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教育案例

发布时间:2020-08-06 08:25: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



———————————————————————————————— 作者:

———————————————————————————————— 日期:

              编号   

题目: “让我们共同商讨…”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

单位名称:石景山五里坨小学

作者:  刘艳春

          编号

题目: “让我们共同商讨…”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

内容摘要:我刚接班时就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学生小A,我发现小A在和别人发生矛盾时总是不顾别人的感受大声嚷嚷,在分析问题原因时,他总认为自己满有道理,在老师和同学意见一致时,他还依然故我,从不听取他人的意见。一次突发事件使我找到了突破口。

在与他父亲的交流中发现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导致小A出现了问题。他父亲同意和老师密切配合促使孩子的转变,此后,针对小A的问题,我多次与他父亲联系,建立了联系表,我们针对孩子的问题经过了多次交流商讨,通过这段时间的矫正,小A的表现有了很大变化。

在每次联系中,我总是遵循了几个原则。

关键字:交流  联系 商讨

初当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我刚接班时就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学生小A,在班内讲话时,别的学生都在认真的听,面对新的老师充满期待,只有小A满不在乎,时不时当我的还嘟囔两句,第一个月按部就班,我几乎没有对班上以前安排做任何改变,但是在每天的晨检时间,都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提出了问题,我也让学生自己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期间我渐渐发现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并在指导解决问题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还引导学生建立新的班规。当然从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我发现小A在和别人发生矛盾时总是不顾别人的感受大声嚷嚷,在分析问题原因时,他总认为自己满有道理,在老师和同学意见一致时,他还依然故我,从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在课堂中也总是随便讲话,不举手,想说就说,但他头脑灵活,遇到问题爱思考有自己的想法。经了解他是借读生。三年级才从外地转到我们学校读书,他父母做小生意,从小在老家上学,他妈妈我接触过一回,那是开学时因为和后勤老师发生一些小矛盾,他妈妈在楼道里骂骂咧咧,素质不高。他父亲一直没有机会接触。面对他的蛮横无理而又激烈的表现,我总是引导一些会讲道理的同学发言,可是面对同学们的发言小A总是找出各种借口不同意,到最后找不到理由时便连哭带嚷毫不认错。为了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我总是事后再找他,而他每次在办公室时又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承认错误,可是下次照样犯错,丝毫没有任何改变。

在小A几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叫大嚷时,我发现有一些孩子沉默不语,还有一些孩子眉飞色舞并且在偷偷观察我的态度,我清楚这些孩子在观察我,看看我这位新班主任怎样处理问题。怎麽办呢?如果放任小A这种行为置之不理,那么必然有些孩子会仿效,影响恶劣。可是改变他又该从何入手呢?一次突发事件使我找到了突破口。

学校主任到各班统计学校IC卡丢失情况,当时我看到小A举了手说自己的卡丢了。过了几天补办的卡到了,要求每个补办的学生交15元钱领卡,当我转告小A时,他立刻大声叫嚷:“我不交钱。”我问他“为什么不交钱呢?你说一说不交钱的理由吧?”“我没理由,这钱我就是不交.最后他还哭嚷了起来。放学后,我把他留了下来,他还是不说话,最后我对他说:“卡已经做好了,钱不交不可能,这样吧,这钱我先替你交上,回家告诉父母这件事,如果你父母同意你的做法,不交钱也可以,这样你同意吗?”他点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早自习,他主动把钱交给了我。我忙问他:“你想通了?”他不说话。“谁给你的钱?你家长说什么了?”“我爸爸给我的钱,他没说什么。”他的“消极抵抗更增强了我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决心。

晚上,我给他的家长打了一个电话,他父亲接的电话,在交流中说起小A的种种表现,最后我说:“他在课堂中的表现反映出他头脑很灵活,遇到问题爱思考有自己的想法,但就是表达的方式欠妥,不举手,想说就说,同学对他有意见,最主要的是常常不听取他人的意见,没理也不认错。情绪还特别容易激动。是我处理的方式不妥当,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他父亲连连说:“老师您费心了,我家孩子从小由孩子的姥姥姥爷带大。让老人惯的脾气比较大,我们夫妻俩天天起早摸黑做小生意,没时间管他,我也发现孩子毛病很多,像您所说的,可我家孩子还特别会讲理,犯了错还振振有词,说起理来比我还能说。到最后也死不认错,他妈还护着他,有时气得我就‘修理’他。”  ,看来从小就备受宠爱说一不二的小A在在与父亲的“交锋”中早就是“常胜将军”了,怪不得他总是振振有词,无理搅三分。在家中他还可能还会有妈妈或姥姥这些支持者,所以他在交流中  只说不听,直到挨了拳头才不说话了。这主要是家中教育者的观点的不一致导致他的这种表现。可是现在家校教育的步调也是不一致呀!想到这些,在以后的交流中我和他父亲共同商讨了以下几条原则:1、有问题及时与老师联系。老师和家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2、教育孩子,要与家庭中其他人达成共识,或要在单独的一个环境中3、发生矛盾时要形成有理说理,沒理接受的一个规矩。最后这点我们同小A 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我们重点说明了这种行为方式的危害,有意识地讲一些有关骄横而贻误终身的事例。明确了认识。当然小A这种行为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最后希望小A的父亲按照以上几条原则和老师密切配合促使孩子的转变,他父亲欣然接受。

此后,针对小A的问题,我多次与他父亲联系,建立了联系表,我们针对孩子的问题经过了多次交流商讨,这期间既有失败也有成功,孩子良好的观念和信念尚未完全形成,且极不稳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迁和教育的作用不断变化。现在小A已经上六年级,他在面对问题时已经能克制自己的能力,通过这段时间的矫正,小A的表现有了很大变化。在每次联系中,我总是遵循下面几个原则1、要使孩子明白老师与家长联系实事求的反应情况,不是告状,消除误解,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该表扬要表扬,该批评要批评。特别在孩子在转变之初,有细微改变时,更要及时表扬,鼓励孩子,树立信心。2、在和家长交流时时注意是共同探讨帮助孩子进步的办法,不是老师单方面下“指令”,老师和家长是“合作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遇到孩子的问题要相互交流。3、在每次联系时,重点选择有力于孩子转变的家长联系,并建立长期的联系,尽力保持教育的一贯性长效性。因为家庭教育中也因为家长的知识素养、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上各有不同,也会有其各自局限性,这时老师应起到“过滤”作用,尽量避免种种不利的影响,选择有利面开展工作。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可为学生素质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是小学生受教育最重要的场所,作为学生受教育的两个不同的场所,两者对学生的教育观点必须一致。比如一些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到家长的偏爱与庇护,养成了高傲、自私和心胸狭窄的性格,进入学校后,更显得固执已见。听不得劝告与批评。我们不但要加以细心教育的引导,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更重要的是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家校结合,家长的支持与帮助,与家长建立和谐有效交流机制,是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dcea9e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8.html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