果。山鹰社团的精神是要“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颠”,虽然有着如此的雄心壮志,但终究应对不了山峰的险恶,这种“毫不惧怕”的勇气竟让前途似锦的 学生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难道还不够警示我们应当有所畏惧吗?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技术工具越来越发达,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频率也愈加提高,大片森林被砍伐了,众多河流被污染了,野生动物快濒临绝种了;然而贪婪的人们无视这些,怀着“人定胜天”的想法进行着更大规模的破坏。于是,大自然终于发怒了,印度洋海啸一个浪打来,几万人丧生,几千万人流离失所,这无 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都是一场无法预言,无法计量的灾难。汶川大地震,让千千万万的人们为遇难者哭泣。的确,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太渺小了。倘若大 自然要报复人们对它进行种种破坏的行为,那人类必定处于无限危险之中。因此,我们都须有有所畏惧的心态,而不是肆意地任意妄为,最终落得两败俱伤。

当然,人所畏惧的,并不是金钱、权利,而应是因对生命渺小而脆弱的畏惧,这也是真正对生命敬重的体现。

已故的著名作家,学者戴英在遗篇文章中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人,应当有所畏惧。”他认为这是一种对自我理性的约束。畏流言蜚语,从而提高自身修养;畏落魄苦难,从而不断勉励自己奋勇前行。我认为这是对自身真正负责的体现。

能有所畏惧是一剂良药,它在很多时候,抑制了我们冲动卤莽的行为,让我们保持头脑的理性和清醒,在不断的自我警示和自我约束中提升自我价值,远离某些不必 要的伤害。倘若北大学生对生命,对自然能再“有所畏惧”一点,那他们的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不会只给亲人流下无限的痛苦;倘若整个人类对大自然存有一分畏 惧和敬重的态度,那我们的家园才能永远常青下去而不是蓄意地被无限污染,只有这样,我想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吧。

因此,人应当有畏惧之心,把“怕”这个字时刻揣在心里,才是真正对自我,对生命,乃至对自然的负责和敬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新材料作文写作能力。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本题作文材料有三则,第一则——有人说:这世界上可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就是说世界令人害怕的东西太多了,在天间地,人力是渺小的,人生天地间,应有畏惧。也就是人对待万事万物要存有敬畏之心;第二则——有人说:应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这则材料是说人居于天地间,要做到无畏无惧,什么都不怕,要有一颗勇敢无畏的心;第三则——也有人说:如果什么都不怕,反而更可怕。是说作为人,居于天地间,如果没有令其畏惧害怕的东西,就会肆无忌惮,无所畏惧,这样反而更令人害怕。所以作为居于天地间的人应该有所惧怕,有所不怕,我们要辩证看待“怕”与“不怕”的关系。根据以上分析,具体作文时可以参考一下立意:①人应有敬畏之心;②人要勇敢无畏,人应有勇敢无畏之心;③辩证地看待“怕”与“不怕”;④有所畏、无所畏兼得,才是理性地面对世界、人生的方法;⑤在畏惧中勇敢面对,在无畏中有所敬畏;等等。

行文结构安排:

在文体选择上,题目已经明确给出要求——写一篇议论文。首先给文章拟一个隐含或者直接点明观点标题——“生当有所惧”,开篇由古往今来具有无畏精神的英雄谈起,分析这些英雄人物在勇敢无畏的人生道路上也有所畏惧,得出中心论点——人生有所不畏,也有所畏。然后才去并列式结构,从“人应畏惧客观”“人应畏惧对手”“人应畏惧自己”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人生应该有所畏;最后得出有所畏是思想智慧,是生活艺术,是行为策略,人生要有所畏,强化观点,做到收尾呼应,结构圆合。

相关素材积累:

1.郑国有个宰相很爱吃鱼,可是,有人给他送鱼,他都不接受。人问他:“你那么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呢?”他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不接受。如果接受别人送的鱼,就会因此失掉俸禄,就没有鱼吃了。我不接受馈赠而保住俸禄,就终身有鱼吃了。”郑相的不受鱼,我想不是因为他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而是心存敬畏感,对法律的敬畏,害怕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手中一有权就不可避免地有了腐败的机会;人,从人性本身来说,都有腐败的倾向,关键是能否自律。而自律,有道德因素,更来自敬畏感。敬畏是一种情感,一种因惊讶、恐惧而生出尊敬的情感,甚至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情怀。它让人有所顾忌、让人遇事三思而后行,让人检点自己的行为,让人在自我膨胀的时候知道收敛,让人憎恨犯罪、远离邪恶。

2.清朝于成龙怕被陷于腐败的泥潭,用“累千盈万,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欺,谁替我披枷戴锁”来警醒自己。然而,现如今个别领导干部位高权重,抱着“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处世哲学,把手中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资本”,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纪国法抛诸脑后,为所欲为,甚至蜕化变质。

3.敬畏之心,就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警戒,是保持清醒头脑的“清醒剂”,是医治胆大妄为的“良药”,是警醒决策者正确用权的高明之举。敬畏不是惊恐,也不是畏惧,它让人们警醒,让人们懂得利害、懂得自律,让人们的情感变得丰富、变得深沉,让人们唤醒自己的天良,让人们学会认真做人。人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能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谨言不会出错,慎行不会跌跤。一个人心存敬畏,有所畏惧,就能按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行事,追求和谐和真善美;一个人心无敬畏,无所畏惧,则会肆无忌惮、随心所欲,其结局是极可怕的。

4.现实生活中,那些违法乱纪之徒,那些贪污腐败分子,他们没有敬畏之心,什么都不怕,“无所畏惧”,把道德、良心、人格,以及党纪国法统统抛到九霄云外,为私利所驱使,或“利令智昏,昧心贪污”,或“铤而走险,杀人越货”,或“瞒天过海,为所欲为”,最终走进了自掘的坟墓,其结果是一害社会、二害家人、三害自己,最终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些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心怀一颗敬畏之心。

5.一个人敬畏法度,胸中有了定盘星,为人处事有标准,面对金钱、美女、权力的各种诱惑,就会用法纪和道德约束自己,不动心,不伸手,始终保持平静心态。对越轨之事,不敢想、不敢干、不敢为,从而保持革命气节,创造美丽的人生。

敬畏之心不可无。当人类不敬畏自然的时候,自然就奉还给我们瘟疫、灾害;当贪官不敬畏人民和法律而贪污腐败的时候,等待他的必然是人民的审判和法律的严惩。

慎独,敬畏自己的良心,是高尚的境界。

6.人是复杂的生命个体。独立于天地之间,汲万物之精华,可以毫不言惭地说,人是地球食物链的顶端。然而,倘若就此认为人可万物不惧,就不免有失偏颇。人生在世,总有些东西是怕的。

7.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大的功勋或统领多么大的局面,都无法逃离生命中一些最基本的命题。再显赫的声名、再豪华的官邸,和韶光流逝、岁月难返、长幼对视、生死交错相比,也都只能成为皮相。因而人是怕岁月、怕时光的,怕自己某日晨洗照镜理冠时耳鬓多生几根白发,更怕自己在另一个城市为生计奔波、而后返乡白雪满头。物是人非、生离死别之感,是每个人心头致命的死穴。究其本因,还是这些命题涉及生命的本质与核心。它剥离了人外在的雕饰和外壳,让不同阶级、不同收入的人都心头一颤。

8.当然,除去这些人生在世不可缺少基本关卡和坎坷所带来的“怕”,人还有一样要怕的东西就是自然。人们惧怕自然的力量,更怕这种力量倘若不为己用便可招致毁灭。在我国,有社稷之说,将谷、粟这些原本只和农务有关的字眼和祭祀联系起来,分量就重了不少。它在国人心头的地位甚至让诸多古代帝王即使国库不济,也不能误了春社和秋社的大日子,在天坛地庙前稽首求福,这不是“怕”又是什么?此外,北京的小吃也能让人管中窥豹般地对老北京人的敬畏自然略晓一二。北京名菜麻豆腐,所用食材是平常不为人注意的大俗之物。可即使是大俗之物,老北京人也不舍得扔掉、不愿意浪费,而是费心地用精致的手艺去烹饪,直到这自然的一草- -木都化为桌上的佳肴珍馐。这不就是得益于敬畏自然的哲学智慧吗?以说,敬畏自然而后尊重其中的一草一木、一雨一露铸成了北京诸多小吃的独到风味。这门充满人间烟火的学问,是人敬畏自然的完美展现。

9 在各种敬畏之中,国人孕育出了自己独有的文化。他们在华夏大地上休养生息,遵守各种规矩边界,对自己怕的事物敬而远之。然而,生活中要怕的事虽多,人却不可因其束住手脚,在强调“怕”的同时更要将自己的主观意识独立于所怕事物,才可以提高自我的主观性,不为其所束缚。

10.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而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它正是泯江泛滥成患、殃民数以万计的重灾区。人们也怕自然,整天到水神庙供香拜佛,以求神佑。然而泯江水的凶闹并没有减少。再看如今都江堰旁的庙宇,供奉的早已不是水神,而是成都太守李冰。人们从盲目惧怕自然到之后靠人力改变现状、改造自然,并从中获益,将泯江水引入万顷良田,这便是“怕”之后,人们的所作所为起到的巨大功效。

【点睛】新材料作文是指在传统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形式的作文。主要有材料和要求构成。材料又可分为文字和漫画两大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三个原则:第一,整体把握。从材料中心意思出发立意,不能简单照搬材料,要理清对象,分清主次,辨清关系,析清含义。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第二,合理筛选。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角度。材料为你的立意提供了多种可能,但写作只能选取某一方面或角度。选取最适合你的,即能够从道理上深入阐述的、平时有积累手头有材料的、有别于众生俗论吸引阅卷老师的。第三,联系变通。纵横联系、化大为小、变生为熟。具体作文时,可采取由因溯果法、多向辐射法、领会寓意法、抓关键词句法和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几种方法进行审题立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6eae792bb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0.html

《高中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生当有所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