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 - 窦娥冤 - 中女性人物形象

发布时间:2020-01-05 18:37: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析《窦娥冤》中女性人物形象◆李健梅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窦娥冤》是关汉卿比较有名的元杂剧,也是很有意思的一部戏剧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语言也通俗易懂,同时里面又塑造了窦娥和蔡婆婆两个比较鲜明的女性,让我们看到了两位不同的女性形象。文章楔子的部分的第一句话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年少,不需长富贵,安乐是神仙。无论是当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这句话都是很适用的,不一定要有很多的钱,过着安乐的日子就很让人满足了,但是本文的两位女主人公窦娥和蔡婆婆的命运恰恰与这句话相反。可以说从一开始窦娥和蔡婆婆的命运注定就是一个悲剧。窦娥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而父亲窦天章“幼习儒业,饱有文章,但时运不通,功名未遂”为了考取功名不得不把自己的女儿端云“卖”给蔡婆婆当童养媳。幼小的年纪过早地遭受失去亲人的痛苦,然而正是这种经历,养成了她善良孝顺的美好品质。虽然蔡婆婆并不是窦娥的亲生母亲,窦娥依旧是很孝顺的,当窦娥在公堂之上受尽酷刑的折磨的时候她都没有屈服,但当县官说到“既然不是你,与我打那婆子”的时候,窦娥却说“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窦娥是善良孝顺的,她被严刑逼供,捱千般拷打,万种凌逼,打的她血肉横飞,即使这样窦娥都没有招供,但是当她听到县官要对自己的婆婆用刑的时候,她却含冤招供了。她深知自己是被冤枉的,也深知招了供便是死路一条,但是为了婆婆她还是招认了,她不想看见婆婆受刑罚之苦,可见窦娥是善良孝顺的。当窦娥被押赴刑场的时候,她和侩子手说要从后街走,因为她怕让婆婆看见,她不想让婆婆伤心,已经面临死亡了,但她还是顾及到婆婆的感受,可见窦娥的孝顺。除了善良和孝顺关汉卿还塑造了一个富于反抗精神的窦娥的形象。窦娥是充满了反抗斗争的精神的,当蔡婆婆把张驴儿父子带回家中,张驴儿提出要娶窦娥为妻的时候,窦娥拒绝了,并做出了反抗,她不依从婆婆,她反抗没有爱情的婚姻,而且谴责婆婆答应嫁给张驴儿父亲是让人笑话的行为。她坚决反抗张驴儿的逼婚,就是在张驴儿嫁祸“药死公公”的罪名于窦娥,用“官休”相威胁而实则强行逼窦娥“私休”的情况下,面对张驴儿的强暴行为,窦娥没有惊慌失措,她镇静、坚定,决不示弱,以蔑视鄙弃的态度与张驴儿针锋相对。在这里,她的抗争,不仅仅是恪守妇道,更是一种维护自身人格尊严的行动。同时窦娥的反抗精神还表现在公堂之上,她以为官府会还给她一个公道,可是他没想到张驴儿竟让和官府勾结,不分善恶,颠倒黑白,“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的窦娥“肉都飞,血淋漓”,即使这样窦娥都不肯招供,她与腐败的官府作斗争,同时也是同社会的黑暗抗争,虽然她最后还是被押赴刑场,但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勇于同黑暗势力斗争的女性形象。她的抗争不仅仅是与黑暗的势力,她的命运虽然是带有悲剧色彩的,也是注定的,但是这其中窦娥也是反过的,与自己的悲剧命运抗争,她在被押往刑场的途中,双手被刽子捆绑得不能动弹,但她仍满腔的怒火和怨气,骂地“不分好歹”,骂天“错勘贤愚”,窦娥这种对“天理不公”的不满,实际上是对人间的不公与黑暗的反抗与责问。她不甘心就这样白白含冤而死,于是又发了三桩誓言以示自己的清白:血溅白绫,天降三尺瑞雪,楚州亢旱三年,这又充分表明了窦娥不向黑暗的暴力屈服的坚强意志。窦娥善良孝顺,勇于抗争,但是窦娥毕竟是个普通人,她的性格也是有弱点的,她是封建思想的奴隶之一,她恪守封建贞节观念,贞节观是几千年封建夫权社会的产物,是封建伦理道德束缚妇女心灵、阻碍妇女解放的重要道德教条。窦娥不但是贞节观的自觉遵守者,还是这种思想的忠实维护者。她对婆婆“妇道”的动摇进行批评,她指责婆婆“怕没的贞心儿自守,到今日招着个村老子,领着个半死囚”,“你年纪高大,六十以外的人,怎生又招婿也”,并用“坟头上土脉犹湿,架儿上又换新衣”“黄金浮世宝,白发故人稀”“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教人笑破口”等劝阻婆婆,还用“妇无二适之文”的妇道来帮助婆婆坚定其封建礼教立场。她认为,寡妇再嫁是一种奇耻大辱,要备遭世人的唾骂。从窦娥身上我们看到,女性在整个社会的压制下彻底地被禁锢了。在封建社会里,备受欺凌压迫的妇女,唯独在贞操节烈问题上受到统治者的格外恩遇褒奖。千百年来,难以计数的妇女在这种观念的逼迫下做了贞妇烈女,演出了一幕幕的人间悲剧。窦娥虽然极力的与社会的黑暗面作斗争,但是在窦娥的心理她还是认命的,她相信命理之说,对宿命论深信不疑。她三岁时母亲去世,七岁父亲有抛下她一个人,后来又在结婚后不久失去了丈夫,她自然而然地把这种悲惨遭遇归结为:“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她认为今生苦难是前世注定的,这是典型的封建思想。窦娥在悲剧命运面前,没有想到改变现状,而是怨天尤人,当她在刑场上时,他对婆婆说: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把自己的悲剧命运归结于自己的时运不好,并且她还相信人的命运是注定的,自己的生死也是注定的。虽然窦娥这一形象是有弱点的,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弱点才能让窦娥这一女性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真实。谈到《窦娥冤》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窦娥,但是总是会忽视另一个女性形象,那就是窦娥的婆婆--蔡婆婆,蔡婆婆在整部戏剧作品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一切的事情都因她而起,蔡婆婆是当时那个社会的典型的代表,她和窦娥一样,也是善良的。在窦天章还不了欠蔡婆婆的债的时候,蔡婆婆并没有为难窦天章,而是答应了收窦娥做儿媳妇,还另外给了窦天章十两银子,而她对窦娥也像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她对窦娥说“你在我家,我是亲婆,你是亲媳妇,只当自家骨肉一般”,并没有因为她是她父亲的“抵债品”而为对她不好。然而也正是因为蔡婆婆的善良她和窦娥才会被张驴儿父子缠上,直到后来的悲剧的发生。同样是善良的本性,但是蔡婆婆和窦娥又一个相当不同的地方,窦娥善良,但是她不懦弱,不,而蔡婆婆却是懦弱的,她没有窦娥那种反抗的精神,面对张驴儿父子的欺负也只是逆来顺受,并没有去抗争,也没有试着去摆脱困境,面对张驴儿父子的威逼,她不仅自己答应了与张父的婚事,而且还把窦娥许给了张驴儿,可见蔡婆婆的懦弱。蔡婆婆是当时社会的典型人物,在她身上也体现着当时社会的一种现状,蔡婆婆以放高利贷为生,这种行为在当时社会是很盛行的。蔡婆婆本来家庭是很富足的,但是作为普通的人,她的性格上也有和常人一样的弱点,那就是人贪婪和自私的本性。本来她就是“家中颇有些钱财”,但是她还是去放高利贷,可见蔡婆婆贪婪的本性。同时她也是自私的,她为了避免遭受张驴儿父子的毒手,她把自己的儿媳妇许给了张驴儿,并且还百般劝解让窦娥嫁与张驴儿为妻。后来当窦娥含冤入狱的时候,蔡婆婆深深知道这个社会的黑暗,她也清楚县官是个极其贪财的人,收了张驴儿的钱才会冤枉窦娥,既然张驴儿可以收买县官,那家境比较殷实的蔡婆婆何尝不可以用钱来收买县官呢?蔡婆婆应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是她并没有那样去做,以至于窦娥的冤死,可见蔡婆婆是自私的。无论是窦娥还是蔡婆婆,生活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也注定着悲剧的发生。虽然是悲剧,但是从这部悲剧里我们认识了两位不同的女性形象,也留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123文化与传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fc6fd48767f5acfa1c7cdd2.html

《浅析 - 窦娥冤 - 中女性人物形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