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 -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7-28 21:32: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进行曲风格的作品,并感受祖国的美好。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分段学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准确把握节奏、节拍、音准等音乐要素,感受不同段落的情绪变化。能较好地表现出歌曲的风格与力度变化。

教学重难点

1、能听好前奏,准确唱好起句,感受弱起小节及旋律的推动感

2、唱准附点节奏及一字多音处。

3、理解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4、歌曲中的音乐记号D.S. 反复记号。

教学过程

1、感受开国大典,导入新课

1PPT展现开国大典图片及视频,感受壮观的开国典礼。

2、引出开国大典亿万见证者中的其中一位——王莘。

PPT简介《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莘,介绍歌曲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开国大典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了解歌曲背景及词曲作者,知道《歌唱祖国》在作者及国人心中的重要意义。

2、新歌学唱

(1)聆听歌曲

1、聆听歌曲第一段,思考歌曲的演唱风格。

(1)选择:A、进行曲 B、民歌 C、抒情歌曲

(2)了解进行曲含义。

(3)聆听进行曲风格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设计意图】音乐课是参与性极强的学科。学生从观看、聆听中积蓄着丰富的情感,通过聆听、踏步感受进行曲特点,把内心积累的感受转化为肢体参与的体验,身心愉悦的同时认知也更深入。

2、聆听歌曲第二段,思考歌曲的速度与情绪。

速度:中速 情绪:激动、自豪地

复习2/4拍指挥图

3、聆听歌曲第三段,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聆听时挥2/4拍指挥拍)播放歌曲第三段时,PPT同时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相关图片。

思想感情: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歌曲,欣赏歌词对应图片,加深对歌曲思想感情的理解。

4、完整聆听歌曲,思考歌曲的音乐结构及起唱特点。

(1)引导学生为歌曲分段:A呈示段 B 对比段 A’再现段

(2)认识不完全小节,感受弱起小节。

(3)找出其他音乐记号(反复记号),思考它在歌曲中的作用。

复习学过的反复记号

学习反复记号D.S.

【设计意图】完整聆听时,播放SWF格式的视频,乐谱随音乐出现,帮助学生更容易划分歌曲的音乐结构。

5、欣赏2009年国庆60年阅兵现场视频,背景音乐为《歌唱祖国》,感受威武雄壮的气势。

【设计意图】感受阅兵现场威武雄壮的气势,为下一步学唱歌曲,带动情绪做准备。

(二)学唱歌曲

1、学唱A段(注意演唱姿势)

1)注意弱拍起唱,挥拍唱。

感受弱起带来的推动感,唱出气势。

(2)两遍“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力度不同,第二句力度更强,感情也更重些。

【设计意图】从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音乐要素中感受并加深理解歌曲的情绪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唱B

演唱B段第一部分歌词

难点:(1)注意附点节奏

对比聆听加附点与不加附点情绪感受。注意附点节奏演唱的准确性。

2)唱准八度大跳处。

3)前八分休止,挥拍唱。

演唱B段第二部分歌词

难点:附点节奏、前八后十六、“多少苦难”音准

演唱B段第三部分歌词

注:一字多音处。

【设计意图】通过学唱三部分歌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唱习惯,从细节入手,把握整体歌曲。

3、学唱A

难点:结束句 旋律升高、速度渐慢。

4、跟原唱完整演唱

5、跟伴奏完整演唱

6、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情绪变化,再次跟伴奏完整演唱。

三、欣赏别样风格《歌唱祖国》

欣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童声独唱《歌唱祖国》,感受不同演绎带来的不同感受。

速度变慢了,情绪比较委婉、抒情。

但两首不同演绎带给我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感受两首不同风格的《歌唱祖国》,理解音乐要素对歌曲情绪作用的重要性,明确歌曲所传递的感情是一样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

师总结:在过去的六十多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要热爱我们的国家,好好学习,将来能为国家多做贡献!

四、课后作业

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例:(1)朗诵、领唱、齐唱

2)领唱、齐唱、合唱

3)朗诵、重唱、合唱

歌唱祖国》学情分析

年级学生正值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参与意识强烈,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较多,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以前也有明显变化。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能力,对音符的时值附点音符等一些基本知识有了解和认识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对新的知识掌握也很快。但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音乐素质上存在着各别差异。在教学中通过不同方式的欣赏、聆听、学唱的演唱形式等活动,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以及歌词的内容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歌唱祖国》效果分析

1、大部分同学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2、能够通过反复聆听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性,从而提高音乐课的学习效率;

3、能准确地感受出音乐的情绪并表现出来

4、能用正确的感情演唱歌曲;

5、部分同学音准不是很准,唱歌时没有注意正确的演唱方式。

歌唱祖国教材分析

《歌唱祖国》是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歌曲,本单元主题是《祖国颂歌》,希望通过欣赏和学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歌唱祖国》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词曲作者是王莘。这首歌曲发表后因其明快雄壮的旋律而广为传唱,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民族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音乐雄壮豪迈,带有进行曲风格。D大调、2\4拍,音域为小字组a到小字二组d

歌曲采用三段体结构:A+B+A。第一遍演唱的A段,叫做“呈示段”,B段叫做“对比段”,第二遍演唱的A段叫做“再现段”。

歌曲典型的节奏型为弱起、附点节奏,由不同的上行音程构成,雄壮有力。

《歌唱祖国》评测练习

1、给歌曲分段。

2、按照歌曲情绪完整跟伴奏演唱。

《歌唱祖国》课后反思

1、在歌唱方法上应该多给学生进行指导,可以在课前先带领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再演唱歌曲可能会好一点。

2、在难点节奏处理处,可以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习,判断这种节奏的作用及好处。

3、学生演唱的时间稍短,应该多留给学生演唱的时间。

4、尾声,应该留给学生时间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感受。

歌唱祖国》课标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进行曲风格的作品,并感受祖国的美好。

2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分段学唱歌曲。

3、能够准确把握节奏、节拍、音准等音乐要素,感受不同段落的情绪变化。能较好地表现出歌曲的风格与力度变化。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祖国颂歌”,主旨是通过本单元音乐作品来进行爱教育,使学生感受“五星红旗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深刻意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导入通过观看开国大典视频了解歌曲背景及词曲作者,知道《歌唱祖国》在作者及国人心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音乐课是参与性极强的学科。学生从观看、聆听中积蓄着丰富的情感,通过聆听、踏步感受进行曲特点,把内心积累的感受转化为肢体参与的体验,身心愉悦的同时认知也更深入。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音乐要素中感受并加深理解歌曲的情绪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9bf49f4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0.html

《初中音乐 -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