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9课观察蚂蚁说课稿鄂教版-最新学习文档

发布时间:2019-06-28 00:13: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观察蚂蚁》说课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我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9课《观察蚂蚁》。我从六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一是准确解读科学教材,二是秉持科学教学理念,三是恰当定位教学目标,四是精心选择教法学法,五是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六是评价反思教学得失。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一、准确解读科学教材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教学的依据。在解读教材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关注学情,而且要研究教材在整个单元、整个小学科学体系中的坐标点,领会编者的意图。只有走进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编者,才能精准地把握教材。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观察蚂蚁》在整个小学科学体系中,定位于学生校园生活经验圈,从学生熟悉的环境中去发现大自然的奥妙。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观察蚂蚁》放在《寻访校园里的动植物》单元体系中,选择校园里的动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以寻访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经历寻找、观察动植物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观察蚂蚁》这一课把观察的对象进行聚焦,引导学生对蚂蚁从外形到生活习性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不断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建立“昆虫”概念奠定基础。

观察蚂蚁,对于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基本上人人都有过观察的经历。但是,他们的观察停留在“好玩”的层面,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思考。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未知领域,以问题进行展开,在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一个个有趣的问题中达到观察的目的。

二、秉持科学教学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 课程。要构建科学高效课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必须秉持四条基本理念:一是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人人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不能“讲科学”,要“做科学”。二是必须坚持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空。三是必须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四是必须构建开放的课堂,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与评价方面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

《观察蚂蚁》的教学就是在以上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每个学生都去寻找蚂蚁,分小组观察蚂蚁,在观察中发现、在活动中探究、在问题中思考、在评价中收获,充分体现科学教学的本质特征。

三、恰当定位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在科学素养方面应达到的水平或程度作出的概括性描述和明确的界定。目标的确立要坚持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目标的确定必须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年段要求。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科学,只要能够把知道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由此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而不去强求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甚至据此进行发明创造。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观察蚂蚁》一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初步建立“昆虫”概念。

2、经历探究捉蚂蚁、观察蚂蚁的过程,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3、经历观察蚂蚁生活习性的过程,感受到观察研究小动物的乐趣。

4、用材料制作蚂蚁模型,能准确地表现蚂蚁的外形特点。

5、能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分享,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6、在活动中体会应该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7、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作观察记录。

教学参考书上确定了6点目标,我增加了“学做观察记录”这一目标,这对于培养学生科学习惯很有必要。这7点目标构成了三维目标的整体,分两课时达成。我说课的主要是第一课时,重点是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难点是观察方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确定这样的重难点,原因在于,观察蚂蚁在认知上没有多大意义,真正的意义在于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活动,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直接认识,这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意义深远。

制作蚂蚁模型,初步建立“昆虫”概念,进行学习评价等方面在第二课时中完成,在下面的教学流程中省略。

四、精心选择教法学法

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课教学的主要方式、方法。在这一节课中,我以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贯穿教学全程,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习。在整节课中,始终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和观察能力的培养,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我注重了四点:一是注重观察的客观性。“求实、客观”是学习科学的基础,更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求学生说真话,不编造数据和伪造结果。二是注重观察的持久性。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蚂蚁,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观察品质。三是注重观察的敏锐性,引导学生注意蚂蚁在不同的情况下的各种变化。四是注重观察的全面性,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蚂蚁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知,从而获得对蚂蚁的特征和习性的全面了解。[来源:ZXXK]

五、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根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构架,这节课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激发兴趣、珍爱生命。

课前,我让学生在校园里寻找出蚂蚁的踪迹,想办法把蚂蚁“请”到课堂上来。

上课时,我激情导入:“同学们,蚂蚁是我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我们哪些同学观察过蚂蚁?把你观察到的说一说。”

同学们纷纷说观察过蚂蚁搬家,蚂蚁打架,只是觉得很好玩,蚂蚁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说不清楚。这时,我激发学生:“这节课,我们在课堂上仔细观察蚂蚁,好吗?”“课前,我让大家在校园里寻找蚂蚁,大家是怎样找到的?我们用什么办法把蚂蚁请到教室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比一比,谁的方法巧妙:有的说用糖,有的说用小青虫……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一个“请”字,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激发学生喜欢小蚂蚁,不伤害小蚂蚁。

2、观察外形,感悟特征[来源:ZXXK]

蚂蚁的外形特征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如何让学生把熟悉的事情清晰地表现出来?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的小游戏——画蚂蚁。学生说,老师画,比一比谁的眼睛亮。学生说先画什么,老师就画什么,学生不断补充,最后画出了蚂蚁的形态。

3、观察探究,了解习性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观察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科学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此,我在这一环节设计了3步: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第一步:自主选择,分组合作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教材里提到了三个观察活动主题:蚂蚁是怎样搬运食物?蚂蚁会游泳吗?蚂蚁爬行速度怎么样?我想,像“蚂蚁搬运食物”这样的主题很多学生已经观察过,不感兴趣。因此,我引导学生说一说最想观察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观察蚂蚁六只脚怎样走路?”有的说:“我想观察蚂蚁有没有鼻子,有没有耳朵?”……于是,我把对同一主题感兴趣的同学作为一组进行分组观察。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第二步:观察探究,解决问题

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分成四组分别观察蚂蚁游泳、蚂蚁爬行速度、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的鼻子在哪里。各组还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观察。小组分工合作,兴趣盎然。

在观察探究过程中,学生遇到很多问题:如观察蚂蚁是否会游泳:同学们见到蚂蚁用六只脚在水中使劲地划,判断蚂蚁会游泳。再仔细观察,发现有的蚂蚁不动了,蚂蚁淹死了,证明蚂蚁不会游泳。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有的同学想了一个办法,把蚂蚁放入水中,只要放一片叶子,蚂蚁就拼命地爬上叶子,断定蚂蚁还是不会游泳,要不然蚂蚁怎么这样怕水呢?再如观察蚂蚁有没有鼻子,同学们在玻璃槽里放上糖和盐,蚂蚁很快“闻”到糖,同学们在蚂蚁头上仔细地看,也找不到鼻子在哪里?有的同学猜想:是不是蚂蚁的触角就是“鼻子”,于是剪掉一只蚂蚁的触角,结果蚂蚁再也“闻”不到糖了。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不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第三步:整理记录,交流汇报。

学生在小组里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重点交流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的,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老师给予充分肯定,对于不同的结果,老师鼓励学生进一步观察探究,不予以否定,不提供答案。因为科学课,有些科学道理很深奥,学生现在是无法解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一些科学的方法,这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

六、评价反思教学得失

《观察蚂蚁》是两课时,这里我只说第一课时。尽管第二课时要进行学习评价,但是我在第一节课教学中,还是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对于好的观察探究方法,我及时奖励一颗“智慧星,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这节课教学,我以“观察探究”为核心,以“小组学习共同体”为单位,以“观察、发现、探究、验证”为策略,以“独立思考、同伴互助、展示群学”为层次,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观察发现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提升→评价总结”的圈层式学习过程,真实地展现了知识构建、能力提升、生命体悟的学习过程,实现知识、智慧、生命三者的课堂共振共鸣。通过构建这样的一层一层的学习圈,所有的学生都在不同层级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是难以预料的,由于老师的知识能力有限,课前准备不是十分充足,课堂上遇到不少难以解决的方法和问题,有时只好用“课后进一步观察搪塞过去,这为我今后的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6f2edb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c.html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9课观察蚂蚁说课稿鄂教版-最新学习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