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亳州市加快农业产业化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3-12 20:42: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亳州市加快农业产业化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多种经营

【发文字号】亳政秘[2017]136

【发布部门】亳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07.06

【实施日期】2017.07.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亳州市加快农业产业化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亳政秘〔201713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亳州市加快农业产业化转型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776

亳州市加快农业产业化转型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1年)的通知》(皖政〔201743号)和《中共亳州市委 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亳州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亳发〔201621号)精神,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转型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战略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战略。

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奋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为总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为目标,着力实施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新业态拓展、农产品品牌创建等五大工程,打造面向长三角和全国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农产品加工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以上;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891以上,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2.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2021年,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00家,其中,加工产值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00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20家,力争50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争取产值100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形成一批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甲级队

3.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形成。202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集群产值200亿元以上的2个,力争打造加工产值700亿元现代中药集聚发展基地。

4.带动能力显著提高。2021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200元,力争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二、实施五大工程

(一)实施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工程。

1.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施粮食、中药材、蔬果及畜禽养殖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行动,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加快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促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加快构建农牧渔统筹、粮经饲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21年,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场达到500家。(牵头单位:市农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与粮食局、市药业发展局、市环保局,各县区政府等)

2.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原料基地。加快发展优质专用品牌粮食生产,依托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推广一批加工专用粮食品种和技术,着力提升优质专用品牌粮食生产水平。大力推进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组建中药材脱毒组培中心,推进中药材种苗提纯复壮,发展标准化中药材种苗基地,加快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促进中药材种植道地化、标准化、品牌化,着力打造沿涡河中药材种植优势产业带。加大蔬果标准园创建力度,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养生蔬菜和特色蔬菜,引导建设高标准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加快沿省道307线高效设施蔬果园艺产业带建设。力争2021年建成优质专用粮食基地300万亩、优质蔬果基地200万亩、绿色中药材基地110 万亩,全市种植业、养殖业标准化覆盖率分别达到70%85%,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牵头单位:市农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与粮食局、市药业发展局,各县区政府等)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组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加强优势区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加大造林绿化工作力度,切实改善生产设施条件,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委、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政府等)

(二)实施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工程。

1.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相关政策。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运销等技术装备和第三方服务,支持发展果蔬、中药材趁鲜加工,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加大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烘干、初加工机械农机购置补贴力度。2021年,力争新增果蔬、中药材冷藏能力5万吨、粮食烘干能力10万吨。(牵头单位:市农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商务与粮食局、市药业发展局,各县区政府等)

2.实施食品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加快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力争2018年,市食品产业园全建成、项目全填满;2020年,各县区建成1-2个高标准的、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的食品产业园区。做强粮油加工业,重点培育主食加工产业集群,研制引进生产一批营养、安全、味美、健康、方便、实惠的传统面制食品、中央厨房食品等多元化主食产品;扩大休闲营养食品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玉米食品,提升大豆、芝麻、薯类等杂粮加工水平。做大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猪冷鲜肉、分割肉,加快休闲肉制品开发,加快推进肉牛、肉羊和肉鸡深加工。做优健康养生食品加工,加快中药养生保健食品、保健茶、功能性食品、药食同源食品、保健汤料、保健药膳产品开发和推广,积极推进传统食品工业化。做稳酒类及饮料加工业,稳步发展白酒产业,着力开发新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优先发展养生保健酒产业,加快发展软饮料产业。做精蔬果加工业,积极开发新型干燥蔬果制品,发展蔬菜功效成分提取,积极开发蔬菜汁饮料制品。2021年,力争规模食品工业企业发展到300家,食品工业产值达600亿元,年产值亿元以上食品加工企业达到100家、超10亿元达到10家。(牵头单位:市农委,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药业发展局、市科技局、市商务与粮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开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等)

3.实施亳州现代中药产业369”提升计划。引导饮片加工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鼓励企业开发单味小包装,速溶型、浓缩型颗粒饮片等新型产品。积极发展中药提取物,形成多元化中药提取物产品,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环保型中药提取物生产基地。培育壮大中成药制造,重点开展经典名方和确有临床疗效的中药新品种的开发生产;开发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楚的组分组方中药制剂;落实中药品种引进扶持政策,重点引进疗效确切和市场广阔的中成药品种。延伸中药工业产业链,积极开发中药日化产品、中药消毒杀菌剂、中兽药产品等。2021年,全市现代中药工业(产业实体经济)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中药商贸流通业交易总额(新兴业态电子商务线上交易平台)突破1000亿元,现代中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0家,力争产值达到700亿元。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大型医药集团2家,10亿元的10家,1亿元的100家以上;年销售超过亿元的中成药大品种10个,出口额达到3亿美元。(牵头单位:市药业发展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委、市商务与粮食局,市经开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等)

4.加快农作物秸秆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中药提取药渣等资源化、能源化、无害化利用,支持发展生物有机肥产业。开展粮油加工副产品小麦麸皮、次粉、胚芽等副产物综合利用,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开发豆粕、芝麻粕功能蛋白、多肽的提取和精制。开展畜产加工畜禽血液、骨组织、脏器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骨素及衍生产品等各种生物制品,支持和鼓励开发畜禽毛皮等副产物加工产品。(牵头单位:市农委,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商务与粮食局,市经开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等)

5.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聚集发展。鼓励和推进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优势区域和加工园区集中,着力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努力形成一个主导产业、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一批名牌产品、一批加工园区的主导产业发展体系。依托优势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园区,抓好国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服务,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质量检测、物流信息、品牌推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物流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促进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聚集,带动仓储、运输、服务等三产的发展,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相互配套、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2021年,力争形成年加工产值700亿元中药材、276亿元粮油、200亿元白酒及饮料、70亿元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务与粮食局、市药业发展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经开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等)

(三)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1.着力培育龙头企业甲级队。扶持和引导粮食、中药材、畜牧、蔬菜等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份额,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甲级队,形成引领行业发展的排头兵。支持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盘活资本,整合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组建大型企业集团。2021年,力争培育出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60家,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24家,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00家。(牵头单位:市农委、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药业发展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商务与粮食局,市经开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等)

2.大力扶持中小微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落实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政策。推进多证合一 “一照一码先照后证、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改革,落实网上办事大厅制度,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客等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深入开展亳州老乡 请您回家活动,大力支持亳籍成功人士回亳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落实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引导中小微企业找准定位,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2021年,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00家。(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农委、市药业发展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商务与粮食局、市创业办,各县区政府等)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围绕粮油、中药材、畜牧和蔬果等主导产业,瞄准重点区域,盯住意向企业,深化高位招商、高端招商、高频招商、高效招商。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出台奖励政策,推进招商引资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招商活动。落实帮办服务制度,用足用好政企直通车微信服务平台,紧扣企业发展各种要素、项目建设各个环节,优化招商服务,改善经商环境。强化招商任务落实,每年每县区要引进并落地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2个以上。2021年,力争全国医药上市企业、制药工业百强企业、医药流通百强企业中有70家,全国食品企业百强、食品工业百强企业中有10家在亳投资。(牵头单位:市招商局,责任单位:市农委、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与粮食局、市药业发展局、市创业办,市经开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等)

4.提升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落实扶持企业科技创新政策,着力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能力的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更新和改造,推进产品升级和品种创新,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采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先进技术,推进农产品加工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提高自动化水平。大力培育科技人才队伍,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科技创新战略联盟,重点支持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和市场前景好的成果转化项目。指导和帮助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重点实验室,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021年,力争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企业35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5家。(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农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经开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等)

5.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建立紧密的农产品产销合作关系,打造联合品牌,实现利益共享。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前延后伸建设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发展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红为主要形式,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扶贫中的引领作用,各类涉农资金要向在贫困村建立原料基地、吸收贫困户农民务工的龙头企业倾斜。2021年,力争全市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350个,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75个。(牵头单位:市农委、市商务与粮食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供销社,各县区政府等)

(四)实施农业新业态拓展工程。

1.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大对食品、中药保健品、花草茶等本土化农业电商平台培育力度,鼓励龙头企业自建电商平台,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着力打造知名农业电商品牌;继续支持企业入驻阿里巴巴亳州特产馆,引导企业线上线下结合,努力扩大农产品销售。支持筑梦社区 “创客空间和青年电商产业园等发展集仓储、物流配送及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电商产业园发展。大力推进我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实现公共服务、物流配套、乡村网点全覆盖,鼓励国内知名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在我市设立农村电子商务县级服务中心和乡(镇)服务站、服务点。完善农业电商供应链建设,支持有条件地区打造农产品集散、冷链物流、仓储、展销中心一体化的农产品电商产业链。到2021年,农业企业电商销售普及率达到80%,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电商销售全覆盖,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35%左右。(牵头单位:市商务与粮食局、市农委、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信息局,市经开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等)

2.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按照农旅融合、三产互动、接二连三的思路,依托我市丰富的农业、田园景观和乡土文化资源,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养老、健康医疗、养生保健等新产业、新业态,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户外运动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支持社会资本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特色产业规模种植、果蔬采摘、农业田园景观资源开发、传统农事劳动体验等,建设发展一批农业观光园、家庭农场、采摘基地、农家乐等景点。深入挖掘亳州传统农事文化、历史人文等资源,加强亳芍、亳菊、亳牡丹等中药材田园景观的开发,加快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完善景观道路、供水供电、清洁厕所、餐饮卫生、游客综合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开展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持续开展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每年评选一批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积极组织休闲农业示范点、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宣传推介,每年举办芍花节”“采摘节和农事节庆、文化节会和创意大赛等休闲旅游节庆活动,培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2021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达到1500万人次以上,综合营业收入7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市文化旅游局、市农委,责任单位:市商务与粮食局、市林业局、市水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2b3046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e.html

《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亳州市加快农业产业化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