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乡村小学的变迁史

发布时间:2018-03-12 17:59: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所乡村小学的变迁史
作者:孙虎原
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4年第12

        晋陕蒙接壤的黄土高原深处,曾有个60多户人家的山窝窝,那便是我的故乡。

        新中国成立前的1948年,人们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几户稍富一点的人家联合,断断续续办过冬塾。先生教着六七个孩子,每个孩子的费用相当于牛倌放一头牛一年的工钱(二斗粮食)。教学内容以《百家姓》《三字经》为主。就是上这样的学对绝大部分家庭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原因一是孩子要给自家拦牛放羊,二是拿不出二斗粮食。

        1952年,世袭的庄稼人经过土地改革后的休养生息,觉得娃儿们不识字不行,想办一所学校。晚上大家拖着劳累了一天后疲惫的身子围坐在土炕的油灯四周,一边抽着旱烟,一边商量,最后决定找县里的文教科。几天后派出去的人回来说,公家给调老师,别的事暂时都得自己张罗。

        群众正在兴头上,不几天就腾出前村郭家一间堂屋,白天是书房,夜晚就是先生的宿舍。派来的老师姓王,20多岁,高高的个子,面孔白瘦。教学形式是填鸭式的死记硬背——“农民爱土地,工人爱机器,学生更爱纸和笔……”书桌是家长自制的,一律坐在炕上。学生七大八小,最大的叫高贵仁,已16岁,最小的才七八岁。从此这个大院里,有了山里娃稚嫩的读书声,有了笨拙小手拨打算盘的脆响声,有了在砚台上沙沙的研墨声,有了老师顿挫的讲解声,有了学生的追逐和嬉闹声……不管书房里是否有自家的孩子,人们从附近经过时总免不了抬头张望或侧耳倾听。因为这是破天荒的,乡亲们从这里看到了希望,听到了未来。这样的教学形式持续了两年多,那一茬孩子有约30%的人达到读信、记账的文化程度,有的当然更高。

        1955年,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初级阶段,原来的几任老师调走了,接替他们工作的叫冯茂德,托县河口人,原绥远师范毕业,有点口吃,无论和小孩、妇女、老人哪种人说话都自称老师。学校搬到村西山梁龙王庙的大会房,约3丈深的石窑洞,基本没有泥皮,采光很差。公家配置了双人课桌和木质黑板。学生增加到30多人,还有邻村的走读生。冯老师是当时十里八乡有名的好老师,他讲授算术善于从问题入手寻找解题的条件,且用箭头勾勒得一目了然。时值分数第一的年代,也不知他周六离校到哪里去了,每逢周一总能当着学生的面撕开密封的信袋,抽出蓝色复写纸复制的试题,进行严格的考试。也常常有远方的老师背着行李来向他请教。——村上老农不懂,总是说:啊呀呀,又有外地先生来看冯老师啦!也就是冯老师执教的那几年,村里有成批的孩子考上高小和初中,继而成长为当地的小文化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0090d2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c.html

《一所乡村小学的变迁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