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什邡中学初中部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什邡中学初中部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蛋白质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样品处理步骤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细胞的洗涤:加入蒸馏水,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 B. 分离血红蛋白: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过滤后,用分液漏斗分离 C. 血红蛋白的释放:加入生理盐水和甲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
D. 透析: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然后置于pH4.0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12 h
参考答案:
B 【分析】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步骤: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
【详解】红细胞的洗涤:加入生理盐水,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A错误;分离血红蛋白: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过滤后,除去脂溶性沉淀层,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下层的红色透明液体,B正确;血红蛋白的释放:加入蒸馏水和甲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C错误;透析: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然后置于pH7.0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12 hD错误。故选B
【点睛】易错点:洗涤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释放血红蛋白时用蒸馏水。
2. 将水稻、番茄幼苗分别放在含Mg2+Ca2+SiO4-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番茄营养液中Mg2+Ca2+浓度下降,而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是水稻细胞外排离子的结果 B. 植物根成熟区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
C. 番茄与水稻相比, 其对Mg2+Ca2+ 需要量大,而对SiO4-4需要量小 D. 此实验说明植物根细胞对离子吸收差异取决于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
参考答案:
C 【分析】
据题文的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主动运输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是水稻吸收Mg2+Ca2+的速度小于吸收水的速度,的结果,A错误;植物根成熟区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错误;一段时间后,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SiO4-4浓度降低,而番茄培养液中Mg2+Ca2+浓度降低、SiO4-4浓度升高,说明水稻吸收Mg2+Ca2+量小于番茄吸收Mg2+Ca2+量,水稻吸收SiO4-4量大于番茄吸收SiO的量,即番茄与水稻相比,其对Mg2+Ca2+需要量大,而对SiO4-2+4需要量小,C正确;水稻和番茄对MgCa2+SiO4-4离子的吸收方式都是主动运输,其吸收差异取决于根细胞膜上运输相应离子的载体数量与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以图中虚线为参照线。当培养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初始浓度,是因为植物吸收该矿质元素离子的速度大于吸收水的速度;当培养液中某离子浓度大于初始浓度,说明植物对该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度小于吸收水的速度,而不是植物分泌矿质元素进入到溶液中。在此基础上,以题意和图中信息为切入点,围绕植物对水、矿质元素的吸收等相关知识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3. 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
A.淋巴 B.组织液 C.血 D.唾液
参考答案:
B
4. 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有 (
①多数传染性强 ②发病快 ③污染面广 ④难以防治 ⑤无色无味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
C 5.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M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有N条环状肽链,其完全水解共需M N个水分子 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

C.糖原、脂肪、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 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参考答案:
D 6. 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的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 D.渗透作用 参考答案:
C 7. 下列各项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
A.一个花园里的全部工蜂与全部蜜蜂 B.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练蛇与这片森林中的全部动植物 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植物
参考答案:
B 8.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参考答案:
B 9. 如图所示,在250C条件下用长势和数量相同的水稻放在装置AB中进行无土培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水稻产生氧气的影响,装置A条件下水稻产生氧气变化曲线如图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装置甲中的A培养温度降低到10℃,则P点应下移 B.若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条件下氧气变化曲线,则Q点应右移 C.若用装置A培养阴生植物,则曲线中Q点应左移、C点也左移
D.若用装置A培养利用CO2能力强的植物,则曲线中Q点应右移、C点左移 参考答案:
D 10. 我国在近海海域实行“休渔”政策,其目的是 ( A. 限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B. 监测和修理船只和渔具,以利于捕获更多的鱼 C. 防止“赤潮”产生,避免海水污染恶化 D. 实行分区管理,避免渔事纠纷
参考答案:
A 【分析】
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
【详解】从我国的国情看,伏季休渔制度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有效的保护渔业发展的措施。目的是限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11. 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正确的是

A. 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 B.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C. 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 D. 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所以神经冲动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选B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2. 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顺序排列正确的



A.卵裂 囊胚 桑椹胚 原肠胚 B.受精卵 卵裂 囊胚 桑椹胚 原肠胚 C.受精卵 卵裂 桑椹胚 囊胚 原肠胚 D.卵裂 受精卵

囊胚 桑椹胚
原肠胚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表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rRNA上的一个密码子对应某种氨基酸
B. 一个DNA分子复制一次和转录一次分别得到的产物长度相同
C. 在一个细胞分裂周期中,核DNA的复制只发生一次,某个基因也只能转录一次 D. 在效应B细胞中,一定不会发生DNA的复制,但一定会发生转录和翻译。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密码子位于mRNA中,故A错;转录后形成的mRNA需要剪切,因此转录产物与DNA复制产物短,故B错;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但某个基因可以进行多次转录,故C错;效应B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细胞中不进行DNA复制,但进行转录,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DNA复制和转录,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 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装置编号 半透膜面积 S S2 S
蔗糖溶液体 T
T
2T


右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应是
A1-丙;2-甲;3- B1-乙;2-甲;3- C1-甲;2-乙;3- D1-丙;2-乙;3-
参考答案:
A 15. 中心法则包括下列遗传信息的转变过程,其中揭示生物遗传实质的是 A.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B.从DNA→RNA的转录过程
C.从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从RNA→DNA的逆转录过程 参考答案:
A 16. 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很多核糖体 B. 任何细胞最多只有一个细胞核 C. 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D. 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任意大分子物质通过的通道 参考答案:

A 17. 噬菌体内的S35S标记,P32P标记,细菌内蛋白质含32SDNA31P,用该噬菌体去侵染细菌后,产生了许多子代噬菌体,那么在子代菌体中35S32P的分布规律是( A、外壳内有35S32S,核心内只有32P B、外壳内有32S,核心内只含有32P C、外壳内有35S32S,核心内含有32P31P

D、外壳内只有32S,核心内都含有31P
参考答案:
D 18.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参考答案:
A 19. 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主要原因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血浆渗透压升高 C.淋巴的渗透压升高




D.细胞内液自由水含量减少
参考答案:
A 20.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以相互联系,如细胞、种群 B. SARS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C. 一个变形虫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 D.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以相互联系,A正确;SARS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B正确;变形虫为单细胞生物,一个变形虫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C正确;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故生物的生活环境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1. 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图12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休渔:为保证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捉鱼)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b点附近范围所代表的水平上 B.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点是b点,环境阻力最大是在8年以后
C.休渔能够很好的促进该种群数量的恢复,并使该种群数量能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D.适当的捕捞有利于该鱼类更新,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 参考答案:
C 22. 下列不属于诱变育种的实例是( A.一定剂量的γ射线引起变异得到新品种
B.用一定剂量的X射线处理青霉素菌株获得高产菌株 C.玉米单株自交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 D.激光照射植物或动物引起突变得到新品种
参考答案:
C 【考点】诱变育种.
【分析】诱变育种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物理和化学两类:如射线照射、亚硝酸等.

航天育种是诱变育种,利用失重、宇宙射线等手段诱发生物基因突变.
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是成功率低,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此外需要大量处理诱变材料才能获得所需性状.
【解答】解:A、一定剂量的γ射线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得到新品种,属于诱变育种,A错误; B、用一定剂量的X射线处理青霉素菌株,使其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高产菌株,属于诱变育种,B错误;
C、玉米单株自交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属于性状分离,没有发生基因突变,不属于诱变育种,C正确.
D、激光照射植物或动物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得到新品种,属于诱变育种,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诱变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某动物亲本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且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则这一对亲本
A. 都是纯合体 B. 都是杂合体 C. 纯合体或杂合体 D. 一个纯合子一个杂合子 参考答案: 答案:B
24. B淋巴细胞起源于(
A.骨髓 B.脊髓 C.胸腺 D.脾
参考答案:
A 25. 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其内质网一般较发达 B. 溶酶体内的酶由高尔基体合成后被小泡(囊泡)包被 C. 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 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而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参考答案:
B 26. 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B.组织液中的CO2可参与pH稳态的调节
C.如果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加大,会导致组织液回渗增强 D.过程b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参考答案:
C
【考点】E9:内环境的理化特性;E8: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3、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

【解答】解: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 B、组织液中的CO2可参与pH稳态的调节,B正确;
C、如果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加大,血浆蛋白渗出,会导致组织液增多,C错误; D、过程b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D正确;
【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是细胞外液;识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7. 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参考答案:
C 28.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和干扰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植物细胞都含有溶酶体、叶绿体和内质网 C.肺炎双球菌和酵母菌都含有核膜和线粒体 D.麦芽糖、蔗糖和乳糖都是由两个单糖结合形成
参考答案:
C 29. 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 F1全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比例为(
A11 B 21 C31 D81
参考答案:
D 30. 与维持内环境稳定无关的生理活动是


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B.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C.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 D.炎热的夏天,人体出汗散热使体温不至于上升
参考答案:
A 31. 下列各项中,生长激素和生长素共同具有的特性是



A.都从食物中摄取 B.都是蛋白质
C.都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D.需要量很大,作用很大
参考答案:
C 32.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C.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 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参考答案:
C
33. 下图表示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胰岛B细胞受损 B.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
参考答案:
C 34. 下列与人体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再次侵入人体内不能被浆细胞识别

B.记忆细胞由造血干细胞直接分化而来
C.吞噬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D.免疫系统有防御功能,而没有调节功能 参考答案:


B 35. 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C.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2 DW1D1+D2
参考答案:
C 【考点】G2: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呼吸作用消耗,B未被利用,C流向分解者,D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其能量去向主要有:A1呼吸作用消耗,B1未被利用,C1流向分解者,D1流向下一营养级.
【解答】解: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A1呼吸作用消耗,B1未被利用,C1向分解者,而D1=A2+B2+C2+D2是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A正确;
B、由于W1=A1+B1+C1+D1,所以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正确;
C、初级消费者同化而不是摄入的能量为D1=A2+B2+C2+D2),C错误; DW1=A1+B1+C1+D1D正确. 故选:C
36. 胰岛细胞中和合成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A.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B.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叶绿体 D.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参考答案:
B
37. 下列与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B.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并对其进行摄取和处理
C.泪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
D.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麻风杆菌
参考答案:
A
A、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如:HIV浓度逐渐增加,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两者呈负相关,A正确;
B、吞噬细胞非特异性识别病原体对病原体进行摄取和处理,B错误; C、泪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一道防线,C错误;
D、抗体存在于细胞外液,只能消灭细胞外的抗原,D错误, 38. 植物生长素能促进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促进细胞分裂 B. 促进细胞呼吸 C. 促进细胞伸长 D. 促进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
C
39. 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是
A.葡萄糖 B.糖元 C.淀粉 D.麦芽糖
参考答案:
C 40.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 F2的性状表现比为3∶1 B. 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 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 D. 测交后代的比为1∶1
参考答案:
B 遗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判断: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杂种自交后代即F2的性状表现为3:1,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是由于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的,不能说明分离定律的实质,AC项错误;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是由于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导致的,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B项正确;测交后代的比为1∶1,是由于F1产生的两种配子与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不能说明分离定律的实质,D项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

【名师点睛】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内涵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41. 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AaBB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 种, 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 ,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
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 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
参考答案:

42. 8分)为加快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请据图的信息回答:
⑴试管牛与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胚胎工程技术有
⑵方法一中用来促进B牛多排卵的激素是 ,体外受精时精子需先 处理
⑶通过方法二生产F牛的生殖方式属于
⑷要培养高产奶率的转基因牛,一般将目的基因导入的受体细胞是 ;导入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 ,转基因奶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大量与分泌物加工有关的
等细胞器。
⑸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你认为原因最可能是(

A.卵细胞大,便于操作 B.卵细胞含有的营养物质多

C.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细胞核的全能性得到表达 D.重组细胞才具有全能性
参考答案:
8分)胚胎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填任意一个) 促性腺激素 获能 无性生

受精卵 显微注射法 内质网、高尔基体(或线粒体) C

43.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信息分子参与下的调节方式依次是神经调节、
2)在体内刺激如 和外界环境刺激如 作用下,C过程会增强,以维持内环境(如血糖含量、体温)的相对稳定。
3)图中A的分泌量的多少受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 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
4B所代表的信息分子除抗原外还可以代表 D所发生的细胞反

5)营养不良常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其原因
参考答案:
1)体液(激素)调节 免疫调节 2)血糖浓度降低;寒冷(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甲状腺激素 4)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5)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抗体合成减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3df4fa419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1.html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什邡中学初中部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