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8份试卷合集广东省肇庆市名校2019-2020年语文九上期中模拟试卷

发布时间:2019-06-28 13:25: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9-2020学年九上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基础(32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我欲乘风归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子曰:“□□□□□ ,可以为师矣。”《为政》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5)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6分)

1)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xiōng yǒng ( ) 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2)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 fā(     )了诺贝尔奖。

(3)把欧州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fù lì táng huáng( ) 的博物馆。

(4)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zì chuī zì léi ( )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我们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总找借口,把失败原因都归咎于别人。

B.他们的存粮已经告罄,然而他们还没有走出这沙漠。

C.九年级开展了“爱我中华”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D.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有些站平台对于出售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完全没有起到应该承担的监管。(在“监管”后加上“作用”)

B.张华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获得主。(“荣获”改为“评为”)。

C.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与“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互换位置)

D.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去掉“大约”或“左右的”。)

5.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问题。(6分)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5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C·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文字。(不超过15)3分)

答:□□□□□□□□□□□□□□□

(2) 概括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为屠呦呦授奖的理由。(3分)

答:

二、阅读(58分) (一)与朱元思书(吴均)(1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3分)

风烟净( 富阳至桐庐( 势竞上(

7.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 蝉则千转不/冬烈风 B.猛浪若/虽乘御风

C 负势竞/横柯 D 天下独/猿则百叫无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12分)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

【注】白:告诉 幽:囚禁 ③旃:通“毡”,毛织物。 ④北海: 现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当时属匈奴的北境。羝(dī) 公羊。⑥常惠:人名,苏武的随从之一。⑦节旄(máo):节杖上用牦牛尾做的饰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单于愈益欲/ 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B.绝不饮/之不能尽其材

C.乃得/微斯人,吾谁与 D卧起/蛇之神闻之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11.结合选文谈谈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三)让年轻人能踮起脚尖“够着名著”13分)

  近日,山东大学组织了一项针对“中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中。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偏爱阅读漫画小说、络作品,而非传统的文学名著。即使读名著,也不为兴趣,而为考试。

  这一结论并不让人意外。近些年,我们常常能听到社会上关于“文学名著正在远去”的忧心之论。某家出版社甚至发起了“死活读不下去的10本图书”排行榜,结果《红楼梦》高居榜首,四大名著悉数上榜,西方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也都位列其间。不幸印证了马克·吐温对名著的定义:“人人都希望读过,但人人又都不愿去读的东西。”

  所谓“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反复选择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为什么在今天,这些高知名度、高含金量的作品却失去了阅读的魅力,或成为“束之高阁”的收藏品,或成为“味同嚼蜡”的应试工具?其背后有多重的、复杂的原因。

  首先,读大著作没有一点静心是读不下去的。信息化时代,人们阅读的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闪阅读、微阅读,让人们对那些动辄洋洋万言、鸿篇巨制式的名著缺乏耐心。《瓦尔登湖》的译者徐迟在开篇时就提醒读者:“你最好是先把你的心静下来,然后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其次,名著创作年代久远,内容往往与今天的社会状况大相径庭。如果读者做不到“思接千古远,胸怀寰宇宽”,也至少要对名著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有所了解,才不至于在大战风车的巨人、变成甲壳虫的公务员和长着猪尾巴的男孩面前,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再次,就是王国维所说的“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先有武侠而今仙侠,先有科幻而今玄幻,先有历史而今穿越,络文学的新形态让创作者脑洞大开,奇思妙想,天马行空,层出不穷;而它的语言更“接地气”、故事更“生

活化”、人物更“多元化”,与传统的类型的文学名著大异其趣,分庭抗礼。如此,又挤压了名著在现代人阅读中所占的比重,让它沦为一些人调侃的“治疗失眠的利器”。

或许还有更多的理由,但我们不能坐视“名著远去”,特别是年轻人。年轻人需要读一读名著,因为它所关怀和弘扬的是永恒的主题。作家周国平说,“读名著像给一个人的精神‘打底子’”,精神的根底不正不牢不壮,附丽其上的人生也就扭曲、摇摆、空洞。年轻人需要读名著,因为它是我们祖先的文化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精神遗言,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是准备去休息的士兵向前来换哨的士兵的命令”。阅读名著就是阅读时代,阅读生活,借由它,我们穿透历史,继承文化的血脉。年轻人需要读名著,但艰涩高深、卷帙浩繁的名著有时就像天上繁星,璀璨夺目,却难以亲近。“循循善诱”才能“欲罢不能”,好的导读和辅助才是叩开“名著之门”的钥匙。创作者、出版者、教育者都应该想方设法去搭建一座通向名著的“天梯”,让年轻人踮起脚尖就能够着漫天的“繁星”。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文章开头引用了一则关于中学生名著阅读的调查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

B.段,引用马克·吐温对名著的定义,是为了说明当今社会人人都不愿去读名著。

C.名著内容与今天社会状况差别太大是人们不愿读名著的一个原因。

D.周国平说读名著可以给一个人的精神打底子,可以传承祖先的文化记忆。

13.下列名言,与第段名著是“我们的祖先的文化记忆”说法不吻合的一项是( )(4分)

A.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

B.阅读优秀的书籍,就是和过去时代中最杰出的人们——书籍的作者进行交谈,也就是和他传播的优秀思想进行交流。

C.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D.读书应具有学习和求知的欲望,也说是说, 要用人类的天才积累的知识财富充实自己的头脑和心灵。

14.结合全文,请你谈谈怎样才能让年轻人“够着名著”。(4分)

()笔墨童年(余秋雨)(20)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

(节选自《中国文脉》)

15.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4分)

1) 2)老师抱我洗去墨迹。(3 4)乡人敬惜字纸。

16.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6分)

1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词语的角度)

17.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5分)

18.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5分)

三、作文(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行走,无论是在朝阳如画的清晨,还是在月光如诗的夜晚,只要你捧起一本好书,就能跨越文字的万水千山。书中的每一缕阳光,每一朵浪花,每一段故事都会融进你的时光与血脉,牵引着你的热泪和向往,让你的心灵空明澄澈,从容远行。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传承经典,也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请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附加题(10

(A)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B)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 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1.选文选自 (作者)的《 》(书名)(2分)

2.写出书中你所熟知的一位人物(本文人物除外),并写出相关故事情节(4分)

3.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九年级语文科

题号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1

2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

1

云横秦岭家何在

3

1

温故而知新

4

2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

4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

1

汹涌、颁发(各1分)

富丽堂皇、自吹自擂(各2分)

3

4

C 词义范围大小不当,

可歌可泣:指悲壮的事迹使人感动,不能用于一般人。

4

4

B句式杂糅,去掉“获得主”

51

3

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名1分,诺贝尔奖1分)

2

3

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

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11分)

6

3

1)全,都 2)从 3)凭借

7

4

BA①穷尽。②深 B飞奔的马

C①向上 ②上边 D①绝妙 ②停止 

81

3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

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马。(“湍”“甚”“奔”)

2

3

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

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筹划政务的人,

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鸢飞戾天者”“息心”“经纶世务者”)

(二)9

3

DA使……投降/下达,B吃的/喂养,

C回来/归依,D

10

3

武留 / / /

11

3

(1) 苏武在匈奴经受种种生活上的磨难,

终不投降(1分),表现出苏武是一个坚贞、顽强(1分),

有气节、有民族大义的人。(1分)

课外文言文译文:

卫律知道苏武最终不可能因为威胁而投降,就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使苏武投降,便把他囚禁在大窖里,坚决不给

(他)吃的喝的。天下雪,苏武就卧在地上,吞食雪团与毡毛,

过了好多天也没饿死,匈奴以为他有神灵保佑,就把他流放到北海边

上没有人烟的地方,(匈奴)让(苏武)放牧公羊。(说是等到)公羊

生了小羊,才能够让他回来。(匈奴)把他与属吏常惠等人分开,囚禁在

不同的地方。

苏武(被流放)到北海边上之后,匈奴不供给他粮食,(他只好)

挖掘野鼠所储藏的草籽充饥。拄着汉朝旄节牧羊,时时刻刻把汉朝旄节

带在身边,连旄节上的旄尾都脱落了。……苏武被扣留在匈奴一共十九年,

出使时正当壮年,等他返回时,胡须和头发都白了。

12

3

B(是为了说明文学名著正在远去,读名著的人很少)

13

3

A(此句与传承文化无关)

14

4

(1)要静下心来(要有耐心);

(2)要对名著创作的时间、背景、创作动机,

对名著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有所了解;(要做到“思接千古远,胸怀寰宇宽”)

(3)要认识到读名著对年轻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性;

(4)创作者、出版者、教育者应该想方设法去搭建平台,

做好导读和辅助的工作。(一点1分)

15

4

(1)蘸酒写字进行期末考试。

3 用小楷字借书(一点2分)

16

6

(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典型的细节,

写出了老师对我的关爱,体现了书法对我的

文化启蒙和激励作用。(答出修辞手法1分,分析表达效果2分,共3分)

(2)用“弯”“捡”“捧”等动词,

形象地写出了乡人对字纸的恭敬之情。(3分)

17

5

补充强调农夫和渔民都不识字,突出乡人对字纸及文化的敬重,

深化文章主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使人对作者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留下深刻印象。

18

5

童年时老师的关爱,激发了“我”对书法的热爱,

打下了“我”书法的功底;乡人对字纸的敬惜,

以及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启蒙了我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

这一切为作者日后成为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9

参照广东省中考评分标准(60分)

1

2

施耐庵 水浒传

2

4

人物2 ,故事情节2分。

示例:武松,景阳冈打虎(写林冲、鲁智深相关事件不给分)

3

3

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侠肝义胆、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知道林冲被陷害,鲁智深便想方设法进行营救,

得知林冲流放沧州,更是一路相随,在危急关头救了林冲,

这一义举充分显示了他的侠肝义胆。他一路上细心观察,

耐心等候时机,不是在客店中鲁莽行事,而是选择在僻静的

野猪林果断出手,这又充分显示了他粗中有细的一面。

(准确指出性格特点2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分)(参考)

选择题:3C 4B 7B 9D 12B 13A



2019-2020学年九上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0)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4)           ,而今迈步重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

(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望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7)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舒婷《致橡树》

(8)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9)《使至塞上》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_____

       ___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一条未走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弗罗斯特、普希金、 莫泊桑。

C.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阴。如“河阴”便是黄河北岸。

D.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如《陋室铭》、《醉翁亭记》、《捕蛇者说》等题目中的“铭”、“记”、“说”,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我们青年人应该对未来充满希①(A. yì B.jì),时刻把自己【甲】(A. 真实 B. 切实)可行而非好高骛远的目标【乙】(A. 惦记 B.铭记)在心,摒弃一切狭②(A.ài B.yì)和萎靡的情绪,向着理想奋勇前进。

(1) 为文中① 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 分)① ______ 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 分)

【甲】_ _ 【乙】 __ _

3)文中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 分)

原句:摒弃一切狭隘和萎靡的情绪,向着理想奋勇前进。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 下面各项中,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化用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指词人的移动,暗示其心情低落忧伤。

C.婵娟是形容月色明媚,这里指代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 

D.本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

5.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选自《小儿不畏虎》)

 注释:①[(huàn)]洗衣服。②[庶几]在这里有“希望”的意思。③[]估计。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河曲智叟笑而之曰 止:     (2)固不可 彻:      

(3) 虎自山上  驰:      (4) 虎亦卒去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B.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C.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D.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9.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都使用什么手法?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2分)

火车上的相遇

邓迎雪

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喝酒、玩游、谈恋爱。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

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他还是会隔三岔五地玩个通宵。

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

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

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惦记……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到游戏中。

凌晨三点,他带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

在一节车厢的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

世界很大,有时却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

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外出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

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位上睡得很香。送父亲下车后,他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多了200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

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

从风景区回来时,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高。在机器的轰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见他,父亲急忙从脚手架上下来,心疼地责备他大热天里来工地做什么。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里,咸涩的苦。

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父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那工友又问在学校学的啥。“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

他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两门挂科的功课,无地自容。

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费是拿工钱代扣的。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生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父亲有些生气:“俺是干庄稼活的,这点累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

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

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他感觉突然长大、成熟了许多。从此。他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路,和从前顽劣的他判若两人。

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有那次火车上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第⑤段 “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 ”既是环境描写,也为下文与父亲“火车上的相遇”埋下伏笔。

B.段“沉重、烫手”表现了“他”意识到这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凝聚着父亲的血汗,也流露出对自己不求上进的自责。

C.父子相遇,似乎是有惊无喜,父亲“惊”是因为担心儿子知道真相,儿子“大声叫”仅仅是因为觉得“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D.文章最后两段都是强调那个假期的难忘,第段侧重于“他”的成熟,第段侧重于“火车上的相遇”在“他”成长中的作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1.文章开头,叙写了在大学里的种种表现,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6分)

1)他嗫嚅着说出行程。(从加点词的角度赏析)

                     

2)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3. 通读全文,文章为何以“火车上的相遇”为题?(3分) 

                                    

14. 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父亲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跋涉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5.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B.阿拉伯人是最早发明干面条的。

C.蒙古、韩国、日本等国的面条源于我国开封。 D.人们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16.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请概括。(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末?请具体阐明理由。(3)

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在把又细又长的生面条挂在架子上准备晾干。这表明距今1000年前,面条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谣言成为络谣言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络谣言中舌尖上的谣言45%。这些谣言加剧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甚至引起民众恐慌。为此,某班开展舌尖上的谣言,止于你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络上谣言的泛滥,危害是很大的,谣言有可能会导致一些无法预知、无法镜回的后果。比如前几年上出现的加碘盐可以防核辐射的谣言,就导致了多个城市的抢购潮,虽然谣言很快被平息,但已经是有人暴富,有人破产,有人惊慌失措了,造成了多少家庭的困惑。

传播络谣言会危害国家的安定,视乱社会秩序,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造谣有强烈地震、宣扬世界末日论,或有恐怖讯息等等。

[材料二]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谣言成为络谣言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络谣言中“舌尖上的谣言”占45%。这些谣言加剧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甚至引起民众恐慌。

上周,赵硕同学看到她小姨又转发了一篇文章,说什么“拉面里添加了强碱性的蓬灰,用以增加面的弹性,具有致癌性”。她就对小姨说:“蓬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面团的酸度,比食用碱的效果还好,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她还劝说小姨要辨明真假再转发,但小姨坚持说:“宁可相信‘蓬灰致癌’是真的,不就是少吃几碗面嘛!”赵硕发现,像小姨这样轻信谣言的大有人在。

[材料三] 解决互联谣言问题,首要强调的是责任意识。不管是舆论的发起者还是站的管理者,甚至围现的民朋友们,都应该树立责任意识,各自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维护好络秩序,不能让络谣言肆意传播,甚至危害大多数人。民朋友们应多加以理性的分析,能够正视络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不过度依赖、不轻信盲从,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保持理性,就能有效提高对络谣言的识别力和免疫力,这也就可以让大家免受到络谣言带来的危害。

18.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络上谣言的泛滥,后危害是很大的,但目前仅限于食品安全领域传播,给民众带来恐慌。

B.虽然谣言给许多家庭造成了困扰,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但也给部分人带来了经济利益。

C.材料二的小姨的心理反映了谣言防不胜防,宁可信其有,不信其无,从众心理加速其传播。

D. 目前我国对络谣言问题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需要个人的责任意识和理性分析来避免。

19.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请从食品谣言的传播途径、语言特点、食品门类等方面写出两点探究结果。(4分)

答:                                   

20.研读以上材料,怎样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让人们吃得放心?请你提出三点建议。(3分)

                                   

(六)名著阅读(5分)

2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攒了三年,终于买下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霸道的刘四抢走了。  (   )

(2) 虎妞,《骆驼样子》中刻画的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不幸的是,她最后因难产而死。

(3) 虎妞与祥子结婚后,一心想再拉祥子到人和厂做事,但刘四爷一气之下将人和厂变卖了,虎妞的希望彻底破灭,在万般无奈下出钱给祥子买了一辆人力车。(   )

2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2分)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现代汉语词典》(6)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 [回味]①名 食物吃过后的余味:回味无穷;②动 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在回味他说的话。

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

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莱、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九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

  1.12分)(1)隔江犹唱《后庭花》 (2)长河落日圆  (3)蜡炬成灰泪始干 (4)雄关漫道真如铁  (5)似曾相识燕归来 (6)惟余莽莽 顿失滔滔 (7)像刀、像剑;也像戟  

(8)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9)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2分)c

  3.6分)(1) B  A    (2) B  B

  (3)示例:摒弃一切狭隘的私心(或思想)和萎靡的情绪,向着理想奋勇前进。

二、阅读(70分)

  (一)(5分)

  4.3分)B

  5.2分)乐观的心态和豁达的情怀。说明:意思答时即可。

  (二)(16分)

  6.4分)(1)制止 (2) (3) (4)不久

  7.3分)C

  8.(6)(1)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2) 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  

9.3分)第一问:对比衬托的手法。(1分)分析略(2分)

 (译文参考: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像刚才一样在沙滩上玩耍。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终还是不知道害怕,一会儿,老虎终于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总是先用其威风施加在别人身上;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

(三)(22分)

10.3分) C  11.4分)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分)为自己后来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2分)说明:应扣住文章内容做点分析。

12.6分)(1)示例:嗫嚅的意思是“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属于神态描写 生动形象的写了当时的恐慌、愧疚

(2)示例:景物描写,形象的写出了天气的闷热,表现了他内心的烦躁不安,为下文写父亲在恶劣环境中劳作这一情节做铺垫,同时也为能够感受到父亲的不易以及的转变等做铺垫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3.3分)(1)“火车上的父子相遇”是使“我”由不上进变为成熟的重要转折点,是突出主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也使故事情节发展波澜起伏;(3)以“火车上的相遇”为题设置了悬念,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接近即可)

14.6分)①宽厚慈爱,如把自己仅有的200元钱留给了孩子;②吃苦耐劳,如农闲之际外出打工;③教子有方,如对孩子的错误并没有过多的指责,而是用一定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领悟;④望子成龙,如像工友炫耀自己的孩子是大学生,将来定有出息。

 说明:写出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

(四)(12分)

15.3分) C   

16.6分)(1)商贸的繁荣促进了面条的普及与推广(2) 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促进了面条的发展(3)人们赋予面最美好的象征意义促进了面条的普及。 (每点2分)

17.3分)这段文字可以放在第2段末。(1分)这段文字阐述了距今1000年前面条在欧洲出现的情况。从内容上来看,是阐述面条的历史,与第2段的内容相同。(1分)此外,这段文字中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中的”“另一端是相对于第2段中说明的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来说的,从结构上看,这段文字也照应了第3段韵首句面条横跨亚欧。(1分)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五)(10分)

18.3分)C    19.4分)(1)示例: ①传播途径:微信朋友圈是许多食品谣言的泛滥之地。②语言特点:常使用“致癌”“中毒”“致死”等骇人听闻的词语。③食品门类:时令果蔬及其它热销产品。(4分;要求答出两点,一点2分,探究结果要出自材料)

20.3分)示例:①食品企业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②政府主动发布信息遏制谣言。③普及食品安全知识。④消费者要多了解相关知识,增强自身辨谣能力。⑤政府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劣质有害产品制造商与销售商,重塑食品安全的公信力。⑥对别有用心的造谣行为,予以法律制裁。(每点1分,言之有理即可)(六)(5分)

21.3分)(1) × (2)   (3)×((1)祥子买的第一辆车是被大兵抢走的(3)刘四爷为了阻止虎妞和祥子结婚,变卖了人和车)

22.(2分)示例:祥子逃离军营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后来将三匹骆驼以三十五元钱卖给了一个老头。(2分;交代清楚三匹骆驼的来历给1分,交代清楚三十五元钱是卖骆驼所得给1分;只写“卖骆驼”得1分)

三、写作(60分)  23.



2019-2020学年九上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7)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 )

君子当自强不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2)

A.妖娆(ráo) 折腰(shé)   摇曳(yè)   眼花潦乱

B.冠冕(guān)   鲜妍(yàn)   尊循(xún)   附庸风雅

C.呢喃(nán) 旁骛(wù)   亵渎(dú) 形销骨立

D.游戈(yì) 惊骇(hài)   娉婷(píng ) 李代桃僵

3.默写填空。(12)

(1)望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 (毛泽东《沁园春.雪》)

(2)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3)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论》)

(4)是日更定矣, ,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湖心亭看雪》)

(5)唐代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运用强烈的反差,衬出内心悲苦的诗句是:

(6)儒家的民本思想在爱国文人的笔下得以继承。范仲淹的“ ”的政治理念,至今仍然激励人们奋发有为。(用范仲淹 《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

4.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5 )

①在不断流逝和不断来临的时间中,我们会产生重重焦虑。②昨天盛满遺憾,未来充满未知,夹在中间的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③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踟蹰不前是一种选择,立足当下,轻装上阵也是一种选择。④昨天不过是今天的回忆,明天不过是今天的梦想。

(1)请使用双重否定句增加第①句语气。(2)

(2)根据文意,将第②句划线部分用一个成语替换。它是:(2)

(3)第③句第 个逗号有误,应改为:(2)

5.名著阅读。(6 )

(1)阅读艾青诗歌中《向太阳》一节——“……”是的/太阳比一切都美丽/比含露的花朵/比白雪/比蓝的海水/太阳是金红色的圆体/是发光的圆体/是在扩大着的圈体……” 请分析“太阳”这一意象的内涵,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3 )

(2)《水浒传》 中的草莽英雄个个形象鲜活生动。上海电视大学教授鲍鹏山从“林冲风雪山神庙”一段描写中, 读出林冲内心强大,与李逵的外露、 莽撞截然不同。试结合小说故事情节对此加以分析印证。(3 )



二、古诗文阅读(19)

()阅读下文,完成6-8题。(7)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 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

(1)行者休 (2)溪而渔 (3)颓然乎间者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 )

8.通读本段可知,太守醉在滁人游、 中。 (2)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9)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彻,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咳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节选自《冷泉亭记》,唐.白居易)

9.下列何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组是( )(2)

A.余杭郴   或异二者之(《岳阳楼记》)

B.而撮奇   湖中焉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C.卧而狎之   作亭《醉翁亭记》)

D.见辄除   游人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1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

A.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B.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C.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D.春之日吾爱/其草蕪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 )

1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的原因。(3 )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3)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①当年李白正值流放途中遇款,被放逐的命运结束之后,登楼望远。②下榻:指留宿处。③行杯:浮杯,流觞。④回:回荡,摆动。

1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画线句,并结合全诗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3 )



三、现代文阅读(3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7题。 (12)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①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 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内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②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困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林的权势更加高贵。

200多年前,19世纪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素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做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④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⑤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美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⑥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 周国平 有删改)

14.请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 )



15.说说第②段举出两个事例的作用。(4 )

16.请在第③段划横线处补写一个过渡句。(3 )



17.下面文字可以插入文中第几段后面?请说明理由。(3 )

      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22 )

       青春的沼泽打马走过

      ①私自从学校回家“静养”已经两天了,我窝在床上不吃不喝,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这样度过。我如同深陷沼泽,不能自拔。

      ②这个时候,父亲回来了。一屋子的恐慌,如阳光打过的尘埃,亮出光芒,金灿灿的,有些刺眼。此刻,我不知道是那光亮在跳,还是我的心在跳,突突突抖个不停。

      ③“苏小乐,你怎么啦?”父亲问道。我缩在墙角,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父亲脾气暴,我怕他第一句话就在空气中擦出火花来.看来,父亲暂时并没有爆发的迹象。我这样想着,一低头,看见了父亲的鞋。父亲刚从工地穿回来的帆布鞋,鞋帮上开了口,像咧着的嘴,朝我笑,怪怪的。

      ④“接到你们班主任的电话时,爸在脚手架上, 吓了一跳.爸也不知道你怎么了,这不,一宿没睡,一大早就坐火车赶回来了。”父亲脸色黑黄黑黄的,双眼布满血丝,憔悴的脸上掩饰不住内心的忧虑。他一边说,一边脱去外套。外套里边,是一件蓝秋衣,秋衣里子上,有一个布兜,是母亲特意为他缝制的。布兜鼓鼓的,他一点一点地开始拆线。父亲一贯谨慎,每次打工挣的钱,都要藏在这个布兜里,缝上,带回来。

      ⑤“你在学校到底怎么了?”父亲又一次问道。他低下头,咬断了一根线头,里边一沓钱露了出来,簇新簇新的,硌得我眼生疼。我突然哽咽了一下,想哭。

      ⑥“你不该是闯祸了吧?你已经大了,该懂事了。“父亲说完后,叹了一口气,走下炕,把钱藏在米柜里,又坐回炕上。好半天,盯着我看,我低着头,不说-一句话。

      ⑦“我……”吞吞吐吐了半天,我还是没有勇气说出来。我知道,如果我说出原委,父亲非把我揍扁不可。记得小时候,有一次逃课上山去疯玩,被父亲发现。回到家,早已等在院子里的父亲,眼睛血红血红的,手里操着一根棍子,追着我便打。那次难忘的记忆一直留到现在。

      ⑧是的,在学习上,父亲的管教从来都很严.

      ⑨我心里忐忑着,酝酿的话都快到嘴边了,父亲突然开了口:“这次回来,爸是请假的。爸知道挣钱很重要,但是, 我必须回来。爸这一辈子,没明白多少事理,但爸知道,最紧要的事耽误不得。”

      ⑩我平生第一次觉得,坐在我对面的,不像是父亲,更像是朋友。因为他的话,平静,持重,像是和我商量,语气中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尊重。恍惚间,我好像突然长大成人了一种神圣的感觉在心头发芽, 是的,我该把事情的原委告诉父亲。

      (11)“儿啊,至于你到底做了什么,你不愿说,爸也就不问了。明天我得赶回工地。你要记住,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要误了最重要的事情。你大了,爸相信你,你会懂的。"说完这些后,父亲就出门了。屋内,只剩下无边的宁静,以及,呆坐在炕角的我。

       (12)第二天,我回到学校,那张关于我考试作弊的通报批评还在教学楼前面贴着。风,刮破了一角,像是为我的青春做了一个深沉的标记。我长舒了一口气,勇敢地昂起头,自信地踏上教学楼宽大的台阶,一阶一阶向上走.“苏小乐,你回来了!”一个同学看见我,远远地喊了一声,我特阳光地回了他一句。然后,步入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脸的安静。

       (13)快高考了,我明白,没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了。我更明白,如果没有父亲的鞭策鼓励,也许我还深陷在青春的沼泽里不能自拔。

       ( 马德,有删改)

18.文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4 )

1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的画波浪线的句子。(4 )



20.本文第⑦段插叙作者儿时逃学被打的往事有什么作用? (4 )

21.如何理解第四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3 )



22.“快高考了,我明白,没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了。”请结合自身临近中考的经历,写一段议论文字,表达你的体会。(不超出所给字格) (7 )



四、作文(70)

23.任选下面一题作文。(70 )

(1)诗人莱昂纳德科恩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我们的成长之路也会有裂痕,你看到那裂痕之中的光芒了吗?请以“裂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够表达真情实感。

(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我们如何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又如何才能交到好朋友而远离坏朋友呢?

请以“交友之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主立意;②自拟题目;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

      [注意]选择上面任一题作文,都要遵循下列要求:①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②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初三语文



1. (2)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得2分,有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有两项不合要求、写错字、写到田字格外均不得分。

2. (2) C

3. (12) (1)惟余莽莽,顿失滔滔 (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3)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4)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5)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小题2;写错两个字扣1分,写错三个字不得分)

4. (5) (1) (2在“我们”后加“不能不”

(2) (1)不知所措(其他符合题意的成语也可)

(3) (2) 2 分号

5. (6) (1) (3) @太阳比“花朵”、“白雪”“海水”都美丽,赞美了太阳的光明、纯洁、美好、博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2)(3)草料场的草厅被大雪压塌,林冲就奔着不远处的古庙柄身。进庙里,他把门]掩上,挪过石头靠在门上,把枪和酒葫芦放下,把被放开,取下毡笠,脱了白布衫,拿起葫芦喝酒吃……动作从容不迫。

6. (3) (1)(2)靠近  (3)代词,代众人

7. (2 )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美酒清澈。

8. (2)太守宴众宾欢

9. (2) C

10. (2) B

11. (2)从寺庙(的山水)米看,冷泉亭是最好的。

12. (3 一是风景秀丽:二是山水可以涤荡心灵。(意对即可)

13.(3)雁儿高飞,带走往日郁积的愁苦;明月出岫,增添了楼台水色的幽境。抒发了作者遇赦后登岳阳楼欢乐喜悦、超脱豁达的情感。

14. (2)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15.(4)分别论证了古希腊优秀人物爱思想胜于爱生命和显赫的权势,对灵魂生活的珍爱成就其高贵,更具体全面地论证了巾心论点。

16.(3)示例: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17. (3 )第⑤段后。本段写出了普通人灵魂生活的迹象所闪放出的动人光彩,与第④段是分总关系,同时第⑥段首句所阐述的顺序相呼应。

18. (4 )吃苦耐劳:从工地回家又匆忙赶回工地有责任感辛苦挣钱养家、供儿子读书教子有方;儿子小时学习上严加管教,儿子长大对儿子包容尊重,鞭策鼓励宽容慈爱:理解儿子犯错后内心的沮丧(结合文章内容, 写出两点即可)

19. (4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开口的鞋帮”比作“咧着的嘴”,“笑”把鞋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父亲打工生活的辛酸和儿子内心的愧疚。

20. (4 )交代父亲对“我”的学习向米要求严格:与上文“父亲脾气暴”相呼应;揭示“我”惶恐的原因;与父亲这次对我的宽容形成对比。

21.(3)父亲说的话和对我尊重的态度让我突然间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写出了父亲的教育对孩子的作用之大。

22.(7)略。从升学对未来的影响、时间宝贵等方面论述即可。

23. (70 )作文略。



2019-2020学年九上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30)

1.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4)

梦想qián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它是一缕春风,能吹化心湖的迷wǎng;它是一泓清泉,能滋润心灵的成长;它是一盏明灯,能照亮希望的shǔ光;它是跌dàng的乐章,能跃动青春的激情。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

A《关于散文白鹭》这篇随笔式的评论,虽短小精悍,但极富诗意。

B.幻想总是美丽的,令人欣慰的;现实则总是枯燥的、严酷的、冰冷的。

C.以千年泰兴,跃马争先为主题的首届泰兴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已圆满落下帷幕。

D.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么?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么?

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

A. “中国梦,我的梦”传递出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但梦的实现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B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经过全面调查取证,其案情终于水落石出

C.在阶段测试分析会上,班主任老师对我们班的成绩比较满意,鼓励的话溢于言表

D. 读书要讲求智慧,对充满智慧的作品就得深读静思,反复品味,如同牛的“反刍”一样,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前4题每题1分,第4)

①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来者犹可追。

衣带渐宽终不悔,

,沉鳞竞跃。

比喻是诗人常用的手法。曹操《龟虽寿》中的 展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李煜的《相见欢》中的“ 写出了愁思的纷繁和难解。

5. 名著阅读(6)

(1) 右图是格列佛游历______________(填国名)时的经历。(1分)

(2)请说说该图片展示的具体情节:(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格列佛游记》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 ( )(3分,多选不得分,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两项得3)

A.拉格奈格有“斯特鲁布鲁格”,也就是“长生不老的人”,不同时代的“斯特鲁布鲁格”能和睦相处,能相互沟通交流。

B.慧骃没有自己的文字,它们的知识都是口耳相传的;它们不会生病,因此也不需要医生,但是它们有药草配制的良药,用来治疗创伤。

C.通过对“飞岛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D.利力浦特的大官们常常奉命表演绳上跳舞的技艺,跳得最好的是财政大臣和内务大臣,连皇帝也因他们技艺高超又不分伯仲而赞不绝口。

E. 大人国的印刷术历史悠久,国王以理智和仁慈来治理国家,对格列佛想帮他制造火药和枪炮的建议大为反感。

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8)

班级开展了“倾听大自然的语言”系列活动,你参与其中。

(1)【谚语积累】(1分)

你为同学们提供的由“云”预测天气的的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注新闻】

87,立秋日。由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全国10个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社区共同策划组织的“二十四节气专题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拉开了帷幕。展览旨在向公众立体展示节气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传承意义,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展览内容分“天行有常——二十四节气的发现” “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构成” “千秋之业——二十四节气传承和保护”三大部分,各保护单位展示了各自准备的图片、模型和特色展品,还进行了展演和互动体验活动。

请为以上材料拟写一个标题。(2)

              

(3)【集思广益】(2分)

二十四节气已被列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了让这一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弘扬、传承,同学们准备拟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对出下联。

领略节气魅力,

(4)【友情提醒】(3)

这次实践活动后,小华写下了自己的感想:“学会倾听大自然的语言,不仅培养了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良好习惯,而且懂得了气象物候的一些基本知识。”

你发现小华的感想中有语病,请结合提示将错误的具体类型和修改方法向她做一个解说。【提示: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0)

() 阅读苏轼的《东坡》,完成第7题。(6)

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和躬耕之所。

荦确:山多大石

7. (1)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月光下东坡的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分)

(2) 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4分)

              

              

(2) 阅读《李勉埋金》,完成811题。(14)

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此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曰:“某①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者,足下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家人可否?”勉许为办事,及礼毕,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②洪州牒来,而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注释】①某:指自己,我。 ②赍(jī):携带。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①有书生旅宋州 _______________ ②于此得疾 _______________

③临绝勉曰 _________________ ④专开封 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某仆使

A.辍耕垄上 B 实是欲界仙都

C.生物以息相吹也 D.望蔚然而深秀者

9.用“/”划分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

⑴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李勉是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王方编译的《留青竹刻》,完成1214题。(10分)

①“江南”自古以来,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生命的概念,在这一文化生命中有一个不变的意象,那就是竹。在江南地区保留至今的上百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不少都与竹有关。常州的留青竹刻就是其中的一种。

A 以竹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材,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 B 鲁班削竹为雀,可见当时已有竹刻。 C 竹刻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时间在明中朝,至清代出现了“翻黄竹刻”和“留青竹刻”两种流派。 D

③“留青竹刻”也称为“皮雕”,是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竹皮上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底。

④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竹刻材料选用3年左右的毛竹为佳,采集时间以严冬为上,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竹青层变为淡淡的米黄色,洁净细腻,近似琥珀或比琥珀更雅致。竹肌贴近竹青的薄薄的一层则变为赭色,作为底色与米黄色的竹青相互映衬,和谐自然。竹肌历时越久颜色越深,图纹部分的竹青却淡雅如初,脂润如玉,越显古雅隽美。

⑤留青竹刻是特有的一门雕刻艺术,它与玉石雕、象牙雕、米雕相比,具有简朴、品高、雅致的艺术特色。

⑥“简朴”主要指材料和处理方法的朴素简洁。竹材价廉易得,我国有丰富的竹材资源可供采用。竹刻艺术品完成后,不须敷色、上漆,有自然之趣。

⑦“品高”体现在竹刻艺术之高和创作难度之高。留青竹刻之难为竹刻艺术之首,毛竹表皮的厚度一般只有0.1毫米,相当于一张办公用纸,但在竹刻师手中却是片“宽阔”的写意空间。最绝的是,表现山水、花鸟作品中深浅过渡,也得在竹子皮0.1毫米的范围内,刻成不同的薄厚。留青竹刻还力求“一刀到位”,从线条的完整、流畅,到整幅画面的神韵,均取决于此。如果力道中断,两刀刻一条线,就会明显凌乱。

⑧《古玩指南》有“竹刻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之说。留青竹刻可以演绎名家书法,再现花鸟鱼虫的灵动,甚至还能表现云雾山水的朦胧,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

12.第⑦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说明方法,它直接说明了

结合上下文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3.请在第二段ABCD四个位置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处填入下面这句话,并说明理由。(4分)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纯熟地使用了透雕和浮雕两种技法,这是现存最早的竹刻出土文物。

选择: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青竹刻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

B.留青竹刻是特有的一门雕刻艺术,因为竹材朴素简洁,所以说它具有简朴的特点。

C.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竹刻材料选用3年左右的毛竹为佳,采集时间以严冬以上。

D.留青竹刻的“雅致”主要体现在:竹青层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色泽古雅隽美;呈现出与书画作品一样的清新气质。

() 阅读陈凌的《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完成1517题。(10)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1022,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竞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a)________________。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57e35a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9.html

《精选18份试卷合集广东省肇庆市名校2019-2020年语文九上期中模拟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