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全套资料--第五节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发布时间:2014-11-26 09:01: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五节 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一、溶酶体的结构

* 1955de DuveNovikoff首次发现溶酶体(lysosome

* 它是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

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消化

* 具有异质性,形态大小及内含的水解酶种类

都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标志酶为酸性磷酸酶

* 根据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

可分为初级溶酶体(primary lysosome

次级溶酶体(secondary lysosome

残体(residual body)。

1、初级溶酶体

* 直径约0.2~0.5um

膜厚7.5nm

内含物均一,无明显颗粒

是高尔基体分泌形成的(图6-27

* 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没有活性

只有当溶酶体破裂 or 其它物质进入,才有酶活性

* 水解酶包括

蛋白酶,核酸酶、脂酶、磷酸酶、硫酸酯酶、磷脂酶类,已知60余种,

均属于酸性水解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5左右

* 溶酶体膜质膜厚度相近,但成分不同

主要区别是:

膜有质子泵,将H+泵入溶酶体,使其pH值降低

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降解

6-27 初级溶酶体

引自http://www.uni-mainz.de/

2、次级溶酶体

* 都是消化泡(图6-28

正在进行or 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

内含水解酶和相应的底物

* 分为

异噬溶酶体消化的物质来自外源

自噬溶酶体

消化的物质,是细胞本身的各种组分

6-28 次级溶酶体

引自http://www.uni-mainz.de/

3、残体

* 又称后溶酶体

失去酶活性,仅留未消化残渣故名

* 残体可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

可能留在细胞内逐年增多

肝细胞中的脂褐质(图6-29

6-29 肝细胞中的脂褐质

引自《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图谱》1989

二、溶酶体的功能

溶酶体的主要作用

* 消化作用,是细胞内的消化器官

* 细胞自溶防御 对某些物质的利用

均与溶酶体的消化作用有关

1细胞内消化

对高等动物而言

细胞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血液中的分子物质

而一些大分子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

内吞低密脂蛋白获得胆固醇(溶酶体中)

对一些单细胞真核生物,溶酶体的消化作用更为重要

2细胞凋亡

个体发生过程中

往往涉及组织 or 器官改造 or 重建

昆虫蛙类的变态发育等等

过程是在基因控制下实现的,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注定要消除的细胞

出芽的形式,形成凋亡小体

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3自体吞噬

清除细胞中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细胞器

许多生物大分子的半衰期只有几小时几天

肝细胞线粒体的平均寿命约10左右。

4防御作用

巨噬细胞可吞入病原体

在溶酶体中将病原体杀死 降解

5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

甲状腺球蛋白降解成有活性甲状腺素

6形成精子的顶体

顶体相当于一个化学钻

溶穿卵子皮层,使精子进入卵子

三、溶酶体的发生

初级溶酶体

是在高尔基体trans出芽的形式形成的

其形成过程如下

* 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溶酶体蛋白

进入内质网腔进行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

* 进入高尔基体cis面膜囊

N-乙酰葡糖胺磷酸转移酶

识别溶酶体蛋白信号斑

N-乙酰葡糖胺磷酸

转移在1~2甘露糖M残基上

中间膜囊切去N-乙酰葡糖胺

形成溶酶体蛋白M6P配体

* M6P配体 trans膜囊上的受体结合

选择性地包装成初级溶酶体

四、溶酶体与疾病

1.矽肺

* 二氧化硅尘粒(矽尘)吸入肺泡

巨噬细吞噬

含有矽尘吞噬小体溶酶体,合并成为次级溶酶体

* 二氧化硅的羟基与溶酶体磷脂or蛋白形成氢键导致吞噬细胞溶酶体崩解细胞本身也被破坏

矽尘释出,后又被其他巨噬细内吞噬,如此反复进行

* 受损 or 已破坏的巨噬细胞释放致纤维化因子

激活成纤维细胞,导致胶原纤维沉积,组织纤维化

2.肺结核

* 结核杆菌不产生内、外毒素,也无荚膜 侵袭性酶

但是菌体成分硫酸脑苷脂

抵抗胞内的溶酶菌杀伤作用

* 结核杆菌肺泡内大量生长繁殖

导致巨噬细胞裂解

释放出的结核杆菌再被吞噬重复上述过程

最终引起肺组织钙化纤维化

3.各类贮积症

* 贮积症是由于遗传缺陷引起的

* 由于溶酶体的酶发生变异,功能丧失

导致底物溶酶体中大量贮积进而影响细胞功能

* 常见的贮积症主要有以下几类

-萨氏综合征(Tay-Sachs diesease):

叫黑蒙性家族痴呆症

溶酶体缺少氨基已糖酯酶A

导致神经节甘脂GM2积累(图6-30

影响细胞功能,造成精神痴呆,2~6岁死

患者表现为渐进性失明病呆 瘫痪

该病主要出现在犹太人群中

6-30 -萨氏综合征神经元中同心圆状的溶酶体 引自《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图谱》1989

II型糖原累积病(Pompe病):

溶酶体缺乏α-1,4-葡萄糖苷酶

糖原溶酶体中积累

导致心、肝、舌肿大 骨骼肌无力

属常染色体缺陷性遗传病

患者多为小孩,常在2周岁以前死亡

脑苷脂沉积病Gaucher

巨噬细胞 脑神经细胞的溶酶体

缺乏β- 葡萄糖苷酶造成的

大量的葡萄糖脑苷脂沉积在这些细胞溶酶体内

患者的肝、脾、淋巴结等肿大

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常在1 岁内死亡。

细胞内含物病:

一种更严重的贮积症

N-乙酰葡糖胺磷酸转移酶单基因突变引起的

由于基因突变,高尔基体中加工的溶酶体前体

不能形成M6P分选信号酶被运出细胞

这类病人成纤维细胞的溶酶体中没有水解酶

导致底物在溶酶体中大量贮积,形成所谓的包涵体

4.类风湿性关节炎

溶酶体膜很易脆裂

其释放的酶导致关节组织损伤 发炎

五、过氧化物酶体

* 过氧化物酶体又称微体

J. Rhodin1954)首次在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发现

* 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细胞器

在不同生物 不同发育阶段有所不同

* 直径约0.2~1.5um,通常为0.5um

呈圆形,椭圆形 or 哑呤形不等

单层膜围绕而成(图6-31

* 共同特点是内含1多种

依赖黄素氧化酶 过氧化氢酶(标志酶)

* 已发现40多种氧化酶

L-氨基酸氧化酶,D-氨基酸氧化酶等等

其中尿酸氧化酶的含量极高

以至于在有些种类形成酶结晶构成的核心(图6-32)。

6-31 人肝细胞过氧化物酶体

Ps,没有尿酸氧化酶结晶)

引自《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图谱》1989

 

6-32 烟草叶肉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

(中央具有尿酸氧化酶形成的晶体状核心

* 各类氧化酶的共性,是底物氧化后,生成H2O2

RH2 + O2 R + H2O2

* 过氧化氢酶

可以利用H2O2,将底物(如醛、醇、酚)氧化

R′H2 + H2O2 R′ + 2H2O

当细胞中过剩时,H2O2亦可催化以下反应

2H2O2 2H2O + O2

在动物中

* 过氧化物酶体参与脂肪酸β氧化

* 过氧化物酶体还具有解毒作用

H2O2能利用H2O2

将酚、甲醛、甲酸 等有害物质氧化

饮入的酒精1/4是在过氧化物酶体中氧化为乙醛

在植物中过氧化物酶体主要作用

* 参与光呼吸作用

将光合作用的副产物――乙醇酸

氧化为 乙醛酸 H2O2

* 在萌发的种子中

进行脂肪β-氧化,产生乙酰辅酶A 经乙醛酸循环 异柠檬酸裂解为乙醛酸 琥珀酸 加入三羧酸循环 因涉及乙醛酸循环,又称乙醛酸循环体(glyoxysome)。

系统发生的角度来看

* 过氧化物酶体可能是一种古老的细胞器

在光合生物出现后,大气中的氧含量逐渐提高

而细胞内的氧对早期的生物具有毒害作用

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就是消除细胞内的氧

并产生细胞所需要的某些代谢物

* 在过氧化物酶体中

黄素蛋白、氧化酶 H2O2酶之间

可以形成一个简单的呼吸链

不起能量转换的作用

* 线粒体产生后

取代了过氧化物酶体的这种功能

电子传递ATP合成相偶联

个体发生的角度来看

* 过氧化物酶体

来源于已存在过氧化物酶体的分裂

* 过氧化物酶体中

所有的都由核基因编码

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 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过氧化物酶体

引导蛋白质 过氧化物酶体的信号序列

-Ser-Lys-Leu-COO-

Zellweger综合征也叫脑肝肾综合征

* 是一类与过氧化物酶体有关的遗传病

* 患者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中

酶蛋白输入有关的蛋白质变异

* 过氧化物酶体是空的

脑、肝、肾异常,出生3-6个内后死亡。

过氧化酶体与初级溶酶体的特征比较(pp18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ad1b6bc195f312b3069a532.html

《细胞生物学全套资料--第五节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