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桂花雨第一课时五年级(上)教案优秀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部编版版五级上册3.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桂花雨
单元第一单元
学科语文
年级
五年级
1.会认本课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哪些内容。目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学会认读“箩,杭”2个生字,正确读写“懂,兰”等10个生字,理解“指指点点”等词
语。
难点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学们,你知道能够猜出下面的谜语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桂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香花,素以芳香而著称。花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种类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今天我们学习《桂花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落花生
问题。读课题桂花雨》
讲授新课
(一)我会认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课生字.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我会认的生字(课件出示)
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指正:“杭”后鼻音。
luó几大箩hánɡ杭州
2)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
(指指点点:指频繁挑出他人的缺点,咄咄逼人,或背后评论人。文中指父亲指着那些花让“我”识。
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姿态:姿势。本课指桂花树的样子不如梅树优雅好看。)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香飘十里:形容香气浓郁,传得很远,很香。邻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字游戏。开火车读,再读。

趣。

难点词语。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糕饼:泛指饼状的糕制食品。)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成熟: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尤其:格外、特别。)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缠着:缠绕、纠缠。)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嗜好:特殊的爱好。本课指悠然地站立在小树的

的句子,了解重点字词。

绝顶是白鹭的一种特殊的爱好。)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布满:形容很多,全都是,快挤满了。)(二)识字解词
1)出示我会写的生字(课件出示)dǒnglánluógāobǐngnchánchájiǎn
各自拼读,找出“兰前鼻音,“懂、饼”后鼻音。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我
懂(懂得懂事)兰(草兰木兰)箩(笸箩兜箩)(公婆外婆)(蛋糕糕饼饼(大饼饼干)(浸泡浸入)(纠缠缠绕)(茶水茶叶)(捡到捡东西3)生字归类
左右结构:懂上下结构:兰(三)生字书写



学字词
成,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出示生字:懂课堂展示。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加一加:“米”加“羔”是“糕”“波”加“女”是“婆“竹”加“罗”是“箩+=2)换一换:

火车认读生字,



“箩”换掉“竹”加上“艹”,是“萝”“饼”换掉“饣”加上“辶”,是“迸”“捡”换掉“扌”加上“月”,是“脸”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懂、箩、浸”并讲述:
(课件出示)懂、箩、浸”田字格课件结构:左右音序:D部首:忄
组词:懂得懂事
造句:妈妈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结构:上下音序:L部首:竹
组词:笸箩兜箩
造句:奶奶送来一箩筐的萝卜。结构:左右音序:J部首:氵
组词:浸泡湿浸浸
造句:同学们都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再读。
方式记忆生字,增加学生。
趣。
生字的掌握。

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写生字。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

要求,规范学生的书写。
姿姿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整体感知
1)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按照要求书写,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写姿势。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课件出示)2)阅读全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1.阅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了“我”小时候爱桂花、摇桂花、收桂花和读中学时赏桂花、带桂花等事。2.结合课本内容,说说“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如雨的情景,烘托了人和年丰的生活,又如一场甘霖滋润了作者永生难忘的童年。(五)课堂练习
1.拼一拼写一写
hángluó)州一()筐
gāobǐngchá

朗读课文,段,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势,是为了书写工整奠定基础。
难点词语。
分小组,协同合2.照样子,写一写,读一读。指点(指指点点)开心(摇晃(欣赏(欣赏欣赏)
作,完成相关问题。
收拾(张罗(
完成练习,加深

3.写出反义词。盛开(仔细(喜欢(
掌握。

完成练习,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桂花雨》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和会写本课中的生字,对课文中生词有所了解。再学习字词的基础上能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理解课文,了解“我”小时候爱桂花、摇桂花、收桂花和读中学时赏桂花、带桂花等故事。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
桂花雨
一、我认识的字。二、我会写的字。三、书写指导。

突出课文重点,内容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和童年回忆表达感情的方法。2.借助阅读链接理解句子含义,体会对比的写法,感受作者的思乡情。【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和童年回忆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难点】
借助阅读链接理解句子含义,体会对比的写法,感受作者的思乡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以学定教
1.复习导入:课文围绕桂花雨讲了哪些事?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总结板书。摇桂花品花茶做糕饼
3.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找出来并批注阅读感受。
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1.体验摇花乐
1)默读第五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感受作者的心情。2)交流重点句子,指导朗读。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

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想想我会在什么时候缠着母亲问呢?(早晨睁开眼睛,吃饭的时候,睡觉前,放学一回家)
体会迫不及待的心情。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这段话。3)想象画面,谈感受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着纷纷扬扬的桂花轻轻地落在了你的头发上,落在了你的脸颊上,落在你的眼睛上,你的脖子里,你的手心里,你的全身都是金黄的、散发着迷人的清香的桂花,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多幸福啊!)(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多舒服啊!多快乐啊!)
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我()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快乐、激动,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陶醉)
多么美好、温馨的画面,难怪多年以后作者还总是想起这阵阵桂花雨,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板书:摇花乐)
2.感悟思乡情

1“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是快乐的雨;如今,桂花雨,是回忆之雨,更是思乡之雨!难怪母亲会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板书:思桂花)
2)试着轻轻地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离开家乡二十几年的母亲,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除了桂花,母亲还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呢?学生交流。
老师总结:同学们,虽然母亲嘴上说的是“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其实心里想的是这里再好,也比不上家乡,作者正是运用对比的手法,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板书:思乡情)。
3.借助阅读链接,加深感悟
1)琦君为什么对故乡有这么深的感情呢?师介绍琦君生平,帮助学生理解。
琦君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11岁来到杭州,32岁移居台湾,60岁移居美国,84岁回故乡探亲,86岁定居台湾。
2)就是这样一位背井离乡的老人,一生都在用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乡。读课后“阅读链接”。三、拓展阅读,实现整合
1.认真阅读图书:《情回故乡》中《枣核》这篇文章,一边读一边画出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句子,把体会批注在文旁。
2.交流重点句子,感悟思乡情:
1)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

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交流感受: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对比),写出了对枣核的珍视之情,并指导读出情感。
2)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思考:朋友心中缺的是什么?(家乡的温暖)从中感受到什么?(朋友对故乡浓浓的依恋之情。)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总结升华: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作者琦君借片片桂花雨,抒发了浓浓思乡情;萧乾借枣核描写了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的海外游子深深的依恋故土之情。
2.推荐阅读图书:《生灵有情》中肖复兴的《荔枝》,进一步感受作者借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作业布置】
阅读图书《生灵有情》中的“组文阅读”的其他文章。【板书设计】
桂花雨
摇桂花品花茶做糕饼
摇花乐思桂花思乡情

3桂花雨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语文要素】4.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怀。[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怀念之情。2.理解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含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4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小院,感受让作者及她的母亲魂牵梦绕的桂花吧。(板书课题,相机补充琦君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3.指导书写。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童年故乡的桂花和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划分文章层次,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儿时在故乡与父亲赏花,独爱桂花的香气。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故乡院子里,写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有关的回忆,主要写了作者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享受“摇桂花”的乐趣。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迁居杭州给母亲带桂花,忆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桂花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所表达的感情。(重难点)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一、衔接导入
1.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哪位同学能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小时候和父亲赏桂花,给乡亲们送桂花、摇桂花,泡桂花茶和做桂花糕饼,在杭州捡桂花给母亲……)二、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师:读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写桂花的。(与梅花进行对比来突出桂花的香气迷人。)如果让你用一组关联词来连接句子,你会怎么说?
桂花树(虽然)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样子笨笨的,(但是)桂花的香气很迷人。
2.师:那么,桂花的香气到底是怎样迷人呢?文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桂花的香?说说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出示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①思考:从哪些词中可以体会出桂花的香?(从“不说、至少”体会到桂花的香气传的范围广,“浸”字中体会到桂花的香气浓郁。)
②思考:为什么用“浸”,不用“泡”或者其他的词?(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浓郁,其他词则体现不出这种情境。)
③指导朗读,带着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朗读描写桂花香气的句子。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写了桂花摇落后的花香。这时候有桂花的香气,更有作者因为爱桂花而产生的美好感受。这一个“浸”字,则写出了桂花香早已渗透在作者心里,渗透在作者对故乡的美好记忆里。)
3)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杭州的桂花也是香飘十里,但是即使这样,依然不是家乡院子里的那种桂花香。)
3.过渡:听了同学们刚才的朗读,老师都沉醉在浓郁的桂花香里了。那么在作者的记忆里难以忘怀的仅仅是桂花香吗?不,桂花带给作者的快乐很多,但作者觉得最快乐的是“摇花乐”。出示句子:这下,我可乐了……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师:(配乐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去享受摇桂花的快乐,欣赏桂花雨的美丽。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桂花纷纷落下的情景,此刻的你就站在这棵桂花树下,这缤纷的桂花雨飘落在你的头上、身上,就像沐浴着温和、舒适的春雨,你情不自禁地大声喊起来——“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2)从这幅画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和摇桂花的快乐。)
3)师:此时此刻,我们也都沉浸在摇桂花的快乐之中,你们能把这种快乐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三、品读体会
1.家乡的桂花树才一棵,而杭州的小山上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香飘十里。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是为什么呢?(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浸透了母亲的心血和汗水,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是无可替代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特别爱家乡的桂花。)
2.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内容,思考:只有母亲想家了吗?(不光是母亲,作者琦君也想家了。母亲用这句朴实的话表达了自己的思乡情,琦君则是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
3.“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它们已经成为作者幸福童年里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它们寄托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四、拓展延伸
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一种景物,认真观察后写一写,注意抓住典型事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教学板书]
3桂花雨
爱桂花——迷人的香气
摇桂花——桂花盛开香飘十里摇桂花——纷纷细雨
思桂花——杭州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又思故乡桂花乡思永存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充满快乐
阵阵桂花雨片片思乡情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用抒情的笔调写下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童年的“摇

花乐”,文章后半部分,写母亲思家乡的桂花。上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以下两点:
一、谈话营造阅读期待,感受桂花迷人的香。在具体教学中,抓住一个“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二、享受“摇花乐”,体悟母亲的思乡情怀。借助朗读,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画面,从画面中点出这是思乡之雨、回忆之雨。这样的处理,主要是抓住了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牵出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的留恋,以上种种让作者魂牵梦萦。

3、桂花雨
2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重点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理解句子,体会句子蕴含的感情。
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
想象“摇花乐”的情景,进一步理解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一、复习引入
课文以桂花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二、精读感悟。1.品读“爱桂花”
1)学习第一部分,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22自然段开头,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对桂花的喜爱的?运用这种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对比手法。这种情感态度的反差更加突出了桂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同时也给人留下了一种悬念,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3)堂上练习,体会桂花的特点
桂花树的样子()的,它的花()的。当桂花盛开的时候,满村()的。)的清香沁人心脾,让人()不愿离去。2.品读“摇桂花”
1)找出摇桂花时的句子和一系列动作。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体会摇花之“乐”。
2)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体会摇花之“美”3)桂花摇落后,全家人怎么做的?4)比较句子,体会“浸”
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3.品味“思桂花”
1)这场“桂花雨”又引起了作者怎样的情思?请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画一画,想一想。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3)品读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①指名读。
②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④从这里,你感受到了母亲怎样的情怀?(板书:思念故乡)让学生带着这种思乡之情再读母亲的话。二、回归整体,积累拓展。1.课堂小结
作者主要回忆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2.交流关于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
花是故乡香,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能勾起人们对往事、对亲人的思念,因而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思乡的名篇.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6.课后作业
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用手中的笔,写一写童年里难以忘怀的人和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60d9824af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39.html

《部编版桂花雨第一课时五年级(上)教案优秀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