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胡同文化》教学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2-08 23:42: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胡同文化》教学案例分析

惠州市第三中学 江春英

【案例主题】



《胡同文化》是人教版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

第三单元第三篇文章,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文艺小品文,悠闲、散淡、平和,这种风格与作者的思想追求以及本文所阐述的北京市民的生活特点相一致,富于文学韵味。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很好的素材。

 

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多媒体教学条件下的情境教学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才能得到?

2.教师在学生学习体悟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3.运用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有哪些?教学策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何种意义?

4.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运用知识?

【案例背景】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序言中汲取有关著作的信息”;二是“了解作序者的思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三是“领悟序言的语言魅力”。根据高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学生写作散文的实际,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学习分析事物或现象所蕴含的文化意味。

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情感态度。

本课学习目标则定为:

1、知识目标

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归纳“胡同文化”的特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②通过分析“胡同文化” 的典型意义,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

①辩证地评价“胡同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②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结晶。

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应、契合的过程。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那么,如何使欣赏主体保持这种精神需求和如何保持欣赏客体对主体的吸引力,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需要研究的问题。

首先,老师要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及知识背景。高一学生具有阅读一般散文的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理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局难;习得知识易,迁移知识难。据此,教学策略就是三步教学法理论依据是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三个步骤。 即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课的学习以能力培养为主,为了集中紧凑、提高效率,使用多媒体课件。

具体操作是①立足课文,点拨导思;重点内容,讨论演板;点评诵读,领会情感;

延伸迁移,分组讨论。

 



据此,本案例设计以学生的自我参与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北京的胡同文化,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鉴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案例实录】



教学过程

1、知识习得

①解题。

分析“胡同”和“文化”的词义,理解“胡同文化”在课文中的具体含义。

②分析理解 “胡同”的特点。

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学生讨论归纳,明确:正 、俗 、多 、静。

③概括胡同里的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

学生阅读讨论,将结果演板,教师小结明确:

安土重迁(居住心态);

过往不多(人际关系);

易于满足(生活态度);

不管闲事(政治态度);

安分守己(处世哲学) 

④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

明确:封闭 ;忍。

2拓展延伸

此部分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注意引导,及时肯定学生的发现及思维的成果。

①“封闭”的实质:民族心理的反映。比如“长城”在中外文化上的差异。

②“忍”的实质:民族性格的缩影。比如:中国人的谦逊、一些俗语。

③理解作者对胡同文化态度:批判中带有伤感。

3、迁移训练

课堂上讨论分析武汉“热干面”文化的内涵;课外写一篇关于广州凉席文化的作文。

片段一:

课件显示——北京天安门图片,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以北京为中心展开联想。

师:“去北京是很多人的梦想,一提到北京,你想到了什么?”

生(一):“想到故宫、长城、颐和园┅┅”

生(二):“想到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生(三):“2008年奥运会可能在北京举行,我们一定要多得金牌。

生(四):“想到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看看。”

师:“也许很多同学想不到北京的胡同、四合院,胡同、四合院是老北京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先展示一幅北京胡同的图片,再变为四幅胡同、四合院图片,使学生对此有直观感觉,利于学生把握胡同特点。)

师:“我们研究胡同是为了研究胡同人的思想意识,也就是本课的胡同文化。”(由一北京胡同的图片动态展示由远至近的标题“胡同文化”。)

片段二:

师: 作者赋予了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样的内涵?请大家用原文的话回答。

生(一):“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

生(二):“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生(三):“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生(四):“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师:这几位同学的回答让我们这些没有到过北京的人对北京的胡同有了个大概的了解。那么

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一):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

生(二):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师:也就是说,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 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生(一):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

生(二):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

生(三):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片段三:

师: 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

(1) 虾米皮敖白菜,嘿! 

(2) 睡不着,别烦躁,别着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3)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生(一):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敖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感,证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的看法。

生(二):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  有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生(三): 尽情渲染胡同衰败 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 怀旧之情。

师:所以,本文的语言有的朴实,有的典雅。两者互相结合,富有表现力。

片段四:

师:胡同文化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想象异常丰富,大家沉浸在想象的满足感当中。

这节课在同学们的激烈讨论中结束了,但学生们似乎还沉浸在唇枪舌战之中,问题像抛向湖面的石子,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案例后记】



《胡同文化》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如何向45分钟要效率成为每个老师都必须研究的问题。短短的一节课,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使学生走入教材,快乐学习,轻松接受,学得深,记得牢。

教学目标是抽象的,只有把它转化成具体的问题,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鉴赏活动始终置于这一区域,有针对性地实现有所发现的预期结果。

课堂是活的,在动态的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使鉴赏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刨根究底”实现“有效学习”是十分关键的。案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有全新的理念、得当的方法和灵敏的应变能力。



【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策动并促成主体鉴赏。教师已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 的角色,而应该是引导者、管理者、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案例中教师始终做到:努力将一定的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鉴赏实践。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展开问题或解决问题为途径,以调整难度,提供支持,激励疏导等方式给活动以切实的帮助,从而实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这种帮助正如不断地向燃煤鼓风输氧,使煤得以充分燃烧。这样的教学过程使主体情知互补,心智并进,思维、语言、情意、品质得到同步协调发展,为主体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案例中“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这问题,教师不是用定论的方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感悟自己去发现知识。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与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因而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知识;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创造过程,由此形成并拥有的知识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因而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知识;另外,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经历了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某些思考、分析、概括的过程,而这些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从事探究工作所必需的,因而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在分组讨论这一环节时,学生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入木三分的语言更是令人赞叹。这一切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已经走到了尽头!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并且善于思考、善于表达。他们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灌装的容器,而是一把等待点燃的火把。从案例中,似乎还可以看到“燃烧”的实现,这是教师运用开放式的问题,开放式的点拔,以至开放式的评价的结果。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把舞台让给他们,给他们多一点的空间,让他们多一份主动,多一份生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dc610f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d8.html

《高三语文《胡同文化》教学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