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诗性、神性构筑的《锁沙》

发布时间:2020-08-02 07:22: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性、诗性、神性构筑的《锁沙》

唐小林

【摘 要】阅读郭严隶的长篇新著《锁沙》,使我想起鲁迅。上世纪20年代初,鲁迅自称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是"听将令"的结果。10年后,又称之"遵命文学",说他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呐喊》是听从时代召唤的"使命写作"。我认为,《锁沙》承接了鲁迅的这个传统,是"使命写作"在新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最新收获,是本世纪第一个10年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期刊名称】文学自由谈

【年(),期】2011(000)006

【总页数】8

【关键词】人性;诗性;神性;《呐喊》;遵命文学;历史条件;文学现象;鲁迅

阅读郭严隶的长篇新著《锁沙》,使我想起鲁迅。上世纪20年代初,鲁迅自称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是听将令的结果。10年后,又称之遵命文学,说他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呐喊》是听从时代召唤的使命写作。我认为,《锁沙》承接了鲁迅的这个传统,是使命写作在新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最新收获,是本世纪第一个10年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锁沙》讲述了大学毕业生郑舜成在良心和责任的驱使下,在父老乡亲们的恳求和镇党委书记刘逊的劝勉下,经过内心的搏斗、灵魂的挣扎,最终放弃进入大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留在偏僻落后的家乡,带领大伙治山治沙、重建家园,走上脱贫致富金色道路的故事。谱写了一曲草原人民防沙治沙的英雄颂歌,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对话、文明与愚昧较量的壮丽历史画卷,创制了一个改天换地、乐园复得的当代神话,完成了天地人神和谐共处、充满浪漫谛克的理想建构,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锁沙》打动人心的力量,首先源于对人性复杂幽微的洞察与展示。这种洞察和展示,是在多重矛盾的交织、冲突中得以完成的。小说开篇,几乎所有人都卷入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还是。沙尘暴逼近,孽龙即将复活,曼陀北村人生存的空间越来越逼仄,越来越恶化,昔日大草原的美好已经不复存在,是继续留在这块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土地上,与肆虐风沙搏斗,重建家园,还是跟随支书陆显堂远走他乡,进行生态移民?曼陀北村的沙化,就如普遍的情形,并非自古有之,只是近当代不断现代化的后果。在某种意义上乃是我们发展所带来的后果,如此后果的解决,岂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往昔静谧、富饶的大草原背后,是安详、淳朴的人心。如今,在市场经济刺激下,这颗心已然躁动不安,日益膨胀的贪欲列车与消费意识形态合谋,犹如快马加鞭、一日千里,谁能阻挡?又如何阻挡?草原沙化,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是人欲泛滥后向大地母亲无尽索取、过度砍伐放牧的结果,是过度发展对人的存在的遗忘。隐藏其后的是人心的沙化、人性的沙化。如此人性的和存在的问题,岂是下来就能解决?又岂是开就能解脱?怀揣这样的人心、人性,即便生态移民,到了一个山清水秀、适宜人居的地方,谁又能保证若干年后这个地方不面临新的沙化?不再度上演乌兰布通曼陀北村的悲剧?到那时,又往哪里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34a4798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01.html

《人性、诗性、神性构筑的《锁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