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论对话与理论创新——论刘庆璋的“文化诗学”构想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5.4 
探 索 2015年4月 
No.4,2015 Academic Exploration 
Apr.,2015 
中西文论对话与理论创新 


论刘庆璋的“文化诗学”构想 
李圣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要: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始终是在与西方文论前沿的互动对话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话题,进而完成自我理论更 
新。对西方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引入,便同样是本土语境中“语言论转向”与“文化转向”这一文论模式 “内一外”更迭后对西方前沿思潮的吸纳、改造与升华。“文化诗学”作为世纪之交中西文论的一次“典型性”异质 文论间的跨文化对话,不仅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于现实文化困境中的理论突围,还是刘庆璋等文论家试图于中西 文论互动对话中变革更新当下文艺理论范式的时代选择。 关键词:文化诗学;刘庆璋;中西文论;对话;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1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5)04—0097—07 
新时期以来,刘庆璋教授在本土文论现实问 成一种“文学与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互动互构关 
题基础上,对西方诗学和中西比较诗学进行了长 系”的研究思路。如在论述19世纪法国文论中 期探索,并在异质文论跨文化比较对话中提出了 
斯达尔夫人的文论思想时,刘教授就力图从文学 

系列富有创意的理论新见。这种“西学视野” 
和政治制度、宗教状况、风土人情及民族性格的 与“本土意识”的学理策略使得她能够在中西古 
总体网络关系这一“文化场域”中进行考察。从 
今文论间穿梭游走,并在对话与融通的基础上不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论德国》等文本出发,基 断寻求异质文论话语间的整合、建构与创新。正 于文论细读的基础上,刘教授既高度肯定其“从 是沿着这一理论思考的逻辑向度,在中国实际问 文学和社会制度的关系中去认识文学”的理论价 题与西方外部思潮的双重刺激下,刘庆璋教授又 
值以及“对于19世纪文学史的进步和发展”的重 于20世纪9O年代中后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 
要促进作用,也指出其过分贬低希腊文学“却不 
化诗学作为一种文学新论”的理论构想,至今仍 
适当地偏爱罗马作家”的漏洞和偏颇。_l 这种辩 受学界瞩目。 
证互动的思维特色不仅有力地打破了前人研究 的偏见,还使得其研究结论新颖别致。 


诗心与对话:融通“中西一古今” 
从文学与社会场域的“整体性关系”中去把 刘庆璋的“文化诗学”构想是从“西方诗学”和 握西方诗学,既注重对文本外社会存在的理论考 “比较诗学”的研究中延伸发展而来的,在学术思 察,也重视文本自身的诗意考掘,是刘庆璋教授 考的方法理路上也一脉相承。因此,要全面整体地 研究的基本思路。正如蒋孔阳先生所评价的:“她 把握刘教授“文化诗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就必先 坚持把文学作为文学来研究,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 对其早期诗学的研究从学理层面上加以考察。 
的理论,应当研究文学理论本身发展的规律。她是 
如何在中西文论的比较融通中“拿来”有用 
在研究文学家以及他们关于文学的观点时,很自然 
的东西化为己用,又该如何在研究中实现一种 地和社会、政治、哲学以及其他的思潮联系起来,进 
“辩证互动”的“平等对话”,是刘庆璋教授从事西 行具体的分析。” 2 刘教授这种“人乎内、出乎外” 
方诗学研究的基本视点与人手处。早在1988年 
的在“文本、文论家”与“社会历史文化场域”间穿 
出版的《西方近代文学理论史》中,刘庆璋就已形 
梭游走的思维理念,使得她在观照西方诗学的同时 
作者简介:李圣传,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国资博士后,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 
97 

恰到好处地予以“文学与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一 艺与情感的关系”,_ 等等。刘庆璋对柏拉图的重 新评价不仅恢复和赋予了文论家本色自然的原始 
种互涵互动的综合整体性研究。 
此外,刘教授还重视“互文本”与“文化间性” 
的历史厚描,力图在“文本、历史与语境”的场域 中对文学加以交互性的考察。在刘庆璋看来, 
面貌,更通过辨证互动的视角破除了简单化的思维 谬误,终将“文学的还给了文学”。 
刘教授不仅用自己深厚扎实的西学素养对 
西方文论进行了“填补空白”式(蒋孔阳先生评 
“文学自然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但它又是和经济、 
政治、哲学及其他意识形态相联系而存在的。文 学要研究的文学特性,既包括了文学赖以区别于 非文学的本质、性能、规律(创作、欣赏、发展规 律),也包括了它和经济、政治、哲学及其他意识 形态特有的关系。”l 这种互涵互动的思维特色 使得她在具体的文论实践中往往能翻旧为新。 仅以柏拉图文论思想为例。受制于意识形态对 文学的长期干预,在文论研究史上,对柏拉图文 论思想的认识长期处于严重滞后的“被遮蔽”状 况中。即使潜心西学多年的美学巨擘朱光潜先 生,在面对柏拉图的文艺思想时也做出诸如“贵 族资产阶级反动立场上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反 动性”的结论,认为是“歪曲了希腊流行的模仿 说”、“否定了文艺的真实性”,尤其是对“灵感 说”更是将之摆在“人民大众的实践生活”的角度 上认为他“抹杀了文艺的社会源泉”,进而得出了 “他对艺术本质的认识根本是错误的”结论。 朱 先生的这种研究其实他本人非常清楚:“缺点仍 甚多,特别是我当时思想还未解放,不敢评介我 过去颇下过一些功夫的尼采和叔本华以及弗洛 
语)的探索,难能可贵的还在于——积极尝试用 
“西方视点”反观中国文论,试图在“比较融通”层 面上实现中西文论的“平等对话”。刘教授的这 种探索在王国维与康德、金圣叹与黑格尔、《诗 学》与《闲情偶寄》、“符号论”与“境界说”等范畴 的比较中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仅以王国维与康 德的诗学比较为例略加阐述。关于王国维“境界 说”的“学案研究”在当下学界已成为热点。尤其 
是夏中义、罗钢、王攸欣等一批学者相继推出的 系列成果,①几乎改写了王国维“境界说”的学术 研究史。但仅就王国维借鉴接受西方哲学思想 进而得以总汇中国诗学成果提出“境界说”这一 点上,刘庆璋教授则早在1994年中国比较文学学 
会提交的论文中就已经十分清楚地进行了阐 释。②刘教授在该文中以一种切近“诗心”的世界 
眼光对中西学中“艺术自律”这一文艺独立性美 学价值进行了思考,认为:在漫长的西方诗学发 展中,在康德以前,均可归人到柏拉图或亚里士 多德这两大传统中,要么是从艺术家的主体灵 感、激情的角度论及文艺表现情感的特点,要么 是从艺术模仿再现现实这一角度解释文艺与外 
依德变态心理学,因为这几位在近代发生巨大影 响的思想家在我国都戴过‘反动’的帽子。‘前修 未密,后起转精’,这些遗漏只有待后起者来填补 
了。” 作为西方文论专家,“接着”与“填补”朱 光潜先生继续说,便成为刘庆璋西方诗学研究中 
部世界的关系,直到康德将判定审美的标准看成 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才将文艺之所以为文艺 
的自身特质解放了出来;而在中国,同样存在有 “文艺与时代、文艺与社会现实”、“言志抒情”及 “偏于文艺的艺术特点”这三种思考文艺问题倾 
项承续前人的有待完成的理论工程。在《欧美 文学理论史》第二章柏拉图的研究中,刘教授正 

是在破除前人纰漏与成见的前提下,予以了辩证 互动的重新评价。她指出柏拉图“否认文艺的真 实性”,恰恰表明了他已经“认识到文艺不是直接 诉之于本质的、概念的”,而且对“文艺的主要描写 
向的方式,直到受康德影响的王国维出现,才将 
文学视为一种“超出乎利害”的审美创造活动,进 而“明确提出了文艺独立的美学价值问题”,象征 
着“中国诗学史上审美说”的正式形成。基于以 
上分析,刘庆璋得出研究结论:就诗学而论,王国 
对象是人”这一重要特点也有了认识;柏拉图将 “情感与理性对立”,恰恰使得他“在文艺史上最早 提出了创作需要灵感的命题,并较系统地论述了文 
维主要是借鉴了康德的文艺审美说,这使得他在 
中国诗学史上跨越了飞跃性的一步;也正因为他 学贯中西,使他能在总汇中国诗学成果的基础上 
如夏中义《王国维:世纪苦魂》(北大出版社2006年版);罗钢《人间词话》学案研究系列论文;王攸欣《选择‘接受与疏离》(三 
联书店1999年版),等等。 
刘庆璋《王国维与康德:中西诗学对话的范例》最先发表于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4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多元文化 语境中的文学》中。该文英文全文《wang Gu。wei nd Kant:A Di。gue。n Chine d Wes Poe》同时被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14届 大会推荐发表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世界文学文库》第2卷中。 
98 

对世界诗学做出自己的贡献。_ 刘教授这一中西 比较研究的案例,不仅是纵深于中西方自身学术 
语境中梳理考辨而进行的思想评析,更是中西方 文化碰撞下文学及文论的相互阐发与对话,既视 
点新、立意高,又激活了古典诗学的诗意内涵。 
这种基于中西文论融通对话基础上所做出的 
早期开拓,也得到了后辈学者曹顺庆教授的高度评 价:刘庆璋等先生对“中西两大文化系统的文学、 
诗学的互相理解与沟通”所做出的积极探索极大 地“深化了对话理论”。l 我们也可以说,正因刘先 生学贯中西,熟稔古今中外的文论,才使得她能够 在西方诗学的视点上,进一步纵深跨人比较诗学的 领域内,积极探寻中西文学与文论的“跨文化”比 较对话,进而在异质文论话语的“融通与建构”中 完成“古一今”、“中一西”的互补对接。 
二、诗法与理念: 
“文学一文化”的互涵互动 
刘庆璋教授对古今中外文论话语的考察均 持“对话”态度,并力求在“文学、历史与文化语 境”这一“场域”中加以“综合整体性”把握。从 方法视点看,这种文论实践,基本形成了一种“文 学一文化”辩证互动的研究特色。这种思维范 
式,也反驳了传统的机械反映论的文艺观念,纠 正了忽视艺术审美价值的泛文化研究,高扬了文 学的审美特性,为“文化诗学”的出场在思维观念 
上提供了最初的雏形。刘教授这种理念的形成, 其内因与外由在于: 

方面受“文化符号论”思想的内在启发。 
尽管丹纳在“艺术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 周围的风俗”_ 这一论述中就已指出文学与文化 系统的密切联系,但因过于强调“上层建筑”因而 忽视了文学自身的美学规律。直至卡西尔对文 学与文化圆周“各个扇面”之关联的阐发,_ 才对 
“文学一人类文化系统”进行了有机整体的深刻 诠释。恩斯特・卡西尔的这一思想也激发了刘 庆璋教授“文学一文化”辩证互动思维理念的形 
成。在1992年《中国比较文学》上发表的《文艺 “符号”论与“境界”说》一文中,刘庆璋就对卡西 
尔与朗格的“文艺符号论”从“历史性”与“共时 性”视角建构文论“新体系”的方法显示出浓厚兴 趣,并试图与中国传统诗学比较融通,以揭示文 艺发展的特殊规律。在1994年发表的《简单化 
思维模式的谬误》一文中,刘教授也批评了传统 
“以哲学观去推断文学观”、“从政治标准”去评判 
作家的简单化做法,并提出“要着眼于文学的特 殊性,以文学的特殊性作为自己研究的主旋律”, 
而研究文学的特殊性其策略就在于既要研究“文 
学赖以区别于非文学的本质、性能、规律(创作、 欣赏和发展规律)”,又要研究“它和经济、政治、 哲学、宗教及其他意识形态特有的关系”。_ 很 显然,与传统文论研究中“唯艺术论”、“唯政治 论”有所不同的是:刘庆璋将文学置于一个更为 宏大的“文学一文化”系统关系中,通过不同文化 扇面的透视,对文学做出一种更加符合艺术规律 
的把握。在《金圣叹与黑格尔》文论叙事的比较 研究中,这一方法得到了绝佳的落实。文章不仅 
探寻了“以情节为中心”向“以人物为中心”的演 
变历程,还从社会文化语境层面分析了这一变化 
的思想缘由,更辩证地从中西方异质文化传统与 哲学思想的差异指明了两者文论异趣各色的肌 理缘由,_l 因而既呈现出“东方西方,诗心悠 
同”,又指明中西文论融通与互补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是对当代西方文论的反思与总结。 随着思想解放的潮流,西方文论在20世纪8O年 代后大量译介引入并对中国当代文论形成了强 烈冲击。在“西学热”、“美学热”再到“文化热” 的学术语境中,面对这段流派迭起、思潮涌动的 文论史,中国学人该做如何应对?刘先生此时集 中思考的问题有二:一是,无论美国学人艾布拉 姆斯提出的关于西方文论的“模仿论”(mimetc heores)、“效用论”(pragmatc theores)、“表现 论”(expressive theores)、“客体论”(objectve the— 
s)的“四说”,还是自己早前在《欧美文学理论 史》中建构贯穿的“模仿说”、“表现说”、“审美 
说”,此时都已无法涵盖新近出现的文论流派,因 此,如何重新把握与概括这些杂乱纷呈的文论分支 成了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二是,利奥塔、杰姆逊、 伊格尔顿及其中国拥趸们的学理做法:加一个前缀 “后一”(p0st一),便可笼统地命名为“后结构主 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如此等等,这 
样是否可行?又或者还可探寻出其他的概括方式 以便更好地把握这些流派分支的基调与特色? 
刘教授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不仅关系着 
对西方诗学的重新定位与把握,更意味着对当时 及未来文论发展趋势的一种理论捕捉。对于这 两个问题的回答则充分凝聚在《基调与特色:20 世纪末西方文论》一文中。该文不仅充分正视了 当时文论发展趋势与传统文论间存在的巨大差 异,并在现实的归纳分析中对当代西方文论思潮 
9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6e85eed58fb770bf68a5575.html

《中西文论对话与理论创新——论刘庆璋的“文化诗学”构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