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的红色记忆

发布时间:2012-11-06 12:34: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瑞金的红色记忆

紧张的期末考试刚结束,我们一行人便乘上了红色之旅的大巴,前往此次红色实践的目的地——瑞金。

此行车里汇聚着不同学院的同学,却并未因院系不同而感生疏,一路上大家都在讨论瑞金的美食与历史文化,对于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小城,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大多数同学和我一样,对于瑞金仅仅通过“百度一下”有过浅略的了解,因此车上不多的几个江西籍同学就成了车里气氛的“核心区域”。此行天气非常炎热,我想我们一车祖国的花朵齐刷刷站在太阳底下,估计真的得被晒化蒸发掉。车开到下午太阳正得瑟的时候抛锚了,我们一行人很悲催地停驻在高速的一个服务站里,因为实在太热,同行的一个女孩子把一块毛巾浸了水扎在头上对着一个大落地扇猛吹,大家都笑着说很有革命的感觉,在热浪中等待34个小时倒并没有消退大家的热情,很多同学还用手机更新了微博,用戏谑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从容与理解。当大家终于在太阳快落山时大汗淋漓又回到车上,相互打趣此次“热浪抛锚”,却没有半句怨言时,我突然感到,这一次红色之旅真正是在此时开始。

晚上快到12点时,我们的车子终于开进了瑞金市。瑞金这座小城终于清晰地一点点剥开神秘的外壳,展现在我们眼前。事实上,我不知该如何形容第一眼所见到的瑞金,如果说将江南水乡小镇比作婀娜美姬,红袖一扬,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那么瑞金就是一个坚毅朴实的锡兵,坚定又刚毅地伫立,憨厚又亲切地微笑。入眼并无高楼林立,灯红酒绿,不过些许普通小楼,连街道上都少有行人,只觉得朴实又宁静。住进酒店,房间不大,装修简洁,颜色简单,给人一种很干净爽落又积极向上的感觉,我想,这便是所谓的地方的性格吧。急躁疲惫了一天的心终于安静下来,在一种亲切温馨中,终于浅浅入眠。

接下来两天,太阳依旧不吝啬她的光和热,不过我们却是比她更热情地去挖掘瑞金的一草一木。我们参观了叶坪,据导游介绍,1929召开前委扩大会议,讨论时局和行动方针。1931928,毛泽东、朱德、项英、任弼时等,率领红一方面军总部和中共苏区中央局一干人马,再度进驻叶坪,展开召开一苏大、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各项最后准备工作,从而揭开了叶坪史上全新的一页。叶坪因此既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又是中共苏区中央局、临时中央政府首脑机关19319月至19334月的驻地。在叶坪,我们参观了各位领导人的办公和居住的屋子,有的甚至不到我们现在寝室的一半大,却住了两个人,每个屋子里不过一张桌,一张床,和一定挂在墙上的草帽,简单到让我们忍不住怀疑这是否真的是那些叱咤风云的伟人们的房间。在这里,我们并未感受到太多当年轰轰烈烈的革命气息或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吸引我们的则是那些被我们镶嵌在圣光中的膜拜瞻仰的前辈们所留下的最朴实、最平凡的奋斗痕迹。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也参观了红军烈士纪念塔,烈士塔在如同金色麦芒般令人灼痛的夏日里像极了一枚子弹,上面有工整的隶书字样“红军烈士纪念塔”, 据说,当年塔为国民党所毁,一位老婆婆冒险将“烈”字藏在自家菜地里,这字才得以保存下来。塔的正前方草地上有“踏着先烈血迹前进”,一直延伸到烈士塔。顺着字迹的方向往前望去,我真的有了一种正在前进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侧过头才发现大家都正对着这座顶天立地的丰碑行注目礼,原来有这种情怀的又

何止我一人呢?在叶坪,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棵已面目全非,姿态狰狞的古樟,导游说,毛主席曾经喜欢靠在古樟下看书,古樟也曾替毛主席挡下一颗炮弹,救了毛主席一命,自己却也因此化作焦炭。俗话总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然而草木亦未见得无情,望着这棵已化作焦炭的树,愈发觉得它可爱又可敬。

初入沙洲坝革命旧址群,入眼是大片荷花田,颇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恍若为这燥热的盛夏解了几分暑气。听导游介绍沙洲坝有民谣:有女莫嫁沙洲坝,天早无水洗头帕。说的是沙洲坝是个干早缺水的地方。住在沙洲坝的人吃的是又脏又臭的塘水,吃了容易生病。也有人想过要挖井,可是一来穷,没人提得起头,二来又信迷信,听风先生说过,沙洲坝的龙脉是条旱龙,不能打井,打井会坏龙脉,所以更没有人敢去冒这个风险。于是沙洲坝的人也只得祖祖辈辈到塘里去挑水喝。毛主席见了,便带头破除乡亲们的迷信思想,和警卫员亲手挖出一口井,结束了沙洲坝人民祖祖辈辈挑塘水吃的命运。乡亲们亲切的称之为“红井”。后来这井被国民党反动派填了好几次,又被乡亲们偷偷刨开……解放后,大家一起在井旁立碑,上面刻着14个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我们一行人听完这个温馨的故事,都忍不住捧起清凉的井水洗了洗脸,那让人心神一振的清凉与甘冽,让我们体会了当时乡亲们喝上清甜井水的喜悦感激的心情,也仿佛听到了毛主席那豪迈的声音“不要信命运,要信革命!”除此之外,留下较深印象的还有那个有黄亚光书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17个楷书的建筑,从空中俯瞰,它像一顶红军的八角帽,据说它的48根木柱为了隐藏整个建筑,防止被敌人发现,保留了木柱顶上的枝杈和叶片,十分奇特。听了这些,我不禁为他们的机智较好!

除这两处外,我们还去了长征第一山——云石山,去感受了红军们迈出艰巨长征第一步的坚定的信念;去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追寻了革命的历史足迹。另外,还去了罗汉岩,虽说名山大川我爬过不少,幼时就能自己蹦跳着登上黄山莲花峰,但此次登罗汉岩,却令我感触颇多。因为在攀登过程中有某些路段险陡,有些体力不支的通行的同学明显掉队,但是大家都没有自顾自地冲锋式往上爬,而是折回去或是原地等候那些掉队的人,减缓他们的焦虑。在艰难地下“一线天”时,很多女生因为胆子小,下的速度很慢,后面的男生也全无催促之意,反倒很大度地帮女生拿包,还反复提醒女生们要小心不要急。由于大家相互鼓励帮助,整个登山下山的行程都十分顺利。我的心充斥着一种温暖的情愫,仿佛看到了红军们当时艰难行军时相互搀扶,相互鼓励的场景,虽然我们所遇的困难与他们遇到的不可同时而语,但是我们所怀有的相互关怀的心情又何尝不是一样?有人说,90后的一代都是自私自利的一代,以自己为中心,毫不关心别人,这话我不同意,至少我们这一行人,都不在这话所概括之列。

瑞金一行,感触颇多。说实话,在瑞金,我并未感受到当年革命的轰轰烈烈或是撼人心魄的血泪史。留给我的只是平和之中淡淡的感动与思索,就像是煲一锅老汤,开始如白开水般津淡无味,平淡无奇,但却越熬越能感受其中真味;又像是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开始觉得不过是但如流水,平铺直叙,却一点点地被它的细节所感动。在瑞金,我没有被伟人们的伟大功绩所征服,却感动于他们的真挚与朴实;我没有为烈士们而悲恸扼腕,而是为我和大家默契地背负起责任而高兴;我没有感叹红军长征的艰辛,而是为我们也能具有和红军们当年一样的相互扶持,好不抱怨的心境而自豪……或许,这次马哲实践的本来目的是想让我们感受先辈的光辉与革命的艰辛,然而,这些对我来说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在大家身上看到了90后一代具有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与荣誉感,看到了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更体会到了伟人们光环背后朴实而真实的奋斗与努力,我第一次有了一种“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拥有可以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能力”的感受,与他们如此贴近,而不是作为无可逾越的历史的光辉。我想,这些不正是当下与时代最贴合的革命与奋斗精神的时代产物吗?即接受使命,承担责任,为荣誉而战,为希望而斗,积极向上,相互扶持,改革时代,创造命运。这次红色之旅在平淡与朴实中带给我向上的力量与感悟,谁说这不正是我想要从这次旅行中得到的精神营养呢?无论如何,我已获得自己所理解的当下关于红色与革命的生命所在,因此我只想说,此行不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20eb993dd88d0d233d46ae8.html

《瑞金的红色记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