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者健康心态

发布时间:2016-03-03 10:23: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基层工作者健康心态

健康心态=阳光心态+积极心态。

什么是阳光心态?就是把别人的批评、责骂、指出不足、建议等,看成是善意的,看成“关爱、帮助和造就”,以感恩和学习的心态,虚心听取,思考,分析,反省,从中吸收有利于自己进步成长的营养,促进自己进步成长。主要是指做人方面。

什么是积极心态?就是面对工作、问题、困难、挫折、挑战和责任,从正面去想,从积极的一面去想,从可能成功的一面去想,积极采取行动,努力去做。也就是可能性思维、积极思维、肯定性思维。主要是做事方面。

健康的心态是一个社会人综合素养的表现。基层工作者直接面对诸多的服务对象,和管理机关、配合协助工作部门,综合素养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是否具备健康的心态。具备什么样的综合素养才能够形成健康的心态呢?

一、树立健康“核心价值观”是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作为基层工作者要率先垂范,自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标的奋斗者,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引领者,社会主义个人价值准则的践行者,就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为民

为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共产党人的天职。毛泽东同志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造世界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社会历史过程是人民群众追求和实现自己利益的过程。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为民,就是要情为民所系,也就是要对人民群众有真挚的感情。人是情感动物,炽热的情感,会使人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使人全身心地投入某种活动、某项事业。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只有具有对人民群众真挚的爱,满怀真情,才有可能牢固地确立起为民的立场和采取为民的行动。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有些基层工作者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信工具先进了,有些基层工作者与群众的沟通却困难了。这里面首先表现出的是个立场问题、感情问题,也就是说有的基层工作者对群众的感情淡漠了。我们要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从思想和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群众的忧乐为忧乐,以百姓的疾苦为疾苦。

为民,就是要利为民所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为民的落脚点。任何工作要不要做、能不能做,都要从人民的需要、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能从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我们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在利益分化、社会多元、社会分层的今天,群众的利益需求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务实

务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更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这些思想,就是中国文化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强调要求真务实。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告诫全党,“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此,要真正坚持为民,就一定要务实,也就是求真务实。

务实,就是要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讲实情,就是讲事物的本来面貌,讲真话、讲真理。基层工作者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出实招就是要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超越阶段的目标,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办实事,就是要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做起,力戒形式主义,力戒空谈。求实效,就是要求雷厉风行、狠抓落实,不抓则已、抓则必成,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不好大喜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

务实,就是要知难而进,埋头苦干,兢兢业业,锲而不舍。在办实事、求实效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在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世情、国情、党情在发展变化的今天,基层工作者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正确解决。要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不要换一届领导就兜底翻,更不要为了显示所谓政绩去搞另一套。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清廉

清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为官廉洁,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则。南宋吕本中在《官箴》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其中的“清”,指的就是清廉,即清清白白、干干净净。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靠着它,我们党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天下。早在1943年,美国记者斯诺访问延安时被共产党领袖的廉洁节俭的生活所震撼,他断言,这种廉洁节俭的作风会产生一种伟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叫“东方魔力”。他说,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廉洁,是靠廉洁换得的民心。

清廉,就是要加强修养、提升境界,不断增强干干净净干事的自律能力。能否清正廉洁,能不能干干净净干事,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说到底是个党性问题。大量情况表明,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并不会因为党龄的增长而必然增强,其道德修养、思想境界也不会因为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升。就是说,加强党性修养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是一个需要终身不懈努力的过程。为此,我们要培养和树立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和利益观。

清廉,就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自觉接受监督。邓小平同志说:“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要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和依法依规保护监督的意识,自觉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事业所要求的各种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凡是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严格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搞“一言堂”,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而应该依靠集体智慧和严格程序来决定。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能公开的都要依照法律和规定向群众公开,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清廉,就是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一个充斥骄奢淫逸之风的政党,是谈不上清廉的,也不可能兴旺发达。“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在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之际,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今天,我们不但要大力倡导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还要身体力行地勤俭办一切事业;我们不但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继续艰苦奋斗,还要用艰苦奋斗之风彻底扫除享乐主义等浮灰暗尘。要自觉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审慎对待社会交往,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为民、务实、清廉是相互关联着的。为民必然要求务实和清廉,也只有务实和清廉,才能真正做到为民。它们共同诠释着共产党人的核心理念——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会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努力做到“德才兼备”是目标

“德才兼备”应该是一个合格基层工作者追求的人生目标,目标明确工作才能有动力。

通常,德是指道德素质。它决定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通常表现为事业心、责任心、原则性、廉洁性、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勇于克服困难、完成工作任务的精神等。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道德修养、自律,品质和操守的外在表现。

通常,才是指技术能力,指一个人的才华、才干、才能,而不仅仅是指文化学历水平。其次,学会知识与会学知识,接受传授与实际运用,是“才”的层次提升。现代意义的“才能”已不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知者,而应该是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自我开发潜能、与不断的学习并从中发现、创新的学习者与开拓者。

基层工作者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者呢?

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有“德”就要:

诚,就是要对基层有归宿感,认同基层文化,遵守基层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等。

敬业,就是要脚踏实地的苦干,默默地奉献,孜孜以探索。以扎实的工作态度,去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养成一种职业责任感和对事业的忠诚。

责任心,就是要用持久的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待自己从事的每一仅工作,认真接待和处理每一个居民提出的述求。

廉洁,就是要做到工作上要有原则性,切忌不可为了一已私利而损害基层和别人的利益。

工作热情,就是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强烈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

谦虚求问,就是要谦虚求问的态度与大家合作。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工作业绩才是最有力的证明。

沟通协作,就是要尊重别人,善待身边的同事,积极的态度询问和请教问题。

积极乐观,就是要用阳光心态找事物好的一面,始终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对现在全力以赴地投入。

端正态度,就是要主动地去学习,去工作;助人为乐,就是乐于接受微笑、乐趣,并分享成功。

踏实勤奋,不道是非,就是要踏实勤奋工作、追求进步,不攀比嫉妒虚荣心膨胀,不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总热衷于盯着别人做事,为了个人的嫉妒不满或一点点利益,不挑拨离间,不搬弄是非,不吹毛求疵,会体谅理解别人,宽厚待人。

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有“才”就要:

个人的工作能力。包括学识水平、理论知识、管理科学知识、本职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中有一定的业务能力、谋划能力、决断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工作经验和领导水平等综合能力;坚持认真的态度,勤奋的去学习专业知识、业务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提高自己、改变完善自己。

自古“德才兼备”者才被人尊崇,为什么“德”放在“才”的前面,而不是“才德兼备”,可见“德”更被重视。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不仅注重自身的修养,更注重于群体相处之中,能起到文明提升、精神修炼、行为规范的引领作用。古人倡导品德教化,出色的人才不仅是德育教化的接受者,更应该是德育教化的实践者、传播者与施予者。领袖气质的培养正是有意识地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以德化人。

总之,基层工作者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工作要做到尽职尽责;对人要做到诚实守信;办事要做到公平合理;服务要做到热心助人;利益面前要做到乐于奉献;团队面前要做到精诚合作。

三、时刻牢记“服务奉献”是准则

乡(镇)、社区基层组织是各项基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辖区的统筹机构,在其工作组成中,权力性的、强制性的工作极少,大量的工作是服务性的工作内容。在基层工作要注重服务和奉献,否则不可能做好基层工作。

乡(镇)、社区基层是基层的基层,基层干部是基层干部中的基层干部,基层工作者一定要牢固树立“服务奉献”的工作准则。基层作为社会肌体的一个个细胞,它们是否健康有活力,对于整个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所以一定要把基层的各项工作事无巨细地落实好。要做到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除具备必要的工作条件外,还需要做大量的没有任何当下看的见回报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和现实状况下工作,以“服务奉献”为准则的思想是否牢固就的个关键,也是对每个基层工作者严峻的考验。“服务奉献”准则的落实,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学习提高服务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服务的对象不断变化,对基层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有效的工作经验已不适应今天的发展。基层工作者适应社会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基层工作者的学习能力越强,服务水平就越高。基层工作者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应用,增强对基层工作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切实提高服务群众能力。

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基层工作者在接触群众的第一线,遇到的是关系群众疾苦的最原始的声音和第一手素材,没有牢固的群众观念,你的工作就不会一竿子扎到底,你会对群众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在潜意识中你会逃避群众问题,于是在你的眼里也就真的不存在问题。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你的工作肯定做不好。

坚持实事求是工作。不唯书、不唯上,要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意识。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遵守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深入基层,深入到居民的生活中,深入到居民的酸甜苦辣中,要深入到居民的困难中,了解第一手资料,要善于去伪存真,拨开表象,分析现象背后隐含的实质问题。

彻彻底底抓落实。基层工作大量的是落实。党和政府大政方针,上级的工作部署,业务主管、协作部门的具体工作配合都需要落实,群众的实际问题要落实。基层的工作态度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

敬业奉献扩大服务范围。敬业奉献是基层工作者提高服务水平的精髓和灵魂,扩大服务范围的根本保障。敬业奉献精神来自基层工作者对自己职位的珍惜,来自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基层工作者要以高昂的敬业奉献的精神,高效完成为民服务工作,进一步取得居民的信任与理解。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层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把自己作为群众中的一员,时时刻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干群众所需。

勇于创新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的动力源泉,是衡量基层工作者工作态度、方法、作风和成效的重要标准。基层工作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断深化对新思想、新论述、新经验的学习,努力掌握当前社会发展新动态、经济发展新特点、社会管理新理念,全面推进工作的理念升级、方法转型和模式创新,促进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老百姓把有服务和奉献意识的人叫“热心人”。只有是个“热心人”,才能被群众认为是“自己人”,才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才能深入群众中间,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需求、困难,了解工作中存在和可能出现的倾向性问题。

四、紧紧围绕“重点目标”是方向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对于基层工作者,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有一个重点的目标,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激发自己的上进心里,激发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激发自己的所有聪明才智为解决问题开动大脑,动员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从做人、做事和思想观念上,要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要争做基层先进工作者。基层工作是做居民的工作,培育优秀辖区环境和社区公民。正人必先正己,社区工作者自己首先必须做一个最佳的居民,做一个先进的基层工作者。才能为自己所倡导和开展的工作塑造出一个活动的、实际的样板,形成榜样和示范作用。以行动的力量和作用形成号召力。

敬业乐群甘于奉献。基层工作内容较广,工作范围较庞杂,而许多工作的实时考核指针并不是很强,好像介于可做可不做之间,当然是做了好,这就要靠工作主动性、自觉性,这在本质上需要一种敬业精神,要有甘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基层工作者面对各层次的乡(镇)、社区基层公民,一定要乐于与群众相处,从与群众的相处、相知、互信、互动中找到工作的乐趣,达到“忙并快乐着”的境界。

倾情关注弱势群体。基层工作对象范围广,而真正对我们工作依赖大,需要我们提供现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往往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包括老、弱、病、残、幼、无业、失业、低收入人群,他们的实际生活问题多,许多需要基层协调和统筹。这些工作既不是那么轰轰烈烈的有社会影响,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是一种需要长期地默默关注和支持的工作,而且往往也不容易引起上级和外界的关注,形不成多少工作业绩。只有基层工作者用一颗体恤同情博爱之心,才能做好工作,使他们从基层这个大家庭中,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

五、永远保持“积极向上”是核心

“积极向上”的心里素质是基层工作者,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保证,离开了这样的心里素质,就会产生各种消极的工作情绪,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的行为和举止,反映你对于工作的态度,更主要的还会影响你处理问题、判断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怎么办?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就显得至关重要。

脚踏实地耐的住孤寂。基层工作的大部分内容是很平凡而务实的,它的许多工作内容富有挑战性,但不是那么轰轰烈烈,甚至是从事着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工作范围也囿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基层工作范围,所以,基层工作者的工作作风一定要脚踏实地,能够耐得住孤寂。

夹缝之中受的住委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协管的工作内容多、部门多,除日常工作外,大部分是上级摧办和急办的事情多,而有些工作内容居民一时不一定理解和配合,基层对居民的管理权力又不是直接的,可以动用的管理手段少、力度弱。基层的居民成分复杂,文化参差不齐,沟通起来难度也较大,也是增加工作难度的因素。基层工作者处于二者之间,经常是夹缝中受委屈。

事无巨细抓的了落实。基层工作无大事,但基层工作也无小事。说基层工作无大事,主要是因为它的工作区域小,影响波及范围小,工作内容大都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说基层工作无小事,是因为它的工作内容往往直接关系居民饮食起居,关系居民切身利益,所以说没有小事。

开朗豁达富有亲和力。基层工作者与居民打交道的频率高,机会多,开朗豁达并富有亲和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种心态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才能拥有。这种能力又和性格有关联。性格无好坏,而且对于一个成年人性格大都是多层面的,所谓的性格通常指主导性格。无论你是什么越的性格,由于基层工作的特殊性,开朗豁达是实践证明最有利于有效开展工作的最佳选择,有了这个目标接下来就要靠我们后天的努力,能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开朗豁达的人。至于富有亲和力,通常是开朗豁达的结果,也就是只要你长期保持开朗豁达,亲和力就会逐渐的产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5879bb3af1ffc4fff47ac9d.html

《基层工作者健康心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