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探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19:47: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摘 要

幼儿园中班时期是幼儿基本自我服务能力获得和巩固的重要阶段。对于中班幼儿而言,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对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具有深刻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教育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幼儿园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对于中班幼儿的教育活动都存在“重智育,轻能力”、“包办代办”的现象,对于中班幼儿应该形成的自我服务能力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与教育方法上均存在偏差与不当。针对中班幼儿在自我服务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明确幼儿自我服务的内容需要积极探索,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幼儿园和家庭环境;需要家长和教师更新育儿观念,创新教育方式;需要积极推进家园共育,密切家园联系只有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自我服务能力

前 言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的慢而包办代替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的正确方法[1]。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教育方式的改变,家长对幼儿有了更高的学习标准和发展期望,“不能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毫无疑问成为家长们的共识。因此幼儿的学习和健康倾注着家长大部分的精力,而能力的提升却极少被重视。通过对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发现生活中大部分幼儿虽然具备简单的自我服务能力,但主动性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进餐,盥洗等活动中独立性较差,需要在家长,老师的提醒下去完成;还有部分家长对于幼儿过于宠溺以及“怕麻烦”,剥夺幼儿的实践机会,实行“包办代办”,在大部分家庭中,家长为了干净方便,依旧让中班幼儿用勺子吃饭,大部分中班幼儿不会用筷子吃饭。在幼儿园中,教师更注重对于安全的追求,对于实践活动的组织安排相对较少。同时有不少教师认为幼儿园是“学习知识”的场所,关于幼儿生活自我服务理能力的应该交由家长去培养。无论是家庭的教养方式,亦或是教师的教理育心理都深刻影响着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形成和自我服务能力提高。

一、研究意义

自我服务能力是个人成长生活必备的重要品质,4-5岁是幼儿基本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服务能力形成和强化的重要阶段。本研究中的自我服务能力更倾向于中班幼儿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幼儿独立意识的形成,养成主动进行服务的习惯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身体肌肉群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心理的发展,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

理论意义

幼儿自我服务是幼儿园领域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分析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及其相关行为发展情况,有利于丰富相关理论研究,从而更好为幼儿领域活动,特别是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教育指导

实践意义

通过对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研究,发现幼儿在自我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而寻求恰当的解决措施,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育活动设计;改变家长的“包办”、“代办”的行为和“怕麻烦”的教育观念,有利于家长进行恰当的家庭教育活动;促进了家园合作水平的提升,使得“5+2>7”,使教育更具目的性,针对性。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幼儿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于中班幼儿主要包含以下五个基本方面:进餐、盥洗、着装、睡眠、如厕,除了必备的生活知识、技能和生活习惯外还包含对于情绪情感发展等心理方面的内容。本次研究主要对基本生活技能的五个方面进行探究分析。

1、进餐

进餐是表现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并且进餐中的每一项内容对幼儿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有:知道基本食物的营养作用,掌握进餐技能例如,能够独立,比较正确地使用筷子,独立进餐,喜欢吃水果、蔬菜等新鲜食品;吃饭时能够做到不讲话,不吞食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喝白开水,做到少喝或者不喝饮料;做到不边看电视边吃饭;吃饭要适量,力求做到多餐少食,避免积食,从而加重肠胃消化负担。

2、盥洗

盥洗是幼儿一日常规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盥洗可以使幼儿皮肤的清洁,促进幼儿养成爱干净,勤洗漱的良好卫生和生活习惯。中班幼儿盥洗的主要内容有:知道洗手的顺序和正确的洗漱方法;做到及时洗手,即饭前,便后,活动后积极主动去洗手,能够使用香皂或者洗手液洗手;做到早晚独立主动刷牙,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勤洗澡。

3、睡眠

睡眠是幼儿自我服务必要环节,重要保障。良好的睡眠习惯既保证了睡眠质量,又促进幼儿身体各项机能良好发展。中班幼儿要保证良好的睡眠应做到: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要有正确的睡觉姿势,不趴睡,不蜷缩,不蒙头睡觉;能够独自入睡,不用别人陪同入睡;自己整理自己的床铺,衣服、袜子、鞋子整齐放入指定位置。

4、着装

中班幼儿能够自己独立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在家长,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保持衣服的整洁,并根据气温加减衣物;能够区分脏衣服和干净的衣服,并分开放置;能够通过照镜子简单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掌握穿、脱、叠、放衣服和鞋袜的基本技能。

5、如厕

独立大小便是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是重要的生活自理能力。中班幼儿需要做到独立如厕,不用人陪;掌握正确的排便方法,正确使用手纸,做到干净卫生排便;做到及时排便,便后洗手。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

选择1-3所不同类别的幼儿园,对部分中班幼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中班幼儿的在园自我服务状况,并且对中班幼儿的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自我服务情况,从而探究家园教育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影响

2、观察法

在实习期间,通过对中班幼儿自我服务情况的观察记录,发现中班幼儿在自我服务中表现较好的方面和有待提高的方面,在此基础上,对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探究中班幼儿在自我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

3、文献分析法

通过阅读查找文献,摘录核心信息,了解中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的研究情况,发现研究中的共性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

三、概念界定

(一)中班幼儿

儿童: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儿童的定义也是各有所长。窗体顶端

学龄前幼儿按年龄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小班幼儿3-4岁,中班幼儿4-5岁,大班幼儿6-7岁 。本研究中的中班幼儿主要是4-5岁的学前幼儿。中班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处于能力习得和巩固的过渡阶段。4-5岁是幼儿身心发展,能力提升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二)自我服务能力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2] 本文中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主要是指4-5岁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是指幼儿对自己进餐,着装,盥洗,如厕,睡眠五个方面的自我照顾能力

四、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认知模糊

在中班阶段,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受自身认知理解能力的限制,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比较淡薄,急需进一步强化提升。通过观察探究发现,大部分中班幼儿不明确自身应该具备自我服务能力。例如,不少中班幼儿认为“我还小,应该用勺子吃饭,筷子使用起来太难了”,也有部分幼儿如厕需要其他人陪同,甚至是帮助。幼儿自我服务的主动性不强,需要成人提醒监督。同时,观察中的部分幼儿认为“很多事情不用我自己去做,有爸爸妈妈帮我做”。这些错误的认知都影响着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

(二)家长的育儿观念存在偏差

家长作为育儿主体,其理念和行为对幼儿影响深刻。大部分家长在“不能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下,在不知不觉中,把对幼儿的爱变成了“溺爱”,“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表现愈加明显。同时家长“包办代办”的行为和“怕麻烦的”的心理,都在不知不觉中使幼儿丧失了锻炼机会,尤其是培养自我服务能力的机会。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单一

安全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教师在教育教学设计中过度强调活动的平稳性,因此大部分活动都是以室内,尤其是桌面活动为主,而尽可能可减少了室外活动和实践动手活动,极大的削减了幼儿培养自我服务能力的机会。在进餐中由于时间限制,幼儿进餐以勺子为主,关于筷子的使用一般是通过教师讲解,或者是观看相关教育视频。活动的开展以讲解为主,伴随图片视频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实践练习,不利于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也无法获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家园共育步调不一致

通过观察访谈发现,幼儿园中班幼儿在幼儿园的自我服务水平高于在家的自我服务水平。在幼儿园中,尤其是集体活动中依据相关要求,幼儿都能尽力去完成。然而,在家庭中,相应的能力却没有获得及时的巩固和提升,这主要是由幼儿园家园沟通不及时,家园共育不统一所导致的。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家庭和幼儿园各成一派,彼此间缺乏及时的信息互通。幼儿教育双方缺乏面对面的信息共享,交流幼儿成长中的问题和家园之间的期望。家园彼此缺乏沟通导致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割裂,没有形成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强化的促进格局,两方面的教育没能够体现很好的连续性。例如:幼儿园教师教幼儿洗手,要求幼儿饭前便后,游戏后要积极主动洗手,回到家中,家长为避免幼儿把水撒在地上,直接帮他们洗干净,幼儿失去了实践锻炼的体验机会,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这些行为都阻碍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

五、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一)中班幼儿自身因素

中班幼儿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对象,因此幼儿自身的发展对其自我服务能力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被培养的主体,该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年龄、性别都影响着其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

1、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4-5岁的幼儿具有了最基本的责任感,基本能够接受成人的要求,动作发展,体力等方面相对小班阶段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能够独立的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灵活性欠佳,需要进一步去强化,独立性也有待提高,做事情缺乏主动性和持久性,尤其是在自我服务方面。例如,该阶段幼儿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但是幼儿会因为缺乏强制性而忽略。

2、性别、年龄的影响

自我服务能力受到性别的影响,一般该阶段的男孩的自我服务能力略低于比女孩。女孩更愿意去整理自己的玩具,床铺,图书等,也愿意在成人的提示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去完成自己的事情。在自己的衣着方面,也基本能够保持整洁,在游戏中也会考虑到是否会弄脏衣服等问题。中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与年龄也有关联性,一般而言,年龄大的幼儿服务能力要高于比其小的幼儿。虽然中班幼儿年龄相近,在观察探究中发现,5、6岁的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略高于4岁的幼儿。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环境

环境对个人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家庭作为幼儿成长重要场所,对幼儿的各项能力的的发展意义重大。

(1)和谐的家庭关系

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和谐的家庭关系。通过探究发现父母相亲相爱,长幼互相关怀的家庭,幼儿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为幼儿自我服务提供了平台,幼儿在初次尝试服务活动后得到家人的评价大多也是积极向上的,使其获得了再次尝试的勇气。和谐的家庭环境也使家庭各成员对幼儿的教育有统一的方向,统一的步调,使幼儿在和谐的环境中获得更多尝试的机会,既提高了自我服务意识,也培养了幼儿为家人服务的意识。反之,生活在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下的幼儿具有基本服务能力,但缺乏主动性、持久性以及服务热情,自我服务能力在活动中的体现也有待提高。

(2)适合中班幼儿的实践环境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习得与提升离不开实践。幼儿的一日生活,有一半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调查发现,家庭中经常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让幼儿参与到家庭的服务活动中,主要是幼儿自己的服务活动中,幼儿的服务意识明显高于被家长小心翼翼呵护的幼儿

“在家里幼儿有自己的卧室,玩具都有固定的收纳箱,我经常要求我家宝贝自己睡觉,自己收拾玩具”。通过家长提供的信息,对该幼儿进行了观察,发现该幼儿饭后主动收拾餐具送到洗碗池,能够准确找到床铺,独立的脱掉鞋袜,衣服并叠放整齐,安静入睡,醒后也能独立穿衣穿鞋,上厕所。之后对类似家庭教育下的幼儿进行观察,发现在这类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有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普遍高于其他幼儿

2、家长的文化水平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对幼儿学习指导能力,家长的学习指导能力越强,幼儿的文化成绩,和学习表现就明显高于普通文化水平的子女。本研究通过对家长和老师的访谈也证实了此观点。

“我自己是大学本科学历,目前在事业单位工作,我比较重视幼儿的兴趣,同时我对幼儿的自理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他在自理方面表也确实不错”。

“我工作比较忙,很多时候幼儿都是他爷爷奶奶在一起,老人没什么文化,我儿子就是家里的宝贝,对于他对自己的照顾能力,我们都没什么什么要求,所以幼儿在这方面的认知不高”。

“我是初中学历,我觉得幼儿健健康康的长大就好了,现在对他不能要求太多,我儿子才4岁,等他上小学就会照顾自己了”。

通过对家长的访谈,以及对老师访谈发现,家长的学历程度不同,他们对于幼儿培养的重点也会有所差异。学历较高的家长比较重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学历相对低一点的家长,则比较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安全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3、家长的教养观念及方式

家长的教养方式类型多种多样,本次在访谈中主要采用的教养方式类型有:溺爱型、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和不一致型 [3]。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我爸爸不爱我,他总是凶我,我害怕爸爸”

“我爷爷奶奶很爱我,我是他们大宝贝,我是司令员”

针对幼儿的不同回答,通过观察和对老师的采访了解到“害怕爸爸”的幼儿比较胆小,在自我服务中缺乏主动性,总是等在“指令”,听到“指令”便去行动,缺乏独立性。民主性教养方式下的幼儿比较积极主动,有想法,并且主动性和自主能力都较高,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服务能力都比较强,综合表现比较优秀。与民主性相近,却又有所偏差的是溺爱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主动性较好,有想法,但是在自我服务中略显吃力,依懒性较强,动手能力差,睡觉,如厕都需要人陪伴。由此可见,教养方式对幼儿无论性格还是能力影响都比较明显,最直观的影响就体现在我服务活动中。

(三)幼儿园因素

1、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乐园,也是幼儿各种知识和技能习得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平台。中班幼儿通过了小班对幼儿园和集体生活的适应阶段,中班阶段开始培养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的获得的能力。

(1)幼儿园外部环境

幼儿园不同于小学,初中,其园所环境具有明显的特点。环境创设贴近幼儿的生活,并对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园外部设施以及环境创设具有特色,如在中班教室、教室外的走廊或者是中班幼儿活动中心,创设布置简单的关于自我服务的语言,图画等内容,会激发幼儿的求知欲,通过对相关图画,语言的探索追问,使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得到强化。在阅读到关于幼儿独立自主的进行自我服务的绘本,故事时,受自身心理发展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模仿性,通过对书中内容的模仿,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同时,中班幼儿同伴之间也会互相影响,在相处中,自我服务能力较强的幼儿会在教师的提示引导下对自我服务能力略低的幼儿产生积极的作用。

2、教师的教育观念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主导者,教师的教育指导直接影响着幼儿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在幼儿园中,若教师仅仅组织室内的桌面活动,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以及参与的热情,由此可见,教师的教育方式及活动的安排设计与幼儿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同时,教师对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也影响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例如在中班幼儿的教育活动中,有不少教师有以下的认知和担忧:

“现在社会中对我们幼儿教师有很多偏激的看法,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必定需要加强幼儿的实践练习机会,但是 ,中班幼儿毕竟只有4、5岁,如果让幼儿独自去上厕所,自己整理床铺,自己穿衣服,家长会认为我们对幼儿不够用心,我们的保育工作做得不到位。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宁愿自己多做一些,与家长相处的和谐一点。”

幼儿教师出于自己的考量,很多事情上都为幼儿“代办”,以至于幼儿失去了锻炼的机会。通过对比发现,教师“放手”多一点,幼儿的实践机会就多一些。而实践机会多的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要高于教师“代办”教育下的幼儿的能力。同时,“放手”教育下的中班幼儿普遍能够独自穿脱衣服,安静入睡,并且在游戏后能够主动将玩具进行整理,整体而言,中班幼儿基本具有自我服务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反之,那些小心翼翼照料下的幼儿表现略逊一筹,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具备,但是缺乏主动性,独立性,需要成人的陪伴,指导,有一定的依赖性。由此可见,教师对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以及培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幼儿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四)家园共育的影响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4] 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不可能单独完成对幼儿培养的任务。在对幼儿的教育中,一定要密切家园联系,实现和谐共育。通过观察发现,家园联系共建是幼儿园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幼儿园小班的家园联系栏中,主要呈现的是关于如何预防疾病,及时对幼儿进行卫生保健。而中班的家园联系栏的主要内容除了日常保育要点,还有幼儿在园中所获取的知识以及能力需要家长配合去完成,去巩固的内容。在中班幼儿的五大领域活动设计中,教师经常会设计“活动延伸”环节,而这个环节在一般情况下会交由家长陪同,配合亦或是指导幼儿去完成,这是对其在幼儿园学习内容的巩固提升,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掌握,最终能够独立自主的运用。当前,存在不少因家园合作不到位而引发的问题。

“老师给幼儿留下的课后作业,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去配合,幼儿总说我们做的不对,最后幼儿都不愿意和我们家长分享自己在幼儿园的学习内容了。”

“对于中班幼儿,在幼儿园中,我们会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任务,并且去鼓励,表扬,但很多小朋友说,‘我爸爸妈妈不是这样让我做的,妈妈说用筷子吃饭衣服和桌子都会弄脏,用勺子简单’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也很无奈。”

家园做法出现冲突,甚至是背道而驰的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家园沟通不及时,沟通方式不恰当,从而导致了家园步调不一致,对幼儿的指导不明确,以至于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家园和谐,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要普遍高于家园步调不一致教育下的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六、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提高自身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各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幼儿的参与配合。幼儿只有积极主动参与老师和家长开展的培养活动,在实践中感受服务的快乐,才能加深对自我服务的理解,更好的参与活动,提升自我服务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班幼儿要学会感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带给自己的快乐感受,喜欢为自己服务,积极配合老师和家长的安排,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帮助下获得更多愉快的感受,提高自己的自我服务能力。

(二)家庭方面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1)提供独立空间,创造自我服务机会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创造更多利于幼儿自身发展的机会。家长要为幼儿创造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空间,提供自我服务的机会。例如:在家庭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幼儿提供独立的自我活动空间,即中班幼儿有自己独立的卧室。家长要鼓励幼儿穿脱衣服,扣扣子,穿鞋袜,安静入睡,收拾玩具,叠放衣物等。在幼儿有限的独立空间中,家长尽可能提供无限自我服务的机会,让幼儿充分参与到自己卧室的环境布置中去,为自己创设生活环境,既能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也方便幼儿在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自己的独立空间,培养幼儿主人翁意识和服务创造意识。

(2)选择有价值的活动材料

家长要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参与家庭服务活动,尤其是家庭自我服务活动。为幼儿选择有利于自我服务能力提升的图片,绘本,玩具等材料。例如:家长进行家庭服务时,可以让幼儿帮忙洗毛巾,洗袜子,培养其服务意识,体验服务乐趣 。在活动材料选择中一定要注意材料对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影响,家庭中贴画,拼图,床单等都可以成为提升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载体。

2、更新育儿观念

(1)改变重智育,轻能力的教育观念

在传统的育儿理念的指导下,对于幼儿的教育就如同“跷跷板”,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分置两端,而教育结果总是倾向智育,呈现出“一边倒”的状态。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幼儿就具备了很高的发展水平”。对于幼儿能力的评判大多以识字、数数、背诗等掌握情况为标准。当前,家长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指导能力,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育儿观念以及教养方式。作为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幼儿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儿若能从小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那么这对于他的发展将会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作为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育儿理念与教养方式,在生活中更多地充当一位指导者,观察者而不是幼儿活动的主导者,直接干预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成长,不要以简单的“知识”掌握情况来判定幼儿的发展水平。

(2)改变包办代办的行为,促进幼儿自由发展

家长的“包办代办”行为严重束缚了幼儿能力的发展,家长的干预行为与幼儿的发展呈现一定的相关联系。家长控制性越强,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就越低,家长适度的指导,会是幼儿的发展潜能得到释放,活得更高水平的发展。在家庭活动中,或者是家长与幼儿的相处中,要尽量避免“奶奶喂”、“妈妈拿”,“爸爸抱”等行为的频繁发生,家长应该时刻谨记,对幼儿的教育应当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家长应该教会幼儿如何去做,而不是帮他去做。因此作为家长,必须改变“怕麻烦”的心理和“包办代办”的行为,给幼儿自己发展的机会,让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生活独立性得到更广泛的提高。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能力发展要求,家长应该抓住幼儿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使之得到有效提高,而不是“长大就会了”。家长应该做到“放手”,陪伴幼儿成长,鼓励幼儿多进行自我服务尝试,在幼儿的服务能力得到巩固时,家长还可以引导幼儿延伸自我服务意识,发展为家人服务的意识。在强化各种服务意识的过程中,促进幼儿从自我服务能力的巩固向提高发展

(三)幼儿园方面

1、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良好环境对人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环境的感染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参与积极性 。幼儿园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注意环境的教育意义,逐渐强化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在外界的指导下,不断提升中班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幼儿园文化创设,班级文化创设的内容或者形式中要体现自我服务教育。在幼儿园的宣传栏中, 走廊,活动室,厕所,寝室等地方张贴与自我服务相关的的图片,或者是贴小标语,提示语,利用环境强化幼儿的服务意识。在洗手池的墙壁上张贴关于洗手的方法,图文结合,让幼儿模仿学习,具体可以贴上“宝贝的小手干净吗?”、“我爱洗手”、“我的小手真干净”等标语,提醒幼儿及时洗手。在厕所中贴幼儿如厕的示范图片,指导幼儿正确如厕。教师应该把幼儿自我服务所需要的工具物品放置在幼儿随时可见之处,在不知不觉中强化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1)尊重幼儿发展特点,个性化教学

中班幼儿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根据4-5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的要求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对幼儿的培养过程中要坚持有针对性,有差异性地个性化指导。针对性格、体质、家庭等条件不同的幼儿,以及服务能力有明显的差异,尤其对身体虚弱、性格内向的幼儿,在自我服务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教师特别加以照顾,给予关怀,并且耐心细致给予指导帮助。教师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要细心观察每个幼儿,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指导。对自我服务比较吃力的幼儿进行单独指导,通过幼儿的如厕、盥洗等一日活动,把握时机,发现问题,耐心指导,重点示范,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2)重视性别差异,加强对男孩的培养

性别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性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父母、老师以及其他人对他的教育培养方式。家长对不同性别的幼儿有不同教育要求和标准。相比较而言,女孩比较“听话”,容易被父母老师所影响,“男幼儿”比较“调皮”,不容易被影响。因此,家长应改变“一刀切”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在教育中应该更加注重对男孩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教师们也应该设计适合男孩的培养方式,悉心照顾,发现差异,个别指导,采用男孩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男孩们的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服务能力。

3、丰富教育活动形式

在实践中发现,教师采用幼儿喜欢,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其展开教育活动,收效甚是显著。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养教育活动,尤其是与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相关活动。

(1)示范讲解

中班幼儿具备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但是对于自我服务内容范围认识不明确,对于自己行为是否得当也没有正确的判断,自我服务意识不够强。教师通过讲解,使幼儿对于自己应具备的自我服务能力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在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在通过示范,考虑到中班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即具体形象思维,有较强的模仿性,向师性,在教师的带领下,让他们进行有效模仿,获得自我服务技能,提高自我服务水平。例如在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做示范,如何使用筷子,一边讲解,一边做示范,使幼儿获得对筷子如何使用的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组织游戏,让幼儿进行练习,熟悉使用筷子的方法。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幼儿进行尝试,发现问题及时更正,也可以借助图片,视频加深幼儿的认识理解。

(2)游戏表演

《纲要》指出应该寓教于乐。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方式,因此借助游戏来培养中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必将事半功倍。角色扮演是培养幼儿服务能力较为生动的方式。例如在玩《 过家家》的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给洋娃娃,或者是“游戏中自己的宝贝”穿衣服,扣纽扣,帮忙整理床铺和玩具,在此过程中,中班幼儿强化了自我服务意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穿脱衣服、扣纽扣、整理床铺、收拾整理玩具等服务能力。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边玩边学,既轻松地获得了知识技能,也愉快地体验了整个学习过程,使学习理解更深刻,学习内容更牢固。

(3)儿歌、童谣诵读

儿歌简洁、凝练、节奏性比较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中班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有利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开展唱儿歌,诵读童谣的活动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如果用唱儿歌,诵读童谣的方法进行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那么中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也将会取得显著成效。如儿歌《我爱洗澡》,既能让幼儿喜欢洗澡,喜欢干净卫生,同时也使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简单的洗手知识和技能,对于洗手有更高的要求,即干净,衣袖不能湿,独立洗手,编出了这样的儿歌口诀:“白衣袖,花衣袖,洗手前,先卷袖,莫让水滴沾袖口,一二三,快卷袖”[5]。面对同一件事情,教师依据幼儿的发展情况,提出不同的口诀,但是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达到了教育目的,使幼儿学会了自我服务的一项小技能。除了洗手,穿衣也可以通过简洁的儿歌,使幼儿快速掌握穿衣服的方法。通过儿歌,既锻炼了幼儿的主动性,又增强了独立性,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条件下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3)比赛竞赛

为进一步提高中班幼儿对自我服务的认识,提升自我服务水平,可以采取比赛竞赛的方式激发幼儿兴趣,比赛的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讲讲关于自我服务的小故事,表演与自我服务有关的内容,儿歌比赛,一日活动中自理能力大比拼等等。教师可以通过言语激励,物质奖励,爱的抱抱等一系列方式调动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强化意识的同时提高自我服务水平。中班幼儿有较强的争强好胜心理和自我表现的心理,竞赛比拼方式有利于激发中班幼儿的服务潜能,争做服务小能手。在使用此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在排行榜中只列出部分表现突出的,全部列出可能会伤害到其他的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小朋友;善用言语激励,肯定每位小朋友表相好的方面;充分考虑中班幼儿的特点,善于发现每一位幼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表扬方式,照顾到每一位幼儿。

(四)密切家园联系

幼儿教育不是家庭或是幼儿园任何一方的独角戏,而应该是两方面紧密联系,主动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幼儿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功进步,都需要家园两方面的协助配合,只有双方步调一致,沟通不脱节,才能取得更优异的教育效果。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就必须做到家庭对幼儿园工作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实现家园优质共育,更有效率地完成幼儿教育工作。

中班幼儿发展不完善,作为培养幼儿的主体,家庭和幼儿园必须通力合作,促进幼儿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所以优化家园共育,必须要做到齐心协力。有人曾把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看作一道数学题即:5+2=?这道算术形象的反映出了家园合作的关系,一周有7天,幼儿园的周内教育,与家庭的周末教育,会产生怎样养的教育效果,这个结果不是唯一的。5天有意义的幼儿园教育加上2天家庭教育的巩固提升,那学习效果必定是异常显著,就实现了5+2>7的教育培养目标。家园同心协力,幼儿园的高品质教育,注重对幼儿服务意识的强化,重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锻炼,加之家庭教育及时的巩固复习,延伸强化,幼儿必将养成积极主动的服务行为和习惯。家园合作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密切联系,所以完善家园联系机制,丰富家园联系方式,在家园关系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行为向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发展,从而实现家园共育的核心目标。

结 语

通过对中班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服务能力的探究,获得了深刻的体会。中班幼儿只是幼儿中的一个代表,该阶段幼儿在培养中的存在的问题同样普遍存在于其他幼儿的发展中。因此,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需要幼儿园和家长齐心协力,统一步调,共同成长只有家园合力,才是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乃至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措施。家长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幼儿园更应该完善培养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开创一条高效,有特色的幼儿教育之路。家园携手同行,共创幼儿成长的美好新天地!

注 释

[1]李季湄,冯晓霞.《3 - 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蒋东云.培养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策略[J].义务教育.教学创新,2014:128.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 行 )》 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4]孙雁.3-5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2.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 .《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庄军红.论学前期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J].黑龙江教育学报,2012(6):100-102.

[3]张谋.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6。

[4]冯珊珊.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提升路径[J].科教导刊,2014(中):176-177.

[5]靳钰莹.绥化市北林区5岁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分析[J]. 学周刊, 2015(4):36-37.

[6]嵇珺. 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3.

[7]连玥. 家长对幼儿园教育需求的研究[D]. 河南:河南大学, 2010.

[8]邓诗颖. 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依恋类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苏州大学, 2015.

[9]蒋东云.培养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策略[J].义务教育.教学创新,2014:128.

[10]孙雁.3-5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2.

[11]赵凤萌.3-6岁幼儿在家与在园生活自理能力比较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12]马利娜.“80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D].辽宁:沈阳师范大学,2013.

[13]刘迎晓.父母教养方式对3-6岁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6.

[14]李茹.家庭教育方式、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15]李晓敏.浅谈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有效策略[J].求知导刊,2015:62.

[16]吴红霞.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与能力提升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11):28-29.

[17]李勇.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西华师范大学,2015.

[18]张念平.浅议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4):254-255.

[19]袁萍.浅议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素质与能力,2013(8):170-171.

[20]李依濛.幼儿生活与卫生行为调查研究[D].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2014.

附 录

对教师的访谈提纲

您认为中班幼儿的自我服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您认为在以上几方面中班幼儿应该达到什么要求?

3、您班上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如何?使用筷子进餐的情况如何?

4、您班上幼儿自我服务的主动性怎么样?

5、您认为在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应该如何配合?

对家长的访谈提纲

您家孩子能独立的为自己做些什么?

您对孩子独立照顾自己睡觉、吃饭、洗漱、衣着、上厕所等方面有什么要求?

当孩子主动要求参加家务劳动时您是怎么做的?

您认为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独立照顾自己有什么影响?

5、您认为在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应该如何配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b373e51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b.html

《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