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礼走遍天下

发布时间:2018-10-06 21:52: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有“礼”走遍天下

教学对象:社区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

教学目的:通过教育,使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文明素质,从而带动社区居民做文明公民。

教学重点:明无礼之害,知有礼之利,懂守礼之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时间:2010620

人:吴文月

事件回放:

1、200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期间,中国观众随意走动,引起国外选手不满。

2、因为中国游客在出境中的不文明行为引起多个目的地国家人民的反感,纷纷出台相应的措施,限制中国人行为,甚至增设出境游门槛。2006年,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颂了十类“中国公民出国(出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

3、2007年,外交部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提醒国民讲礼仪。

4、近日网上一个标题为:《日本女孩:中国人素质太差了》的帖子引起了众网友的热议。帖子讲到中国人不排队、随意插队、推挤、碰撞等问题,讲到上海世博的乱象,除了上面提到问题外,公用设施状况反映了中国人文明素质,如饮水机上堆满垃圾、厕所地板就像游泳池边的洗脚池等问题,还有中国人上厕所的问题,如厕所不锁门、怵目惊心的卫生用品、不敢坐下去的马桶座,又是痰又是水的湿黏地板。而日本人的作法是,人们从小就被要求入厕要为下一个人着想,不要造成他人的困扰。日本人如厕前、后要擦马桶坐垫,不仅自己方便、卫生,别人也方便,讲究一点的人还会随身携带厕所芳香剂。日本很多厕所会贴纸条要求保持洗手台的清洁,有些人洗完手还习惯顺手将洗手台擦干。
    现在中国许多观光景点的厕所都有专人管理、清扫,干净无臭的厕所也不少,但是若没有从人民的生活教育改善起,再怎么先进的厕所都无法维持清洁,最重要是影响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近年很喜欢跟日本团去中国大陆旅游,比观光更有趣的是,观察日本人看中国社会现状的反应。像搭长途电车时,看到中国年轻女孩横躺在男友身上;中年女子穿裙子盘腿而坐,内裤隐约可见;电车上啃瓜子、大声讲手机;起身上个厕所,座位就被陌生人借坐等现象,从日本人脸上错愕的表情,即可感受到中国社会文化带给他们的冲击、震撼。

5、在我们小区里,随意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的现象屡见不鲜。

6、在我们的楼道里,闲置物品占据过道的“半壁江山”的现象也司空见惯的。

如此无“礼”之害,可以说每个都曾经历过,作为一个以“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国人,想到这里不知将做何感想。

今年十月,金鸡百花电影节将在江阴召开,届时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国朋友将纷至踏来,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江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还能有“礼”走遍天下吗?为此,今天我们将围绕礼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礼仪之邦”唤“礼”

要讲礼仪先得懂礼。那么什么是礼仪呢?

(一)什么是礼仪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是一种行为规范与准则。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而言,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存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二)“礼仪之邦”的文化传承中国具有五千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国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仅礼仪著作就浩如烟海,著名的如《仪礼》、《礼记》、《礼运》、《内则》等。这些者是我国古代礼仪的主要源泉,所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与人为善、礼尚往来、容仪有整(衣着容貌、行为举止、言语辞令)等。中国的礼仪文化还流传四海,唐代鉴真东渡日本,把中国的礼仪文化介绍到日本;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正是由于中国人讲礼仪,所以才能有“礼”走遍天下。

(三)无“礼”之型然而,“礼仪之邦”的后代由于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致使不讲礼仪的现象随处可见。

1、自我型。自顾自己享受,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等。

2、粗心型。与人交往时,姿势歪斜,手舞足蹈,拉拉扯扯,左顾右盼等。

3、傲慢型。冷落他人,对人爱理不理,不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等。

4、无知型。不懂得基本的礼仪规范、他国的宗教信仰和礼仪禁忌等。

5、庸俗型。蓬头垢面,衣衫不整,坐车抢位,排队加塞,出口成“脏”等。

下在我讲一个真实的事情,讲的是《听众不文明,气哭音乐家》。某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来自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的布菲教授情绪激动,她的眼眶里盈满了泪水。最高标价280元。其任教的学院是全欧洲最好的音乐学院。但就是这样水平的演奏却被观众的随意走动、大声讲话、接听手机、孩子任意玩耍三番四次打断音乐家的演奏,最终致使演出无法进行下去。
  (四)无“礼”之弊有“礼”能走遍天下,无“礼”则寸步难行。

1、对个人之弊。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不学会礼仪、不懂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更不要谈与人交往、造福社会。

2、对家庭之弊。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个人不讲礼仪就会传染给成员,导致家庭成员不讲礼仪,还会在礼仪教育上影响下一代。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讲礼仪,势必波及到社区、辐射到整个社会,影响社会风气。

3、对社会、国家之弊。一旦整个社会屡屡出现不讲礼仪的现象,应付损害当代中国的形象,毁了“礼仪之邦”的美誉。随着经济的发展,交流日益频繁,一个不讲礼仪的国家势必不能在国际上立足,更别谈崛起与富强。

(五)无“礼”之因我既要认清无“礼”之弊,也要弄清无“礼”之因,这是讲“礼”的前提。

1、“文化大革命”对礼仪文化的损毁。“文化大革命”时期,传统的礼仪文化被当作“封资修”受到严重摧残,粗俗成为光荣,并被认为是同群众打成一片,而讲究礼仪则被认为脱离群众。语言粗野、行为粗鲁被人们所接受,这种不良现象到今天还有遗留,致使不少人缺少礼仪的基本常识和意识。

2、把个性与礼仪对立起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个性的发展。张扬个性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价值理念,但同时也出现了将个性与礼仪相对的现象。追求个性与个人的发展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公共道德与准则。一些人认为,施展个性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凸显出自己与从不同。他们认为,礼仪、规则就是束缚人的天性,扼杀人的个性。这种错误认识导致其礼仪不屑一顾,也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对社会、国家形象的影响。(那么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个性礼仪的关系呢,首先个性培养需要符合一定的礼仪,其次遵守礼仪可以彰显个性魅力)

3、礼仪教育不普及。一般而言,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文明的进步,但文明的进步却往往具有滞后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社会文明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从主观上讲,很多人一心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忽视了加强自身的礼仪修养。从客观上讲,礼仪的教育还没有正式列入义务教育课程中,只在大学里有选修课,没有达到普及化。而父母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则没有正式化,甚至没有礼仪教育,或进行的是错误的礼仪教育。

要在全社会普及礼仪教育,要求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努力。

首先,家庭教育在礼仪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经常说“家教”批评一个没有礼貌时,经常会说缺少“家教”,可见家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家长应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上的集中人的角色,首先家长要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要有意识的向孩子传输礼仪知识,还要进行具体清晰的指导、和训练,教孩子使用文明用语,让孩子养成尊老爱幼、遵守规则、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其次,学校教育是礼仪教育的重要方面。最后,社会教育是普及礼仪的重要渠道。

4、有钱无“礼”。少数暴富起来的人承袭了一些落后的封建思想,以打破常规来显示自身的财富,以无“礼”为荣。近年富二代成为媒体及公众关注的热点,这些有钱人为了炫富,公然违反交通管理条例,造成恶劣影响。还有一些富人在国外游玩时故意违反旅游的规定,并以大额金钱“摆平”事端来显示自己的富有与“能力”。而我市某乡镇企业“老板”暴打环卫工人,环卫工人跪地求饶一事至今还让我们记忆犹新。暴富阶层有钱无“礼”的炫耀刺激了人们,助长了拜金主义。

二、有“礼”之利

无“礼”有弊,那么有“礼”之利又在哪里呢?

(一)有利于提高公民自身素质礼仪是衡量一个人素质、修养高低的重要尺度。讲礼仪能帮助人们改掉陋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修养。荀子认为:“容貌、态度、进退、趋行,庸从而野。”就是说一个讲究礼仪就能脱离低俗,做到温文而雅。

(二)有利于创建和谐环境礼仪的核心是尊重,是尊他和自尊。人们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在欧盟对华开放旅游市场后不久,就有媒体指出,由于大量的中国游客不遵守公共秩序,不讲卫生,给法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中国游客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在直饮水龙头上洗手、脚,在景点乱拍照等。中国游客的这些行为是对法国民众和法国社会秩序的不尊重,这必然引起他们的不满,而这种不满加大了中法之间建立和谐外交关系的难度。由此可见,讲礼仪对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环境是何等重要。

(三)有利于重建“礼仪之邦”。近年来,我国提倡讲文明、讲礼仪,构建和谐社会,社会风气有了好转。不过,现实中仍然有部分国人不讲礼仪,这种现象与我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形成巨大反差。这也突出了重建“礼仪之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国际交流中,国家形象非常重要,而国家形象是由一个个国民的形象构成的。只有每一个表现出优雅的风度,才能显现出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

(四)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今天,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需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管齐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从而推动精神文明飞速发展。

三、讲“礼”之则

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各行各业都有礼仪规范,但礼仪一般原则适应所有场合。因此,在此我们简单了解礼仪的一般原则。

(一)尊重原则《礼记·典礼》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点出了礼仪的核心。尊敬包含自尊和尊敬他人,以尊敬他人为主。一般来说,尊重上级是一种礼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在与人交往时,要使用礼貌语言,遵循行为规范。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才能保持和谐、愉快的关系。

(二)遵守原则作为社会生活的准则,礼仪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利益,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人士都应当共同维护和自觉遵守礼仪。每个人都应该尊老爱幼,守时守约,遵守公共秩序等。谁违背了礼仪规范,自然会受到公众的批评和谴责。

(三)适度原则礼仪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礼仪人作为人际交往的规范,有一定的标准和分寸。犹如文学家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的美丽女子,“(其身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其肤色“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应用礼仪也是如此,要把握分寸,适可而止。与人交往要尊重他人,彬彬有礼,但不能低三下四,卑躬屈膝,应该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四)自律原则礼仪宛如一面镜子。对照礼仪这面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形象是英俊美丽,还是丑陋粗俗。因此,要知礼、守礼,自我约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在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自觉遵守礼仪规范,文明礼貌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努力树立良好形象,做一个受大家欢迎的文明人。

讨论:

1、找一找身边无“礼”之事,谈谈如何遵循文明礼仪的一般原则。

2、讲文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d14e16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d.html

《有礼走遍天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