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发布时间:2019-04-12 11:04: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0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戴南高级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

考点整合

考点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辩证否定,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 自己,自己 自己。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这是 的否定观。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 。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一个特点。

可见,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通过 实现的,不经过 ,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也不能产生,所以,没有 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

辩证的否定不是新事物对旧事物 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合理的、有价值的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就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二个特点。

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既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又保留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否定不是简单地抛弃旧事物,否定中包含着 ,肯定中包含着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提示教材中列宁的名言体现的是辩证的否定观,它是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根本对立的一种否定观。

3辩证否定观的意义(方法论)——革命精神和科学分析态度的统一,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A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B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精神。

4、对哲理的分析研究分两层次三方面说明

例题12007海南)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 )

①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

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④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例题207海南)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通过对当时已有的几何学知识的搜集、鉴别与梳理.以其独创的公理化方法,完成巨著《几何原本》,使零散的知识由此系统化为演绎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创新。据此回答30-31

30、欧几里德的成功表明( )

①知识创新需要对已有知识的扬弃 ②知识创新是已有知识积累的量变

③创新需要新思路、新方法 ④知识创新需要与旧知识彻底决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1、欧几里德实现原有几何知识的系统化,说明( )

①事物本身的联系具有系统性 ②联系的系统性根源于主观创造

③事物之间的系统联系是自我呈现的 ④科学理论是对事物联系系统性的创造性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例题32007山东33)北京奥运会奖牌创造性性地将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在起,实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这一设计与创新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创新必须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题42007四川) “威客”是英文Witkeywit智慧、key钥匙)的音译。目前,“威客”主要是通过在网上提供创意、标志设计等各类智慧点子和知识产品,来为客户服务并以此获利。“威客”提供智慧点子获利的内在原因有( )

①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②创造性思维能发现并解决新问题

③正确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正确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例题507·江苏卷·37)古人云:疑乃觉悟之机,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

辨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11分)

解答①怀疑是对现存事物的质疑,是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分)

②相对于常规性思维而言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始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前提。怀疑有利于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有重要作用。4分)

但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不是怀疑,而是实践。3分)

我们要立足于现实,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发挥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2分)

课堂训练

1.种子发育为植物是( )

A.事物的量变过程 B.事物自身否定的结果 C.外力作用的否定 D.新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

2.没有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生物就不会进化。人类就不会出现;没有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否定,社会就不能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是新旧事物的相继更替。否定意味着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物向新事的转折。这段话主要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

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的环节 B.量变的过程 C.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D.事物联系的环节

3.《庄子·刻意》中说:“吹啕呼吸,吐故纳新。”成语“吐故纳新”由此形成。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原理的( )

A.新事物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对立统一原理 D.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

(与此成语意义相一致的还有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破旧立新等成语。)

4.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把这一观点用于向外国学习的问题上,应该坚持( )

A.肯定中有否定 B.肯定一切 C.否定一切 D.赞成和反对的统一

5.大学里记载着这样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易传说:日新之谓盛德。上述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①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②只有创新,我们才能促进民族进步   

③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④要坚持制度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右边漫画中砍树的人认为,否定是

①事物外部的否定 ②否定一切 

③全盘否定  ④发展的环节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 ①②③

7.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8.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由此可见

.必须怀疑一切书本知识    .必须否定旧中的消极内容

.必须具备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必须与时俱进

9.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

腔、剧目、表演都别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要明确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D.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10、爱因斯坦说过一段有趣的话:“我竭力告诫自己要蔑视权威,命运却使我成了权威。”这启示我们要有(

A、反对专制的民主精神 B、我行我素的反叛精神 C、无所顾忌的叛逆精神 D、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

11、辨析:树立创新意识,必须不唯书,不唯上。

考点二、树立创新意识

1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辩证法:(1)创新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我们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要用于支持新事物,要在量的基础上实现突破,促进是物质变。

(2)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和革命的批判精神。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认识论:认识有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的过程,创新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加深的哲学道理。

课堂探究提示 (1)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什么作用? (2)我们常说,不破不立。“破”和“立”是一种什么关系?

(1)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能提高认识,才能进步,才能实现创新。

(2)“破”和“立”是一种对立的统一。破是怀疑和批判,立是指创新和发展。手段、途径,立是目的。没有破就没有质变,就没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立是在破的基础上的立,是不能离开破的立,它是对“破”的否定,但这种否定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P77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创新)

①科学的本质是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教师通过 实现的。

②创新更新了 ,提高了 开辟出更广阔的 由此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①实践基础上的 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②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创新)

①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人的 决定的。

②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 实现的。

创新作用的总结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

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例题6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P78框内)相吻合的选项是( )

A.江泽民: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B.江泽民: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C.江泽民: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时。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D.别林斯基: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例题7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得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

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

A.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B.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C.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D.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联系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选择题

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变化。我们要深人研究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题,善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体现了( )

①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②一分为二的观点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 ④认识不断发展的观点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即传承与创新,这就是吸收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剔除其糟粕的过程,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这坚持了( )

A.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B.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 C.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3.“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这句话说明了( )

①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②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③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④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4. 2006314,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以下语句与上述两句诗文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5. 近期全球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禽流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重威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这说明( )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②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③部分离不开整体 ④关键部分的性能决定整体的性能和状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是一个严重依赖能源的国家,同时也是矿难频发的国家。我国的煤炭高瓦斯矿井多,瓦斯爆炸给我国煤炭行业和矿工生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瓦斯的另一个名字叫煤层气,它又是一种清洁能源,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煤层气,既可缓解能源紧张,又有利于煤矿安全,还可保护环境,可谓一举三得。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D.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

7. 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 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8. 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上内容说明(

A.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创新,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

C.只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什么人间奇迹也可创造出来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须进一步发展

9.以下观点对创新认识正确的有(

 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 ②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辩证法的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这是因为

A.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

B.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每一事物,都会被彻底否定、抛弃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D.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

1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不切实际的成规陈说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 B C D

12.“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两院院士王选埋头苦干18年,研究出第1代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这体现了

A.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C.创新引起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D.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13.右图的漫画蕴涵的哲学启示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C.要全面地看问题 D.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4.200723,我国成功将自主创新的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的性能和可靠性。此系统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测、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这反映出:

①创新更新的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③只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就能推动技术进步 ④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①③

15.自从20世纪80年代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科学,这就是纳米科技。目前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光学、医药、半导体、信息通讯,一个新时代——纳米时代正在到来。这说明

①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扩展 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新的物质手段 ④科学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2006714《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本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获得智慧的重要来源。但是如果迷信书本,变成本本的奴隶,思维就会陷入僵化,创造性就会受到阻碍。所以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上述观点表明
书籍和实践都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必须反对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对待书本知识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坚持用辩证否定观对待书本知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哲学观点是一分为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辩证否定即扬弃 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表明
A.科技创新推动着人类文化的进步    B.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
C.发现问题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创造性想象是理论创新的基础

、简题(共12分)

19.材料一 近年我国在海外设立了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的“孔子学院”。她秉承孔子“”和为贵 、“和而不同” 理念,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目前已有8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教堂在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落户。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兴起了“读经”热,全国大约有100万孩子加入了“读经”行列。河南省上蔡一所学校,只开设《弟子规》、《大学》、《论语》、《太上感应篇》等课程,让100 余名413岁的孩子“自己念,自己背”,3年不准回家;饭前念感恩词,长年吃素,张口闭口因果报应,见到客人行孔子礼90度鞠躬问好。

结合材料,运用辨证否定观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1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既克服又保留、既继承又发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如“和为贵”、“和而不同”等理念,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如某校对孩子的“复古”做法,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4分)

20材料: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20世纪70年代初.他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70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据此有人认为:发展就是对旧事物的“抛弃”,就是否定传统。请你谈谈认识。

答:题中观点错误。(1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其实质就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取代旧事物。题中对发展的理解是错误的。

2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而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题中对旧事物的“抛弃”,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3)对待传统的东西,不能简单地否定。应继承其积极合理的成分,抛弃其过时的消极的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汲取养分,推陈出新,促进事物的发展。

21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诞生一支体现主办国家文化特色并符合奥运要求的火炬,并

把火炬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标志物之一。200742629届奥运会火炬亮相北京。

北京奥运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以华夏文明作为创意源泉,并以开放的心态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成果,在保持鲜明中国特色审美的同时,充分发挥华夏文明特有的包容性,使之成为跨文化的全球创新设计精品。它不仅完美诠释了向世界传递华夏文明的美好愿望,而且很好地契合了友谊、和平、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祥云”火炬的设计,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可。

1阅读材料,分析2008北京奥运火炬的设计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12分)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北京奥运会火炬在保持鲜明中国特色审美的同时,充分发挥

华夏文明特有的包容性,使之成为新文化的全球创新设计精品,充分体现了事物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高度统一。(4分)

2)联系的观点。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是对中华文明的继承,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以华夏文明作为创意源泉,并以开放的心态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成果,也充分说明联系是普遍的。(4分)

3)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观点。北京奥运会火炬诞生的过程,既是一个文化继承与发展、创新的过程,又是一个传统文明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创新观。(4分)

2运用哲学知识,材料是如何体现创新精神的。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精神。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既是发展的环节,也是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不惟书,不惟上,只唯实。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在设计思路和手法上都较之前有创新和突破,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又弘扬了奥运精神,首次把动物和人结合起来,强调了以人为本、人与动物、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理念,符合时代的要求。做到了既保留又克服,思路全新,让人耳目一新。

3)作为青少年学生你谈谈你对创新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2)①发展的观点和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有创新意识。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时代的引擎和动力。

③作为青年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多参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要关注变化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旧说,落后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会提高、进步。

1620061011,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杜会主义和谐杜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苏南地区作为经济上率先起飞的地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上.继续领先全国一步:善于“从剖析矛盾入手,以科学发展解题”,坚持尊重规律、尊重实际、尊重群众,坚持在发展中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不断破解各种矛盾冲突中获得了新的发展。该地区推行“幸福指数”,他们把老百姓的幸福感作为最重要的指标体系,在发展中始终坚持城乡统筹,打通城乡间的生产要素,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

苏南地区的有益探索,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哲学启示?(12分)

1)苏南地区“善于从剖析矛盾人手”,启示我们矛盾是普遍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该正视矛盾,善于用矛盾分析方法去认识和解决问题。(3分)

2)“尊重实际、尊重规律”启示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尊重规律,坚持实事求是。(3分)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的主休,苏南地区“尊重群众”“把老百姓的幸福感作为最重要的指标体系”告诉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3分)

4)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苏南地区始终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的思维方式。(3分)

《创新中国》在网上征集:如何对服装品牌进行创新?网友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看法一:服装品牌,需要继承和创新。创新服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现代气息和流行元素,凸现以人为本的心理需求,适应中国乃至世界服装文化欣赏的需求。这就需要百折不挠的追求、探索和创新。

看法二:中国是一个纺织大国,但是庞大的纺织品出口却赚不到更多的外汇,这是令人头疼的事。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品牌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国家利益。

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

:1)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它的实质是“扬弃”。也就是说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的肯定或简单的否定旧事物,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发展。辩证的否定观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4分)

2)网友的看法人为,树立我国的服装品牌,既要继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也需要探索和创新,体现了要求“扬弃”和创新的辩证否定观。(4分)

辨题:创新就必须否定传统。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突破成规陈说,才有可能事业成功。

(2)批判和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但这种突破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对旧的传统的“扬弃”。

(3)盲目否定一切的观点是一种虚无主义,不仅不能创新,还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13.右图漫画中砍树的人认为,否定是

A.事物自身的否定 B.辩证否定

C.发展的环节 D.全盘否定

14.★材料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材料二: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材料三: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哪些哲学道理?(12分)

35、(1)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新时期,全党必须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看到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而且机遇大于挑战。在处理各种关系时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4分)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坚持辩证的看问题。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4分)

3)联系是普遍的。我们要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包括城乡、区域发展在内的多方面的关系。(2分)

4)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进程起主导作用,我们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在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上,要着力推进、重点突破。(2分)

如答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抓住主流等方面,也可酌情给分。

5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我们也必须采取有分析、有选择地吸收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是全盘照搬,也不是一概排斥;既反对崇洋,也反对排外。我们采取这样的态度,其哲学理论依据是( )

A.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 B.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观点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点

典例4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一方面,必须继承、吸收、借鉴历史上珍贵文化遗产,从孔子到孙中山都应给予科学总结;另一方面,这种继承、吸收和借鉴,不是无条件地照搬照抄,而是兼收并蓄。据此回答下列三题

1)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继承、吸收和借鉴历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主要体现辩证的否定

A、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B、是事物根本垢变化

C、是联系的环节      D、是发展的环节

2)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历史上的文化遗产只能是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全搬全抄。这表明辩证的否定

A、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B、是新旧事物之间联系的环节

C、是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D、是辩证法的核心

3)在对待民族文化遗产上,无论是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还是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从思维方法上看,都属于

A、辨清的否定观  B、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C、唯心主义的否定观

D、唯物主义的否定观

8.右边漫画警示我们

A、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B、应尊重书本知识、反对权威

C、权威不可信,权威不一定正确

D、要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

9、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他不是按照常规让

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这件事情

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办事情必须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坚持两点论

C、办事情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创新思维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5.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看,新制度必然代替旧制度。新的社会形态必然代替旧的社会形态。从哲学上说,新社会对旧社会的否定是( )

①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②彻底砸烂旧社会的一切 ③扬弃 ④社会发展的中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这句话说明了(

 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这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②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③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④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11.(多项选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D.事物内部特殊矛盾规定其特殊本质

12.(多项选择)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任重道远。党的十五大以后,农村基层民主一马当先,各地的民主实践如火如茶地展开。然而,民主的实现并非一路“鸟语花香”,在各地实现民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依然让人不无担忧。这里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要全面认识事物发展中的矛盾

C.要正确区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与实现程度 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13.(多项选择)((人民日报》报道,科学通过监测发现,由于人类不当和无限制地科考活动,导致南北两极气候变暖,从而影响了海洋生物圈。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D.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重要意义

14.(多项选择)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我国航天术专家宣称,这不会影响我国载人航天计划,恰恰为我国载人航天计划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这说明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B.我国的航天技术远远超过美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失败可以为成功积累经验,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D.只要有信心,成功就不会向失败的方向转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8ebe09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30.html

《江苏省南通市《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