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起源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05 01:12: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天文资料,受 到各国天文学家的注意。就文献数量来说,天文学可与数学并列,仅次于农学和医学,是构 成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萌芽于原始社会, 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后, 形成了以历法和天象观测为 中心的完整的体系。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部分,它不单纯是计算朔望、二十四节气 和安置闰月等编撰日历的工作,还包括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计算等一系列方位天文的课题, 类似编算现在的天文年历。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天象观测, 其中包括天象观测 的方法、仪器和记录。

(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萌芽:从远古到西周末 1960年在山东莒县和 1973 年在山东诸 城分别出土的两个距今约 4500 年的陶尊,上都有一个象形符号。有人释为“旦”字,因为 它就像山上的云气托出初升的太阳,其为早晨景象,宛然如绘。 《尚书•尧典》说“乃命羲

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说明在传说中的 帝尧(约公元前二十四世纪) 的时候已经有了专职的天文官,从事观象授时。 《尧典》还说,一年分为四季有 366 天,用 闰月来调整月份和季节,这些都是中国历法的基 本内容。《尧典》里还根据黄昏时南方天空 所看到的不同恒星,来划分季节。

从夏朝(公元前 21世纪~公元前 16 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此时流传下来的 《夏小正》一书,反映的可能是夏代的天文历法知识:一年十二个月,除二月、十一月、十 二月外,每月都用一些显着的天象作为标志。在殷商(公元前 16 世纪到公元前 11 世纪) 的甲骨卜辞中,干支纪日的材料很多。一块武乙时期(约公元前 13 世纪)的牛胛骨上完整 地刻划着六十组干支,可能是当时的日历。从当时大量干支纪日的记录,学者对当时的历法 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 殷代用干支纪日, 数字记月;月有大小之分, 大月 30日,小月 29日; 有连大月,有闰月;闰月置于年终,称为十三月;季节和月份有大体固定的关系。甲骨卜辞 中还有日食、月食和新星纪事。 西周时期(公元前 11 世纪至公元前 8 世纪)铸在铜器(钟、 鼎等)上的金文中有大量关于月相的记载,但无朔字。

(二)体系形成时期:从春秋到秦汉(公元 770~公元 220 年)春秋时期(公元前 770~ 476 年),中国天文学处于从一般观察到数量化观察的过渡阶段。 《礼记•月令》虽是战

国晚期的作品,但据近人考证,它所反映的天象是公元前 600 年左右的现象,应能代表春秋 中叶的天文学水平。它是在二十八宿产生以后,以二十八宿为参照物,给出每 月月初的昏 旦中星和太阳所在的位置。它所反映的天文学水平要比《夏小正》所述的高得多。同时,记 录这一段历史的《春秋》和《左传》 ,都载有丰富的天文资料。

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 战国时期已有了天文学的专门着作, 齐国的甘公(甘德)着有《天 文星 占》八卷,魏国的石申着有《天文》八卷。这些书虽然都属于占星术的东西,但其中 也包含着关 于行星运行和恒星位置的知识,所谓《石氏星经》即来源于此。

(三)体系发展时期 (公元 220 ~宋朝初年):这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在体系形成之后, 继续向前顺利发展的阶段,在历法、仪器、宇宙理论 等方面都有不少的创新。 三国时魏国 杨伟创制《景初历》(237 年)发现黄白交点有移动:知交食之起不一定在交点,凡在食限 以内都可以发生; 又发明推算日月食食分和初亏方位角的方法。 吴国陈卓把战国秦汉以来石 氏、甘氏、巫氏三家所命名的星官(相当于星座)总括成一个体系,共 283 星官、1464 星, 并着录于图。陈卓的星官体系沿用了一千多年,直到明末才有新的发展。葛衡在浑象的基础 上发明浑天象,它是今日天象仪的祖先。

唐代后期和五代(公元 907~960 年)时期的历法,值得一提的有长庆二年 (公元 822 年) 颁行的《宣明历》和建中年间(公元 780~783 年)流行于民间的《符天历》 。 徐昂的《宣 明历》在日食计算方面提出时差、气差、刻差三项改正,把因月亮周日视差而引起的改正项 计算更向前推进一步。 后晋天福四年 (公元 939 年)颁行的《调元历》,不采用上 元积年, 使用了五年,后在辽又用了四十年,直到元朝的《授时历》 (1280 年),才完全实现了 这两 大改革。唐末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以来的统一而告结束。中国的封建经济在 宋代(公元 960~1279 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忽必烈把金、宋两个司天监的人员集中到大都(今北京) ,在王恂、郭守敬主持下,从 事制造仪器,进行测量和编制新历,在短短的五年时间( 1276~1280 年)中取得了极 大的 成就,将中国古代天文学推向新的高峰。于至元十七年(公元 1280 年)编成《授时历》,并 于次年起实行。《授时历》从元代一直用到明亡(公元 1644 年)。在明代把它改名为《大统 历》,但方法上 只是把北京所见的日出日没时刻改为南京所见的时刻。

(四)中西天文学的融合:从明末到鸦片战争(公元 1600~1840 年)从明初到明万历年 间的二百年中, 天文学上的主要进展有: 翻译阿拉伯天文书籍;郑和于 1405~1432 年远洋航 行中利用“牵星术”定位定向,发展了航海天文;对奇异天象(例如 1572 年和 1604 年的超 新星)的观测等。 总的来说很少发明创造, 可以认为是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 个低潮。 早期出版的有关欧洲天文学知识的着作有: 《浑盖通宪图说》(1607 年)、《简平仪说》(1611 年)、《表度说》(1614 年)、《天问略》(1615 年)、《远镜说》(1626 年)等。 1873 年,法国 在上海建立徐家汇天文台, 1900 年在佘山建立了另一个天文台。 1894 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入 台湾,在台北建立测候所, 1900 年德国在青岛设立气象天测所。这些机构都是列强侵华的 工具,主要是为他们的军舰在中国沿海活动 提供情报。

建国后,从 1958 年开始,在北京建立了以天体物理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天文台—北京天 文台。 1966 年起,建立了以时间频率及其应用研究为主的陕西天文台; 1975 年起,把昆 明凤凰山观测站扩建成大 型综合性的云南天文台。 1958 年在南京建立了南京天文仪器厂。 在天文教育方面, 1952 年广州中山大学的天文系和济南齐鲁大学天算系(成立于 1880 年)

中 的天文部分集中到南京,成为南京大学天文系。 1960 年北京师范大学设天文系。同年北 京大学 地球物理系设天体物理专业。

为了繁荣和推进天文科学,中国天文学会 1953 年开始出版《天文学报》 ,北京天文馆于 1958 年创刊《天文爱好者》月刊,大力传播天文科学知识。几十年来,中国从无到有地建 立了射电天文学、理论天体物理学和高能天体物理学,以及空 间天文学等学科,填补了天 文年历编算、天文仪器制造等空白,组织起自己的时间服务系统、纬 度和极移服务系统, 在诸如世界时测定、光电等高仪制造、人造卫星轨道计算、恒星和太阳的观 测与理论、某 些理论和高能天体物理学的课题以及天文学史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不少重要的成果。

Cabbage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c0daa9333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f9.html

《中国天文起源与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