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篇短文谈到柴德赓先生以诗证史

发布时间:2019-09-05 10:49: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一篇短文谈到柴德赓先生“以诗证史"

邱敏(晓庄师范学院教授)

不久前,笔者偶然读到先师柴青峰(德赓)先生未著录的一篇史学短文,题为《天堂苏杭说的由来》, 刊载于《新华日报》1961年6月ii日的“新华副刊”。此文虽仅2000余字,但却有相当的学术含量。它就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则流传极广的民谚之由来以及起于何时何人?为什么单称苏杭为天堂?为什么 苏杭并称?又何以苏在杭前等相关问题一一进行辨析,文末并指出: 封建时代以苏杭比作天堂,正是反映中唐以后封建经济发展的新的水平。特别是苏州地区从唐中 叶以后经济发展很快,一个州发展为三个州府,成为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这是值得研究的 问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其历史意义也在于此。 显然,先生通过对这条谚语由来及相关问题的分析,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 一个久们虽然熟悉,但却很少做过深人探讨的实例。这篇短文发表后,可能因为登在作为党报的《新华日 报》上,又载于副刊之中,显然被误以为是学术意义不突出的笔谈、散论一类文字,所以,并未引起太多 关注。十年浩劫之后,汇集先生一生主要学术论文的《史学丛考》(中华书局,1982年版),以及刘乃和先 生所编,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资料》1980年第2期的《柴德赓先生论文目录》均未收录此文。 笔者这次初读《天堂苏杭说的由来》(以下简称《由来》)一文,首先想到,先生当时何以会就这一论 题撰写并发表文章呢?回顾先生六十年代初的史学研究,显然应与《史学丛考》所收讨论中唐以来江南经 济发展的另一篇长文——《从自居易诗文中论证唐代苏州的繁荣(初稿)》联系起来考虑。因《史学丛考》 一书出版于八十年代初,今已不易寻得,这里先就《从自居易诗文中论证唐代苏州的繁荣》(以下简称《论 证》)一文的内容稍作介绍。按《论证》全文约2万余字,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自居易与苏州的关系”, 考论白氏任苏州刺史的时间、年龄,何时离苏,与前后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刘禹锡等人的交往、关系, 并论及白氏与苏州人的深厚感情等。第二部分“唐代苏州的繁荣”,是全文主体。先生从安史之乱以后苏州 地区的州境、户口、赋税、作物产量的增长,农具的改进,物产之丰盛,城市规制与繁荣等多方面引证大 量资料,尤其是从自居易和当时人所作多篇诗文人手详加论证,并总结唐中叶以后苏州日趋繁荣的四点原 因。先生深刻地指出:“唐中叶以后苏州地区的发展,不仅是苏州的问题,江南的问题,而是整个封建社会 发展阶段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值得深入研究。接下来又以“天堂与苏杭”为题写第三部分,先生显然希 望通过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则流传广泛的民谚的分析,进一步深化前文所阐述的思想。但是,这 段文字没写太多,文章就结束了。不知何故,此文也没有正式发表。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原江苏师范 学院(今苏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1、2期方发表此文。文末记有“1960年1月8日初稿”的字样。 我们在了解这些情况之后,再来看一年半以后发表的《由来》一文,其写作缘由似有线索可寻。原来; 关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则民谚的渊源,在《论证》一文的第三部分“天堂与苏杭”里已有讨论。 先生当时认为:“就现存记载而论,最早的可能就是范成大《吴郡志》,《吴郡志》五十:谚日:天上天堂, 地上苏杭。又日:苏湖熟,天下足。”先生指出“范成大南宋初人,当时苏杭天堂之说,成为谚语,可见流 传已经很久。”以下继以自居易诗文多篇以证之。但是,后来发表的《由来》一文关于这则民谚形成过程的 讨论,比《论证》的认识明显有深化。先生考证此谚语最早出于北宋人刘焘的《树萱录》,书中记唐高宗时 人“员半千有庄在焦戴川,极风景之胜。里谚日:上有天堂,下有员庄”。后来,清人翟灏作《通俗编》, 即根据刘焘之说认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谚是从员庄的谚语仿来的。先生认为“从天堂——员庄到 天堂——苏杭,有个过程,最早当在唐中叶以后,和诗人自居易有关联。自居易先做杭州刺史,后做苏州 刺吏,他对杭州的风景,赞叹不绝于口,对苏州的景物,时时咏之于诗。”两地的风景与经济繁盛在白居易 诗中经常并称,像“江南名郡数苏杭”,“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江南忆,其次忆吴宫”等,每每传诵人口, 后来很自然地形成范成大《吴郡志》所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再进而演变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综观两文对此民谚渊源的讨论,后写成的《由来》一文的辨析,较之先前《论证》一文的认识,无疑大大 前进了一步,深化了一步。笔者怀疑,这是否就是导致《论证》一文没有公开发表的原因呢?因没有其它 资料之佐证,这一猜想难以断定。但是,通过两篇文章所进行的讨论,确实让我们感受到先生治学严谨, 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崇高风范。 初读《由来》这篇短文并结合与之相关的《论证》一文,还可以看出,先生在分析、研究和阐述唐中 叶以来苏州地区和整个南方的经济发展时,充分运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十分重视引用自居易等人的诗 文资料来说明问题。他在《论证》第二部分的最后指出:“自居易和一般诗人专写风景的感想有不同,他写 了一些有实际内容的东西,对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有很大的启发。”先生写《由来》一文,不过2千余字,引 用白氏诗文却有8则,另有苏轼、苏辙等人诗亦引8则。《论证》一文篇幅较长,直接引用白氏诗句70余 则,加上韦应物、刘禹锡、陆龟蒙、范仲淹、范成大等人诗文竟有一百余则之多。笔者曾将两文所引诗文 资料稍作归纳,主要可分11类: (1)考史事之时间:如自居易做苏州刺史是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但据《吴郡诗石记》等,知其初 至苏州是在39年前的贞元二年(786)o (2)考人物之交游:韦应物、自居易、刘禹锡三位唐代姑苏诗太守的佳话中,自、刘二人为好友自不 待言,而“白居易只是年轻时见过韦应物,刘梦得根本未见到韦应物。” (3)补史志之阙漏:如《送王卿使君赴任苏州因思花迎新使感旧游寄题郡中木兰西院一别》及陈直斋 《白氏年谱》,会昌三年(843)应有一任苏州刺史,姓王,但为《苏州府志?职官表》所缺载。 (4)记苏州州境与户口:如《自到郡斋走笔题二十四韵》:“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版图十万户, 兵籍五千人”。 (5)记苏州城的规模与繁荣:如《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复叠江山壮,平 (6)记苏州物产之繁盛:如《和微之四月一日作》:“泥新莺影忙,蜜熟蜂声乐,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又《池上篇序》云:“罢苏州刺史日,得太湖石、白莲、折腰菱、青板舫以归。” (7)记苏州城多水多桥:如《正月三日闲行一首》:“绿浪东西南北水,红阑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 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8)记苏州地区偶发的自然灾害:如《答刘梦得白太宁行》:“为郡已周岁,半岁罹旱饥,襦裤无一片, (9)记杭州之盛:如《余杭形盛》:“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答微之夸越州州宅》:“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余杭尽不如”。 (10)兼夸苏杭二州:如《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 (Ii)反映下层民众之境况:如《代卖薪女赠诸妓》:“乱蓬为鬓布为巾,晓踏寒山自负薪,一种钱塘 江畔女,著红骑马是何人?” 从以上归纳的情况可知,先生在两篇文章中唐中叶以来苏州地区和整个江南经济发展,对所涉及的各方面, 几乎无一不以自居易等人的诗文资料作为支持其学术观点的主要依据进行阐述。既然如此,将《论证》《由 来》两文称为“以诗证史”的典范应无疑义。 当然,回顾先生一生治学经历,其注重“以诗证史”并不仅仅表现于以上这两篇文章。我们看《史学 丛考》一书,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先生已运用“以诗证史”撰成重要论文。例如,发表于1943年的 《(鲒琦亭集>谢三宾考》,大量利用《续甬上耆旧诗》《鲒埯亭诗集》《句余土音》《万斯备深省堂诗集》《郑 寒村诗文集》以及丁传靖《明事杂咏》、程嘉燧《松园浪淘集》等诗文,详考晚明江浙历史的关键人物谢三 宾,对其晚节不保、二次降清的行迹予以批判。五、六十年代,先生关注清代学术史的研究,发表了《王 系列文章。其中频频引据《潜研堂诗续集》《瓯北诗抄》《卷麓阁集》《汪容甫遗诗》等书,条缕剖析清代尤其是乾嘉之间重要学术人士的行事、成果及相互关系,并给予公允平实之评价。《史学丛考》还收有未载写 作年月的一篇遗文一《明末苏州灵岩山爱国和尚弘储》,这篇长文充分利用《明遗民诗》《居易堂集》《树泉 集》《归庄集》《南雷诗历》《南雷余集》《读甬上耆旧诗》《明诗综》《南浔镇志》《退翁年谱》等数十种诗文 资料,详细考察并热情表彰明末江南遗民领袖弘储及其弟子中的著名人物,兼及与黄宗羲之关系,为后人 研究明清之际江南政局变动以及抗清斗争提供极富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都说明,注重“以诗证史” 确是先生治学风格的重要表现。 论及于此,联系上世纪末以来,学术界围绕史学大师陈寅恪的杰出成就日渐兴起对“以诗证史”的讨 论,尤其是近年来,著名文史学家卞孝萱先生就此连续撰文,可谓新论迭出。例如,卞先生认为在陈寅恪 以外,邓文如(之诚)先生《清诗纪事初编》一书,亦足为“以诗证史”之重要代表。邓且与陈不同,其 上承黄宗羲之绪,“采用纪事形式”;陈则继钱谦益之法,“主要采用笺释形式”。卞先生后又撰《以诗证史 的典范——<柳如是别传>》一文,详论陈氏治学方法中最具特色的四个方面。最近,有幸再承卞先生赐 示新作《刘师培<读全唐诗发微>书后》,此文进一步揭示,在陈寅恪先生动手写作以唐诗证史的代表作 《元白诗笺证稿》之前25年,“二十五岁的刘师培(申叔)先生,已发表唐诗可以证史的主张,并撰文示 范。”卞先生这些研究成果,把“直至近现代始大显于世”的“以诗证史”治学方法的探讨大大向前推进一 步,对于近现史学史研究无疑有重要意义。在此启发下,笔者以为,讨论二十世纪以来日益受到重视的“以 诗证史”问题时,继陈、邓等大师以后的柴德赓先生的贡献,也不应该忽视,他在“以诗证史”上亦取得 相当成就。卞先生在《邓之诚“诗证史”的理论与实践——<清诗纪事初编>书后》中指出:“以诗证史,需 要多方面的知识。简言之,~要深于诗,二要深于史。……非文史兼擅的学者,不能胜任以诗证史的工作。” 此论至为精当。柴先生自三十年代初受知于陈援庵(垣)先生,一生治史成果斐然,同时兼擅诗词书法。 一九八八年先生八十冥寿时,启功先生为纪念册题签并称柴先生为“故友”,赞其“精于文史,敏于词章”。 这本纪念册裒集先生所撰《青峰诗存》和《偶存草》二集之残稿,保留了1926年至1964年创作的部分诗 作,共134题185首。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薪中国成立后数十年间的咏时、咏事、咏史、咏友等 各方面作品,其中不乏佳作。显然,作为二十世纪中期(4060年代)中国史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柴 先生是完全担得起“文史兼擅”和“胜任以诗证史”之誉的。在陈、邓等大师之后,包括柴德赓先生在内 的一批史家继承发扬“以诗证史”的史学风格,对现、当代中国史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这也是史学史 上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鉴于当今史学界熟悉了解柴先生的同仁实已寥寥,故以此文略作介绍,传递些 许信息耳。至于对先生包括“以诗证史”等各方面洽学成就与风格的深人研究,当由另文再论。 (附】《天堂苏杭说的由来》 天堂苏杭说的由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今天还流传的谚语。但是,这个谚语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单称苏杭为天堂?为什么苏杭并称、苏在杭前?这都是和历史有关的问题。 范成大“吴郡志”谚日:“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范成大是南宋初年的人,至少南宋初就流行这样的 谚语了。到明代,郎瑛的“七修类稿”中引这个谚语,却变成“上说天堂,下说苏杭”。尽管“吴郡志”和 “七修类稿”所载都是把天堂和苏杭联系起来,可是措词和今天流传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略有不同。 到底“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始于什么时候呢? 天堂,下有员庄。”以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是从员庄的谚语仿来的。刘焘是北宋人,他所记的员半千是唐开元以前人。员半千在唐高宗时上书自陈:“家赀不满千钱,有田三十亩,粟五十石。”史书说 他有清白之操,居然剥削所得,有一所象天堂一般的庄子,引起一些人的艳羡。可是一个私人的庄子,能 传到几代?能有多大影响?不知何人把“员庄”二字换成“苏杭”,意义便不同,流传也久远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从天堂一员庄到天堂一苏杭,有个过程,最早当在唐中叶以后,和诗人白居易 有关联。自居易先做杭州刺史,后做苏州刺史,他对杭州的风景,赞叹不绝于口,对苏州的景物,时时咏 之于诗。如诗集中和殷尧藩侍御亿江南诗:“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又咏怀一首:“苏杭自昔 称名郡,牧守当今最好官”。特别是忆江南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江南忆,其次忆吴官”等句,传 诵人口。苏杭二州之所以见重于当时,一方面由于风景之美,一方面也反映中唐以后江南的经济地位显著 提高。 为什么称苏杭不称杭苏?有人说这是诗韵的关系,因为上文是天堂,下文只好称苏杭才押韵;如果说 “上有天都”,那末下文当说“下有杭苏”了。这话似乎近理,实不尽然。谚语果然先苏后杭,就是自居易 诗文中凡是杭州苏州同时提到的总称苏杭,不称杭苏,这不是自居易厚苏而薄杭,而是由于当时苏杭二州 的历史地位决定的。自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时,曾经有诗比较苏州、杭州、湖州:“雷 溪(湖)殊冷僻,茂苑(苏)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范成大“吴郡志”也同意这种说法。 自居易诗中写苏州的繁雄很具体,如云:“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这 是当时杭州所不能及的。唐时的杭州基本和明、清的杭州府一般大,唐时的苏州则包括明、清的苏州、嘉 兴、松江三个府;唐时的杭州是个上州,苏州则是江南唯一的雄州,(见通鉴文宗太和七年胡三省注);至 于户口,苏州于中唐以后一直保持十万户,在江南诸州中也是突出的。可见白居易诗中所述,都有事实根 据。这也是研究苏州地区经济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白居易诗中描写苏州繁荣的如:“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人稠过扬府(扬州),坊闹半长安。”“远 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阊棋布城册方。”说明苏州城市宽广,街坊热闹,人 多,桥多,水多,庙多。诗人心爱的诗稿,除了一部放在庐山、一部放在洛阳之外,并寄存一部于苏州南 禅寺。这又说明在诗人心目中,除了觉得杭州自然风景之美超过苏州以外,其它方面,苏州都在杭州2_I-。 当然。杭州比起当时别的州郡还是好得多。可见诗人屡称苏杭,不称杭苏,有一定的道理。 宴5瑛认为“上说天堂,下说苏杭”的谚语,不是唐朝人的话,他认为“杭在唐时尚僻在一隅,何可相 并”。这句话只有一半对。唐时杭不及苏是事实,如以为苏杭不能相并,那末白居易诗文中苏杭并称的有五 处之多,这难道能说不是唐朝人的话吗?我们正因为白居易诗中苏杭并称,论证“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的谚语当始于唐,和郎瑛的想法不一样,和历史事实是符合的。 到了宋朝,苏州依然繁荣,杭州却更加繁华起来。苏辙读乐天集戏作一首说:“乐天投老刺杭苏,溪石 胎禽载舳舻。”这可以说是为了押韵,他老兄东坡的诗:“那堪黄散付子度,空羡苏杭养乐天”,还是称苏杭。 南宋以后,情况大不相同,邓林初入杭州诗:“游遍江湖未到杭,不知人世有天堂。”邓林特别强调杭州是 天堂,这正是南宋时杭州地位使然。但当时苏州水稻生产仍是第一流,“吴郡志”有“苏湖熟、天下足”的 谚语;陆放翁常州奔牛闱记又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话。不管是苏湖也好,苏常也好,苏州在宋代的经 济地位仍是很重要的。 封建时代的所谓天堂是地主官僚的天堂,对劳动人民来说何尝不是地狱。不过,封建时代以苏杭比作 天堂,正是反映中唐以后封建经济发展的新的水平。特别是苏州地区从唐中叶以后经济发展很快,一个州 发展为三个州府,成为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 语,其历史意义也在于此。 [柴德赓先生简介】:柴德赓(19081970)字青峰,浙江诸暨人。19291933年求学于北京师范大学历 史系,受知于史学大师陈垣先生。后任教于辅仁大学历史系。抗战时入川,任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历史系教 授,图书馆馆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1955年奉调南下,任江苏师范 学院历史系系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江苏省副主委。一生治学深受陈垣影响,他精于目录,熟 悉文献掌故,长于考据,又兼擅诗词书法。1955年在苏州发现《永禁机匠叫歇碑》o次年,主编《中国近代 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o 1963年应翦伯赞之邀,借调北京大学主讲历史要藉介绍课程。1965年起赴京协 助陈垣点校《新五代史》o“文革”中连遭诬陷迫害,下放农村劳动,病发救治不及而逝。遗著有《史学丛 考》(中华书局,1982年版)、《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荣获1988年国家教委首次全国高校 优秀教材奖。2002年收入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丛书第一辑)、《资治通鉴介绍》(求实出版社,1981年 版)及诗集《青峰诗存》《偶存草》等。 【注释】: 《邓之诚“诗证史”的理论与实践-<清诗纪事初编,书后》。见燕京研究院:《燕京学报》新十三期,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0年11月。 见《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见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总第八辑。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f作者附言】:本文之撰。承南京大学卞孝萱教授赐示资料并热忱鼓励,谨致衷心感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80f04c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9.html

《从一篇短文谈到柴德赓先生以诗证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