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 脂砚斋批评《红楼梦》之林黛玉论

发布时间:2015-12-11 16:15: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脂砚斋批评《红楼梦》之林黛玉论

王伟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毕节 551700

要】从小说理论批评方面说,脂评的价值主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本文拟通过对不同的脂评本的研究,探讨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关键词】《红楼梦》;脂砚斋;林黛玉;形象

清代乾隆年间在小说理论批评上比较重要的有脂砚斋对《石头记》(《红楼梦》)的评点。国内所藏脂评《石头记》的抄本有很多种,如己卯本、庚辰本、甲戌本等,各本评语也不大相同,所署笔名也有好几个,也可能不是一人所评。俞平伯先生曾将几个主要版本的评语集在一起,辑有《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一书。脂砚斋究竟是谁,现在还弄不清楚,可能是曹雪芹的亲友,与曹雪芹的时代大体相当。脂评对研究《红楼梦》的内容、版本和曹雪芹的思想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从小说理论批评方面说,脂评也是很有价值的,这主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红楼梦》的主要艺术成就正是在创造了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一系列出色的典型艺术形象,脂评对此赞不绝口,对作者创造这些具有高度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的特点,结合作品的具体描写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1.痴情

他(她)对林黛玉形象的看法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痴情”。可以说,“痴情”是林黛玉的标志特征之一。脂砚斋在其评语中多次称林黛玉是极“痴情”的女子。小说第三回宝黛初见,宝玉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林黛玉这时忖度宝玉是何意,脂砚斋在这时候写道:“奇之至,怪之至,又忽将黛玉亦写成一极痴女子。观此初会二人之心,则可知以后之事矣。”(第三回脂评)。随着文本情节的发展,脂砚斋更是将林黛玉称之为“情小姐”、“情痴之至”。《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一回,《牡丹亭》的两句戏文飘入林黛玉的耳朵。脂砚斋这时禁不住感叹“情小姐故以情小姐词曲警之,恰极当极!”(第二十三回侧批)。他还在第三十二回的回前又借汤显祖诗为情做出注解“前明显祖汤先生有《怀人》诗一绝,堪合此回,故录之以待知音:‘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道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第三十二回回前批)。也是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给贾宝玉讲花要埋葬而不要撂在水里的道理,在黛玉的话后,脂砚斋说“写黛玉又胜宝玉十倍痴情”。(第二十三回夹批)。第十八回,林黛玉因误会宝玉将自己送他之物给了别人而不分皂白剪了香袋,后来有所后悔,脂砚斋这里认为她是“情痴之至!”并“若无此悔便是一庸俗小性之女子矣。”他还认为“怒之极正是情之极。”(第十八回夹批)。由以上可见,脂砚斋认为林黛玉是极痴情之人,而且其对林黛玉的这个性格特点的把握是极为细致准确的。

2.聪灵

其次是“聪灵”。脂砚斋为其聪慧而惊异以致脂评中三次出现“不知”,两次“拍案叫绝”。脂评第一次谈及黛玉的“聪灵”是在第三回,林黛玉初到贾府,邢夫人携着她去面拜大舅父,在途中有黛玉对府中布置的一番揣度,其后又一句脂评“黛玉之心机眼力”。(第三回脂评)。黛玉到了贾府以后,随着跟宝玉的熟稔,其活动也随着多起来,能展示才华的机会相应也多了起来。在《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一回中,林黛玉的巧舌俐牙惊异的脂砚斋两次出现“不知”。“ 吾不知颦儿以何物,为心为齿,为口为舌,实不知胸中有何丘壑。”(第八回夹批),“实不知有何丘壑”。丘壑,原指山川和深沟,引申为清晰明了的意思。胸中有丘壑,特指一个人对事物的掌握程度已经到了很高的境界。这里脂砚斋是说,这样情景下能说出如此妙语的只有黛玉一人,凡人不但不能说出,或亦“不知”也。后人对林黛玉的“聪灵”都没有异议,但是没有人对于她的这一特点像脂砚斋一样“拍案叫绝“,而且不止一次。还是在第八回,黛玉笑着跟薛姨妈辩解见到丫头给自己送手炉而生气的缘由,这里有一段脂批:“用此一解,真可拍案叫绝,足见其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绝倒天下之裙钗矣。”(第八回夹批)。兰、玉、莲和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高雅、纯洁的象征,以此意象来为黛玉作喻,表明在脂砚斋心目中,林黛玉是一位超凡脱俗又冰雪聪明的女儿。再看第二十二回,黛玉因看了宝玉的佛偈,而向宝玉笑着提了一个宝玉答不出来的问题,在问题后脂砚斋有批到“拍案叫绝!大和尚来答此机锋,想亦不能答也。非颦儿,第二人无此灵心慧性也。”(第二十二回夹批)。从“绝倒天下之裙钗”到“非颦儿,第二人无此灵心慧性”,脂砚斋是伴着文本对黛玉的“聪灵”越来越欣赏和折服的。笔者注意到,在评中脂砚斋很少直接评黛玉其貌的文字,可见,对于林黛玉这个人物的评论,脂批更看重的是内在的心智。

3.善妒

最后是“善妒”。“善妒”跟“器量小”、“好醋”等互为因果。黛玉的“善妒”也是使自己最为评论家诟病的一个性格特质。脂砚斋对于其这一特征亦有涉及,但不像谈论黛玉的另外两个特点一样那么多的给予观照。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在脂评中共有两处直接点出黛玉之“善妒”。第八回,黛玉借批评给自己送手炉的丫鬟而讽刺宝玉听薛宝钗的话却不听自己的话,这里有一句脂评“要知尤物方如此,莫作世俗中一味酸妒狮吼辈看去”(第八回夹批)。还有,第二十二回,黛玉听见宝玉夸薛宝钗,心里很不高兴,说宝玉还没有到唱“山门”就开始“装疯”,脂批写到:“ 趣极。今古利口,莫过于优伶。此一诙谐,优伶亦不得如此急速得趣,可谓才人百技也。一段醋意可知。”(第二十二回夹批)。从以上看出,脂砚斋对于林黛玉的这个性格没有进行苛责,反而有所维护。认为美人的酸妒,不能像看待一般人的酸妒一样去看待。而且黛玉之类人的酸妒也不是一般人就能学得来的,她的酸妒是出于“才人百技”。

通过以上脂砚斋对于林黛玉形象的阐释,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林黛玉的优点,脂砚斋是不惜锦心妙口之词,而对其可谓是缺点的“善妒”却是惜字如金,且有为之狡辩之嫌。脂砚斋欣赏黛玉,与他评点《红楼梦》的主旨有关系。脂砚斋特别推崇林黛玉的“痴情”,“情”是他推崇喜爱黛玉的一个尺度,也是他评论《红楼梦》的目的所在。看他的评点可以发现,脂砚斋有意识地把小说文本中所表示的情做了归纳。有宝玉和黛玉的“痴情”“情不情”、“情情”,还有大量的“风月之情”、“世态人情”、“儿女之情”等等。《红楼梦》人物多是“情种”、“情痴”甚至“情鬼”等。他还对情的本质做了分析,他说“淫里有情,情里无淫,淫必伤情,情必戒淫,情断处淫生,淫断处情生”(第六十六回回前批)。“情”在脂砚斋看来,是红楼女儿们生命方式也是体验方式,是她们人生价值体现的最高形式。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写到:“脂砚斋《红楼梦》以情为本,是对曹雪芹《红楼梦》创作本旨即所谓‘大旨谈情’的发明,也是脂砚斋评点《红楼梦》主旨的所在”,说明了脂批的价值。脂砚斋“以情为本”为《红楼梦》作评受到了汤显祖的影响。汤显祖是明代中后期的大戏剧家,高举“唯情论”,提倡“人生而有情”。脂批中对于黛玉之“痴情”的欣赏与汤显祖有相通之处。根据汤显祖和脂砚斋生活的大概年代,对比他们生活的社会政治环境,可知脂砚斋更希望拥有能表达自由的心声自由的环境,同时这种对自由的希望也是那个时代很多人的一致希望。脂砚斋喜欢黛玉也跟他的特殊身份有关。他的真实身份,学术界一致众说纷纭,但一致的是都肯定他是曹雪芹的亲属,而且与曹雪芹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同样带着“树倒猕猴散”家庭悲剧的巨大哀痛。他在做评点时,常常把文本中的情节看作诗以往家庭生活的写照,把其中的人物看成亲人的影子。带着这样的思想情绪去观照小说,他对小说中的人物就多是喜欢和宽容的情愫。

参考文献

[1]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4:183.

[2]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

[3]孙逊.红楼梦脂评初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郑红枫,郑庆山.红楼梦脂评辑校[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伟(1988-),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联系方式:yishui1023@163.com;15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b522a8eb90d6c85ed3ac606.html

《王伟 - 脂砚斋批评《红楼梦》之林黛玉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