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的经历与对我们的启发

发布时间:2012-03-07 20:44: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牛根生,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85年出生。1978年,20岁的牛根生顶替父亲的公职,成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的一名普通的工人,从事洗奶瓶的工作。因为敢拼肯干,5年后他被提拔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厂长,1992年升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

1998年,40岁的牛根生遭受排挤,被免去在伊利集团的一切职务。不仅20年来在企业的积累被清零,他甚至被告知:不得再从事与乳品行业有关的任何行业。

1999年,牛根生秘密创办蒙牛公司,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年销售额达到21亿元,创造了震惊业绩的成长记录。

2004610,蒙牛集团在香港主板成功挂牌上市。2007年上半年度财报显示,蒙牛半年总营收100亿元,已经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的老大。

传奇

拓荒牛的火箭速度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心街心花园,竖立着一尊雕像,上面有四个大字------中国乳都。正是这四个字承载着当代内蒙古人民的最大骄傲。与性情豪爽的内蒙古人民聊天,他们谈起自己家乡的发展,总有几个关键词让我肃然起敬,比如:牛奶。全国四杯牛奶里就有一杯来自内蒙古。

但是,如果没有那个人,今天的内蒙古乳品产业或许还在寻找销路中徘徊。

他就是牛根生,草原孕育出的拓荒牛。


牛根生不姓牛,本性秦,生于内蒙古农村。家里孩子多,他排行第五,父亲是一个土改时期的老共产党员,也是村里的生产队长。

那时候全国都在饥饿上挣扎。老秦家心一横,把这个出生没满月的孩子买到了城里,一来确实急需用钱,二来留着也不一定养得活。

老牛可能是最早被丈量身价的企业家,那时候他的售价是50元。“50元那时候应该说是很值钱了,”牛根生说,“正好卖到这个姓牛的家里,正好我养父就是养牛的。”他从此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

养父母家境不错,自己有没有孩子,,对牛根生视如己出。可惜好景不长,牛根生刚上初中的时候养母去世了,养父续弦。高中毕业时,养父也亡故了。

牛根生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个月24元钱工资,还要养活继母,生活非常艰苦。在街坊里一起玩的年轻人中,牛根生是穿得最破烂又没人疼的“孤儿”。可是他并不妄自菲薄,贫寒的家境让他比同龄人更加快的成熟。无论处理什么事情,他总能理出清晰的思路,很受同伴的敬重。老牛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从不埋头干活,凡事要说出个一二三来,特爱表达也特会表达。“我算是一个没有财富但有思想的人,又善于表达。过去养父母嫌我的话太多,说话的频率太高,一定要让我少说。”牛根生没能改掉的这个“毛病”,日后反而成为他获取成功的最大动力。

今天许多中学生谈起将来,总有一种畏难情绪:机会太少,位置都给前面的人占满了。嘴上不说,心理或许还在抱怨:家里没权没势,父母没有好的经济基础。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埋怨上,不如看看老牛。比起物质条件来,同伴中他是最差的一个。可是因为他有心,最终成就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大事业。



1982年是牛根生的命运转折之年。那一年发生了三件大事,一件比一件重要:妻子怀孕,为牛根生添了一个女儿;到处寻衅滋事,没有人生方向的牛根生被请进派出所,关押了64天;郑俊怀来到回民奶食品厂,成为牛根生的厂长。

当年牛根生24岁,高中毕业,只是洗奶瓶车间的一个洗瓶工。那时候没有机械操作,洗奶瓶全靠手工搓擦,每天牛根生忙完了总是满身奶垢。这个思维活跃还喜欢发言的年青人引起了郑俊怀的注意。当奶食品厂在全市率先搞承包制的时候,牛根生积极响应并承包了加工车间。他带领一班年青人打了一个翻身仗,当年就扭亏为盈。两年后回民奶食品厂在呼和浩特500多家食品厂脱颖而出。

为了表彰牛根生的业绩,郑俊怀奖励了他一辆价值20万的桑塔纳轿车。牛根生不愿独享,“我后来上班一看,我的几个副手都没车,就在想怎样把这个车用得最好。”他把桑塔纳换成5辆天津大发自己和副手人手一辆,获得了众人的拥戴和支持。

1996年,伊利集团成立。牛根生成为主管生产和销售的副总。如果事业的轨迹如此发展下去,就没有后来中国乳品行业的传奇企业蒙牛了。偏偏命运和老牛开启了玩笑:一把手的威望和风头逐渐被牛根生盖过,郑俊怀于199811月撤消了牛根生在伊利集团的一切职务。一名高管会后奉命找到牛根生谈话:“你得离开呼和浩特两年,公司安排你到北京大学学习,你回来后不要再搞食品行业了!”

回忆这次失败,牛根生更多的是自我反省:“我的毛病是水大了要漫过桥,不是人家的问题,因为如果我自己遇到这样一个水大了要漫过桥的副手,我想我会怎么样?”

年轻的牛根生太生猛,当惯了一把手的郑俊怀太霸道。这次冲突两人都有责任。老牛冲突后的态度是接受,然后反思,把它作为人生中的一次失误进行总结。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有的同学和谁都相处不好,不可否认别人有不对的地方,甚至错误更大,可我们能否换个思路,先改变自己的毛病呢?



40岁的牛根生又一次面对人生的窘境:总是散财,没有为家庭积累下足够的家底;不再年轻,除了营销管理,没有养家糊口的一技之长。“我这样的人你们要吗?”1998年年底的一天,牛根生溜达着去了呼和浩特人才市场,他站在一家公司的招聘柜台前来招聘的人。“你多大了?”对方问。“40岁。”老牛回答。“对不起,你这样的年龄在我们企业属于安排下岗的一列。”对方直言不讳的笑着回达。

一名不文的牛根生却有一个从头再来的巨大梦想。牛根生离开伊利后,他手下的几十名得力干将被“清洗”。1999年,这些兄弟到北大找牛根生诉苦。牛根生说:“咱们干脆注册一家公司,从头再来!”

在伊利20年的打拼经历,能言善辩的牛根生已经被锻造成一位营销高手。20031015,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上天,蒙牛成了唯一的牛奶赞助商,销售额再次翻番,达到近50亿元。同年1118,央视2004年黄金段位广告招标会上,牛根生猛砸3·1亿元,一举成为“标王”。

年轻时牛根生好勇斗狠,从小就爱打架。这对于男生来说不一定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缺点,至少好胜也是成功的必备素质。可是好胜变成好斗,就成了有勇无谋了。这时候你越强大,身边的朋友就越少,最后就成孤家寡人了。弱小时隐忍,强大后包容,毕竟对手是自己找的,还是修炼好自己的实力最重要。



2004年,中国证监会进驻伊利集团进行调查,伊利高管因涉嫌挪用公款被刑事拘留。少了老对手的牵制,蒙牛更是一飞从天。2004610,蒙牛集团在香港主板成功挂牌上市,个人持股6·1%的牛根生一夜之间身家过亿。

第二年,牛根生说服家人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捐出自己和家人持有的蒙牛股份(约占蒙牛集团股份的10%),创立了面向全社会公益事业的“老牛专项基金”。按按目前股票价格计算,这些股份的市值已经超过50亿元人民币。这一善举使得牛根生成为“全球股票第一人”,牛根生也因此被海外媒体列为与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并驾齐驱的“四大捐赠巨头”。其后牛根生让出总裁的职务,推任董事长,年轻的杨文俊继任。

一个年富力强的企业家做出这样的举动,在国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一时间,质疑的声音甚至盖过了褒扬的声音。大家说:老牛作秀。

蒙牛现任总裁杨文俊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进驻伊利两年后,刚结婚的杨文俊没房子住,看中的房子售价4000元,但他每月工资仅40元,全部储蓄也不过2000元。牛根生得知他缺钱买不起房子,马上送来2000元。

“那是对我巨大的帮助。”杨文俊感受到这笔“巨款”代表着牛根生对他的信任,同时让他感动的是,这2000元也几乎是当时牛根生的所有积蓄。

牛根生的成功源于无数个“杨文俊”的生死相随。这2000元对老牛来说值得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能像牛根生这样做的人寥寥无几。

老牛捐股,最难说服的是老婆和孩子。老牛的方式是以退为进。当初创立蒙牛的时候,家里拿出来仅有的45000元积蓄。“我对孩子说,我和你妈妈结婚的时候,连新衣服都没有,现在咱家里的汽车都有两三辆,我们的日子还是好了嘛。”

牛根生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是“蒙牛”这块招牌,20年后,他的子孙后因为蒙牛排在世界前列而骄傲。这是老牛最大的心愿。

这就是牛根生,你可以不喜欢他,却不能不追随他。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有一天你经过奋斗,终于从一文不名到拥有几十亿身价,你会怎么做?你又怎么使用这笔财富?快乐在于创造财富,而不在挥霍财富,或许牛根生才真正体会到了财富带来的幸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49708204b35eefdc8d3334e.html

《牛根生的经历与对我们的启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