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致富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19-06-13 00:47: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勤劳致富先进事迹



  篇一:勤劳致富事迹材料
  致富能手刘英先进典型事迹材料我是五九七农场第三管理区十七作业站女工刘英,现年45岁,汉族,初中文化,1988
  年与外地青年孙占波结婚,婚后就一直在十七作业站生活,结婚已有20个年头,这20年中,
  我由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子,通过自强自立,勤俭持家,靠科技靠勤劳致富,成为众姐妹们学
  习的好榜样。刚成家时,由于双方父母都是农村的,家庭条件都不好,一年靠种地挣的钱刚够吃喝,
  几乎没有节余,但是我并没有坐着犯愁,丈夫在农忙季节干活时,我就在家里养殖几头肥猪,
  挣点生活费,生活马马虎虎也算过得去,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1994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1994年的春季,家里发生了变故,丈夫突然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再也干不了农活了,多
  病的身体需要大量的资金,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以积蓄,而且还欠下了大量的外债,孩子上
  学又要花钱,这使我们平稳安定的小日子被打破了,看到家里生活情况的日益艰难,我们夫
  妻俩时时发愁,唉声叹气,特别是丈夫对此特别郁闷。我们家的困难情况,作业站女工主任杜培凤了解后,主动跟作业站站长反映,经作业站
  领导商议,最终优先让我们家种植了30亩旱田地,并且是下打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
  难。到了1998年,我们两口子用种地挣到的钱种植了75亩甜菜,结果都被大雪埋了,连生
  活费都没有了。女工主任杜培凤看到我们的这种情况,发动十七作业站的班子成员凑集了
  2000元救助款,为我们家的日常生活开销解决了燃眉之急。生活就在平静中这样渡过,在此期间,我们两口子也不断地探索挣钱的门路,我想了更
  新种植品种、养殖、或到外地打工等,可都没有很好的实施。到了20XX年春,在女工主任的
  支持和鼓励下,我搞起了肥猪养殖。由于刚开始资金不足,我便通过女工主任并与上级女工
  部门沟通,经区站两级女工组织积极支持,农场女工部连续两年为我申请女工扶贫基金6000
  元用于养猪、养鸡,并且全程跟踪提供科学养殖技术和销售信息。到了20XX年,我的养殖
  业已发展到十多头繁育肥猪,几十头仔猪的规模,每年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可由于我家周
  边没有足够大的空地,猪舍无法再扩建。在加上夏天猪粪的味道难闻,许多邻居对此反映较
  大。女工主任了解情况后,马上为我寻找到作业站西边的适合盖猪舍的位置,这个地方由于
  位置较偏僻,又不影响人们的休息,正适合盖猪舍。由于有作业站领导的大力支持,我的养
  殖的劲头更高了,我与家人利用业余时间自建了占地为140平方的砖瓦式猪舍,而且构造也
  越加趋于科学化,猪舍分为产仔间,采食间等,在养殖上也由以前的粗养到现在的分时间、
  分阶段的精养。科学的饲养加上精心的管理,我的养殖发展的越来越好了,手头的余钱也在
  不断增加。截止到20XX年,我的养猪业已发展到现有60多头猪,年出栏达120余头,近三
  年的年均纯收入都在达到了20000多元以上,加上种地收入,每年都有3700048000元左右,
  小日子与夫妻俩人的心情一样,慢慢晴朗和阳光起来。20XX年,管理区的养殖业,特别是养猪行业遭遇严重的高热病,多数养殖户损失重大,
  造成猪的大面积死亡,可是我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这与我的良好的饲养习惯和科学化养殖
  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首先每天都会定时的清理猪舍,撒上石灰消毒、及时给猪吃上预防疾
  病的药物。于是我同时也成为了养殖户学习的对象,经常有别的作业站的养殖户向我讨教经
  验,我都一丝不苟的告诉了别人,得到周围邻居的一致好评。12月中旬,五九七农场的杜增
  福主席和女工部长蒋姝洁对养殖户进行了回访,其中就有我的家庭,当时我激动地拉住杜主
  席的手,深情的说道:感谢农场工会这些年对我的照顾,使我有信心克服在养殖业上的各种
  困难,特别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使我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没有农场工会的帮助就没
  有我今天的成功,农场工会就是我的娘家人。像我这样一个平凡的农村女子,靠勤劳和科技,由穷困变成了现在的小康之家,一家
  和谐幸福,一时成为全作业站女人都羡慕的幸福之家。都是由农场工会帮助我的,在以后的
  道路上我要带领更多的妇女同志一起走向致富的道路。不辜负农场工会对我的希望。六户镇武王蔬菜协会典型事迹材料六户镇武王蔬菜协会
  近年来,我们立足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策优势
  和产业优势,以“百万农户致富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培育发
  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功组建了六户镇武王蔬菜协会,不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民增
  收之路。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707元。20XX年被评为区级“五个好”村党支部、
  区级小康文明村。20XX年,被评为市级小康文明村。
  一、立足产业优势,让蔬菜协会成为农民增收的龙头武王村人多地少,群众素有种植西红柿的传统,通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种植规模逐年
  扩大。但是,由于西红柿的储存期短,农户种植西红柿的时间不一致,西红柿上市时间存在
  差异,农民种植西红柿的收益受市场影响很大,很难形成产业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群众联
  合闯市场的愿望非常强烈。同时我们也深切体会到要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提高农业抗风险
  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利用协会这个载体把群众组
  织起来,整合力量,壮大经济。经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成立蔬菜协会有两大优势:一是政
  策优势,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分别下发文件,明确提出要把建立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作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措施。二是产业优势,武王村以毛粉西红柿、以色列大红西红
  柿为主要品种、以蔬菜大棚为优势、于20XX3月在区科协的指导下,成立了六户镇武王蔬
  菜协会。经过二年来的运作,蔬菜协会拥有蔬菜批发市场1处,生产基地660亩,会员350
  户,1000余人,实现会员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二、建立健全协会工作机制,加强协会自身建设蔬菜协会成立后,一方面,以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技术引进、技术
  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推广等为重要服务内容,建立了各项议事制度、会议制度、财务制度
  和管理制度,成立了各类蔬菜生产服务机构。在服务宗旨上,以互惠互利、联合协作为主要
  内容;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共同致富奔小康为目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实现蔬菜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逐步走向一体化经营。另一方面,确
  立了六个工作任务:一是宣传贯彻各级政府对有关蔬菜生产方针政策,指导规划会员蔬菜无
  公害区域化种植,实行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积极
  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要求、意见和建议,为会员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等服务;三是
  为会员提供良种物资、技术信息和资金信贷等服务,改善会员生产、生活环境,加强道路、
  排灌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四是加强信息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市场,促进协会、市场、会员
  之间协调发展,解决会员蔬菜产销中的困难和问题,优先在会员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五
  是向有关部门申请农产品品牌标志,使会员充分享受区域性知识产权带来的利益;六是发起
  并加快会员的生产、生活互助活动。同时  
,为更好地向广大会员及农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协会一是抓宣传。通过印发宣传
  材料,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设立宣传栏、外出参观学习等方法,大张旗鼓地宣传协会建设的目的意义,提高广大农户加入蔬菜协会的积极性,把加入协会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协会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抓队伍。加强队伍管理,积极发展会
  员,对每个会员的生产、经营管理、特长能力进行登记备案、建档立卡,实行户籍管理,及
  时为广大会员提供便捷有效地服务。三是抓设施和种植基地配套建设。基地位于武王村东、
  四干渠以南,共有蔬菜大棚320栋,面积660亩。今年以来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一条长
  5.6公里×宽6米的柏油生产路建设已经完成。(2)配套完善蔬菜示范园排灌系统,其中,
  完成修筑扬水站1座和铺设20000米给水管道,1500米硬化渠道建设。一座库容30万方水
  库已经疏挖完成。3)修筑示范园区大小生产桥3座,已经完成3座。另外,占地面积达12600
  平方米的集蔬菜批发、农资供应、农业信息服务、农民培训于一体的武王蔬菜批发市场建设
  已经完成图纸设计和工程招标,开始动工建设。该市场计划总投资300多万元,设计建设占
  地2000平方米市场大棚1座、占地360平方米农资超市1座、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综合服务
  楼1栋、占地1080平方米共45间经营房(位于市场东西两侧)。总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区、镇科协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在奔康致
  富路上迈出了扎实的脚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感到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一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指导方针,制定更高标准的规划,采取更行之有效的措施,继续扩大协会规模,
  吸纳更多的群众加入协会,在发挥协会的辐射带动能力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绩。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经验事迹材料
  一、抓特色,创品牌
  一抓特色着力抓好以106国道和s322线产业带、示范村建设形成了以********
  村为主蔬菜产业带以****为主黄姜示范带以****为主食用菌示范带形成规模效益发挥示
  范带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加产业项目建设如我乡**村现已建成蔬菜基地350
  黄姜基地187亩花椒基地210**村育苗基地100亩食用菌82**村黄姜272亩无公害蔬菜
  315**村规模养猪形成特色以三个示范村为基础带动其它产业基础较好***二创品牌着力
  打造好青扁豆、甜玉米、美国红菜、甘蓝、良种茄子为主绿色蔬菜品牌;有“黄金之药”称
  号黄姜品牌有山珍之称食用菌、花椒品牌
  二、抓投入,成规模认真研究、宣传、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支持农业生产有关政策用好用足县产业扶
  贫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入农业产业政策全乡有1300多户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中来
  其中三个试点村核定项目、张榜公布、申请信贷资金农户671户信用社放贷180余万元产业
  订单老板投入资金70余万元相关建整扶贫村投入3万元如市***局驻**村建整扶贫工作队制
  定了产业投入扶持政策较好地解决了发展特色农业缺乏资金投入问题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
  涨参与率大幅度提高产业规模得到扩大扶持了一大批种养大户如**村养猪大户扶启元、**
  村***(年出栏猪200头以上)**村食用菌种植大户***6个大棚)等
  三、抓服务,促发展
  四、抓订单,活流通市场生产先导成败关键发展订单农业降低产业风险今年我乡已落实订单面积1759亩与
  790户签订了订单合同主要有深汝蔬菜公司和广州金农蔬菜公司、郴州曾凡元老板等;有徐
  清芳、吴高鹏老板食用菌订单;有隆平高科分公司、县药材开发办超级稻、黄姜订单;富春
  公司花椒订单较好地实现了规模生产与市场对接曾凡元老板现已销售良种茄600吨利润10
  万余
  五、抓科技,出效益积极开展科研试验和科技推广如试种了4亩地面菇推行大面积地膜覆盖推广良种等提高
  科技含量通过发展专业协会广范开展农业科普宣传集中进行技术培训引导大户经营提高农户
  生产技术*****种植1.2亩良种茄子亩产达4500公斤实现产值2500元纯利收入达1700/
  亩;*****年出栏牲猪200头以上建有沼气池两个仅养殖净收入达4万元以上;我乡有全县
  烟叶销售均价最高3户农户*************均价达到6.2元;据郴州曾凡元老板介绍
  我乡生产良种茄子连续7年种植蔬菜以来质量最好60%达到1/个;**89.5个大棚巴西
  菇平均每棚纯利3000余元推行套种菜——稻——菜烟——玉(菜)连作等种植方式提高复种
  指数实行三季种植模式耕地亩产值达到4500余元提高了生产效益今后我们一定要继续把握县产业扶贫政策机遇引导农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一要
  抓好订单农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大力招商引资办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化解市场风险今年冬种工
  作重点在“两个基地”建设一甘蓝生产基地二美国红菜生产基地二加强领导强化服务继续强
  化乡农业产业组工作职责完善考核机制加大服务力度继续实1名干部交10名农民朋友工作
  制度搞好“三帮”(帮信息、帮资金、帮技术)三要积极抓好服务要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提
  高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水平使老板舒心、群众安心、政府放心要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特色农
  业繁荣农村经济成功之路倾情蔬菜保护地农民致富引路人——阜蒙县蔬菜站站长王洪岩同志事迹材料作者:阜蒙金农网发布日期:20XX-4-210:41:00来源:【字号:大中小】本条信息
  已浏览0人次王洪岩,现任阜蒙县农业局蔬菜站站长,毕业于辽宁省熊岳农校,198410
  月分配到县农业中心植保站。1999年,被任命县蔬菜技术指导站站长。十年来,他始终奋战
  在农业生产一线,特别是在全县蔬菜保护地建设工作中做出了贡献。
  一、想农民之所想,探索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带出一流科技队伍。县蔬菜站成立之初,技术干部都是由其它各
  站临时抽调组成,他们既没有蔬菜生产经验,又没有深入生产一线的经历,指导全县蔬菜保
  护地生产可以说也是门外汉。为解决这一问题,王洪岩带领全站技术干部从业务学习做起,
  制定计划,坚持每周业务学习日,并到周边市、县学习,每月进行一次单位内部业务知识讲
  演,通过一系列强化学习活动,全站技术干部业务理论知识方面明显提高。为了把理论知识
  和实际生产相结合,20XX年,王洪岩个人投资10万余元,建起了100米长的三栋温室,主
  要用于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和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目前,全站十名技术干部全部达到
  本科以上学历,有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他们都能深入一线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
  题。
  二是献计献策,提出蔬菜保护地新思路。作为县蔬菜站站长,王洪岩始终坚持探索加快
  农民增收致富途径不动摇。他多次为县农业局和县委、县政府献计献策,建议将蔬菜保护地
  产业列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项目。20XX年,他建议到北镇参观学习,当年在于寺镇修
  建“厚墙体日光温室”4个小区,种植香瓜当年获得高效益,不仅收回了建设成本还略有剩
  余,农民尝到了发展保护地的甜头。第二年,蔬菜保护地在王府、富荣、阜新镇等二十个乡
  镇推广。
  三是树立典型,加快蔬菜保护地发展步伐。在蔬菜保护地工作中,王洪岩探索总结出了
  “带领农民看,帮助农民算,用政策引导农民干”的工作方法。他知道农民朋友面临十年九
  旱的气候条件,要想走出贫困,加快致富奔小康,就必须在大力发展蔬菜保护地生产上下功
  夫。于是他带领蔬菜站技术干部在于寺镇八里卜村棚区,福兴地镇西大营子棚区,富荣镇富
  荣镇棚区,伊吗图庄家店棚区树立典型,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加强管理,达到“当年建
  棚,当年投产,当年收回成本”,极大鼓舞了广大棚户种菜的士气,现实让广大农民看到,只
  要扣棚种菜就能发家致富。
  二、盼农民之所盼,探索蔬菜保护地发展新道路一是积极探索蔬菜保护地建棚新模式。20XX年以来,在王洪岩的建议下,通过借鉴周边
  县、市经验,结合阜新地区气候特点,提出了“厚墙体、高举架、无支柱、半地下”的日光
  温室建棚模式。这种模式在阜蒙县最北部乡镇可进行冬季越冬生产,并且创造出100米温室
  产值超过5万元的高效典型。20XX年,在伊吗图、大巴镇、王府镇等15个乡镇大面积推广。二是引进新品种,提高覆盖率。在保护地生产中,王洪岩将新品种引进做为全站的工作
  重点,先后与荷兰瑞克斯旺、瑞士先正达、以色列海泽拉等公司合作,引进了377437
  76尖椒,布利塔茄子,赛贝娜西红柿,翠宝香瓜等国际优良蔬菜新品种1000万粒,累计推
  广面积5000亩,通过引进新品种,比种植常规蔬菜品种每亩大棚增收5000元,五年累计增
  加农民收入2500万元。篇二:xx镇勤劳致富家庭陶梅事迹材料自主创业不畏艰扶贫济困共富裕43岁的陶梅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她的印象中从小就是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终日
  辛劳,仅靠几亩地维持生活现状。90年代与丈夫结婚时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生
  活的重担就这样压在了这个弱小的女子身上,但传统的农业耕作对她家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没
  有多大改变。穷则思变,踏入技术务农经商之路才能改变命运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于是她
  利用成家之后辛苦积攒的一点钱开始了她的黄瓜大棚种植之路。20XX年蔬菜大棚还没有发展
  起来,很多农户都质疑大棚经营能否获得收益。陶梅得知这个创业项目后,抱着试试看的心
  理买了一套大棚,刚起步阶段是最艰难的,首先得解决起动资金的问题,她多方筹集四处奔
  走,加上辛苦积攒的家底终于筹到了所需的3万元,承包了本村的一块土地。解决了土地和
  资金的问题才仅仅走出了创业初期的第一步,黄瓜的大棚种植还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瓜苗
  播下后,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骄阳似火,陶梅总是早起晚归,认真了解黄瓜的长势情况,遇到
  有病虫害等问题及时向村里镇上的农技站请教。眼见着克服了资金、人员、技术等各方面的
  问题,20XX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却几乎将她的创业之路中断。唯一的一幢大棚是她的命根子,
  却在一夜之间被压塌,待摘的瓜苗大部分都被冻死,望着终日倾注的心血在顷刻被毁于一旦,
  陶梅一家欲哭无泪,但是她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被困难磨砺得更加坚强。她擦干眼泪,与丈夫家人互相扶持着重整瓜棚,购买新苗,无论是白天
  还是黑夜,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她都日夜守着这一块土地,等
  新一季的瓜苗采摘结束,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终于落了地。每天陶梅干完田里的农活,只要听说哪里有农业技术培训班,就不放过学习的机会。经
  过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凭借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她大棚里的黄瓜和草菇已经
  远近闻名,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家庭生活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日子
  过得红红火火。正是靠着这样的毅力和勇气,陶梅的大棚规模越来越大,从初期的1个发展
  到现在的16个,从身单力薄的一人创业发展到如今20余人的专业化经营,陶梅感受到了实
  实在在的成功。
  陶梅经常说“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富裕起来的她时刻不忘身边群众,总
  是毫无保留地向别人传授自己的致富心得,在她的带领下,全村大棚蔬菜如全村蔬菜种植年
  产值达5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全村经济的发展。每当别人有技术上的困难,她都将自己的技
  术经验传授给他们,不少村民还特意拜她为师,现在她的大棚也发展到了16套,并产生了一
  定的规模效益。近几年来随着大棚规模的不断扩大,她又想通过招工来解决村里部分乡亲劳
  动就业的困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尽自己所能帮助困难乡亲,陶梅还想方设法领他们走上富裕的道路,这六年来,她带领生产队十多名妇女开始规模
  化大棚的生产运作,均得到了喜人的收获。陶梅深知在勤劳致富的同时更要注重自己内在品质的塑造。过去没有时间更没有条件,
  现在有能力了,更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学习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以
  全新的形象去迎接新的挑战,去创造新的奇迹。因此,她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学文化、
  学科学、学技术等,慢慢地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新时期的现代农村妇女的代言人。在不断塑造
  自己的同时,陶梅还引领更多的妇女积极学习,不断地改造自己,让更多的妇女成为有思想、
  有素质、有主见、有地位、有作为的现代农村妇女,成为新农村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陶梅从一个农家女发展成群众公认的女能人,靠着自己的拼
  搏和大胆创新的创业精神。她相信以她实干、苦干加巧干的精神,她的黄瓜不仅要走向苏南
  更要走向各地甚至走出全国。篇三:农村勤劳致富典型事迹模板
  篇二:致富能手典型事迹材料
  致富能手刘英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我是五九七农场第三管理区十七作业站女工刘英,现年45岁,汉族,初中文化,1988年与外地青年孙占波结婚,婚后就一直在十七作业站生活,结婚已有20个年头,这20年中,我由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子,通过自强自立,勤俭持家,靠科技靠勤劳致富,成为众姐妹们学习的好榜样。
  刚成家时,由于双方父母都是农村的,家庭条件都不好,一年靠种地挣的钱刚够吃喝,几乎没有节余,但是我并没有坐着犯愁,丈夫在农忙季节干活时,我就在家里养殖几头肥猪,挣点生活费,生活马马虎虎也算过得去,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1994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1994年的春季,家里发生了变故,丈夫突然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再也干不了农活了,多病的身体需要大量的资金,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以积蓄,而且还欠下了大量的外债,孩子上学又要花钱,这使我们平稳安定的小日子被打破了,看到家里生活情况的日益艰难,我们夫妻俩时时发愁,唉声叹气,特别是丈夫对此特别郁闷。
  我们家的困难情况,作业站女工主任杜培凤了解后,主动跟作业站站长反映,经作业站领导商议,最终优先让我们家种植了30亩旱田地,并且是下打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到了1998年,我们两口子用种地挣到的钱种植了75亩甜菜,结果都被大雪埋了,连生活费都没有了。女工主任杜培凤看到我们的这种情况,发动十七作业站的班子成员凑集了2000元救助款,为我们家的日常生活开销解决了燃眉之急。
  生活就在平静中这样渡过,在此期间,我们两口子也不断地探索挣钱的门路,我想了更新种植品种、养殖、或到外地打工等,可都没有很好的实施。到了20XX年春,在女工主任的支持和鼓励下,我搞起了肥猪养殖。由于刚开始资金不足,我便通过女工主任并与上级女工部门沟通,经区站两级女工组织积极支持,农场女工部连续两年为我申请女工扶贫基金6000元用于养猪、养鸡,并且全程跟踪提供科学养殖技术和销售信息。到了20XX年,我的养殖业已发展到十多头繁育肥猪,几十头仔猪的规模,每年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可由于我家周边没有足够大的空地,猪舍无法再扩建。在加上夏天猪粪的味道难闻,许多邻居对此反映较大。女工主任了解情况后,马上为我寻找到作业站西边的适合盖猪舍的位置,这个地方由于位置较偏僻,又不影响人们的休息,正适合盖猪舍。由于有作业站领导的大力支持,我的养殖的劲头更高了,我与家人利用业余时间自建了占地为140平方的砖瓦式猪舍,而且构造也越加趋于科学化,猪舍分为产仔间,采食间等,在养殖上也由以前的粗养到现在的分时间、分阶段的精养。科学的饲养加上精心的管理,我的养殖发展的越来越好了,手头的余钱也在不断增加。截止到20XX年,我的养猪业已发展到现有60多头猪,年出栏达120余头,近三年的年均纯收入都在达到了20000多元以上,加上种地收入,每年都有3700048000元左右,小日子与夫妻俩人的心情一样,慢慢晴朗和阳光起来。
  20XX年,管理区的养殖业,特别是养猪行业遭遇严重的高热病,多数养殖户损失重大,造成猪的大面积死亡,可是我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这与我的良好的饲养习惯和科学化养殖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首先每天都会定时的清理猪舍,撒上石灰消毒、及时给猪吃上预防疾病的药物。于是我同时也成为了养殖户学习的对象,经常有别的作业站的养殖户向我讨教经验,我都一丝不苟的告诉了别人,得到周围邻居的一致好评。12月中旬,五九七农场的杜增福主席和女工部长蒋姝洁对养殖户进行了回访,其中就有我的家庭,当时我激动地拉住杜主席的手,深情的说道:感谢农场工会这些年对我的照顾,使我有信心克服在养殖业上的各种困
  难,特别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使我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没有农场工会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农场工会就是我的娘家人。
  像我这样一个平凡的农村女子,靠勤劳和科技,由穷困变成了现在的小康之家,一家人和谐幸福,一时成为全作业站女人都羡慕的幸福之家。都是由农场工会帮助我的,在以后的道路上我要带领更多的妇女同志一起走向致富的道路。不辜负农场工会对我的希望。
  六户镇武王蔬菜协会典型事迹材料
  六户镇武王蔬菜协会
  近年来,我们立足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以“百万农户致富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功组建了六户镇武王蔬菜协会,不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民增收之路。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707元。20XX年被评为区级“五个好”村党支部、区级小康文明村。20XX年,被评为市级小康文明村。
  一、立足产业优势,让蔬菜协会成为农民增收的龙头
  武王村人多地少,群众素有种植西红柿的传统,通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但是,由于西红柿的储存期短,农户种植西红柿的时间不一致,西红柿上市时间存在差异,农民种植西红柿的收益受市场影响很大,很难形成产业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群众联合闯市场的愿望非常强烈。同时我们也深切体会到要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提高农业抗风险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利用协会这个载体把群众组织起来,整合力量,壮大经济。经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成立蔬菜协会有两大优势:一是政策优势,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分别下发文件,明确提出要把建立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措施。二是产业优势,武王村以毛粉西红柿、以色列大红西红柿为主要品种、以蔬菜大棚为优势、于20XX3月在区科协的指导下,成立了六户镇武王蔬菜协会。经过二年来的运作,蔬菜协会拥有蔬菜批发市场1处,生产基地660亩,会员350户,1000余人,实现会员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二、建立健全协会工作机制,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蔬菜协会成立后,一方面,以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技术引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推广等为重要服务内容,建立了各项议事制度、会议制度、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成立了各类蔬菜生产服务机构。在服务宗旨上,以互惠互利、联合协作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共同致富奔小康为目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实现蔬菜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逐步走向一体化经营。另一方面,确立了六个工作任务:一是宣传贯彻各级政府对有关蔬菜生产方针政策,指导规划会员蔬菜无公害区域化种植,实行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要求、意见和建议,为会员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等服务;三是为会员提供良种物资、技术信息和资金信贷等服务,改善会员生产、生活环境,加强道路、排灌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四是加强信息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市场,促进协会、市场、会员之间协调发展,解决会员蔬菜产销中的困难和问题,优先在会员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五是向有关部门申请农产品品牌标志,使会员充分享受区域性知识产权带来的利益;六是发起并加快会员的生产、生活互助活动。
  同时,为更好地向广大会员及农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协会一是抓宣传。通过印发宣传材料,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设立宣传栏、外出参观学习等方法,大张旗鼓地宣传协会建
  设的目的意义,提高广大农户加入蔬菜协会的积极性,把加入协会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协会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抓队伍。加强队伍管理,积极发展会员,对每个会员的生产、经营管理、特长能力进行登记备案、建档立卡,实行户籍管理,及时为广大会员提供便捷有效地服务。三是抓设施和种植基地配套建设。基地位于武王村东、四干渠以南,共有蔬菜大棚320栋,面积660亩。今年以来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一条长5.6公里×宽6米的柏油生产路建设已经完成。(2)配套完善蔬菜示范园排灌系统,其中,完成修筑扬水站1座和铺设20000米给水管道,1500米硬化渠道建设。一座库容30万方水库已经疏挖完成。(3)修筑示范园区大小生产桥3座,已经完成3座。另外,占地面积达12600平方米的集蔬菜批发、农资供应、农业信息服务、农民培训于一体的武王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已经完成图纸设计和工程招标,开始动工建设。该市场计划总投资300多万元,设计建设占地2000平方米市场大棚1座、占地360平方米农资超市1座、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1栋、占地1080平方米共45间经营房(位于市场东西两侧)。
  总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区、镇科协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在奔康致富路上迈出了扎实的脚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感到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一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指导方针,制定更高标准的规划,采取更行之有效的措施,继续扩大协会规模,吸纳更多的群众加入协会,在发挥协会的辐射带动能力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绩。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经验事迹材料
  **乡辖11个村1个居委会380514572人耕地面积13385亩典型农业大乡发展特色农业具有传统、资源、区位优势今年我乡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我乡******村列入县产业项目扶贫试点村大好机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特色农业之乡现已种植反季节蔬菜2200亩食用菌大棚145个草本药材1000亩花卉苗木育苗480亩花椒种植300亩优质烤烟200亩甜玉米200亩规模养猪810户报名新建沼气池188个冬种订单蔬菜播种650亩现已板田移栽200多亩公文易爱心文秘网-http://全年可完成蔬菜种植面积4000亩全乡仅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可实现产值1600万元以上人平纯收入增加200元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我们主要做法:
  一、抓特色,创品牌
  一抓特色着力抓好以106国道和s322线产业带、示范村建设形成了以********村为主蔬菜产业带以****为主黄姜示范带以****为主食用菌示范带形成规模效益发挥示范带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加产业项目建设如我乡**村现已建成蔬菜基地350亩黄姜基地187亩花椒基地210**村育苗基地100亩食用菌82**村黄姜272亩无公害蔬菜315**村规模养猪形成特色以三个示范村为基础带动其它产业基础较好***二创品牌着力打造好青扁豆、甜玉米、美国红菜、甘蓝、良种茄子为主绿色蔬菜品牌;有“黄金之药”称号黄姜品牌有山珍之称食用菌、花椒品牌
  二、抓投入,成规模
  认真研究、宣传、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支持农业生产有关政策用好用足县产业扶贫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入农业产业政策全乡有1300多户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中来其中三个试点村核定项目、张榜公布、申请信贷资金农户671户信用社放贷180余万元产业订单老板投入资金70余万元相关建整扶贫村投入3万元如市***局驻**村建整扶贫工作队制定了产业投入扶持政策较好地解决了发展特色农业缺乏资金投入问题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参与率大幅度提高产业规模得到扩大扶持了一大批种养大户如**村养猪大户扶启元、*****(年出栏猪200头以上)**村食用菌种植大户***6个大棚)等
  三、抓服务,促发展
  为切实给农户搞好服务乡成立了10名干部组成特色农业产业服务组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实行了乡领导包产业带、包村制度和乡干部联系产来大户制度如为解决好规模经营建成产业带问题乡、村干部在生产前到田间地头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做好规划区内群众思想工作采用租赁、转包等形式合理流转土地积极帮助群众协调好农技、信用部门关系提供技术服务落实资金投入帮助找订单提供市场信息等特别县扶贫办、农业局、产业办等部门对我乡三个试点村都安排了专人包村服务们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农户反映良好增强了信心服务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抓订单,活流通
  市场生产先导成败关键发展订单农业降低产业风险今年我乡已落实订单面积1759亩与790户签订了订单合同主要有深汝蔬菜公司和广州金农蔬菜公司、郴州曾凡元老板等;有徐清芳、吴高鹏老板食用菌订单;有隆平高科分公司、县药材开发办超级稻、黄姜订单;富春公司花椒订单较好地实现了规模生产与市场对接曾凡元老板现已销售良种茄600吨利润10万余
  五、抓科技,出效益
  积极开展科研试验和科技推广如试种了4亩地面菇推行大面积地膜覆盖推广良种等提高科技含量通过发展专业协会广范开展农业科普宣传集中进行技术培训引导大户经营提高农户生产技术*****种植1.2亩良种茄子亩产达4500公斤实现产值2500元纯利收入达1700/亩;*****年出栏牲猪200头以上建有沼气池两个仅养殖净收入达4万元以上;我乡有全县烟叶销售均价最高3户农户*************均价达到6.2元;据郴州曾凡元老板介绍我乡生产良种茄子连续7年种植蔬菜以来质量最好60%达到1/个;**89.5个大棚巴西菇平均每棚纯利3000余元推行套种菜——稻——菜烟——玉(菜)连作等种植方式提高复种指数实行三季种植模式耕地亩产值达到4500余元提高了生产效益
  今后我们一定要继续把握县产业扶贫政策机遇引导农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一要抓好订单农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大力招商引资办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化解市场风险今年冬种工作重点在“两个基地”建设一甘蓝生产基地二美国红菜生产基地二加强领导强化服务继续强化乡农业产业组工作职责完善考核机制加大服务力度继续实行1名干部交10名农民朋友工作制度搞好“三帮”(帮信息、帮资金、帮技术)三要积极抓好服务要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提高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水平使老板舒心、群众安心、政府放心要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特色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成功之路
  倾情蔬菜保护地农民致富引路人——阜蒙县蔬菜站
  站长王洪岩同志事迹材料
  作者:阜蒙金农网发布日期:20XX-4-210:41:00来源:【字号:大中小】本条信息已浏览0人次王洪岩,现任阜蒙县农业局蔬菜站站长,毕业于辽宁省熊岳农校,198410月分配到县农业中心植保站。1999年,被任命县蔬菜技术指导站站长。十年来,他始终奋战在农业生产一线,特别是在全县蔬菜保护地建设工作中做出了贡献。
  一、想农民之所想,探索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带出一流科技队伍。县蔬菜站成立之初,技术干部都是由其它各站临时抽调组成,他们既没有蔬菜生产经验,又没有深入生产一线的经历,指导全县蔬菜保护地生产可以说也是门外汉。为解决这一问题,王洪岩带领全站技术干部从业务学习做起,制定计划,坚持每周业务学习日,并到周边市、县学习,每月进行一次单位内部业务知识讲演,通过一系列强化学习活动,全站技术干部业务理论知识方面明显提高。为了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相结合,20XX年,王洪岩个人投资10万余元,建起了100米长的三栋温室,主要用于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和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目前,全站十名技术干部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有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他们都能深入一线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二是献计献策,提出蔬菜保护地新思路。作为县蔬菜站站长,王洪岩始终坚持探索加快农民增收致富途径不动摇。他多次为县农业局和县委、县政府献计献策,建议将蔬菜保护地产业列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项目。20XX年,他建议到北镇参观学习,当年在于寺镇修建“厚墙体日光温室”4个小区,种植香瓜当年获得高效益,不仅收回了建设成本还略有剩余,农民尝到了发展保护地的甜头。第二年,蔬菜保护地在王府、富荣、阜新镇等二十个乡镇推广。
  三是树立典型,加快蔬菜保护地发展步伐。在蔬菜保护地工作中,王洪岩探索总结出了“带领农民看,帮助农民算,用政策引导农民干”的工作方法。他知道农民朋友面临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要想走出贫困,加快致富奔小康,就必须在大力发展蔬菜保护地生产上下功夫。于是他带领蔬菜站技术干部在于寺镇八里卜村棚区,福兴地镇西大营子棚区,富荣镇富荣镇棚区,伊吗图庄家店棚区树立典型,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加强管理,达到“当年建棚,当年投产,当年收回成本”,极大鼓舞了广大棚户种菜的士气,现实让广大农民看到,只要扣棚种菜就能发家致富。
  二、盼农民之所盼,探索蔬菜保护地发展新道路
  一是积极探索蔬菜保护地建棚新模式。20XX年以来,在王洪岩的建议下,通过借鉴周边县、市经验,结合阜新地区气候特点,提出了“厚墙体、高举架、无支柱、半地下”的日光温室建棚模式。这种模式在阜蒙县最北部乡镇可进行冬季越冬生产,并且创造出100米温室产值超过5万元的高效典型。20XX年,在伊吗图、大巴镇、王府镇等15个乡镇大面积推广。
  二是引进新品种,提高覆盖率。在保护地生产中,王洪岩将新品种引进做为全站的工作重点,先后与荷兰瑞克斯旺、瑞士先正达、以色列海泽拉等公司合作,引进了37743776尖椒,布利塔茄子,赛贝娜西红柿,翠宝香瓜等国际优良蔬菜新品种1000万粒,累计推广面积5000亩,通过引进新品种,比种植常规蔬菜品种每亩大棚增收5000元,五年累计增加农民收入2500万元。
  篇三:农村勤劳致富典型事迹模板
  农村勤劳致富典型事迹
  。
  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年,为了让父老乡亲摆脱贫困,**带领十几名村民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筹资7万元建起的小型轧钢厂。为了把企业做大,**年又筹措了100多万元建起**县轧钢厂,经过几年的奋斗,不仅还清了借款,职工每月收入也达到了400-500百元,还向村里上交了几十万元。为了让乡亲们尽快富起来,1993年,与香港、湖南的两家公司联合投资3000多万元,组建****钢铁有限公司。在企业投产后不久,钢材市场滑坡、产品滞销,债主登门要帐,合资伙伴也产生了退股的念头。在企业最艰难的情况下,他看准了轻轨“大厂不愿干、小厂干不了”的市场空档,他果断调整了产品结构。从此,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企业成为全国同行业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轻轨生产厂家,拥有固定资产11亿元,年销售收入49亿元,**年上缴税金1.18亿元。成为县市纳税大户、邯郸市十强规模民营企业,被农业部评为全国诚信守法企业和创名牌重点企业。
  致富不忘父老乡亲,办一家企业,富一方百姓。**年,**担任杜**村委会主任后,怀着“办一家企业、养一厂员工、活一村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强烈愿望,先后安排农村1600名富余劳力、300名下岗职工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到公司就业。他投资3900万元用于杜**新农村建设。以补贴的方式使全村826户全部实现了住宅楼房化,人均住房达到36平方米。硬化11条街道面积3.5万平方米,铺设供、排水管道1.85万米,安装高标准路灯200多盏。在村里建了3个健身广场,面积4000多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改建了2000平方的村民文化中心,扩建3000平方米休闲场所,全村统一安装了有线电视和电话。**年新建了24栋欧式别墅楼、6800平方米的超市和1个大型停车场。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生活质量,高标准卫生院、养老院、剧院已陆续动工。为支持本村的农业生产,打深井22眼、购买大型农机9台,免费为全村2900亩耕地统一耕、种、收。改造了电力设施,村民用电每度只收0.35元,仅此一项公司每年开支30多万元。从**年开始,陆续新建果园200多亩,发展日光温室12座、蔬菜大棚48栋,蔬菜基地100亩,提高了种植业效益,为不适合在企业上班的老人和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
  **说,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他把全村16名残疾人全部安排在公司上班,村里3个五保户、7个孤儿的衣、食、住、学等费用由公司负担。投资30多万元成立了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群众看病难。公司负责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的工资和医疗费,逢年过节对困难户给予经济上的帮助。
  他的资助没有限于本村群众,三乡五里的邻村他也积极资助。投资10万元为**河店村打两眼深井,投资30万元为兴业村铺设了2.7公里柏油路。为了邻村运输户行车方便,投资105万元修建了杜**107国道3.5公里的水泥路。为附近的大屯、兴业、两岗、曹庄、邓底等村修建学校、打井。生活特困户和孩子考上大学上交不起学费的困难户,都会及时得到他的帮助。据统计,累计投资162万元。
  **512日,汶川发生地震后,他积极参与市、县组织的募捐活动,捐款50万元。同时,还组织公司干部职工捐款15.6万元,为灾区人民献了一份爱心,尽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从**年开始投资800多万元,新建了占地30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花园式学校,配备
  了现代化教学设备,被县里命名为**县第六实验学校。出资320多万元资助20多名本村子弟上大学。投资25万元帮助南界河店、**河店小学和城南中学改善办学条件。
  **年,按照居民楼划成小组,建立警民联防体系,投资12万元为每户安装了无线报警器,实现了“一户报警、十户联动”。在9**省召开的“联防互助110”现场会上,对杜**村试点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
  他的家乡杜**村成为闻名**的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省、市领导多次到村视察指导工作。他本人先后荣获**省和邯郸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个人、省劳动模范、中央和国家十部委计生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富民兴村百佳领军人物、全国慈善事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7de1bf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de.html

《勤劳致富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