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4-10-21 09:27: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 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与生产条件。

2. 环境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

3. 全过程控制模式:是指通过改变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路线,使不生成有害的中间产物和副产品,实现废物或排放物的内部循环,达到污染最小量化并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也就是当前政府和学术界都非常提倡的“循环经济”模式。

4. 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

5. 优先污染物:由于化学污染物种类多,世界各国都筛选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

6. 环境效应: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7. 环境物理效应:是由物理作用引起的,如:噪声、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地面沉降、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8. 热岛效应:因燃料的燃烧而放出大量热量,再加街道和建筑群辐射的热量,使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带。

9. 环境化学效应: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环境效应,如:湖泊的酸化、土壤的盐碱化、地下水硬度升高、局部地区发生光化学烟雾、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的填埋造成地下水污染等。

10. 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异而产生的后果。

11. 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消失的过程。

12. 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改变存在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13. 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CO、二氧化硫、NO等。

14. 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经化学反应形成的污染物质,如:臭氧、硫酸盐颗粒物等。

15. 空燃比:空气质量与燃料质量的比值。

16. 化学计量空燃比:当燃烧完全时,即无过量的氧气时,空气与燃料组成的混合物称为化学计量混合物,此时的空燃比称为化学计量空燃比。

17. “富”燃料:指空气与燃料组成的混合物中空气的量小于化学计量的量,则称此混合物为“富”燃料。

18. “贫”燃料:指空气与燃料组成的混合物中空气的量多于化学计量的量,则称此混合物为“贫”燃料。

19. 风:气块做有规律运动时,其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量。

20. 系统性铅直运动:在大尺度有规律运动中的铅直速度可达每秒几厘米以下。

21. 对流:在小尺度有规律运动中的铅直速度可达每秒几米以上。

22. 自由大气:摩擦层顶以上的气层。

23. 铅直速度:气块做有规律运动时,其速度在铅直方向上的分量。

24. 摩擦层:具有乱流特征的气层,底部与地面接触,厚约1000~1500

25. 下沉逆温:由于大气压分布不均,在高压区里存在着下沉气流,由此使气温绝热上升,于是形成上热下冷的逆温现象。

26. 谷风:谷底中的冷空气沿坡爬升补充,上升了的气流形成由谷底流向山坡的气流。

27. 污染物的转化:是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应,如光解、氧化、还原、酸碱中和、聚合等反应,转化成为无毒化合物,从而去除了污染;或者转化成为毒性更大的二次污染物,加重了污染。

28. 自由基:又称游离基,是指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碎片。

29. 自由基的稳定性:是指自由基或多或少解离成较小碎片,或通过键断裂进行重排的倾向。

30. 自由基的活性:是指一种自由基和其他作用物反应的难易程度。

31. 单分子自由基反应:是指不包括其他作用物的反应,这一类反应是由于开始生成的自由基不稳定的结果。

32. 碎裂:是指自由基碎裂生成一个稳定的分子和一个新的自由基。

33. 重排:是指发生在环状体系中,通常是邻近氧的C—C键断裂生成羰基和一个异构的自由基;或者是1,2—1,5—氢原子或CL原子的转移。

34. 加成:是指自由基对不饱和体系的加成,生成一个新的饱和的自由基。

35. 取代:是指自由基夺取其他分子中的氢原子或卤素原子生成稳定化合物的过程。

36. 光化学反应:分子、原子、自由基、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37. 量子产率: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后,所产生的光物理过程或光化学过程相对效率可用量子产率来表示。

38. 光化学烟雾:又称洛杉矶烟雾,是指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39. EKMA法:是用一臭氧等体积分数曲线模式(OZIPP)做出一系列臭氧等体积分数曲线,再来用等体积分数曲线来制定对策服务的方法。

40. 硫酸烟雾型污染:又称伦敦型烟雾,是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

41. 酸性降水:(又称湿沉降)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常见的是酸雨。

42. 酸沉降:酸性降水(又称湿沉降)和干沉降的统称。

43. 干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44. 酸雨:PH小于5.6的降雨。

45.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46. 温室气体: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47. 一次颗粒物:直接由污染物排放出来的。

48. 二次颗粒物:大气中某些污染组分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应而产生的颗粒物。

49. 干沉降:是指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或与其他物体碰撞后发生的沉降。

50. 湿沉降:是指通过降雨、降雪等使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它是去除大气颗粒物、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有效方法。

51. 雨除:是指一些颗粒物可作为形成云的凝结核,成为云滴的中心,通过凝结过程、碰撞过程使其增大为雨滴,进一步长大而形成雨降落到地面,颗粒物也就随之从大气中被去除。

52. 冲刷:是降雨时在云下面的颗粒物与降下来的雨滴发生惯性碰撞、扩散、吸附过程,从而使颗粒物去除。

53. 空气动力学直径(Dp):与所研究粒子有相同终端降落速度的、密度为1g/立方厘米的球体直径。

54. 可吸入粒子: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Dp10um.

55. 降尘: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10 um的粒子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这部分颗粒物称为降尘。

56. 总悬浮颗粒物:又称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其粒径多在100 um以下,尤以10 um以下最多。

57. 飘尘:可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其粒径主要是<10 um的颗粒物。

58. 粗粒子:其多由机械过程所产生的扬尘、液滴蒸发、海盐溅沐、火山灰、风沙等一次颗粒物构成,因而它们的组成与地面土壤相近。

59. 细粒子:

60. 成核作用:是指过饱和蒸汽在颗粒物表面上形成液滴的现象。

61. 吸收:气体和蒸汽溶解在微粒中的现象。

62. 吸着:吸附在颗粒物表面上的。

63. 化学吸附作用:涉及特殊的化学相互作用的吸着。

64. 有机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的有机物质凝聚而形成的颗粒物,或有机物质吸附在其他颗粒物上形成的颗粒物。

65. PAH:是由若干个苯环彼此稠合在一起/是若干个苯环和戊二烯稠合在一起的化合物。

66. 富集因子法:是用于研究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的富集程度,判断和评价颗粒物中元素的天然来源、人为来源。

67. 水环境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在天然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反应机制、迁移转化、归趋的规律与化学行为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8. 生产者:利用太阳能从无机矿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体。

69. 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70. 生产率:水体产生生物体的能力,其由化学的及物理的因素相结合而决定的。

71. 天然水中的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

72. 总碱度:又称甲基橙碱度,在测定已知体积水样总碱度时,可用一个强酸标准溶液滴定,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当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PH4.3),停止滴定,此时所得的结果称为总碱度。

73. 苛性碱度:达到PHco3²¯所需酸量时的碱度。

74. 天然水中的酸度: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指放出H+/经过水解能产生H+的物质的总量。

75. 腐殖质:当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时,不易被分解的部分与微生物分泌物相结合形成一种无定形胶态复合物称为腐殖质。

76. 专属吸附:是指吸附过程除了化学键的作用外,还有加强的憎水键、氢键、范德华力等作用。

77. 离子交换吸附:在吸附过程中,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离子。

78. 絮凝:由聚合物促成的胶体颗粒的聚集,包括:聚合物黏结架桥絮凝 、无机高分子的絮凝、 絮团卷扫絮凝、 颗粒层吸附絮凝、 生物絮凝、“边对面” 絮凝。

79. 凝聚:由电介质促成的胶体颗粒的聚集,包括:压缩双电层凝聚 、专属吸附凝聚、 胶体相互凝聚。

80. 压缩双电层凝聚:由于水中电解质浓度增大而离子强度升高,压缩扩散层,使颗粒相互吸引结合凝聚。

81. 专属吸附凝聚:胶体颗粒专属吸附异电的离子化合态,降低表面电位,即产生电中和现象使颗粒脱稳而凝聚。 

82. 絮团卷扫凝聚:已经发生凝聚或絮凝的聚集体絮团物,在运动中以其巨大表面吸附卷带胶体微粒,生成更大絮团,使体系失稳而沉降。 

83. 颗粒层吸附凝聚:水溶液透过颗粒层过滤时,由于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使水中胶体颗粒相互接近而发生凝聚或絮凝。 

84. 生物絮凝:藻类、细菌等微小生物在水中也具有胶体性质,带有电荷,可以发生凝聚。

85. 辛醇水分配系数:即化学物质在辛醇中质量和在水中质量的比例,用Kow表示。

86. 胶体相互凝聚:两种电荷符号相反的胶体相互中和而凝聚/其中一种荷电很低而相互凝聚,属异向凝聚。

87. “边对面” 絮凝:黏土矿物颗粒形状呈板状,其板面荷负电,边缘荷正电,各颗粒的边与面之间可由静电引力结合,而且是可逆性,所以生成松散的絮凝体。

88. 第二极小值絮凝:一般情况下,位能综合曲线上的第二极小值较微弱,不足以发生颗粒间的结合,但若颗粒较粗/在某一维方向上较长,就有可能产生较深的第二极小值,使颗粒相互凝聚。

89. 聚合物黏结架桥絮凝:胶体颗粒吸附高分子电解质而凝聚,属于专属吸附类型,主要是异电中和作用,另即使负电胶体颗粒也可吸附非离子型高分子/弱阴离子型高分子,也是异体凝聚作用,而聚合物具有链状分子,也可同时吸附在若干个胶体微粒上,在微粒间架桥黏结,使它们聚集成团。

90. 什么是电子活度,天然水的PE,决定电位? (1) 电子活度: pE=-1gae)是氧化还原平衡体系电子活度的负对数。式中: ae:水溶液中电子的活度。  (2) 天然水的PE:是平衡状态下(假想)的电子活度,它衡量溶液接受或给出电子的相对趋势,在还原性很强的溶液中,其趋势是给出电子。(3)决定电位:因为天然水体是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混合体系,若某个单体系的含量比其他体系高得多,则此时该单体系电位几乎等于混合复杂体系的pE,称之为 “决定电位”。  

91.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是指配合物在溶液中解离成中心离子和配体,当解离达到平衡时,解离程度的大小。

92. 螯合物:具有不止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如甘氨酸、乙二胺是二齿的配体;二乙基三胺是三齿的配体;乙二胺四乙酸根是六齿的配体;它们与中心原子形成环状配合物,称为螯合物。

93. 累积稳定常数:是指几个配体加到中心金属离子过程的加和。

94. 生长代谢:当微生物代谢时,一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成所需的碳,该有机物被降解这种现象叫生长代谢

95. 异向絮凝:由颗粒的热运动即布朗运动推动下发生碰撞而絮凝。

96. 同向絮凝:在水流速率梯度的剪切作用下,颗粒产生不同的速率而发生碰撞和絮凝。

97. 水俣病:1953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渔村,发现一种中枢神经性病的公害病。

98. 原子经济性:

99. 遗传毒物:

100. 被动易化扩散:有些物质可在高浓度侧与膜上特异性蛋白质载体结合通过生物膜,至低浓度侧解离出原物质。

10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102. 多氯联苯(PCBs):是一组由多个 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中氢原子而形成的氯代芳烃类化合物。

103. 多环芳烃(PAH):是指两个以上苯环连在一起的化合物。

104.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性、疏水性基团的物质。

105. 亲水性(HLB):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平衡比值称为亲水性。

106.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它包括自然和人为条件下的降解和无害化过程。 

107. 强化生物修复: 人为修复工程一般采用有降解能力的外源微生物,用工程化手段来加速生物修复的进程,这种在受控条件的生物修复又称强化生物修复或工程化的生物修复。

108. 植物修复技术:直接利用各种活体植物,通过提取、降解、固定等过程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削减污染物的毒性,可以用于受污染的地下水、沉积物、土壤的原位处理。

109. 耐性植物:不管是超积累植物还是植物稳定、植物挥发中的植物,对重金属的毒害都是有忍耐机制的,统称耐性植物。

110.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能,使污染物氧化分解,转变成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从而消除土壤和环境水体中的污染。氧化剂能使污染物转化或分解成毒性、迁移性或环境有效性较低的形态。

111. 电动力学修复:利用电动力学原理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方法。

11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d5416502020740bf1e9b5e.html

《环境化学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