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发布时间:2021-02-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材为基础,充分挖掘有效的课程资源,和学生一道,探索科学问题,了解科学知识,尝试科学实验,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打好基础,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情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 ,总课时23课时。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的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这一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仍以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的相互关系为主。从探究水平上看,仍以引导探究为主,逐步过渡到指导性探究。特别是在控制变量、做定量观察的实验上,学生还是第一次,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从过程与方法上看,学习运用推理,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第一单元《骨骼和肌肉》主要是围绕人体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肌肉三个主要方面、运动系统的卫生和保健构建而成,主要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单元教材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让学生知道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了解人体的每一项运动都是骨骼、关节、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第二单元《养蚕》是以蚕一生的变化为观察对象的一次亲历活动,主要研究动物的周期性变化。经历动物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了解昆虫和变态的知识,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长期饲养与观察的艰辛和快乐。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还是研究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教学让学生意识到一个物体在运动,总是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即某个参照系(参照物)课文中称为“参照物体”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是物理学上的重要原理之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在这一知识背景下展开的。意识到物体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只有亲身去研究才能了解这些运动之间是什么样的规律。研究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主要是通过认识力的存在和几种常见的力,来研究事物的性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历有关力的现象,但还没有比较系统和完整地研究有关力的现象。所以本单元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鼓励学生们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发现大自然的规律。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调查是一种包容性比较宽泛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预测是一种基本科学过程技能,是一种对未来事物发展的推断。调查和预测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常用技能与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时间进度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次 章节 教学内容
1、骨骼 2、关节
课时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2 1 1 2 1 2 3 4 5 5 6 7 8 9 9 10 11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7 17 18 18 19 第五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一单元
3、肌肉
4、骨骼、肌肉的保健 单元总结 1、一切都在运动中 2、运动的快慢 3、运动的方式 4、小车的运动 5、摆 单元总结 1、我们来养蚕 2、给蚕宝宝记日记 3、我们来抽丝 4、养蚕经验交流会 单元总结 1、力在哪里
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4、摩擦力的秘密 5、降落伞
单元总结 1、调查 2、预测
单元总结 复习考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骨骼与肌肉 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家长关注。本单元依据小学科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就人体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肌肉这三个主要构成方面,强调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来进行构建的。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由于本单元涉及的骨骼、关节、肌肉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教材设计了诸多触摸、模拟的活动,使得整个单元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逐渐展开。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一、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分析与解释
1)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2)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4、结论与拓展
1 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2)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3)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二、科学知识:
1、知道骨骼和肌肉的作甩。
2、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 3、愿意合作与交流。
4、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本单元先研究运动的主要实体:骨骼,接着探讨运动的主要表现:关节活动,再引导感觉运动的主要动力物质:肌肉,最后研讨运动的保障:保健。这四者的相互关系是,肌肉收缩导致骨运动,关节为骨运动提供了可能,保健是运动的保障。

单元课时分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
1、骨骼 2、关节 3、肌肉
4、骨骼、肌肉的保健
单元检测 总课时


课时
1 1 2 1 1 6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1骨骼
1课时
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骨骼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5、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拼人体骨骼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法 实践法

人体骨骼模型

实践 活动
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1.1骨骼 成人206块)
成:头骨、躯干骨、四肢骨
用: 运动 支撑 保护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出示一块骨头),同学们,你知道你的皮肤下面硬硬的东西是什么吗?那就是我们的骨骼。(板书课题) 2、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3、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结构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
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多少块骨头? 2、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三部分——头、躯干、四肢。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 (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
3、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4、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
完成摸骨任 汇报交流

二次备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骨骼的X光照片)
5、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却可以。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 6、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7、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比一比:你拼对了吗? 8、小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206块。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 三、探索:了解骨头的结构特点 1、探索活动:发现骨头的特点。
1)拿出熟的动物骨头和一块石头和相关观察工具; 2)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和动物骨头; 3)用锤子轻轻敲打石头和动物腿骨的表面; 4)掂一掂这两样物品,感觉一下各自的重量; 5)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交流。
3、观察活动:观察骨头的结构图,说说骨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4、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四、体验:人体骨骼的作用
1、谈话: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 2、观察P4图片 学生交流讨论。 3、组织活动: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4、学生汇报活动体验。
5、拓展: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 6、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拼骨骼模型图片
观察骨头并
记录观察结
汇报交流
观察图片
汇报体验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多种作用。 五、安全教育
1、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2、对学生进行骨骼保健教育。
思考回答

教学反思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2关节
1课时
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 2、知道什么是关节。 3、知道关节的作用,
4、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 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观察法、讲授法
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方便用来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胶带等物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 活动
提问:人体有多少块骨头?
1.2关节
一、关节的基本构造

/关节头
1.关节面 (关节软骨)——灵活 \关节窝
2.关节囊:结缔组织构成、韧带加固——牢固 3.关节腔:内有滑液——灵活 二、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 三、脱臼及脱臼的急救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 2、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与骨之间又是通过关节相连的。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
3、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5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6、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
9、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
4、谈话:你的预测正确吗?请阅读资料: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 5、学生交流讨论。
6、完成下列各项活动: 1)转动你的胳膊; 2)推开门; 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 4)大幅度甩手; 5)转动你的头; 6)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到的关节的类型。
7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四种常见关节类型。
9、小结: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式运动。 四、总结拓展
找关节 汇报交流
体验活动
体验活动
讨论交流
完成下列活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 4、小结关节的缓冲作用。

教学反思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3肌肉
1/2课时
1、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2、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3、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工作的。

了解骨骼的运动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引发的。
了解人体内的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够完成各种运动。 讲授法、实践法

挂图

实践 活动
简要复习上一课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肌肉

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你们有没有手和脚被冻麻的经历?那个时候你能拿住东西、做出你想做的动作吗?为什么?
2、讲述:仅靠骨骼和关节还不能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板书课题)
二、肌肉的分布及类型
1、提问: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 2、学生交流。
3、讲解: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1)骨骼肌,就是使骨头活动的随意肌;运动系统所讲的肌肉属于骨骼肌,它能在意识控制下做强力的收缩,的四肢、躯干上可以自由活动的肌肉都属于这一类。在神经的支配下,肌肉收缩产生运动。一个人有600多块骨骼肌。
2)平滑肌,就是为血管、胃、消化器官以及其他内脏充当衬里的不随意肌;人的内脏大部分是平滑肌,平滑肌不受意识支配,不能随意活动,但受植物性神经支配,因此保持经常收缩、放松,但收缩力不大,缓慢持久,不易疲劳。
3)心肌,就是心脏所特有的肌肉组织,能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心肌也具有纹理,但纹理比骨骼肌疏。心肌也是不随意肌。心脏以一定的速率跳动,不随人的意志而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


二次备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
4、观察人体肌肉挂图,了解人体的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5、活动:摸摸自己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6、小结:肌肉占到了人体体重的40%,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三、观察体验: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活动体验:
1)站直后向前弯腰。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2)左手掌心向上,用指敲桌面。用另外一只手摸手臂的前部和手臂的后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再把手翻过来使劲压,胳膊各部分有什么感觉?
2、学生体验交流,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人体在做各种运动时,肌肉变硬的部分。
3、出示肌肉的收缩舒张图片,讲解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4、小结。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四、总结拓展
观察挂图
活动体验

填写活动记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对人体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游戏:谁是木头人? 讨论:当我们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游戏并讨论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1.4骨骼、肌肉的保健
1、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2、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和作用,知道不同动作锻炼的肌肉和关节不同。

3、了解不同运动队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4、能够针对具体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
5、知道摄入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分析具体运动锻炼的骨骼和肌肉部位

讲授法、实践法



实践 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骨骼、肌肉的保健
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 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健康歌》,跟着音乐跳起来。
2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主要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 3、谈话:骨骼和肌肉配合起来能让我们做很多动作,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板书课题) 4、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 二、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必须合理地参加一些运动。
2、提问: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 3、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和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5、谈话: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阅读教材11页资料) 6、思考、比较、讨论:
1)要想提高自己的耐力,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
2)要增强身体的柔软性,可以参加哪些运动?
学生活动 律动 讨论 讨论交流
阅读资料
思考比较讨

二次备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提高体力,可以推荐参加哪些运动?
4)哪一项体育运动对增强身体各方面能力效果比较好?
7、交流:平时你最喜欢参加哪些体育运动?你知道这些体育运动对你身体的哪一个方面有好处吗?
8、同桌一起对做一节广播体操,并讨论:这些动作对锻炼身体的哪一部分肌肉、关节特别有用? 9、交流、小结。
三、了解运动中的安全要求
1谈话:我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发生骨折、扭伤、脱臼、肌肉拉伤等损伤。身边的案例:某位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受了伤。提问:如何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交流运动中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 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
3、活动指导:溜冰时必须穿戴哪些防护性装备? 4、总结。
5、拓展:一旦在运动时受了伤,应该如何处理呢? 1)骨骼、关节受伤如何处理? 2)如何避免肌肉受伤? 3)防护知识介绍。
四、了解营养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食物营养对人体骨骼、肌肉的健康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高的食品。
2、讨论、交流: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 做广播操
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
如何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 (合理锻炼、丰富营养、注意安全)

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1 课时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填空题
1、人体中共有( )块骨头。
2、骨骼具有( )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
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 )带动( )而实现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2、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3、肌肉占到身体重量的40% 4、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 5、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6、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 7、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8、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
答: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增强心脏功能和增大肺活量;肌肉发达,体力充沛;延缓衰老;身体匀称。 2、怎样预防运动受伤?
答: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做好准备活动。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单元分析
本单元与紧接其后的“无处不在的力”单元,共同引导学生形成对力的初步认识。本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位置与移动的要求,从认识运动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出发,围绕运动的速度和方式展开。它通过一系列的分辨活动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运动以及影响运动速度的一些要素、运动方式的特点,学习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定量观察。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一、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5、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对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与他人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究。 二、科学知识:
1、根据一个指定物体描述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本单元选取了力学中学生可直观感受的“运动”内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一些运动的现象及组成要素。整个单元内容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识别运动、描述运动及探究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和摆。其中识别运动是整个单元的总起,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运动的描述和不同运动方式的介绍,而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和摆则是对某一运动具体问题的探究。
在学习本课之前,孩子们对运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只是停留在明显看得出位移的那类运动上,例如飞翔的小鸟、行驶的汽车等,对于位置相对固定的物体,比如房屋、大树等孩子们会认为它们是静止的。在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邻近的静止物体与之比较,这表明参照物已经进入孩子的思维过程中,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参照物。通过本课教学,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况,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
1、一切都在运动中 2、运动的快慢 3、运动的方式 4、小车的运动 5、摆
单元检测 总课时
课时 1 1 1 1 1 1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1课时
3.1一切都在运动中
1知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 发生变化。
2、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实践 活动
3、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理解“参照物” 讲授法、讨论法 图片
思考:毛泽东写过“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样的诗句,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



3.1一切都在运动中
参照物: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二次备课

谈话:在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运动。我们怎样 判断物体在运动呢?

二、认识到判断物体运动要借助参照物。

1观察课文P26的图片,在这两幅图中可以看出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在运动?
2、描述图片中物体的运动。
3你是怎么知道它是运动的?(让学生意识到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要借助参照物) 4、学生讨论交流
5讲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6谈话:请大家再来看这幅图,你认为这幅图中运动的物体是相对于哪个物体的,它的参照物是谁? 7、学生讨论并交流
8、讨论:① 坐在缓慢行使的汽车上,你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怎样判断拔河比赛的输赢?
三、认识改变参照物就会改变对运动的判断。

1讨论:观察P27下面的三幅图(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
确定参照物。
乘坐电梯上下的人动了吗? 怎样判断拔河比赛的输赢?
你能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话吗? 2、学生讨论交流
3、从这些判断中你明白了什么?
4小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四、认识参照物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运动快慢的重要性。 1、讨论:① 如果你坐在一列飞速行使的火车车厢里,一位旅客在过道上经过,你觉得他走得快还是慢?
那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呢?
2、提问:为什么两个人会有不同的感觉?这说明了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么?
3小结: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五、认识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1、提问:① 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为什么我们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事先确定参照物? 2、讨论并交流
3、小结: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中,太阳、月亮、地球及地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宇宙中不存在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

讨论
教学反思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运动的快慢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3、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
实践 活动


4、知道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在缓慢运动。 知道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会测量运动的速度 实践法、讲授法、讨论法 秒表、卷尺

3.2 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 运动速
运动速度:(1)快慢 2)方向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导入新课


谈话:物体运动有快也有慢,我们用什么来对运动地快慢 进行描述呢? 二、认识运动的速度
1、出示P29图片,提问:图中的伙伴们在干什么,猜一猜:谁移动得快?
2、谈话:能用什么办法比出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呢? 3、讨论: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兔子为什么没有得到第一呢?
讨论 观察图片
4、谈话:由于兔子有一段时间在睡觉没跑,而导致了 在规定的距离里兔子反而显得慢了。
5、小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

三、在测量和排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

1、讲述:平时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在我们的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一样的。 2、给运动速度排序P30,感受运动速度的快慢。把排 序结果填写在活动记录上。
3、测算运动快慢与距离、时间的关系
填写活动记

1提问:你平时走路的速度是怎样的?你想测算一 下吗?

2测一测走路的速度P30活动,并把测量的结果写测算速度 在活动记录上。
填写活动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认识物体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 1、阅读P31资料


2、提问: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出了有时间、风 速、风级以外,还强调了什么?
3、为什么要强调风向呢?说明了什么?(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 五、拓展
讨论:有些正在运动的物体,乍看上去似乎是不动的,阅读资料

你用什么办法判断出它们是否在运动呢?怎样计算出它 们的运动速度呢?
1、指甲在运动吗?你有办法测出它的生长速度吗? 2、你有办法计算出小苗的生长速度吗?
讨论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3.3运动的方式
1、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实践 活动
课外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判断它们各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
2、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
3、能够做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实验探究、讨论法


直线运动

3.3运动的方式
运动的方式
曲线运动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请 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方式。

2、讲述:物体运动时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的物体为例,来研究一下物体的运动方式。(板书课题) 二、研究各种物体的运动方式 1、滑滑梯(出示图)


提问:这位小朋友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运动的轨迹是什思考、回么样的?你能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吗? 2、青蛙跳
提问:青蛙跳跃的轨迹又是什么样的吗?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

3、用同样的“画出运动轨迹”的方式论证其他几个例子。


思考、讨4、对比:青蛙跳的轨迹和下滑的小朋友运动轨迹一样
吗?有什么不同? 5、交流汇报
6、小结:可以按运动轨迹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三、研究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运动
1出示P33插图,提问:(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想一想,它们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 2、讨论、交流


观察图片

讨论、交3、小结:日常生活中物体的运动不尽相同,它们有着 各自的运动方式。

四、分析复合运动的运动方式

1、出示易拉罐,提问:它是什么形状的?让易拉罐在
桌面上运动起来,说出它的运动方式? 2、学生小组活动
3、讲述:在研究这类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往往把易拉罐看做一个整体,它的运动包含了两种运动方式。那么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哪些物体的运动也像易拉罐那样包含一种以上的运动呢?
4、出示P34图片,讨论:这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哪些运动方式? 5、汇报交流
6、提问:除此之外,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7、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运动都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五、巩固拓展
课外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判断它们各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


汇报交流

课外观察

教学反思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3.4小车的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根据经验提出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3、能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法

小车、绳子、钩码

实践 活动

3.4小车的运动
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 拉力越大。走得越快 拉力越小,走得越慢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同学们喜欢玩车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车的运 动。
2、出示P35图片,提问:一辆载重汽车行使得快慢可能哪些因素有关系?

3、学生讨论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结: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1)与坡度大小; 2)与斜坡长短有关, 3)与坡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4)与拉力的大小有关; 二、自主探究
学生讨论 实验方案


1、刚才同学们猜测小车行使快慢与轮子多少、汽车拉学生分组实力大小、路面好坏有关,怎样来证明你的假设是正确的 呢?
填写活动记2、如果利用桌上的器材,让你来做实验,你准备怎样 来做?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3、我们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要改变什么? 4、强调要改变的是:拉力大小 保持不变的是:车重、距离。 注意不可以改变桌面的情况! 5、每个实验做一次行不行?为什么?
6、最后结果这一栏怎样填?(平均数、估算) 7、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 8、汇报实验结果。
9、小结:尽管每一小组的数据不同,但都得出了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行使得越快。 三、总结:
教学反思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3.5
1课时

实践 活动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3、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的次数。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一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实验探究法 摆、秒表
你们知道小明家的钟该怎么把时间调正确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
摆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问题导入:大摆钟走慢了。 二、认识摆


学生活动


1、认识摆:我们继续看这座大摆钟。大家看,这左右摆 动的东西叫做摆。

2、介绍摆:

3、谈话:摆的快慢会影响摆钟的时间快慢,如果家里的

摆钟太快或者太慢,会影响准时上学和上班,很不方便,这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 摆的秘密,弄清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三、制作摆,发现问题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实验桌上的材料制作一个摆,比一比,哪个小组动手能力最强,做好了用你的行动告诉 老师。
2、请一位同学带着你们小组制作的摆上台,请你给大家
演示怎样操作摆,并且数摆动的次数,行吗?

3、下面,我们来观察自己制作的这个摆的摆动。老师帮 你们记时15秒,你们轻声数摆动的次数。
4、分组实验,教师计时15秒,实验两次。学生填好实验
记录。
5、各组汇报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6、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每个小组的摆,在相同的时间 里,摆动是次数相同。也就是说,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一样的。不同小组的摆摆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7、摆动的快慢到底和什么有关呢?你能大胆地做个假设 吗?

8、学生大胆猜想。

四、研究摆

(一)研究摆的快慢与摆角有没有关系。
1要知道摆的快慢与摆角有没有关系,你准备怎样实验? 怎样改变摆角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分组实验,一人操作,一人填实验记录表,两人数数。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摆的快慢与摆角没有关系。 (二)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重有没有关系。

学生猜

交流
分组实1、要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重有没有关系,我们又该怎么办汇报实验结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分组实验,一人操作计时,一人填实验记录表,两人数数。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重没有关系。 (三)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长有没有关系。
讨论交流 实验
1、摆的快慢与摆角、摆重都没关系,那和摆线的长度有没有关系呢? 结果 2、学生分组实验
3、把各小组的摆依次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摆长,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4、得出结论并板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 摆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
实验

教学反思





1 课时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 有没有改变,我们把这另一个物体称为(
2、运动的速度就是指( 3、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 )次。
4、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是,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外,还强调( 5、锯木头的动作属于( 二、判断题
1、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物体。 2、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椅子为参照物,司机动了,方向盘也动了。 3、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4、在斜坡上滑落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养蚕 单元分析
蚕是孩子们容易亲近的小生命,也是孩子们容易饲养的小动物,更是能使孩子们着迷的奇妙的小动物。学生在养蚕活动中能观察到一个生命的完整周期,获得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各方面的收益。本单元依据蚕的发育过程来建构教学内容,并在养蚕活动结束后,以交流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养蚕的经历,让养蚕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体验过程、发展过程和成长过程。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一、科学探究:
1、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2、提出问题
1)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2)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 3、收集证据
1)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2)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二、科学知识:
1、饲养小动物、了解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 2、认识昆虫身体的基本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珍爱动植物的生命。
遵循蚕的发育过程(也是养蚕的过程,教材紧扣养蚕过程的几个关键期,即动员与饲养、观察与测量、收获与抽丝、经验交流,展开教学指导活动,使学生乐意养蚕,要把蚕养好,在养蚕中锻炼成长,在养蚕中了解生命,增长学生见闻和相关知识,发挥饲养活动的育人价值。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由以下四个方面建构而成。
第一方面,引发并指导学生展开养蚕活动,即第一课“我们来养蚕”。该课以课题激发学生的养蚕热情,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蚕的卵以及幼蚕,为学生有蚕可养和整个饲养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记录蚕的发育过程并开展一些观察实验活动,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即第二课“给蚕宝宝记日记”。本课内容贯穿养蚕活动的全过程,时间跨度为一个多月。要求孩子们不仅要亲手照料蚕宝宝的“饮食起居”,还要详细观察和记录下它们的进食、眠起、蜕皮、羽化、繁殖的全过程。本课还鼓励孩子们在养蚕过程中自选课题,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如,“怎样识别蚕的雌雄”、“吃桑叶的蚕和吃饲料的蚕哪个长得好”、“没有茧的蛹能羽化成蛾吗”等。 第三方面,介绍我国古代的养蚕业,指导学生抽丝,即第三课“我们来抽丝”。它是养蚕活动的高潮。学生们将亲自缫丝,并测量丝的长度,了解到我国的桑蚕业历史悠久。
第四方面,交流养蚕中的发现,即第四课“养蚕经验交流会”。它是养蚕活动的总结课。学生们将通过整理记录、汇报发现,概括出蚕一生变化的主要阶段,并尝试和蝴蝶的一生进行比较,形成“昆虫”和“变态”的概念。
本单元特别强调的是——“养”,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保证让每个学生都有蚕养,绝不能“在黑板上养蚕”。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获得鲜活生动、细节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任何图片、文字都无法替代的。
教师也一定要亲自参与养蚕活动,这样既便于指导和帮助学生,又可与学生们共同经历养蚕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情感体验。而且教师最好能多养一些,以便给学生补蚕。 应该说,本单元的教学实施有一定的难度——一是蚕卵和桑叶等实物材料对有些地区来说不易获得;二是养蚕技术对大部分师生来说尚属空白;三是养蚕活动时间跨度大,教学内容需要经常穿插在其他单元的教学中,显得比较散碎。但是,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蚕卵和人工合成饲料可从教具公司购得;养蚕经验可以慢慢积累;如果师生养蚕都没成功,也可选择当地常见昆虫的幼虫来养——养什么并不重要,不能从卵开始养也没关系,关键是要让孩子们亲历一次“养”的过程,有观察、有记录,看到变态就算基本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了。

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
1、我们来养蚕 2、给蚕宝宝记日记 3、我们来抽死 4、养蚕经验交流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
1 1 1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检测 总课时

1 5


1、能够观察并描述蚕卵的外形。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2.1我们来养蚕

2、能够观察并描述蚁蚕的外形。 3、会喂养蚁蚕。
观察蚕卵和蚁蚕,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与蚁蚕。 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
观察法、讨论法

蚕卵、视频

实践 活动
养蚕


2.1我们来养蚕
蚕卵:扁平的椭圆形、灰紫色
蚁蚕:刚出壳的小蚕,全身乌黑,布满细毛,形似蚂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蚕卵,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东西?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2、谈话:产卵是许多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蚕卵又是如 何生长变化的。让我们一起来养蚕吧。(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我想知道的问题 1、说说我们知道的。
1)关于养蚕我们都知道些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 2、讨论我们想知道的。
1)关于养蚕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 3)学生汇报。
(二)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
1、教师讲述:卵是蚕生命的开始,我们可以先观察蚕卵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大小、颜色、形状各是怎样的? 2、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并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三)从卵里面出来的小生命 1、播放蚕卵孵出的资料片。
2(用毛笔轻轻把蚁蚕分发给学生)借助放大镜观察刚孵出来的蚕宝宝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并给它取个名字。
讨论 用放大镜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我的蚕宝宝孵出来了,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呢? (四)我们一起养好蚕
1、学生讨论:怎样做能让蚁蚕长得又大又壮? 2、介绍养蚕方法:
1)谈话:谁知道怎样养蚕?
2)讨论:在蚕宝宝出生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3、讲解:养蚕应注意的问题;大家对养蚕方法和蚕的知识已经有了部分了解。
4、谈话:养蚕过程中,同学们还会生成一些新的问题,请你们一定要告诉老师,我们一起共同研究。希望同学们坚持观察,认真做好记录,每周把蚕带到课堂上来一次,交流养蚕的新发现。

讨论 讨论 讨论

教学反思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2.2给蚕宝宝记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学会喂养蚕。
2、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3、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实践 活动
4、能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蚕的问题。 记录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能够较长时间感触、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讨论交流
有关蚕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完成活动记录“养蚕日记”



2.2给蚕宝宝记日记
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蚕宝宝出生已有两周了,在这两周里,大家发现了蚕 宝宝的哪些变化? 二、交流蚕的新变化。
1、描述蚕宝宝身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变化。 2、描述蚕宝宝吃桑叶的情形及蚕宝宝食量的变化。


宝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述其他新发现。 4、观察蚕宝宝换外衣。
1)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发现蚕宝宝蜕皮的。


2)说说观察到的蚕宝宝蜕皮的过程。蜕皮前后的蚕宝 宝是什么样的?蚕宝宝蜕皮要用多长时间?你的蚕宝宝蜕了几次皮?
3)记录蚕的这些变化情况。观看蚕宝宝蜕皮过程的录像片。
讨论
4)讨论: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将要蜕皮的蚕宝宝是 怎样的?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和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差别?蚕宝宝慢慢长大了,谁来给它换新衣服?
观察
5、观察身肥体壮的蚕宝宝。

1)用放大镜观察蚕宝宝身体的各部分是什么样的。

2)蚕宝宝怎样吃食物?

3)蚕宝宝怎样运动?
讨论
4)讨论:蚕宝宝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有什么用。

5)量一量蚕宝宝的身体长度。

6)称一称蚕宝宝有多重,比比谁的蚕宝宝大。

7)把你的蚕宝宝画下来。

6、蚕宝宝为自己盖新房。
观察
1)观察蚕宝宝为自己盖新房前身体是什么样的,它会做些什么?
2)你能帮蚕宝宝盖新房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蚕宝宝是怎样为自己盖新房的。 4)观察蚕宝宝为自己盖新房,你有什么发现? 7、产卵
1)师生交流活动,雌雄蚕蛾是如何交配的?什么样的蛾产卵
2)数一数自己的蚕蛾产下了多少卵,观察交配的蛾和没交配的蛾产的卵有什么区别。
交流
教学反思






1、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其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2.3我们来抽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抽出丝。 3、能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抽丝和测一根丝的长度 找准茧上的丝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 活动
动手实践
抽丝活动


2.3我们来抽丝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经过近一个月的养蚕活动,不畏 困难,不辞辛劳,终于收获了一个个雪白的蚕茧,那么蚕茧有什么作用呢?
交流汇报
2、学生交流汇报:

3、讲述:蚕茧可以抽成丝,织成美丽的丝织品。

二、介绍桑蚕史
欣赏视频
1、谈话:请同学欣赏一段录像,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2、学生观看,汇报:知道了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历史悠 久,传说是嫘祖在五千年前就教会人们养蚕抽丝了,被后
人尊为蚕神;我国的蚕丝业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界各地;美丽的丝织品是用蚕丝织成的。 三、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汇报交流。


1、谈话:同学们都知道美丽的丝织品是由蚕丝织成的, 那你们知道如何进行抽丝吗?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
①材料的准备:每组一个浸泡在开水中已近10分钟的蚕茧、水中滴了一些颜料、一个用硬纸板做成的纸筒。

②操作要求:先用铅笔钩住蚕茧外表的浮丝,转动后找出丝头;将丝头缠绕在纸筒上;转动纸筒即可抽丝。


③操作分工:大家轮流抽丝,每人每次一分钟,其他同学 帮着记时及记抽丝的圈数,最后算出总的用时及缠绕的圈 数,得出一个茧丝的长度。

3、学生分组活动,汇报交流。

4、小结:

5、谈话:通过抽丝活动,你有哪些感想?
学生分组活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识。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2课时
2.4养蚕经验交流会

2、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 3、知道蚕和蝴蝶一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化过程。 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讨论交流

养蚕日记

实践 活动
养蚕经验交流


2.4养蚕经验交流会
变态: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做“变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 宝都变成什么了呀?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 二、学习新课
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

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经过了哪些变化? 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 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 讨论交流 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讨论
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
蚕的过程中,我们很多同学也写了养蚕日记,那么谁能用个比较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明蚕的一生变化呢?
2)看书第24页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


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 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图画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 讨论 比较有代表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虫概念。
一生

1)谈话:在我们养蚕的这段时间,全班有的同学是从 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但有些同学没能完整的饲养成功,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3)讲解: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茧,出茧 后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4)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
5)对照书上24页下图说说蝴蝶一生有哪些变化? 6)讨论:蚕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蚕蛾和蝴蝶有什么 相同和不同?

7)小组讨论,进行比较。
8)根据学生对蚕蛾和蝴蝶的比较,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 三、巩固应用
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
讨论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706a2e8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6.html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