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2-08 14:27: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最高的哲学与最高的诗 崔国斌诗歌简论 一沈天鸿 我一直认为.有一种诗.它几乎就是最 高的哲学(这儿的“最高的哲学”是相对于一 般的哲学而言)。而这个“几乎”,不是因为它 的这种诗的特征.所以.他的诗应该是出现 在当代中国的这种很少的诗之一。 当然,我没有认为他的诗已经达到了 做不到,而是因为它是诗。但是,正因为这个 “几乎”.使它比哲学的涵义更丰富,更复杂, 更深刻。因为哲学是抽象的,抽象就是确定, 意义只能是单一的一,而这种诗是以极富暗 示性辐射性的意象而获得了抽象,这样的抽 “几乎就是最高的哲学”的高度的意思。而还 没有达到。从他的诗来看,不在于诗艺.也不 在于对世界对生活对人和万物的存在与在 的把握,而在于把握这些的哲学思想尚不足 以达到。而谁敢妄言自己能在哲学上登峰造 象既确定又流动.其意义是终极本源的一所 变化的多,因为也因此其意义常常不是以意 义的面貌出现,而是意味(详细阐述参见我 极?谁又敢说自己将来在哲学上能够获有更 深的造诣?所以.选择写这种诗,如我写于 1985年的一首诗中所言,是“与自己为难/ 和人们作对”。 不在于诗艺不是说这种诗的诗艺不难 的《现代诗学》,昆仑出版社)。 !诗.名家;最高的哲学与最高的诗 之所以说“有一种诗”.不是因为它是诗 的一种.而是因为它区别于通常被认为是诗 的众多的诗——它不是一般诗人能够写出 的。因此,它总是很少。由于它很少,由于能 够认识它的人不多.它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 掌握。不是的。抽象与意象的融合,历来是诗 的难题。许多人的诗,就失败在这上面:或是 连意象都还没有,只有形象,附加上意 义——这其实是散文的一般写法。或者是写 成了所谓的“哲理诗”,只有诗的分行形式。 或者虽然多少融合了,但仍然疙疙瘩瘩地僵 硬。破绽显而易见。崔国斌的诗在这方面,似 已无可以批评的了——至少是在我看来是 略。里尔克的时代只有海德格尔找到了里尔 克,同样,海德格尔的时代海德格尔也只找 到了里尔克。 崔国斌的诗.很明显地符合我以上所说 
娉 这样。从他的诗来看,他相当娴熟地已建构 起主意象和意象群,在建构主意象和意象群 的过程中通过对意象物特征的选取、强调和 附加,使它们的具象具有抽象的暗示性,并 且朝规定的意义方向辐射,来获得抽象与意 象的融合的。《夜晚,在身边黑下来》是这样, 《蜀道》等等也都是这样。 值得指出的是,抽象与意象没有融合, 在一首诗里是油水分离,当然是失败的,但 如果抽象与意象在一首诗里只有融合,那么 这融合越完美就越糟糕,因为抽象与具象 (意象)都丧失r。崔国斌的诗艺值得称赞, 就在于他的诗中的抽象与意象的融合适可 而止,抽象与具象(意象)在互相融合的同时 仍然持有自身。而且,在他的诗中,具象的意 象虽然置于诗的前景,占据诗的表层,但它 ] ̄J是为抽象服务的,是抽象在诗中的特殊 形式。如此,诗才具有几乎就是最高的哲学 的可能。例如《夜晚,在身边黑下来》,整首写 的都是夜晚在身边黑下来的场景和这场景 中“我”的感受,夜晚、“我”是主意象,火、灯 等等是辅助意象,它们共同构成这首诗的意 象群,而它们之所以是意象而不只是形象, 在于它们各自以及组合起来后都具有其自 身本不具有的暗示意义(这些暗示意义是通 过突出其特征和选用来描述的词语而获得 的)。任何意义都是抽象的。因此,意象和意 象群获得了暗示意义就是获得了抽象。读懂 这首诗的暗示意义,就知道这首诗其实不是 写夜晚在身边黑下来这~客观现象,而是在 写夜晚/黑暗总是带给人/生命以压迫和孤 独——想想吧,在夜的黑暗中,即使你和另 个人对面或者并排坐着。你也仍然是一个 人,你就能理解这首诗实际在说什么 当然, 这首诗不止说了这一点。它还说了所以我们 需要灯,即使是孤灯;说了夜晚来临时将人 变成孩子;说了如何与时间达成默契,说了 外部的黑中需要光,而光的出现以黑暗先出 现为前提……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在表 达这些的同时体现出的淡然和从容——由 于这种淡然和从容,这种压迫和孤独是一种 压力,却不是摧毁性的。总之,这首诗写的是 普遍人的生存状况与状态,和“我”对这生存 状况与状态的见解与应对。 上面对《夜晚,在身边黑下来》的简单分 析已经表明,这首诗的意象是启示录式的意 象,而这种启示录式的意象,是从一种似是 而非又似非而是的情境中产生而被获得的。 这种方法被崔国斌应用于他几乎所有的诗. 因此他的意象也几乎都是启示录式的意象。 可以说,善于营造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 的情境是他的诗的一个重要特色。似是而非 又似非而是是意象和抽象融合又各自保持 自身的需要,而情境,则是似是而非又似非 而是、意象与抽象融合又各自保持自身的前 提和实现的必要条件。没有这种情境,诗就 会或者干瘪,仅仅在说理(里尔克也没能完 全避免这一点,他的某些诗也是仅仅在说 理),或者退回到分行的散文,仅有形象。 我多次说到崔国斌的诗中的意象的暗 示性、启示录式的意象、似是而非又似非而 是。这些.即意象的暗示性、启示录式的意 象、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意味着什么?意味 着意象同时就是象征体,即意象与象征是叠 嵌在一起的。崔国斌的诗因此是这样的诗: 若干意象,若干象征组合成一个总体象征. 它们服从并贡献于总体象征,又适当具有自 己的离心力,即偏出总体象征意义的意义。 这样.诗的意涵就是复杂的、丰富发散的,而 不是单一的,是立体的,而不是扁平的,一首 诗可以做多种解读。 这就有了诗人们都期望自己的作品能 获得的张力。如何获得张力的答案也就有 了:应该就是崔国斌的诗表明的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其实是被比较广泛地运用的.例如 特朗斯特罗默、默温、布莱(这种意象在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dedde7b9e3143323868932f.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