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诗歌意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发布时间:2010-10-23 22:33: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意境是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所谓“意境”,从创作主体而言,它是诗人的主观之情、理与被表现的客观事物之形、神以及诗人对现实人生的独特感悟所形成的艺术画面。绝大多数的诗歌不以塑造人物,描述故事为己任,它所要表现的是诗人心灵思绪的片断,借助的常常是与之相对应的山水草木等事物的形貌,赋之以灵性,寄之以情思,它们不同的艺术形态,则是诗人独特匠心的展示。从接受主体而言,则是凭借诗歌艺术语言的媒介,糅合一己之人生经验,再现诗歌中的艺术情景,并从中体悟、玩索与反观自身,从而产生心灵的回应与共鸣。正如晚清词家况周颐所云:“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蕙风词话》卷一)所谓“缔构”者,盖因诗歌之审美形象皆为零碎、片断、跳跃之故,需读者驰骋联想再予补充、丰富、完美之,从这个意义上讲,读者之鉴赏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呢。诗歌的创作与鉴赏,实乃艺术审美形象之传递与转换,如此而已。   在中国诗歌史上,任何一首历经岁月、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诗歌意境创造的成功范例。《诗经》《楚辞》中已不乏其例。例如《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発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九歌·相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前者表现诗人可望不可即之心绪,含咫尺千里之感伤,风格婉约柔美,意境朦胧悠远。后者则寓愁思于落叶秋波之中,遂起千古“悲秋”之意象,意境萧瑟而闳约。   与意境创造之实践相比,意境理论的产生与成熟却要晚得多。“意境”一词,盖出于佛经。佛经中的“六根”——眼、耳、鼻、舌、身和意,产生了所谓“六境”。《门经·卷第九》就有:“眼根色境”、“耳根声境”、“鼻根香境”、“舌根味境”、“身根触境”和“意根法境”等经论。《阿毗达摩俱舍论·卷第一》中又有:“於六根中。眼等前五唯取现境。是故先说。意境不定。三世无为。”佛经以为人体与外界事物之联系,当以人之感官最为直接,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对应的便是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为此五者“唯取现境”,具有直觉性。唯有人之“意境”,乃“意念之境”,它既依托于人体及意识的感知经验,又可以超越自身之“现境”,因而其与道家之“坐驰”和艺术之“想象论”也就最为接近。从哲学上讲,佛教所云之“境”,在某一层面上, 实质是指诉之于人之感官与意识的形象感知。   最早将“境”作为诗学术语引入诗歌领域的是唐人。唐代诗僧皎然《诗式·取境》云:“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这里的“境”,就包含了主客观统一、驰骋艺术想象的意思,就是指意境的创造问题。皎然还在《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经义》中有“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的诗句,也说明了诗人的情思是包容在诗歌的意境之中的。只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意境”,古人往往只称“境”或“境界”。概括古人意境理论之特点,大致具有发散性、相关性和多样性之三端。   一、发散性。诗歌贵在以有限之文字表达无限之情思。钟嵘《诗品序》释“兴”曰:“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兴”有感发、联想之义。皎然《诗式》:“缘境不尽曰情。”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境生于象外。”梅尧臣所云“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均是。诗人营造的意境,读者完全可以读出不同的意味。这已是做诗与读诗的常识,不必多言。   二、相关性。皎然《诗式·辨体》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认为“高古”、“飘逸”等风格均从诗歌的意境中体现出来,故风格论与意境论关系甚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便是通过描绘不同的艺术意境来展示不同的诗歌风貌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则将“词眼”与意境相联系。评赏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语,有“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的名言。作为诗歌的核心理论,举凡诗歌的创作、风格、表现、鉴赏等理论最终都与意境理论相关。甚至可以这样说,其他理论其实都是围绕着意境论来构建的。   三、多样性。古人论诗有“情”“景”“事”“理”四要素之说。故而意境者决非仅仅用“情景交融”四字便可简单涵盖者。在具体的诗作中,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意境类型。在这方面,唐代王昌龄《诗格》中的“三境说”极值得注意。其云: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对王昌龄的“三境”,向有不同之理解。其实古人与今人的最大不同,就是古人从不从理论到理论地玩“纯理论”,他们都坚持从 创作中来,再回到创作中去,他们的论诗和赏诗,都是最终为写诗服务的。明乎此,王昌龄的“三境”就不难理解。这里的“三境”,实际上就是意境的三种类型。只是把偏重于描写景物的(如山水诗)称为物境,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   第一种:物境。其意境特点是:以景为主,景中藏情。景重,情浓,意淡。比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诗人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大获全胜后,于是年秋天回师经过河北碣石山时所作。这是我国较早的一首描写山水的诗,“水何澹澹”以下十句,写出了山海的壮阔和雄浑,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起伏澎湃的波涛,突兀耸立的山岛。接下来写秋风秋色,诗人一反传统的悲秋情绪,把秋天写得极富生机,树木繁茂,百草丰美,充盈着顽强的生命力。然后再写大海,在秋风中其浩渺波涌的气势,似乎要囊括日月,包容星河,吐纳宇宙。这种描写,正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也是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建功立业雄心壮志的艺术展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均是这一类作品。也有的写景更客观,情思更隐蔽,更追求一种景物之外的韵味。如韦应物的名作《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全诗以客观的描景写物见长,直抵物境。诗之尾句最为有名,宋代以后常为绘画之题,其神韵情味可见一斑。上联两句写西涧白日之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下联状春夜潮涌舟横之象,“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写出野趣,一个“横”字,点出姿态。清人黄叔灿的《唐诗笺注》评此诗:“闲谈心胸,方能领略此野趣。所难尤在此种笔墨,分明是一幅画图。”王渔洋《唐人万首绝句选》也说:“写景清切,悠然意远。”虽然也有人以诗人当时之处境心情,认为:“‘幽草’、‘黄鹂’,此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春潮带雨晚来急’,乃季世危难多,如日之已晚,不复光明也。末句谓宽闲寂寞之滨,必有贤人如孤舟之横渡者,特君不能用耳。此诗人感时多故而作也。”(高發《唐诗品汇》引谢叠山语)不管诗歌是否为“诗人感时多故而作”,但此诗之传世,肯定是写景之自然,韵味之无穷的缘故。宋代寇准《春日登楼怀旧》:“野水 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欧阳修《采桑子》词:“残阳夕照西湖好,花坞萍汀,十里波平,野渡无人舟自横”,均是袭用韦应物诗中景语,足见其影响。李白《独坐敬亭山》、王维《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等,均是这类作品。宋人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诗,正可与韦诗相媲美:“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时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其“物境”,与韦诗也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种:情境。特点是:以情为主,景为情设,情中带景。情重,景散,意明。这类诗歌的意境构不成整体的艺术画面,它是根据情感的需要设置情境,为抒情服务。且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清人浦起龙《读杜心解》称此诗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忧国忧民的诗人终于等来了“安史之乱”被平定的喜讯,满心的喜悦不可抑制,倾泻而出。全诗就是围绕着一个“喜”字,来展开情境。首联写喜出望外之情,用喜极而泣加以烘托。颔联紧承上面写来,先写妻子的愁容一扫而光,继写自己匆匆收拾准备回乡的狂喜之情。下面四句乃想象之辞,战乱一旦结束,一路返乡不用再担惊受怕,所以可以放歌纵酒,伴随着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色,与妻儿们高高兴兴地出发,颈联所表达的情景,恰与其《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伤之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何等的快意!尾联用“即从”、“便下”与“穿”、“向”四个极其连贯的动词,绾结四个地名,一气直下,酣畅淋漓地写出了归心似箭的迫切心情。由于诗人扣住了“喜”字来写,以情为重心,以此带景,移步换形,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正如《杜诗说》所云:“言愁者使人对之欲哭,言喜者使人对之欲笑。盖能以其性情,达之纸墨,而后人之性情,类为之感动故也。”这说出了杜诗善于营造情境的特点。这类诗歌的艺术画面虽不如山水诗那样的统一浑成,但在画面与画面之间仍有着意脉上的贯串和联系。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咏怀古迹五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李商隐的《锦瑟》等无题诗均是。   第三种:意境。特点是:以意为主,以气取胜,富有理趣,意中传情。意重,情浓,景淡。这里的“意境”与今天概念不同,特指一种以立意和理趣取胜的作品。在人们通常的认识中,总把意境等同于可以再现的艺术画面,这没有什么不对,但从创作 的实际出发,这样的认识又欠全面。因为有不少佳作,如果说有什么艺术画面的话,它不是通过诗歌的字面去获得,而是要依靠读者从诗人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和气概中去把握。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里说的“喜怒哀乐”,除了指人的情感外,当还包含有诗人对人生的体验和理解。当然这种理性的认识,是要通过感性的美的形式来表现的。比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作将诗情与哲理相结合。前四句以龟蛇为喻,说明万物都有“竟时”的客观规律,中间四句以老骥起兴,写出壮士暮年雄心不减的豪情,后面四句直赋哲理,指出虽然万物有终,生命有限,但生命的长短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保持乐观的精神,就可得到生命的延长。诗人一反常人悲衰嗟老的颓丧情绪,以辩证的思想,诗化的哲理,升华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和启迪。这无疑也是一种诗的意境。诗化的哲理,有时可以超过形象的描写。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另一唐代诗人畅当的《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两首同题诗意境相似,俱为佳作。但王诗的三、四句,将眼前之景升华到一种极富哲理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广泛而深刻的启示,不能不说要略高后者一筹。唐代杜牧的《乌江亭》诗则借项羽之事全篇议论:“兵家胜败事不期,忍羞包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更是理趣多于情致。   也有的以意取胜、以气取胜之作,看似形象性不足,但其审美价值正在于凛然之正气和正义之中,也是一种意境。比如: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贾岛《剑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      前一首宛若一幅泼墨写意的剑客图,剑光闪闪,豪气逼人,语意劲直,却又意在言外,余味无穷。后一首借助历史,言短意长,决绝刚烈。   还有的诗意很朴素、清晰,但却能引起人的思索和联想。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   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 。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家铉翁《寄江南故人》)      《悯农》两首以关注农民疾苦,感叹盘中之餐来之不易而家喻户晓,传诵不衰。其中的第一首语言平易如农谚,而三、四两句,语意却力透纸背。“四海无闲田”与“农夫犹饿死”的强烈反差和畸形现实,对时代黑暗入木三分的揭露已不言而喻。比王建《水运行》:“去年六月无稻苗,已说水乡人饿死”,更耐人寻味,也令人不由联想到晚唐陆龟蒙的《新沙》诗:“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亦应年年税紫芝。”其中所包含的辛辣讽刺,使我们可以找到农夫饿死的根本原因,也更加理解了罗隐《雪》诗中的“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的弦外之音。《寄江南故人》诗的作者是南宋末年的家铉翁,他官至端明殿学士、签署枢密院事等职。后出使元廷被扣,但拒不出仕。这是南宋亡后,他写的怀念故国之作。由于他是四川眉山人,所以上联一句写故国,一句写故乡,爱国之志写得很明白。下联写失去故国、故乡之痛,夜里梦中,不知魂归何处。诗中仅以杜鹃“不如归去”的啼声感发情思,但其思绪之痛苦,胸襟之浩渺,真令人挥之不去。   对意境的分类,不但还可进一步地细化,而且即便是上述的分类也只是相对的,在很多情况下,还存在着互相交叉、结合的现象。譬如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全诗句句写景,似乎乃“物境”之作,但其诗意之结构上却是移步换形,一句一景,极富跳跃性,又似乎是以“赏春”之情贯穿全篇的“情境”之作,但综合观之,此诗毕竟以写景为主,故似仍以“物境”为主。总之,把握诗歌意境的特点和分类,对诗歌的创作和鉴赏都具有指导意义,它使诗人在意境的创造中更为明确、更为自觉;对鉴赏者而言,由于对意境认识的深入,所以当他们在赏析诗歌之时,就可对不同之作品,尝试不同之赏析角度与方法。譬如以“物境”为特点者,就不必于诗中强索托寓;“情境”者,就应把握其感情之流程或情思之要穴;而“意境”者,则大可玩索其中之意味或理趣。注意了区别对待,诗歌特点之把握当也会更加准确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003b54c2e3f5727a5e96233.html

《王昌龄诗歌意境的特点及其分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