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青岛创业大学)三年发展规划(2018-2020年)

发布时间:2019-05-30 05:39: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青岛创业大学)

三年发展规划(2018-2020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根据青岛市委提出的“一三三五”工作举措,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把青岛建设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努力开创我市经济社会新局面。

2018-2020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改革创新、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为把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青岛创业大学)建成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新型大学,实现学校转型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强化特色,提升质量,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为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做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思路

紧紧围绕学校党委“3+1+1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学历教育、创业教育、社区教育,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统筹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把学校改革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作为重点和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以学分银行、网络平台与资源等专项建设为抓手,适时调整学校发展的重点项目,引领改革建设发展,组织力量协同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

创新驱动发展,适应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需求,通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进一步激发潜力、活力,推进改革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各项改革建设工作要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确保既定具体目标顺利实现。

(三)总体目标

切实提升能力、实力、水平、质量。到2020年,系统建设、人才培养(学历、非学历教育)、制度保障、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研究各项改革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和新的突破,整体办学能力和实力明显增强,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把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青岛创业大学)建设成为青岛市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开放大学,成为青岛市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点。

二、系统建设

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构建传统学历教育办学组织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社区教育体系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四位一体的新型办学体系;根据学校跨区域、跨行业开放办学、系统办学的特点,创新办学组织体系建设,构建社会广泛参与、共建共治、开放性的办学组织体系,将大学办在社会中,打造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青岛创业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一)学历教育体系建设

1.目标与追求

根据《国家开放大学改革建设“十三五”规划》(国开发〔201618号)要求,强化能力建设和文化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开放大学关于推进办学组织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开发〔20166号),着力提升专业建设、资源建设和区域统筹管理能力。制定行(企)业学院及学习中心的设置、建设和评估标准。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品质突出的示范性学院和学习中心,学历教育办学发展稳中求进。到2020年,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力争保持在校生规模3.5万人。实现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业、人数的新增长,保持远程学历教育持续发展。

2.政策与举措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管理质量。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以优质课、精品课建设为突破口,建设一批适用于学历教育的学习资源。

加强质量标准与质量保证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开放大学质量标准(1.0版)》(国开办〔201697号),加强质量过程监控和学习者学习评价体系改革。

——加强学院和学习中心建设。发挥系统优势,创新办学模式,制定地方学院、实验学院及学习中心的设置、建设和评估标准。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品质突出的示范性学院和学习中心,加大直属学院和学习中心建设。

——努力拓展与创新办学渠道。加大招生力度,争取助力计划、成人高考等新开专业实现新的突破。实现随时注册入学,随学随考,确保开放教育、成人高考、远程教育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1.目标与追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28号)、《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在全省创建创业大学的指导意见》(鲁人社发〔201445号)、《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行动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发〔20161号)、《青岛市十三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青政办发〔20176号)要求,推进青岛创业大学建设。实施互联网+创业行动计划,搭建网络创业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创业服务培训体系,研究探索创业教育管理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面向全市各类人群的创业培训工作。争取到2020年,创业教育在教育模式、体系建设、服务能力、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 政策与举措

——明确“大众普惠+创业精英”的创业教育办学理念,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育模式。搭建起“选推”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完成“1+X”课程体系的构建。适时引入国际先进的创业教育管理模式和课程体系。

——实现创业教育全系统覆盖。依托分校系统,挂牌创业学院分院。构建并形成完善的创业培训体系:创业大学——分校(创业学院)——高校教学点——创业培训基地。加强青岛创业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仿真实验室建设。借助青岛创业大学成为山东省首批示范创业大学的契机,确立目标,理顺关系,探索与开放教育深度融合的开放创业教育。

——建立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青岛市创新创业发展联盟”。加强岛城创业教育组织与统筹,发挥青岛创业大学的优势,加强与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合纵连横,形成政、学、商、研、资一体化联动,使学校深入经济领域各个层面,更好地促进学校学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区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以及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发展。

——提升服务于创新、创业、创客教育的能力。研究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适时引入国际先进的创业教育管理模式和课程体系,探索建设创业学历教育平台;发挥好青岛市创客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小学生创客实践基地的作用,加强各类创业教育联盟和专业委员会建设,提升创新、创业、创客教育工作服务能力。

——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创业导师服务机制,提升服务大众创业的能力。通过竞聘、培训、选拔、参赛,培养和锻炼一支具有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专兼职创业导师队伍。

(三)社区教育体系建设

1.目标与追求

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和《青岛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62020)》(青政办字〔2016154号)精神,贯彻落实《青岛市教育局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措施》(青教通字〔20168号),做好集研究中心、培训中心和管理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社区大学建设,努力打造青岛市社区教育的旗舰店。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674号)和国家老年开放大学体系建设要求,在金水路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健康艺术养老体验青岛示范中心”。发挥社区教育培训、指导、科研、服务等主要功能,提升学校服务青岛市终身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

2.政策与举措

——构建青岛市社区教育管理四级运行机制。协助青岛市教育局,健全市社区大学、区(市)社区教育学院、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村(居)社区教育学校四级社区教育办学体系;加快各级社区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依托制定的社区教育建设标准化体系,对全市的社区教育机构进行考核和评估。

——完善“青岛全民学习网”。提升全民学习网智能化服务水平,增加平台的微信公众号功能,方便市民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网上学习。为市民提供在线学习、个性化学习推荐、终身学习档案等个性化的终身学习服务。继续增加硬件投入,扩展网络宽带,满足一定规模的同时在线学习。推动线下实体教学活动和线上学习信息互动,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开发、整合各类社区教育资源。通过自建、整合、购置等多种形式丰富社区教育学习资源,积极开发青岛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开展网上技能培训,不断满足市民学习需求。

——依托大连路校区,建设市民体验式终身学习基地。围绕学习型城市建设,以及老年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等重点工作,广泛开展适合市民需求的社区教育活动,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体验式学习资源。逐步开发具有一定特色的体验项目、体验课程,吸引更多市民参与终身学习。探索线上“i-海洋”教育和线下体验基地相融合的社区教育新模式。建设青岛老年开放大学,打造青岛老年教育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

——探索海洋类教育新模式,推进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型。充分利用青岛涉海类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海洋类人才资源优势,主动融入蓝色硅谷建设,探索海洋特色课程与社区教育的融合,构建社区教育海洋类板块;根据国家海洋教育、海洋国防的相关要求,打造网上海洋特色教育。

三、人才培养

(一)学历教育

1.目标与追求

确立“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探索并实践“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特点的个性化、多样性教育教学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电大系统的优势和特色,拓宽高等专科教育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渠道,实现开放教育、成人高考等学历教育可持续增长,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为山东省、青岛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适应地方和基层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政策与举措

——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转变思想观念,以国家开放大学专业改革方案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同意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开设成人本科教育专业的批复》为基础,以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和学校战略需求为导向,实行学分制管理,紧跟学校办学发展方向和创新创业政策,全面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专业。

——加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应用性知识和技能为核心,全面改革教学内容,落实教学过程,形成更加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体系。以优质课程建设为突破口,顺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新建一批优质网络课程。以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制度为基础,优化课程结构,形成科学合理、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动态开放、专兼结合”的原则,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培养计划。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研修,以优质课资源建设为抓手,探索独具特色的教师技能提升模式。建立教师资源库,引进高学历、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骨干教师,加大力度重点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帮助教师主动转型提升。

——提升针对行业和特定职业人群的教学服务水平。做好“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学历提升试点项目、驻青部队“拥军助学”项目、农村“两委”学历教育项目、青岛市总工会与青岛市妇联的学历提升等项目的送教送考工作,同时努力拓展新的办学渠道。

——做好对各级各类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在国开学习网推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基于手机终端学习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做好教学、教务管理与支持服务工作;做好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和终结性考核的支持服务,以及评优、助学等工作。

(二)创新创业教育

1.目标与追求

加强“互联网+创业”新模式探索。完善创业培训网上平台——头客网建设,完善创业模拟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创业基地和创业文化建设,打造全过程创客服务体系,加强创业教育标准研究,实现创业教育突破性发展。

2.政策与举措

——推进创业培训网上平台——头客网建设。完善平台功能与标准,加强二级平台建设与推广,大规模开展开放式在线培训,打造示范性创业培训平台,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课程体系、测评系统和考试系统,为线上创业培训提供保障。

——完善创业模拟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创业模拟实训基地的作用,打造基于模拟平台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建成稳定的培训师资队伍,满足创业教育和各级各类培训需求,深入推进创业实践工作。

——打造全过程创客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选推”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业苗圃、创客咖啡等创业服务项目的管理,努力推进创业大厦建设,打造全过程创客服务体系。

——加强创业基地和创业文化建设。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建设能够全方位服务、助力创新创业的创业大学。发挥好青岛市创客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努力办好全市的创客大赛及创客嘉年华,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承办好NOC大赛、“中青创奥”比赛等创客教育活动,争取举办国际创客教育论坛。发挥好欧美同学会海归创业学院青岛学院的作用,为海内外留学人员提供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全面推进青岛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工作。

——加强创业教育标准研究。积极探索创业教育规律,从创业教育标准研究入手,逐步完成创业教育理论体系论证。以创业活动不同阶段、不同业态的知识技能需求为导向,完善“1+X”课程体系。

(三)社区教育

1.目标与追求

根据相关部门要求构建社区教育学习服务中枢。丰富社区教育课程内容;加快平台和资源建设;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社区教育培训学习活动;大力发展老年教育,积极探索行业与界别老年大学建设。

2.政策与举措

——丰富社区教育的课程内容。构建终身教育“X+Y”课程体系,结合社区教育的重点服务人群,完善老年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农村居民、下岗职工等重点人群的培训服务。积极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艺术、文明素养、科普知识、法律常识、卫生保健、职业培训、创业指导、科技推广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积极打造具有青岛本土特色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区教育品牌。

——构建社区教育网上学习平台。快平台和资源建设,继续推进青岛全民学习网的建设。积极开发具有青岛特色、贴近居民学习需求和生活实际的课程和学习资源。充分发挥线上终身教育特色,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有效载体。逐年提高居民在青岛全民学习网的实名注册率,形成网上市民学习圈,形成“一网多库”的网络学习资源体系,提高广大市民在线学习的兴趣和质量。

——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社区教育培训学习活动。争取政策支持,引入喜闻乐见的市民学习和体验项目。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紧密联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社会组织等,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外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建立青少年校外教育体验中心,努力探索老学者、老专家、老教师志愿服务的青少年校外教育项目。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积极开展行业与界别老年大学建设,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老年教育课程,丰富和拓展老年教育的学习形式。积极开拓体验式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等模式。探索试点看江山老年游学项目,完善老年人网上学习平台,逐步提高老年教育参与率和满意度。建设“健康艺术养老体验青岛示范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咨询、交流等支持服务工作。

——切实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2020年,基本建立起一支以专职人员为主体,外聘人员、志愿人员参与的,能够适应社区教育发展需要,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建立社区教育志愿者注册制度;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四、继续教育培训

1.目标与追求

适应岛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培训的相关机制,实现培训规模稳中求增,优化并拓展具有特色的培训新项目。争取建立多层次、立体式、模块化、全方位的培训体系以及多种示范性培训基地,提升培训能力以及培训资质,争取吸引更多高层次、高级别的培训项目进驻学校,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2.政策与举措

——加强培训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与服务体系,提升培训能力。加强继续教育培训管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培训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培训服务体系,提高餐饮、住宿及会务的服务质量,为吸引更多的培训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加强培训开发与服务能力,加强培训师资队伍资源建设,并吸纳社会专业培训人员加入培训专家储备。

——深入做好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争取更多面向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培训项目。扎实做好青岛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工作,不断拓展每年度市教育局、公务员局、人社局等政府单位的专项培训项目;努力争创青岛市教师教育基地。积极争取参与国家、省、市、区(县)各级培训项目,实现培训规模和培训质量的稳步增长。

——充分发掘“五位一体”培训模式的功能,不断探索创新培训方式。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实践教学为特色,融专题讲座、创客实践、仿真体验、情景模拟和现场教学五位一体培训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学习者学习方式需求的相应变化,加快探索创新培训方式,让学习者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探索培训项目和课程的融合性,提高培训课程的灵活度。

——开拓思路,积极开发新项目新资源,打造岛城继续教育培训的旗舰店。在学校原有培训项目与培训资源基础上,逐步探索实现由一般性普及型培训向特色、高端精品培训发展的模式;由短期培训向短、中、长期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培训发展的模式。加强开发针对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锁定各类转岗就业、证书技能类等培训,并努力拓宽校际(校企)合作培训领域。

——探索岛城特色培训,推进“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项目。与市妇联紧密合作,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精选女性学习主题,线上线下齐发力,积极拓展拓宽线下培训项目与培训形式,推进证书教育业务,同时基于学分银行制度,探索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向学历教育转化的模式和机制,探索公益型非学历教育生源向有偿服务型非学历教育生源转化的机制,做好学员的学习支持服务,打造岛城的女性特色培训品牌。

五、青岛市学分银行

1.目标与追求

根据《青岛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青政办字〔2016158号)提出的“试点建立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和学分积累、转换制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要求,全面完善青岛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逐步设立“青岛市学分银行分行”和“青岛市学分银行受理中心”,建设学分银行服务网点。实现开放教育部分课程的认证与转换,制定一批社区教育学分标准,建立一批终身学习成果档案,探索学分银行为学习型社会提供定制服务的模式与方法,开具一批学习成果证明。

2.政策与举措

——加强技术投入。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以超前的标准建设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满足多种学习成果存储、认证、转换、查看等线上线下操作需求,实现平台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为在籍学员完成课程认证转换。针对目前已有的开放教育免修免考规则,选择《大学英语B》《计算机应用基础》《开放教育入学指南》以及部分省开课为试点,为在籍学员实现课程之间的认证转换。

——研制社区教育课程认证标准。联合各级社区学院,研制文化休闲类(即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课程认证标准;分阶段建立居民终身学习电子档案,研究制定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学分兑换制度,激励市民终身学习热情。

六、资源建设

(一)信息化建设

1.目标与追求

2020年,以信息化、数字化区域学习中心建设为核心,建立基于云计算、着眼于大数据的网络学习平台,建立门类科学、种类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造就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为各级各类学习者提供更为便利的网上学习平台和资源;实现各种各类基于电脑、移动终端的学习平台之间的互通互联;以学分银行为核心全面整合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为青岛地区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保障网络及信息系统平台的正常运行,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和安全防范,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信息化。

2.政策与举措

——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形成功能完善,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办公系统,使学校日常办公中的申报、审批、公文流转、记录、通知和教务工作中的学籍、成绩、档案等管理实现信息化。

——网站建设多元化。在做好现有青岛干部网络学院平台等各大网站的开发和维护工作基础上,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展现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

——网络管理制度化。强化管理、规范制度,修订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完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定级备案和测评整改,实现信息技术安全监测和检查常态化。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

1.目标与追求

创新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集聚和推送的工作机制,形成与学校办学形式、特点相适应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确立学校在“互联网+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打造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于青岛市终身学习建设。

2.政策与举措

——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计划。坚持“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原则,充分发挥电大系统办学优势,在系统内开展“寻标、对标、达标、夺标”的比学赶超活动,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资源建设水平有明显提高。做好学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区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按照年均10门优质网络课程,30个优质微课程进度,启动40门优质网络课程和120个优质微课程资源建设。到2020年,课件资源规模、制作能力、运作模式在中心城市电大中处于领先地位。

——基于云计算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平台的探索。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研究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应用;整合各类优质学习资源,形成“一库N网”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完善平台各项功能,拓展相关业务领域,探索公益与收费相结合的业务运作模式,为学校办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赛促训,提升教师资源建设能力。开展“创开资源杯”年度课件资源制作大赛,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课件资源建设水平。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的能力,设立年度专项培训经费,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各类专题培训;创新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件资源制作的积极性。

——资源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利用行业、企业、高校等社会力量创新课程建设模式;加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参与学习资源市场竞争,争取有利条件,在人员配置、经费投入、用人机制等方面开创新局面;加强资源科学管理,通过建设具有本地特色、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品牌。

七、保障体系

  (一)文化建设

1.目标与追求

根据“3+1+1”工作思路,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目标。围绕学校在青岛市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民主治校、依法治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大对外宣传和品牌建设,努力构建“互联网+教育”的特色校园文化,实现传统电大到服务于全民终身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的转型。

2.政策与举措

——积极推进两校区文化建设。根据两校区办学定位的差异,构建不同的校园文化风格,彰显办学特色。大连路校区突出“教育即生活”的社区教育文化理念;金水路校区本着“开而创达”的开放与创新融合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青岛创业大学)的共同体文化、互联网文化和终身学习文化。

——建设健康向上的文明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法治意识,不断推进依法治校。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使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大力倡导“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网络自律,规范教职工的网络言论行为、提高网上自律意识,打造网上文明校园。

——立足学校转型发展,创新宣传手段。发挥线上线下、内宣外宣的联动作用,增强时效性,提升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创新宣传手段,加强对外联系,着力打造学校对外宣传阵地,扩大对外宣传影响力。加强学校宣传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富有创新活力的宣传队伍,助推学校发展。

(二)教育教学研究

1.目标与追求

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促进数量与质量协同发展,发挥科研的育人功能,加强对学校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专项研究,加强研究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打造青岛市远程开放教育研究的基地和高地。

2.政策与举措

——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育,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对学术交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鼓励校内外、跨学科的团队协作。

——提高科研水平,加强阵地建设。根据科研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鼓励教师申报和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产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办好“一刊一报”,即做好《青岛继续教育》和《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报》的编辑和发行工作。

——完善科研评价考核机制。根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相关规定,突出政策引导作用,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三)教学质量保证

1.目标与追求

确立“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开放大学质量标准(1.0版)》(国开办〔201697号)。以学习者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学业水平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促进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信息化实现新突破,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明显增强。

2.政策与举措

——年度质量报告发布围绕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和毕业生追踪调查,面向社会发布年度质量报告。

——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抓好师德提升、师能培训,从师德、师能两方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设立专项基金,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建立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青年教师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尽快适应岗位职责的需要,加快学术梯队建设,以优质课建设为抓手,以开展教师技能比赛为平台,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完善学校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岗位设置,明确教师岗位职责,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师资源,实现与普通高校、中职院校的师资共享。

(四)人力资源保障

1.目标与追求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法规,完善激励约束和监督制度。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进一步推行职员制,深化推行管理岗位职员制改革。完善聘用制度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2.政策与举措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学校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重点引进博士研究生及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高层次紧缺人才,重点培养中青年教师队伍,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推进工资收入制度改革。依据《关于印发山东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的通知》(鲁人社发〔201222号)、《关于印发青岛市市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青人社发〔201277号)文件精神,对学校绩效工资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合理调控绩效工资水平,充分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探索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形成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

(五)后勤保障

1.目标与追求

提升财务、资产、安全保卫等后勤服务水平,为学校发展服务。

2.政策与举措

——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根据财政部、山东省及青岛市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省、市财务标准,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学校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的项目管理,创新项目管理新机制。

——资产和技术装备管理。根据《青岛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青财资〔201522号)规定,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台帐制度,对学校资产进行全面、动态、完整的资产管理,形成资产管理数字化、制度化、规范化,维护学校固定资产安全完整,提高学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益。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全面推进“互联网+大学”建设,形成与学校办学形式、特点相适应的智慧校园。

——安全保卫后勤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落实安全保卫和综合治理责任制,完善学校后勤服务标准化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7fbb39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06.html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青岛创业大学)三年发展规划(2018-2020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