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课程相关名词解释19—34

发布时间:2012-05-04 14:08: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9New tourists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客源市场分布的不平衡,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产业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过渡,高集中度的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的区域化、多元化市场、中心城市居民旅游消费升级、以及在这些背景下产生的中心城市新旅游者

作为中国大陆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己形成中国规模最大的新旅游者的细分市场其特征主要是,有丰富的旅游体验经验,环境敏感,追求品质,讲究效率,行为独立。

新旅游者在国内旅游时的消费在增加,但在外停留时间却在减少,时间新旅游者的宝贵资源。在供应层面方面,中国快速交通网络以渐形成。以京沪穗为代表的双轨交汇体系(高铁、交通枢纽、地铁)大幅度的降低出游的总的时间成本。时间是旅游中最宝贵的资源,降低行游比,是形成跨区域旅游的必要条件之一。

新旅游者广泛接受低碳出行的理念。在汽车保有率持续增涨的背景下,出车外游的自驾车比例基本稳定。在大众旅游与低碳社会同时到来的时代,如何在整个旅游体系中设计低碳出游,而不是局部的改良,是旅游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新旅游者使用互联网的比例就以超过70%,未出行,先体验,己成为一种消费模式。如何减少新旅游者在旅途中的陌生感,信息的不对称,提高随机消费的合理性,高效利用旅游的时间资源,移动电子商务将在旅游产业有大的发展。旅游不需要物流,因为顾客向提供服务的目的地地移动,旅游时顾客的位置是流动的,需求与交易随机实时产生.而实时移动电子商务,如LBS,AR(增强现实)将在旅游中有大量的应用。

出行更便捷,服务有品质,消费有尊严,行动更独立是新旅游者旅行中的标配,而正是这种需求,为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Tourism income multiplier

旅游收入的乘数效应是指旅游目的国或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行业的投入引起各个经济部门的连锁反应,导致本地区经济总量的成倍增加。需要指出的是,旅游收入的乘数效应必须以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为前提,而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则降低了旅游收入在本地区经济系统中的作用,使得该地区的乘数效应减少。

  旅游收入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对经济发展产生以下三个阶段性的作用:

  第一阶段,直接影响阶段。即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各项消费,将资金直接注入了各个核心旅游企业和部门,饭店、旅行社、餐厅、商店、景区、交通及通讯部门在旅游收入的初次分配中获得了一定量的收益。

  第二阶段,间接影响阶段。即旅游核心部门和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向有关部门和企业购进生产和生活资料,各级政府把从旅游核心企业收缴的税金又投资于其他企事业项目,使有关部门和企业在旅游收入的再分配中获得了收益。

  第三阶段,扩大影响阶段。即旅游相关部门和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购进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而促进了更多部门和企业的发展。旅游收入正是通过多次的分配与再分配,对国民经济不断产生着连带作用和综合效益。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收入如果增加,即会引起该国或该地区国民收入的增加,这种关系可用Y=KX来表示,其中Y为增长的国民收入总量,X为旅游收入量,MPC为边际消费倾向)为两者之间的比例系数,即乘数。例如,某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为80%,即80%的旅游收入在本地区的经济系统中运转,而20%的旅游收入则存储起来或用于进口物质,即有20%的旅游收入离开了本地区的经济系统,按照乘数的计算公式K=1/(1-0.8),表明该地区的旅游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产生了5倍于此的经济效益。假若该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为70%,边际储蓄倾向为10%,边际进口倾向为20%,则K=1/(1-0.7)3.3,表明该地区的旅游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产生了约3.3倍的经济效益。

百度百科 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974529.htm

21Recreation business district (城市游憩商业区)

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70年代由斯坦斯菲尔德(Stansfield)和里克特(Rickert)在研究旅游区的购物问题时提出的:所谓RBD就是为满足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城市内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此后,国内外一些学者相继对RBD的概念进行了研究。此处RBD解释为:城市中商业、游憩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区,它是以城市商业中心为基础,形成的供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休息、娱乐、休闲、观光、购物的区域。其主要特点是与商业设施和商业活动有着高度的产业共生性和空间共生性。该理论在区域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旅游规划的空间结构分析中,城市显然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城市不仅是旅游的客源地,很多情况下它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而成为重要的目的地。尤其近年来出现的“旅游城市化”现象,更加体现了城市在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像上海、北京、广州。

22、节事旅游

节事旅游是指由节庆或特殊事件作为吸引物引发的一种旅游产品。目前,节事旅游已经成为介于愉悦旅游和商务旅游之间的一类综合旅游产品。不少国家和地区为了克服当地遗产型吸引物不足、季节性波动等问题,专门策划、推广狂欢性质的节事,并以此作为吸引招徕游客的主要产品,获得了广泛成功。

总结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旅游节事与节事旅游具有多元化与整体化并行、市场化与专业化结合、国际化与合作增强等特征。目前节事活动出现了多元化发展态势,从主题上讲,电视节、电影节、艺术节、狂欢节、休闲旅游节、民俗风情节等多元化并存;从主办者来讲,政府主办、企业主办、社团主办、社区主办的各类节事并行不悖;从内容上讲,产品销售推广、群众文化活动、问题盛事、比赛等不一而足。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节事面临的这种多元化发展趋势必将推动节事主题的迅速分化,进而带动节事市场化和专业化运营。

——吴必虎、宋子千《旅游学概论》第一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3—124

23、枢纽机场

枢纽机场是能提供一种高效便捷、收费低廉的服务,从而让航空公司选择它作为自己的航线目的地,让旅客选择它作为中转其他航空港的中转港。枢纽机场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航空港企业发展的需求。

其最主要的特征是:①高比例的中转业务;②高效的航班衔接能力。

  建立枢纽机场的主要优点是:①促进机场业务量的提高,吸引更多的航班到机场中转;②增加机场的航空性和非航空性收入;③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饭店、餐饮、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④为周边支线机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便捷的服务刺激了航空运输的需求,为中小机场带来生机。

枢纽机场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条件,它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优良的地埋位置。即机场所在位置应有利于航空公司采用中枢航线布局模式。它既要考虑航程的经济性,又要考虑到潜在的发展市场,还要与未来的发展战略相联系;②巨大的空运市场和中转需求。建立枢纽机场的条件之一是当地应具有较大的空运市场需求和中转国际旅客和货物的潜在需求。国外一些门户机场,国际中转客货的比重一般要占到该机场吞吐量的30%以上。高比重的国际客货中转量是枢纽机场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③完备的机场中转设施。包括多条跑道的飞行区、流程合理的中转设施、先进的航班信息系统、及相关配套服务等;④实力雄厚的基地航空公司。表现在,运力充足,机队结构合理,能满足干线和支线需要。拥有国内甚至国外骨干航空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当一家公司运力不足时还可联合其它航空公司的力量;⑤稳定、协调的部门协作关系。包括枢纽机场、基地航空公司、空中交通管制、海关、边检等各个部门间的密切协作关系;⑥宽松的政策法律环境。指政府给予宽松的经营环境,以便航空公司在航线、票价、机型、航班时刻等方面拥有适度的决策权,而机场在设计流程、收费标准和经营项目方面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百度百科 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4838156.htm

24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生态承载力)

高吉喜在研究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将生态承载力定义为: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并指出资源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基础条件,环境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约束条件,生态弹性力是生态承载力的支持条件。对于某一区域,生态承载力强调的是系统的承载功能,而突出的是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其内容应包括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要素应包含资源要素、环境要素及社会要素。所以,某一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特定的生态系统,在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两性循环发展的条件下,可持续承载人口数量、经济强度及社会总量的能力。

张传国在“干旱区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分析”一文中,则认为绿洲生态承载力是指绿洲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在不危害绿洲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的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由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所决定的系统本身表现出来的弹性力大小,通过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系统的弹性力来反映。

程国栋在对西北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时认为: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由于人类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都是一种自组织的结构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此,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对象是生态经济系统,研究其中所有组分的和谐共存关系。

王家骥先生认为生态承载力是自然体系维持和调节系统的能力的阈值。超过这个阈值,自然体系将失去维持平衡的能力  ,遭到摧残或归于毁灭,由高一级的自然体系(如绿洲)降为低一级的自然体系(如荒漠)。生态承载力仅仅体现在生态系统的支持层,方创琳等综合表现层的生产承载力和生活承载力,发展了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三生承载力)。三生承载力是指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供容能力、经济活动能力和满足一定生活水平人口数量的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机综合体。

——高鹭,张宏业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02 19—26页。

25Marketing mix (营销组合)

营销组合市场营销的基础概念或模型,指一系列营销工作者所能影响和操作的市场营销变量和就此所拟就和实施的营销战略。此模型强调以各种不同因素的“组合”为途径来实现公司和消费者的目标。该模型由内尔·波登Neil H. Borden)于1964年提出,1948年他第一次使用了“营销组合”这个词汇。

26Staged authenticity (原真性)

Authenticity一词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有“权威authoritative”和“原初的original”含义。它并非是文物遗产领域的专用术语,早在现在文化遗产理论出现之前,就已用于伦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在宗教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authenticity用来指宗教经本和宗教遗物的真实性。英国文物遗产专家大卫·罗恩斯(David Lowenthal)认为,authenticity表示与“虚假(false)”相对应的“真正(true)”,与“伪造(fake)”相对应的“真实(real)”,与“复制(copy)”相对应的“原作(original)”,与“欺骗(corrupt)”相对应的“诚实(honest)”,与“世俗(profane)”相对应的“神圣(sacred)”。当authenticity一词用于文化遗产领域时,是指文化遗产本身和所有相关信息的“原初”、“真实”和“可信”。

一般认为,在文化领域将“authenticity”一词翻译为其他语言,有一定困难。日本学者Kanefusa Masuda认为,在亚洲,没有一个传统术语能与“authenticity”完全一致。在我国遗产界里,长期以来将authenticity”译为“真实性”。仔细推敲这种译法只表达了“真实性”和“可信的”两层含义。而没有表达出“原初的”的含义,而“原初的”含义对于文化遗产来讲恰恰是最为关键、不可或缺的特征之一。张松指出:“原真性(authenticity),又译为真实性、原生性、确实性、可靠性等,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第一手的、非复制、非仿造等意思。”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更为恰当的译法——“原真性”。徐嵩龄认为:只有将它改译为“原真性”,既强调其“真”又强调其“原”,才能贴近英文原意。与“真实性”相比“原真性”准确地表达了“original”“real”“trustworthy”的含义,是一种更为准确、更为科学的译法,已被文化遗产界大多数学者接受和认可。

——刘爱河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03 8—11

27Multiplier effect (乘数效应)

“乘数是公共支出或私人资本投资增长对收入所产生的放大效应或连锁反应”。在R.F.Kahn这位最早对乘数问题加以探讨的作者的研究中,就已经比较全面地注意到了政府支出的增加对就业所产生的原初和派生影响,而凯恩斯(J.M.Keynes)更注意到了支配经济增长的两大流量——渗漏(leakage)和注入(injections)。注入包括投资、出口和政府支出。投资至少在两点上十分重要:①投资本身就是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一种行为,②从长远来看投资又是维持就业、培育财源的工具。出口意味着想国外销售物品,从而赚的是外国人的钱。政府支出是投资融资的手段,也是将收入转移到个人手中的工具,个人从而可以购买商品并产生对物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就是说,出口和政府支出是凯恩斯所谓的“注入”,有助于经济增长。从旅游的观点来看,旅游吸引物的修建就是这样的投资,这些设施的存在有助于把国外游客吸引过来,这也就是一种出口。同时,在一国内部旅游设施的增加及其水平的提高,还会构成对进口的节省性投资,因为国民可以在国内度假,而不必远行国外并把钱花在国外。系统的“渗漏”源自储蓄、纳税和进口。储蓄行为是把钱从经济系统中抽出从而降低了对物品及劳动力的需求。储蓄只有在被金融中介用于投资融资时才有意义。纳税也是如此。通过提高税负,政府把资金从经济系统中抽出,再一次抑制了需求。只有通过政府支付这笔资金才重返经济体。进口作为渗漏是在自国外买进物品和聘用外国职员这个意义上而言的。

20世纪6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就已经开始致力于将凯恩斯的乘数概念从全国的尺度调整到地区或当地的尺度,用以评价旅游对当地经济系统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在这种评价中,一般计算三种乘数,即:①产出乘数:此乘数用以测定没单位的追加支出在经济体中产生的总产出(或销售量),用乘数系数表示。②收入乘数:此乘数用以描述追加支出与收入变动之间的关系。③就业乘数:此乘数用以描述追加支出与增加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之间的关系。直接就业包括由旅游者支出或旅游投资所直接投资所直接产生的实际就业岗位,如餐馆的就业岗位,而间接就业包括例如由餐馆雇员消费所创造的就业岗位。

在旅游乘数分析中,渗漏的水平取决于旅游者在目的地花费中有多大的比例停留在当地,这些支出中有多大比例为当地人所得,以及当地人又将所得收入的多大比例花在当地。旅游乘数的基本公式是:

其中:

这一公式建立的逻辑依据是,由于大多数旅游地都较小,当发生进口时,在第一轮就会出现最高的渗漏因素,结果,在当地的追加收入从第二轮才感觉得到。不过,旅游乘数值得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依然是“谁是后入的获得者”。在第二轮,如果旅游者最初花费的接受者将钱花在本地之外,旅游乘数的值就受到影响,等式中BC值的重要性也受到影响。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二版 中国旅游出版社 329—334

28Tourist attraction (旅游吸引物)

旅游吸引物是吸引旅游者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的诱发因素。吸引物是外来概念,但即使在西方,对吸引物的研究也缺乏足够的理论深度和经验基础。就国外的认识来看,虽然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并不直接排斥一些未开发的资源,但通常人们已经默认旅游吸引物是指那些已开发的用以吸引游人的事物,吸引物并不是以资源的“天然”身份出现,而是以产品面对顾客的身份出现,旅游吸引物在范畴上属于旅游产品的一部分(邵炜,2006)。雷珀(Leiper2004在讨论吸引物系统时,也是将其置于旅游作为商品的框架下来展开阐述的。

在旅游产品形成过程中,吸引物起着内核的作用。旅游产品由一系列物质和无形的要素组合而成,在为旅游产品提供各种服务的旅游业链条中,吸引物处于关键地位,正是吸引物而非其他条件才促使人们在一定的动机、需求基础上做出去哪里的决策。对愉悦旅游地来说,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旅游产业包含旅游吸引物、旅游交通、旅行社和接待酒店等行业,其中旅游吸引物是整个产业的关键。这是因为旅游产业视为旅游者服务的,而旅游吸引物才是吸引旅游者前来的动力源泉。没有旅游吸引物,就没有旅游者,也就没有服务对象,旅游产业将无从发展。吸引物虽然包含景区、节事、社区等多种内容,但多数情况下,主要是指各类旅游景区。

必须指出,旅游吸引物只是整个旅游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不能把旅游吸引物等同于旅游产品。一般情况下,吸引物都是具体有形的地理事物。也就是说,他们具有特定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地貌基础、人文社会特征,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或地表(并不排除非物质文化对游客的吸引,但也会落实到具体的地理空间)。吸引物所占用的地理空间可以称为旅游地。旅游地并非只有旅游吸引物本身,在吸引物之外,还会规划建设系统配套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使其具有较明确的旅游吸引功能、旅游服务功能和旅游组织功能,这样一个地区才是一个旅游地单元。

旅游吸引物的类型:①按吸引力范围,由高到低分为国际、国内、区域、地方等不同级别;②按资源属性,分为自然型、历史型和商业型;③按旅游资源的产权性质,分为公共吸引物和商业吸引物;④按旅游吸引物的空间边界,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

旅游吸引物的核心功能是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地访问游览、休闲度假或商务会展。具体而言,旅游吸引物的功能可以从旅游者和旅游地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吸引物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吸引物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能为当地带来直接和间接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吴必虎、宋子千《旅游学概论》第一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9—101

29Tourist destination (旅游目的地)

在旅游吸引物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单个旅游地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大型旅游地域,或者多个旅游地通过某种形式联合,共同构成功能复杂、服务多样、组织影响较大的旅游地群,最终发展成为旅游者出行的终点地区,称为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一般以城市或相对独立的大规模景区形式出现。

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目的地还有更宽泛的解释。目的地是一个空间范围变幅很大的概念,可以小到一次出行的终点站的旅游地,中等规模可以扩展到一个城市,再次扩大到一个国家,有时候甚至扩大到一个洲或其一部分,如东北亚、东南亚诸多国家被视为欧美市场的一个目的地(群)。世界旅游组织认为,目的地是指人们在一次旅程中到访过的重要地方,它既可以定义为离家最远的造访地点,也可以是指一次旅程中停留时间最长的那个地方,还可以是指访客自己认为他们到访的地方中最重要的地方。但是在通常情况下,目的地主要是指以城市或独立大型景区为基础形成的一次旅程的终点地区。实际上,目的地是以网络形式形成并出现的,因为任何旅游目的地城市或目的地景区都不可能单一、独立的节点组成,而是由若干规模、功能、联系个不相同但又紧密结合的网络,共同发挥着一个目的地的吸引。服务和管理职能。

吸引物、旅游地、旅游目的地这三者具有密切联系,且具有一定的层级关系,即吸引物是侯成旅游地,旅游地构成了目的地。旅游吸引物是产品概念,而旅游地和旅游目的地都是空间概念。虽然都是空间概念,但旅游地是就地域空间的功能属性而言的,旅游目的地则是针对客源地对应定义的。目的地还和中转地相对应,目的地城市是指旅游者将该城市视为出行的主要停留地,而非只是途径该城市。一般来讲,目的地分为城市型目的地和景区型目的地两种类型(见下图)

——吴必虎、宋子千《旅游学概论》第一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1—102

30Allocentric tourist (开放型旅游者)

个性又称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如果我们已经认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那么,就可以预测此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趋向。

按游客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类,需要借助于有关的个性研究理论成果。在这个领域中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普劳格(S.Plog)所做的研究影响较大。普劳格在其研究中试图发现人的个性差异,并用保守型(psychocentric,或译为“自我中心型”、“内向型”、“安乐小康型”)与开放型(allocentric,或译为“多中心型”、“外向型”、“追新猎奇型”)来分别描述两种对立性格的人。按照他的解释,保守型的人表现为自律、神经质、缺乏冒险意识,而开放型的人则表现为自信、追求新奇和冒险、富有探索精神。在对这个由4000人构成的样子进行的分析中,普劳格发现,估计在总人口中个人的个性特征可能接近于正态分布,而且还发现,个人收入与个性并不相关,但在两个极端却又表现出例外,即开放型的人对应于较高的收入,低收入者中有很大比例是保守型的人。普劳格转而将这以发现应用于游客个性研究,从而观察到两组具有不同旅游特征的游客:保守型游客喜欢到熟悉的目的地旅游,活动项目较少,喜欢开车前往,喜欢沉浸在熟悉的氛围之中,欣赏团体旅游方式。与此相反,开放型游客喜欢独立的旅游安排,更喜欢飞往目的地。普劳格还发现,开放型个性的人常常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第一批拓荒者,而保守型个性的人却往往成为旅游目的地最后一批恋恋不舍的客人。

普劳格的游客个性心理模式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二版 中国旅游出版社 95—96

31Carrying capacity (承载力)

承载力最初被引进区域系统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其含义是在某种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的潜力,在实践中的最初应用领域是畜牧业。随着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承载力概念发展并应用到自然——社会系统中,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即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20年代70年代以后,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也应运而生。1986年,Catton定义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后来国外很多学者把它引申为生态承载力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在不损害该区域环境的情况下,所能承载的人类最大负荷量”。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Wackernagel提出“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的概念,使承载力的研究从生态系统中的单一要素转向整个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国外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也逐渐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定性转为定量,从单一要素转向多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对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也日趋完善。我国在总结吸收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承载力进行了研究。任美锷先生是我国最早注意到承载力研究重要性的学者。在40年代末任美锷先生通过对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分布的地理研究,首先计算了以农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土地承载力。1986年中科院综考会等多家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的“中国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是我国迄今为止进行得最全面的土地承载力方面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承载力研究大多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资源,而是更强调综合性,如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生存空间的人口承载力、区域承载力等。近年来,关于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的研究日益兴旺,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主要研究者为王家骥和高吉喜,主要成果为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

——高鹭,张宏业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02 19—26页。

32、旅游策划

策划是策划主体为达到一定目标,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判断事物变化的趋势,对未来某项工作或事件进行全面的构思和设计,制定并选择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从而达到高效工作的理性思维过程和结果。

旅游策划是旅游策划主体根据旅游策划客体的资源状况和旅游市场信息,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对旅游策划客体的整体发展或局部工作和事件进行谋划和设计,制定和选择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以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旅游市场供需均衡的创造性运筹过程及其结果

蒋三庚认为旅游策划是策划人员为达到一定目的,经过调查/分析和研究,运用智力,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手段和技术,对旅游组织/旅游产品/旅游活动的整体战略和策略进行规划的过程;陈放则认为旅游策划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与市场的拟合的同时,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过程。

33、旅游扶贫

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即在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扶持旅游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脱贫致富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借助于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而脱贫,旅游扶贫的效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依赖于贫困地区寻求自我发展的内功。当然,贫困地区只有得到外部的有效支持,旅游经济才能得以发展。

旅游扶贫开发中应该处理好的三种关系:①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摒弃以前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的模式,要充分调动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将政府和市场进行有机地结合,两者不能偏颇。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实施旅游扶贫攻坚,固然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速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但与此同时,还须从整体角度、长远角度考虑模仿和创新的关系。要认清自己的旅游资源优势,并做出相应的创意设计,不要一味的模仿别人。

34、旅游飞地

“飞地理论”是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拓展而来。“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但是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增长极理论指导的区域发展政策没有引发增长极腹地的快速增长,反而扩大了它们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增长极乘数效应难以在区内实现,增长极成为地区域经济中的“飞地”。从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来看,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中的“飞地”或“孤岛”。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

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

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目前主要

有“工业飞地”、“农业飞地”“、资金飞地”、“技术飞地”、“人才飞地”等多种“飞地经济”表现形式

旅游“飞地”是旅游发展阶段不成熟的产物,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最为明显。从当前研究来看,相对完整统一的旅游飞地概念还没有出现。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旅游飞地的认识并不相同。保继刚教授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区建设,人员、资金、客源等都从发达地区输入,然后又都回到发达地区,本地人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这样的旅游区,旅游学界称为‘飞地’”。“旅游飞地”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而迅速发展,但旅游经营与周边地域或资源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相关性小甚至成负相关

——许洪杰 试论“旅游飞地”对秀水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启示 《价值工程》201108 139—14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b43db6048d7c1c708a14528.html

《旅游学课程相关名词解释19—3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