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愉之词难工”质疑

发布时间:2015-11-16 14:05: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欢愉之辞难工”质疑

杨建猛1 伍国桃2

12.安顺学院, 贵州 安顺 561000

要:韩愈认为“欢愉之辞难工”,事实上“欢愉之辞”未必就比“穷苦之言”逊色。一味地提倡“穷苦之言”而贬低“欢愉之辞”,对于文学活动是极为有害的。

关键词:韩愈;欢愉之;难工;质疑

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中说:“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1]韩愈的观点是:抒发穷苦之情的作品大多是好作品,而抒发欢愉之情的作品则难成佳作。

对于“穷苦之言易好”, 古今文人大多赞同。从孔子的“诗可以怨”,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到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这些观点和韩愈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古今文坛上许多悲情的作品,如屈原的《离骚》、蔡文姬的《悲愤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皆是千古绝唱,这也是“穷苦之言易好”的事实证据。

人们因为“穷苦之言易好”之说深信不疑,所以对“欢愉之辞难工”之说也信以为真。大概在世人眼中,欢愉之大多出于富贵之人,而富贵之人交游应酬多,写诗作文无暇精雕细刻,所以“难工”而他们的诗文一旦公开发表,又常常大受追捧,于是飘飘然不思进取,所以就更加“难工”。清代文人曾国藩对此论道:“自韩愈氏有言:欢愉之难工,穷苦之音易好。欧阳公效之,亦称‘穷而后工’。后之论者,率祖述其说,谓宫音和温,难于耸听;商音凄厉,易以感人。故盛世之巨公,其诗歌往往不及衰世之孤臣逐客;而庙堂卿相,例不能与穷巷憔悴专一之士角文艺之短长。数十年来,人相与持是说而不变,所从来久已!”[2]就连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也很赞同“欢愉之辞难工”之说,他说:“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好诗,好诗主要是不愉快、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3]

那么,“欢愉之辞”当中究竟有没有上乘之作?“欢愉之辞”有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一味地倡导“穷苦之言”、贬低“欢愉之”,对文学的发展有益还是有害?下面将从这三个角度加以论述。

一、“欢愉之辞”丝毫不比“穷苦之言”逊色。

“欢愉之”果真难成佳作吗?当然不是。人生有喜有悲,无论是欢愉之情,还是悲苦之情,都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文学创作就是要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明代文人陈继儒说得好:“哀者毗于阴,故《离骚》孤沉而深往;乐者毗于阳,故《南华》奔放而飘飞。”[4]由此可见,无论是哀伤的《离骚》,还是乐的《南华》,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都能打动读者的心扉。

事实上,许多上乘的文学作品,其实就是“欢愉之辞”。譬如《诗经·桃夭》写新婚之欢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刘邦的《大风歌》写衣锦还乡之欢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孟郊的《登科后》写金榜题名的欢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写飞黄腾达之欢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写无官一身轻的欢愉:“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欢愉之辞”被认为是晋代最好的一篇文章。由此可见,“欢愉之辞”丝毫不比“穷苦之言”逊色。

二、“欢愉之辞”存在的内在根源

“欢愉之辞”存在的时代根源。时代不同,作品的感情色彩不同。国泰民安的时代,其作品大多是“欢愉之”;而兵荒马乱的时代,其作品则大多是“穷苦之言”。先以汉赋为例汉初盛世,国盛民强,因此盛行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的歌功颂德的汉大赋;汉末乱世,民生凋敝,因此盛行以《刺世疾邪赋》、《述行赋》为代表的抒发穷苦之言的抒情小赋。又唐诗为例:盛唐之音以乐观的情调为主;晚唐之音则以悲苦的情调为主。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有虞继作,政阜民暇,熏风咏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尽其美者何?乃心乐而声泰也。至大禹敷土,九序咏功,成汤圣敬,猗欤作颂。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之化淳,《邠风》乐而不淫。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5] 由此可见,文章的喜怒哀乐不仅取决于作者的个人因素,更取决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盛世之音,有乱世之音,有亡国之音;盛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因此在太平盛世,“欢愉之辞”必然成为文学的主调。

“欢愉之辞”存在的文体根源。体裁不同,作品的感情色彩也有所不同。比如诗和词,前人早已看出,这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因而各有不同的文体风格。诗大多抒写国家兴亡、民生疾苦、个人抱负,词则大多抒写闺阁闲愁、儿女情长、宴饮游乐;因此诗与词各具特色:诗庄词媚,诗刚词柔,诗苦词乐。因此“穷苦之言易好”之说,若针对诗可勉强认同;若针对于词则大谬不然。为何?词乃宴游耽乐之戏,歌舞升平之作,所以十之八九乃是欢愉之辞。此外,民间故事、古典戏曲这些叙事体裁的作品,大多以提供娱乐为宗旨,以皆大欢喜为结局,因此在感情色彩上大多以欢愉为。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宾白》中对这类文体的喜剧内核作了精辟的解说:“我欲做官,则顷刻间便臻富贵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原配。”[6]因此,这些叙事作品其创作宗旨、情节特征和实际效果来看,也大多可归属于欢愉之辞。

“欢愉之辞”存在的作家个性根源。作家的个性不同,其作品的感情色彩也不同。关于作家个性与其创作风格的关系前人已多有研究,比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中就有深刻的剖析。作家的个性可粗略地分为两大类,即乐观派和悲观派。许多文人有过被贬谪流放的遭遇,但是面对同样的遭遇,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胸襟气度和文章风格。有些文人心理脆弱,多愁善感,一旦遭受挫折,便悲悲戚戚,譬如初唐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被贬岭南,在《度大庾岭》等作品中反复描绘流放的苦难,倾诉命运的不公;白居易被贬江州,也有泪湿青衫之痛,乃作《琵琶行》,表达自怜自悯之意而另外一些文人被贬之后却始终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其作品也表现出乐观的感情色彩,譬如苏东坡被贬黄州的作品,刘禹锡被贬郎州的作品,大多是“欢愉之辞”。由此可见,写“穷苦”还是写“欢愉”,这与作家的个性息息相关。

三、一味地贬低“欢愉之辞”有害无益。

一味地提倡“穷苦之言”,贬低“欢愉之辞”,无论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还是对于文学接受而言,都是极为有害的。

首先,鼓吹“穷苦之言”,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是极为有害的。文学创作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要用真情实感来打动人心。文学家的身份地位不同,遭遇经历各异,有的潦倒失意、穷困偃蹇,有的春风得意、轻裘肥马。失意之人须吐穷苦之言,得意之人须吐欢愉之言,这才叫为情造文,这才能以情动人。像周朝的周公、召公,梁朝的简文帝,陈朝的陈后主,唐朝的上官仪,宋朝的寇准,这些人或贵为帝王、或位列公卿,他们声名显赫、富贵寿考,怎么可能勉为其难,作出悲悲切切的诗来呢?如果一味鼓吹“穷苦之言”,使家财万贯者舍弃自己的财富而不言,却矫情地哭诉穷困;使高官厚禄者舍弃自己的权势而不言,却矫情地赞美归隐,这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样的作品不过是无病呻吟,读之味同嚼蜡,还如何能说“穷苦之言易好”?

其次,鼓吹“穷苦之言”对于文学接受而言,也是极为有害的。读者的欣赏口味是多种多样的,文学的风格也应当多种多样。“穷苦之言”的作品即便是艺术成就再高,也不过是众多艺术风格中的一种,不能代替其他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也不能满足所有读者的欣赏口味。譬如西晋的冯衍,声泪俱下地写成《显志赋》,陆机却并不认为这是一篇佳作,反而批评作者的哀伤之情过于泛滥。[7]又如唐代的孟郊和贾岛,擅长“穷苦之言”,素有“郊寒岛瘦”的美誉,而苏轼对他们的作品却评价不高,他在《读孟郊诗二首》谈起自己对孟郊诗的真实感觉:“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彭,竟日嚼空螯。……人生如朝露,日夜火销膏。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南宋文学家楼钥对“郊寒岛瘦”之类的作品评价也不高,他在《答綦君更生论文书》中说道:“古文之感人,如清庙之瑟。若孟郊、贾岛之诗,穷而益工者,悲忧憔悴之言,虽能感切,不近于‘哀以思者乎?[8]可见,在部分文人的眼中,“穷苦之言”有如亡国之音,算不上最高境界的文学。

综上所述,“欢愉之辞难工”这一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在当今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鼎盛,四海清平,人民幸福,时代背景决定文学主调,因此,社会主义文学必定是以“欢愉之辞”为主旋律身为社会主义的文艺工作者们,切不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应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以弘扬主旋律为己任,不断地发现并颂扬现实生活中真、善、美的一面,唱出积极、欢乐的人生之歌。

参考文献:

[1] 韩愈·韩昌黎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24.

[2]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6226-227.

[3] 钱钟书·诗可以怨[J].文学评论,1981(1):16-21.

[4] 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43.

[5] 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5542.

[6] 李渔·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 严可均·全晋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19.

[8] 楼钥·攻媿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81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f1ca824bceb19e8b9f6ba68.html

《“欢愉之词难工”质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