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发布时间:2018-07-31 16:50: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孟子》教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能正确、流畅的诵读课文。

2、 理清选文的行文思路,增强古文的阅读能力。

3、 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教学重点:

疏通文句,理清选文的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和交流研讨。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图片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宣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政治家;鲁迅曾在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感情;汶川地震后的废墟上,温总理苍老、忧心疲惫的面容让我们看到一个与老百姓心连心的国家领导人形象。他们这些人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以老百姓的快乐为快乐,那么这种忧乐思想的源头在哪里?他就在两千多年前的孟子那儿。今天我们学习《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这一选文,来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1—2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出本课。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辨字正音,老师范读,学生正音。

王语(yù)暴(bào)以好乐 shù jī 有诸(zhū)

独乐(yuè)乐(lè) 孰乐(lè)

民请为(wèi)王言乐(lè) 管钥(yuè) 疾首蹙(cù)頞(è)

羽旄(máo 则王(wàng)矣

2、 学生跟读。

3、 学生自读,自学生疑。(自由读、个人读、集体读、点名读)

三、 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1、读原文,了解文意,理解内涵。

2、学生对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字词障碍进行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答疑问。

3、讲解课文。

四、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写齐宣王告诉庄暴喜欢音乐,庄暴无言以对,说明了什么?

3、孟子明知齐宣王喜欢世俗音乐不利于治理国家,可他为什么没有直接批评齐宣王,而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4、这则材料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五、思考

师:读完这篇文章,同学们请思考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针对春秋战国朝代连年战争,生灵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它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徒流离失所的痛苦,却有一定的意义;但同时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这种思想不过是空想而已。

六、联系现实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什么是“与民同乐”。

1、 联系实际说说,你都看到哪些“与民同乐”的现象?

俗话说“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咱老百姓”,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人民就把它踩在脚下;把人民的忧乐放在心上,人民就永远记住他。回溯历史,说说你知道的这样的故事。

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残暴专制独裁者穷奢极欲,其结果是自己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夏桀王固然没有好下场、后世的殷纣王造酒池肉林,秦始皇建阿房宫,隋炀帝修迷楼,慈禧太后建颐和园,大兴土木,原本就是为了享乐,但由于贪婪残暴,不顾人民死活,结果是民怨鼎沸,几乎没有一个有好结局,也没有一个享受到了真正的舒心的快乐。

把人民的忧乐放在心上,人民永远记住他。

疲惫的面容、沙哑的声音、有力的挥手,温家宝总理站在废墟上的形象定格成一幅永久的画面,它感动了世界、增强了四川人民和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勇气。

泼水节上,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相互泼水祝福,给人们留下了温馨的回忆。

2、分享对于君王治国很重要,其实对我们普通人也很重要,那么本文对你有什么启发?谈谈自己的感悟。

七、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领会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领略、学习了孟子“求同存异、因势利导”并在对比中说理的劝说艺术。希望你们青年一代能够努力学习,胸怀天下,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将来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2da509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6.html

《《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