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考语文(广西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组合练 Word版含解析 15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最新K12教育
专题组合练15语用+论述类+诗歌+名句
(时间:45分钟赋分:32
一、语言运用(9,每小题3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日本政府想通过借子弹给韩国维和部队,来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其危言危行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
②公司成立这么久,我作为销售顾问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措,以致公司连续两年销售业绩陷入低,真是马齿徒增啊。....③这种躲躲闪闪、巧言令色、对抗组织的行为就是不忠诚。....
④美联储内部关于何时加息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公众期待美联储主席一锤定音,结束争吵,尽快出....台新政。
⑤父母常常埋怨孩子漠不关心自己,没有责任感,他们也许不知道,责任感要从小培养,要给孩子担负....责任的机会。
⑥近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们的外交政策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胶柱鼓瑟是难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的。
A.③⑤⑥B.①②⑤C.②③⑥D.①③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三年内,我们将围绕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着力调整布局结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努力实现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B.人社部正在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将在适当的时候广泛征询社会各界人士,方案成熟后,各项改革举措将逐步实施。
C.我国未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所有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一个关键,是须建立起有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特点的收入分配办法。
D.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赢得超高口碑。
3.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众所周知,这项学术活动被称为环境史研究。它在美国史学界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世界各地的学术研究中呈现出兴盛的局面,在国际学术界,以环境史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遍地开花,以环境史为名称的学术组织层出不穷。随着环境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这一历史学新领域到底为学界和社会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成为国际学术界着力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教案试题

最新K12教育

A./


B./C./



D./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每小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中国的人像艺术,和其他几个古老民族比较起来,以目前的出土资料来看,是十分逊色的。在西周以前,少数的人像,如半山彩陶罐上的人首器盖,头上长了角,脸上有纹身,下面是蛇身,似乎还介于半人半兽之间。商代铜器中的人面杯、人面器盖、错金铜像,以及西周的玉人,夹杂在多彩多姿的各种动物兽面之中,不仅数量孤单得可怜,在造型上,也十分简陋粗略,比例极小,实在不能和埃及巨大威严的人像雕塑相比。
西奥多·鲍伊说:人像艺术在西方远比东方要蓬勃发展,主要是源于西方对个人的重视。如果商周铜器上作为图腾的兽面之说可以成立,我们的确发现,至少在西周以前,中国人是以部族的共同符(图腾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把伟大的概念与个人结合的。人,在死亡以后,统统归回到一个共同的图腾符号上去,是巨大的龙或凤的种族,强调的只是龙的符号,而不是某一个个人。
一直到相当晚近的时代,中国人并不喜欢替自己立像,立像留影仿佛是人死后的事,这自然和中国俑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的起源目前还有争论,有人认为殷商安阳墓中出土的玉石带枷人雕,一男一女,即是人俑的起源。但是,一般数据仍以春秋战国前后为中国的重要发展时期。《史·秦本纪》记录秦穆公三十九年(公元前621活人陪葬的事:穆父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日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这件事,《诗经·黄鸟》之中也有反映,表示了春秋时代一般人对这种活人陪葬的反感。这可以说明,文化水平较高于秦的其他中原国家,春秋时代,恐怕已经普遍以俑来代替活人陪葬了。这个俑的历史构成了中国人像艺术的主流,一直到,改木雕、陶塑、金属为纸扎人像,才结束了俑与人像艺术密切的关系。
从这一线索思考可知:中国最早的人像艺术是俑,俑是活人陪葬的代替品,活人陪葬在早期大部分是俘虏和地位低卑的奴隶,所以,中国早期的人像艺术,和其他几个民族不同,并不具备崇拜念性的意义。除了秦始皇墓出土的秦战士俑比较高大外(通常是180厘米左右,中国大部分以俑为性质的人像雕塑都十分小,只是代替活人的符号。
除了俑以外,春秋以后,中国人像艺术逐渐在器物上代替了商周的兽面,成为新的纹饰;但是,些人像,仍是人群,而不是英雄式的个人。我们在春秋时代的许多镶嵌的铜器表面,看到狩猎、采桑、宴乐、农耕、征战……各种生活的主题被表现出来。人,脱离了以兽为符号的图腾时代。人,教案试题

最新K12教育
识到了自己的能力、生活的尊严,脱离了对自然的神秘的恐惧,完成了西周以来便努力建立的理性的人文精神。但是,这里的人,绝不同于埃及至尊的王,不同于希腊完美的神和城邦贵族,也不同于印度神秘的巫神,中国最早出现的人,的确是人群,是延续了远古的部族共存的观念的人群。这里面并不强调个人的英雄式的威严和奇迹似的能力,而更看重的是现实生活中最平凡的共同活动的每一个,采桑、狩猎、征战都是部族的共同生存经验。
扬弃了兽的图腾,中国人并没有放弃部族共存的观念,只是把它更理想化、现实化了。落实在最普通不过的生活百态上,肯定了现世中的人。对自然没有畏惧,对神没有向往,日出而作,日入而,凿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的中国人。这种乐观、朴素而现世的美学,在春秋萌芽,体现在最早的人像艺术上。经过战国前后各种地方色彩的激荡,在理性与感性、纪律与浪漫各个极端中摆荡,到了汉代,完成了一种庶民文化的典型。不同于埃及,不同于希腊,不同于印度,是现世而朴素的,是平凡而广泛的,成为中国以后文化符号最重要的基础。
(选自蒋勋《美的沉思》,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出土的西周和西周以前的人兽形面夹杂的器物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人像艺术比起其他民族,还是显得十分落后。
B.以木雕、陶塑、金属、纸张为材料制作的俑,构成了中国人像艺术的主流,直到宋朝才结束它与人像艺术的密切关系。
C.春秋以后,延续了远古的部族共存观念的人群形象,逐渐在器物上代替了商周的兽面,成为主要的人像艺术。
D.中国最早的人像艺术,体现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的乐观、朴素而现世的美学特征。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通过西周和西周以前具有代表性的少数人像器物的举例,从数量和造型角度比较介绍了中国古代人像艺术与其他古老民族的差距。
B.第②段先用引用论证,说明西方人像艺术能繁盛的主要原因是重视个人,再谈及中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是以部族的图腾作为崇拜对象。
C.第③④段引出话题,结合史料,论证了中国俑起源于殷商,发展于春秋战国前后,转型于宋,概括了俑的特征及与人像艺术的关系。
D.第⑤⑥段介绍中国人像艺术出现的最早的人群,在发展过程中,部族共存的观念未被放弃,为以后成为文化符号奠定了基础。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不喜欢为自己立像,是因为觉得立像仿佛是人死后的事。这和中国俑的历史有密切关系。
B.作为中国最早的人像艺术的,本身不具有崇拜纪念性的意义,却是文明进步和艺术发展的必然。教案试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c564d7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37.html

《【配套K12】高考语文(广西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组合练 Word版含解析 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