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读书报告

发布时间:2020-06-27 19:11: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社会心理学读书报告

题目: 旁观者效应的相关探究

学生姓名:

学号: 3120101636

班级: 信计1201

日期:20141227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发现这个世界变得沉默了。大家越来越愿意作为一名旁观者。许多被大家所诟病的行为和现象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扶老人事件”、“小悦悦事件”、“公交打闹事件”,大家似乎对这些行为习以为常了。而这些事件的背后,却蕴含了一种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旁观者效应。

关键词:旁观者效应、科学研究、产生原因、具体表现

正文

王小波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沉默的大多数》,犀利地批评了中国人古往今来“沉默是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最近今年,“扶摔倒老人”这一话题受到人们的热议。路人对身边摔倒在地的老人视而不见已不是新闻,与此相反,行人热心扶起老人却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这一奇怪现象的出现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个别老人假摔,诈取路人大额赔偿金,使得人与人之间信任度下降;其二,当有众多人在场时,旁观者会产生一种“我不救人,别人也会救”的感觉,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与此相似的2011年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以及身边屡见不鲜的乘客遇见小偷无人提醒等见危不救的现象,都有其共同的原因,心理学中称之为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又称责任分散效应,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换言之,旁观者数量越多,他们当中任何一人进行援助的可能性越低。而旁观者效应是不分国界的,并不像有些网友所说的只在中国发生。

旁观者效应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最初的研究动机来源于1964年的Kitty Genovese谋杀案。1964年,纽约昆士镇的尤克公园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年轻的酒吧经理Kitty Genovese于凌晨3点回家途中被刺杀, 凶手在刺中被害者后逃离现场,十分钟后又重返现场并继续捅受害者直至其死亡。整个过程长达30分钟,报纸报道38位目击者目击了凶杀过程,但没有一个人出来阻止或者打电话报警。虽然根据2007年《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案被媒体夸张报道了,但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

在这一事件发生后,纽约的两位社会心理学家John DarleyBibb Latane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数个星期的精心准备,他们启动了一个广泛的旁观者针对紧急情形的反应调查。纽约大学心理学入门课的72名学生参与了一项未说明的实验,参与者被告知该实验涉及都市大学生个人问题讨论,讨论以2人组、3人组或6人组的形式进行。未来尽量减少暴露个人问题时的尴尬,他们各自分配在隔开的工作间里,并通过对讲机通话,轮流按照安排好的顺序讲话。事实上参与者听到的声音都是录音机播出的事先录好的声音:第一个说话的总是以为男学生,他说出了适应纽约生活和学习的难处,并承认说,在压力的打击下,他经常出现半癫痫发作的状态。到第二轮该他讲话时,他开始变声,并且说话前后不连贯。之后,他呼吸急促,结结巴巴,“老毛病又快要犯了”,开始憋气并上气不接下气地呼救,“我快死了……呃……救救我……发作……”然后在大喘一阵后,没有了声音。

在以为只有自己和有癫痫病人的参与者中,有85%的被试者冲出工作间报告有人发病,甚至远在病人不出声之前;在以为还有4人也听到发病过程的参与者中,只有31%的被试者报告了发病情况。

DarleyLatane的实验使得纽约谋杀案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他们把它称为“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正如他们所假设的一样,正是因为一个紧急情形有其他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旁观者无动于衷。

对于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有众多不同角度的解释,社会心理学家们更倾向于以下四种解释:

1. 社会比较理论。社会上的个人对所发生的事都有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更谨慎评估自己的行为,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当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2. 从众心理。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举止会倾向于模仿他人行动,在特殊情况下更为突出。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即使意识到有责任上前帮助,但当周围人都没有行动时,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

3. 多数人忽略。他人的在场和出现会影响个体对整体情境的认知和判断,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对陌生情况的判断。突发事件下,人们缺乏对措施的心理准备和行为的信息资料,因此个体试图观察在场每个人的行为资料以澄清自己的模糊认识,寻找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

4. 责任分散。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不救助受难者的社会代价会减少,见死不救的罪恶感会分散到其他人身上。每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容易造成等待别人去帮助或相互推诿的情况。

经典的旁观者效应研究(Clark&Word, 1974; Darley, Teger &Lewis, 1973; Latane&Darley, 1968,1970)一致表明其他目击者的在场会影响个体的行为,而随后的研究发现间接或是假想的目击者存在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KorteBickman两位心理学家在1970年和1971年分别提出这一观点:如果个体知道这些间接或是假想的目击者不会救助受害者,那么旁观者效应将不会发生,个体行为会与不存在目击者的情况一致。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社会心理学家们对内隐的旁观者效应不断探索,有了新的发现。

2001年,普林斯顿大学Stephen M.GarciaKim Weaver教授在前人理论基础上,对内隐的旁观者效应进行了多组实验研究。在实验中,共129名普林斯顿学生被要求填写两份问卷,问卷1中,被试被分为三组,让被试者想象自己处于单独一人、与10人在一起、与30人在一起三种不同状态中,随后填写问卷2,问卷2 要求被试选择愿意捐给慈善机构的税后年收入比例。最终统计结果表明,30人组愿意捐献的平均年收入比例为3.6%10人组的为3.9%1人组的为4.2%。在接下来的几组实验中,心理学家们改变了想象的情景及需要提供帮助的事件,与之前的实验进行比较。最终Stephen M.GarciaKim Weaver教授在整理所有结果后,得出了最终的结论:个体在某一时刻想象自己处于多人存在的环境中,会对下一时刻哪怕是完全不相关的帮助行为产生影响,例如想象自己与陌生人一起在电影院,这似乎与校友募捐毫无关联,但实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旁观者效应。

这一研究修正了KorteBickman教授提出的对内隐旁观者效应的观点,使得人们对这一效应有了新的认识,拓展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在Stephen M.GarciaKim Weaver教授发表的论文的最后,也指出了他们认为的未来旁观者效应研究的方向:探究引发旁观者效应的边界条件以及旁观者效应的产生机理。

近年来,旁观者效应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提供帮助”这一领域,责任分散效应被延拓地用于解释各类相关的现象。

作为一名大学生,平时发现大学课堂中提问集体沉默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专家学者基于旁观者效应的视角,分析其中的心理成因。当课堂和责任感;提问指向某提问指定对象为某个特定学生个体时,该个体会产生强烈的紧迫感个小组或整个班级时,群体责任压力分散开来,相互依赖,相互推诿。由于第一责任在小组或集体,第二责任才在每个个体上,从而产生“我不回答,别人会回答”的心理,造成集体沉默的局面。

除此之外,旁观者效应还被应用于审视行政权力的运行。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行政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如政府职能机构的重复设置、条块分割等,导致了管理机构臃肿、政出多门和重复决策,这必然会造成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众人负责同一事件或履行同一职能的现象。根据法国心理学家普利特在1898年提出的社会惰化效应,即群体工作绩效小于个体工作绩效之和的现象,当众多行政部门和个体面对同一件事情时,会有集体冷漠的情况出现。

如何避免和解决旁观者效应带来的问题,是心理学家们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Melissa Berkeley曾针对“见危不救”这一现象提出如下的建议:如果你是旁观者,发现情况模棱两可,一定要忍住观望别人的本能冲动,当你认为有人可能需要帮助时,就应该果断采取行动。当你需要发动更多人一起帮忙是,你要指定具体的人,从而打消人们推卸责任的心理。如果你不幸成为受害者,需要别人的帮忙,一定要让周围的人明确知道这是危急状况。正确的做法是盯住一个人,向他恳求,告诉他你需要他的帮助,这会让他感觉到帮助你是责无旁贷的,并且会带动其他人帮忙。

社会心理学家们一直持续着与旁观者效应相关的研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新的发现,并能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Garcia S M, Weaver K, Moskowitz G B, et al. Crowded minds: the implicit bystander effec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3(4): 843.

2. 吴国军, 张莹, 李文涛等. 浅析大学课堂提问中的集体沉默”——基于责任分散效应的视角[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黄怡文. 责任分散效应——审视行政权力运行的新视角[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 (1):35-38.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49f4441a7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7.html

《社会心理学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