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作文底蕴创新 - 广博深厚,纵横古今 知识精讲

发布时间:2019-03-18 06:59: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三作文底蕴创新——广博深厚,纵横古今

本讲教育信息

. 教学内容:

底蕴创新——广博深厚,纵横古今

【本讲主要内容】

浑厚的历史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人文精神,是写作的不懈追求。穿超历史,纵横捭阖,让古今中外先贤们思想的花瓣,漫天飞舞在文章的天宇,就会成就靓丽的佳作。

【解题方法指导】

一、情景再现法

历史越久远,岁月的烟雾越浓密。把历史尘封的画面清晰地再现出来,这些失落的旧闻会让读者激动不已。如山东省高考优秀作文《刺秦》:

太子的身影已在远方消逝成一个小白点,易水的澎湃涛声还依稀可辨,毫无暖意的寒风吹着车上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吱吱作响,我看了一眼舞阳,他也在望着易水的方向。高渐离的筑声又在心头响起,我的豪气复在胸间奔涌。 

如果我的膝沾着秦国的土,那么我是在对着浑厚下跪;如果我的背挡着楚国的歌,那么我是在为着激昂停留;我的呼吸有齐鲁风的节奏,我的胸怀有吴越水的温柔;我从风萧萧的燕国离别,走向苍茫茫的秦国的险途,我此行必死。嬴政,你的死期已到!我将以你的人头来洗刷太子的耻辱,以你的人心来告慰樊将军的英灵,以你的鲜血来偿还天下苍生的血债。嬴政,受死吧! 

文章运用情景再现法,把荆轲刺杀秦王的过程很逼真地再现出来:易水垂别、沿途所见、夜探皇宫、改变选择、刺杀秦王五个片断如影片镜头般一一呈现,令读者仿佛看到了电影《英雄》。 曾经被时间的尘土掩埋的历史情景,被岁月的足迹抹得模糊的艺术细节,让想象重新拾起、清扫、粘结、复原、再现。 抓住历史的某一切入点,用想象的镊子将粘结的历史篇章轻轻翻开,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补充或剪切,一幕幕由语言拍摄的历史场景或片断缓缓流过脑屏幕,一篇优秀的文章就诞生了。 

除了再现历史情景外,也可以再现诗歌情景,如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人与路》就是乘着戴望舒的才情诞生的一篇优秀作文,文章再现《雨巷》的情景,如诗如画,如泣如诉,读后唇齿留香。

二、典型人物法

充满文化芬芳的历史、文学人物,他们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他们为创作原型,文章底蕴定会芳香四溢。如湖北省高考优秀作文《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到浑浊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然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跳出浑浊秽气的世俗;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独立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庄子知入知出,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月明。他面对一池澄清秋水,背对功名利禄,他的心就如同身边流淌的溪水一样清澈,洁净。

选文择取庄子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典型文化人物,有力地阐明了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的观点,从几十万考生中脱颖而出,理所当然。

三、诗词引用法

如果我们能在行文中适当地引用诗文歌赋,则能传递浓浓的文化信息,显示我们厚重的文化底蕴。古人云:“诗者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写文章亦如此。如湖北省优秀作文《回归母语的本源》:

远离浮躁,回归母语,我们的灵魂将更加充实和美丽。先秦的诗经楚辞,魏晋的乐府双璧,盛唐两宋的诗词雅韵,明清的小说散文,都源源不断地为民族精神注入营养。“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的求贤若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缱绻情思,“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壮志难酬,“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瑰丽风光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灵魂深处。

选文直接引用四句诗文,得心应手,加上前面对中国灿烂的古文化的概述,淋漓地展现了汉语的魅力,增添浓浓的文化底蕴。当然,这种直接引用尚属于“浅者偷其字”的境界,如果能达到“偷其意”“偷其气”的化用境界,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带着苏轼与泰戈尔上路”,站在先哲的肩膀上才能成就我们的伟大。这三种方法应用时不是截然分裂的,有时综合运用才能整合集团力量,写出令观者侧目的优秀文章。

【典型例题】

例一、(2006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方式。(旅游学专家)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解析:《现代汉语词典》中,“生”解释为“生存、生活”,“生命”,“具有生命力的”;“息”解释为“休息、停止”。 

“生无所息”指只要生存于这个物质世界上,具有生命力的物质都不会停止活动(运动)。这是儒家的一条重要思想,讲究积极进取,生命不息,拼搏不止。

“生有所息”是后人针对“生无所息”而提出的,意思是生活还是要适当的休息,尤其是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总是忙,忙名,忙利,结果忽略了生活的根本,比如亲情、友情等。于是人们提出了以人为本,工作是为了生活的观点。

这两种观点都有积极的一面,比如“生无所息”强调人的主观力量,“生有所息”强调人的本身;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果没有把握好度,过分了,就会适得其反,比如没有目标的“生无所息”就会演变为碌碌无为,而一时的休闲是休息,而一生的休闲则是放纵。我们在写作时,选择两种观点的一种,论述它的必要性,阐述它的作用;也可以辩证思维,既阐释它的时代作用,也指出它的时代局限性。文体方面,议论文、散文、记叙文都可以。

例二、(2007年福建卷)题目:季节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解析:命题作文“季节”属于一个比较感性、比较温和、比较稳妥的开放性题目。就“季节”这个题目而言,在降低审题难度的同时,立意的难度提高了。它给予考生一个弹性很大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想象的空间、概括的空间和抒怀的空间等。但越开放的题目“立意”越难以集中,对考生来说,要在一个小时里把纷乱的感觉,过去的经验、体验理出一个头绪,找到一个较好的切入点,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

更关键的是,要得高分,“立意”不能立一般的“意”,一定要独特。如单纯写在某个季节中的经历、体验,或者泛泛写对于季节的感受,没有独特的视角和“精思”,很容易千篇一律,也就难以吸引评卷老师的眼球。这个题目很容易让考生写成抒情的文章,但光有抒情肯定是不够的,一定要在抒情中表达理性的思考。

构思的角度应该很多。首先,从文体来看,除诗歌外任何文体都可以写,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或者夹叙夹议的文体;可写的切入点比较多,它属于主题不设限的命题,考生可以从喜欢的季节、喜欢的理由等方面来抒写。

其次,从宏观理性的角度来看,从季节的四季轮回延伸到顺应发展规律办事;季节的更替是大自然的规律,季节可以重复,生命不可重复,人生苦短、时光易逝,要珍惜时间和生命;喜欢写议论文的学生也可以从“季节”出发,阐述自己将如何度过青春岁月,让人生有所作为,能在人生的秋季收获累累硕果。

第三,从较高的立意层次来看,季节能反映人生的哲理和感悟,人生有鼎盛也有低谷,严寒酷暑、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掺杂,或者从季节联系到播种耕耘到收获,从这方面来阐述可以让立意更深远。此外,在人生季节的变换中感受生命的意义,把握生命的历程,实现人生的价值也是“季节”的应有之意。就算没有精彩的故事,没有与众不同的观点,没有深度的思考,考生如能调动多元的想象力,从正反两面、多角度揭示季节的内在差异与矛盾,进而引发一些深层次的思考,也可以写出上乘之作。

【范文分析】

大禹,请留步

2006年浙江考生

破败的茅草屋,低矮的围墙。雨滴顺着屋檐滑落,一滴一滴在泥泞的地表绽开。门边,倚着一个女人,披散着头发,形容憔悴。雨水和泪水交汇,弥漫了女人的眼睛。怀里,是一个刚出生还没见过爸爸的婴儿;身旁,是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哭着嚷着要爸爸。

女人木楞楞地站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的小山坡。她知道,男人一定会从此经过。哪怕只有一个背影,一声呐喊,这对她来说已经是老天莫大的赏赐了。

突然,女人眼睛一亮,使劲揉了揉那几夜没合的双眼。“是他,没错,是他!”女人抱紧怀里的孩子,理了理头发,整了整衣服。前方,是浩浩荡荡的一群男人,行色匆匆,表情严肃。带头的男人手拿工具,脚步越来越快。同时内心翻江倒海,是的,他听到清脆而又带着哭腔的一声“禹——”,声音在空旷的山坡上方回旋,直刺进男人的心里。

只要一个小小的拐弯,一个小小的回眸,他就能见到自己心爱的女人,还有那群可爱的孩子,还有那个在襁褓里哇哇大哭的孩子。

“就回去看看嫂子吧,你们都多久没见了……”

“是啊,这里有我们,你放心吧,耽误不了多久……”

一片沉寂。

女人向着这个方向跑来。泥泞的山路,磅礴的大雨。一具虚弱的身体怎能负荷?终于,女人滑倒在路上,怀里的孩子哭得歇斯底里。

男人没有犹豫,也丝毫没有减慢脚步,他头也不回,只是大喝一声“继续赶路!”

雨水顺着女人的发丝流下,冰凉冰凉的。她的心,碎了一地。“孩子,你的父亲不仅仅是你的了,他还是天下子民的。你不要怨他……”

女人号啕大哭起来。禹,我只是想见你一面,难道真的这么难吗?你的生无所息是对我们的残忍,你就真的忍心吗?我只要你给我一个肯定的眼神,只要你抱一抱孩子,只要……我只愿你有所息啊!

女人哽咽了。哭声喊声响彻天边。

一片沉寂。

男人最终还是没有回头。义无反顾地走了。山的那边,一支浩荡的队伍,一片匆忙交叠的脚印。山的这边,一声悲凉的叹息,一颗破碎的心。

后记:历来颂扬的生无所息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于是,日以继夜的工作,公而忘家的拼命成了成功者的追逐。在受到无数羡慕眼光,成就无数事业的同时,是否有人同情他们的家人?是否有人知道他们生命中最最基本的情愫正在被忽略?我只愿生有所息。

点评:本文穿越时空,再现了历史上流传千古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截取过家门的一个场面,以其形象的描写,丰富的联想,给读者描绘了一个悲壮凄美、铁骨柔情的场面。文章一反很多作品中把大禹作为主人公的写法,而选取一个倚门盼夫的思妇的形象,将神话与现实完美地结合起来,生动的细节渲染出当时的情景,细腻的心理描写尽显主人公的情愫,直击读者心灵,让人动容。而结尾的后记,让人在感动的同时,引发对历传的“生无所息”的思考,使文章更显深度。

季节

一年四季春夏与秋冬,吾独爱秋,一个让人产生无限感慨却也显得那么悲凉的季节。

它虽然没有春天花儿般的绚丽多彩,也没有夏日里草木茂盛的盛况,更没有冬天里漫天飞舞的雪花,却有许许多多装满黄金大道的落叶景观。

秋季来临时,我不喜欢观看枫叶的红火、青松的苍翠、菊花的绽放,却喜欢一株株让人无法抹去记忆的梧桐树——叶大、空心。

秋,这个季节,南方还是多雨的,绵绵细雨,一个害羞的女子。听到“疏雨滴梧桐”,这一“滴”字,不仅滴到了梧桐叶上,更是滴进每个有心人的心田。因为凄凉,所以李清照写出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因为离愁别绪,让这位“女中豪杰”产生了愁心、愁意。

也因为离情,温庭筠吟唱出了:“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几句深情却也简短的话,让词人的心中有处话凄凉,那就是秋季里的梧桐。

因为什么使白居易也吟出这样一句“秋雨梧桐叶落时”呢?因为愁苦,因为秋季。秋雨,梧桐,二者兼得,营造出秋季悲凉的气氛和凄清的意境,让有心人滴入梧桐雨。

秋,这个季节,也必须与月同在。月是有心人寄托情感的心灵场所。月亮,月暗,月圆,月缺,真正的是月凉。

苏轼的“缺月挂疏桐”,会不让人产生遐思吗?

朱淑真的“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不知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呢?

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那月如钩,何人能不感到秋的冷清呢? 

多么凄凉的秋季!多么让人伤感的秋季啊!秋季,与梧桐,与绵雨,与缺月合照出一张照片,那张照片只有存在我们的心中方能永存。那张照片是对秋季的真实写照。那梧桐,也许寒鸦也不肯栖;那绵雨,也许大雁也羡慕;那缺月,也许文人墨客在寄托情感。

没有秋季是不完整的四季!

但总觉得梧桐、绵雨、缺月这张照片需要一颗文人墨客的心,那情感才能真正得到体会。

一年四季,吾独爱秋———凄清的季节,情感的季节。

点评:结构完整而紧凑。开篇用“一年四季春夏与秋冬,吾独爱秋,一个让人产生无限感慨却也显得那么悲凉的季节”一句点题,并且确定了下文的情感基调“爱秋是一个让人产生无限感慨却也显得那么悲凉的季节”。正文部分紧承开头的定位,通过写秋天的“绵雨”、“梧桐”、“缺月”充分诠释了本文的基调。结尾再用“一年四季,吾独爱秋———凄清的季节,情感的季节”照应开头,升华主题。

大量的引用李清照、温庭筠、苏轼、朱淑真、李煜的诗词,更使文章语言简洁优美,充满着诗的意境。说句语重心长的话,背诵名句并不仅仅是为了拿名句填空的5分,学以致用是根本!

【帮你积累】

诗中月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3.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4.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7.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8.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9.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唐·杜甫《漫成一首》)

10.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1.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12.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运用方向:“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经典的意象,思乡之愁,羁旅之情,时光不再的悲伤等都可借其传达,写作时适当引用,既可丰富文化底蕴,也可寄予自己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1582b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f.html

《高三语文作文底蕴创新 - 广博深厚,纵横古今 知识精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