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贵州省贵阳市贵阳为明国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发布时间:2019-03-31 17:49: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为明国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 15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答题,使用其余颜色笔作答没分,不得使用修正液、修正带等。

1、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C.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

雪天 张抗抗

①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②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一些闲言碎语。当事情渐渐平息下来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③不久,我出差去某地,恰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乘坐下一班火车拂袖而去。

④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火车意外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雪来得很猛,雪烟横飞,急速而强劲。四周的街道和房屋笼罩在一片暗淡迷茫的雪色中。我按着地址打听路线,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我有些发懵,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⑤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动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密集的雪沫子刮得我睁不开眼。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没有伞,头巾早已湿了,肩上的背包也渐渐沉重,额头上被热气融化的雪水,顺着面颊流淌下来……

⑥那条胡同怎么还没有出现呢?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就连可以问路的人也没有。我在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自己一定是迷路了。我饥饿、疲惫、寒冷、烦躁,心中被积淤已久的怒气鼓胀得几乎快要炸裂。

⑦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上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泻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涨红着愤怒而疲倦的脸,敲响了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正在和面做饭,于是将两只手甩了甩,又合拢着搓了又搓,才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她眯着眼将那纸条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打量着我。她用一只手在那面团上拍了拍,问:“你不是这地方人吧?”我点点头。她便往前方指了指,告诉我那条胡同离这儿已经不远,但还得如何拐弯再如何拐弯之类。那口音不好懂,我听得越发地糊涂,傻傻地愣在那里。

⑧她也愣了一下,后来就索性扯下围裙,抓起一条头巾说:“得,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⑼她走得快,我闷头跟在她身后,只听见在脚下咔咔响,前方忽闪忽闪地雪片里一个模糊的背影,若隐若现地导引着我。

⑽“这大雪天儿出门,肯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咕。我含糊地应了一声,“猜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得急得!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我心里咯噔了下,亲戚?朋友?病人?……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怎能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

⑾就在那一刻,我忽然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而去,只不过应和着恶劣天气中雷电偶尔的喧嚣。她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呢?

⑿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上,大娘一把将我拽往,“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不碍事,不碍事。”她说,一边仍在搓着手指上的面粉,“就快到了,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她抬起一只手,擦着脸上的雪水。我看见她花白的头发上,落满了一粒粒珍珠般晶莹的水珠。“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就哽咽了。

⒀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

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⒂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双肩,遮盖我的眼帘;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掀起我的衣襟,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连同我此前沉郁的大脑和满腹怒气的心思……

⒃那个风雪之夜,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轻轻将那张

已经揉皱并被雪水浸湿的纸巾撕碎,然后回转身,慢慢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4.对第(4)(5)段描写大雪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表现了“我”寻人过程的艰难。

B.衬托出此行在“我”心里很重要。

C.渲染了“我”强烈的怨恨之情。

D.为突显作品的主旨做了必要铺垫。

5.请紧扣“蹒跚”一词,赏析第(14)段画线句。(5分)

6.分析“我”在寻人过程中的两次心理转变及各自原因。(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 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 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 产生有毒物质, 威胁着居民健康, 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 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 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 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 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 相关调查显示, 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 而是垃圾分类》, 201745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 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 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 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 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 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 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 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 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 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 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 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 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 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 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 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 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 实际上, 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 责无旁贷。当然, 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 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坚持政府主导, 根据本地特点, 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 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 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 各尽其力, 形成合力,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201756《人民日报》)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 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 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 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 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 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 正确的两项是 (5)( )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 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 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 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 可以回收再利用, 但也有污染属性, 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 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 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 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A.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B.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B.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C.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D.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杀人如不能 举:尽

B.先破秦入咸阳者 王:使……称王

C.师霸上 暴:暴露

D.是日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 微:没有,用来表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12. 下列与选文有关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项羽为刘邦设下的这场杀机四伏的“鸿门宴”后来常常被人们用来作为敌对双方隐藏杀机的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也泛指加害客人或不怀好意的宴会。

B. 古今异义是指一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却差异极大的语法现象。例如文段A中的“细说”就属古今异义,在文中是指小人的谗言。

C. 文段A与文段B均出自《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D.“臣”在古代可用于自谦,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分地位高,比如文段A中樊哙对张良和项羽便是自称“臣”。古代常用的谦称还有“仆”“君”“愚”等。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分)

(2)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4分)

()古代诗歌阅读(1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14—15题。

南海旅次

【唐】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遣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注】无雁处:大雁在秋天由北方飞向南方过冬,据说飞至湖南衡山则不再南飞了。南海在衡山以南,故曰“无雁处”。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不落窠臼,一反登高望远的传统写法,别有新意,“裁”把无形的“归思”比成有形的可剪断之物。

B.颔联巧妙运用鸿雁南飞不过衡山回雁峰的传说,极写距离故园的遥远,表现诗人寄不出家书的沮丧心情。

C.颈联出句写晨景,是说随着城头凄凉的晓角声晨霜消尽;对句写晚景,是说伴着夜晚的残潮明月复出。

D.颈联的描写使读者想起唐诗中“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诗句。

E.本诗以登高为线索,着力突出登高、家信、月色、春光在诗人心中激起的反响,来表现他羁留南海的乡思。

15.请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2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3分)

1《荆轲刺秦王》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是:

2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17.名著考查。(5分)

”在《论语》思想体系中是最高的理论范畴,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当然,它绝不只是个人的修养问题,也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怎样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呢?孔子认为就是不把自己不想要的强加给别人,正所谓“ 。”从更积极的角度说,还要“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8.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寥廓     (chuāng)  尸(hái)    博闻强记

B漫溯(sù) 辗碎    籼(xiān)米  毛骨耸然

C瞋目(chēn    杯杓(zhuó) 不同反响

D.楚左尹(yī瓦霏 长篙(gāo) 殒身不恤 

19.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军训结束的那天,我们强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深情地唱起周华健的《朋友》,长歌当哭来送别我们可爱的教官。

B.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会在各种挑衅面前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C.从懵懂年少到风华正茂,每个人都会有值得自己珍惜和回忆的情感和事情

D书中浓缩了彝族神话传说、图腾崇拜等内容。文章短小精悍又全面系统,既尊重历史原貌又具有探索和研究价值。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日,习近平同普京会谈,共同签署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宣示了中俄就两国战略协作及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主张。

B.正是由于他的协助,使布鲁塞尔民主协会得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虽然人数不多但举足轻重的国际民主运动的据点。 

C.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能否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D《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发表,轰动诗坛,从此,虽然中国的艺术界少了一位画家,却多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21.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语句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当你逐渐走近才发现,喇嘛庙并不在山顶上,而仍然在平平坦坦的草地上。

A.远处看,山顶上的喇嘛庙显得那么高大醒目         

B.远处看,山顶上隐隐约约矗立着一座喇嘛庙

C.远处看,小小的喇嘛庙真真切切地坐落在山顶上

D.远处看,在山顶上明显地有一座小小的喇嘛庙

2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B.《烛之武退秦师》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体史书,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C.巴金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创作的小说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散文代表作有五卷本《随想录》。

D《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全书共22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23.请参考示例,运用所掌握的对联知识,根据所给上联,从《再别康桥》与《雨巷》中选择一首,对出下联。要求:符合所选诗歌的思想内容。(5分)

示例:《沁园春·长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焚尸炉毁灭人性 雏菊花绽放生机

上联:独立寒秋,毛泽东追忆峥嵘岁月

下联:

四、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您,现在还好吗?”告别初中,来到高中的课堂,你认识了新的老师。但是,如今的你,一定会存有记忆中的那个身影:讲台上、走廊里、操场内、校门口……或许她(他)曾经对你谆谆教导,对你怒目而视,对你赞美有加,对你严加斥责……对于她(他),你或许有着感恩,有着歉疚,有着怀念,有着怨愤……或许你们是良师益友无话不说;或许你对她(他),你有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此时,想起她(他),你有什么话要说呢?

请以“您,现在还好吗?”为开场白,题目自拟,给初中一位你印象深刻的老师写一封信,或与她(他)一同重拾属于你们的回忆,或与她(他)分享你现在的高中生活,或与她(他)表达你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志向。

要求:书信体的格式要规范,表达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语言要得体。不少于800字。注意选好记叙的角度,展现人物的个性或事件的波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现有班级,姓名等真实信息。


参考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文本评析】

本文,论题是“乡村的城镇化进与乡愁”,体现了作者对当今我国乡村在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中所突现问题的批判性思考,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新理念。而时代性和人文性,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选料的重要特征。

本文思路明晰。首段总领全文,既指出主要问题(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也提出了基本观点(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作者观点中有三个针对“乡村记忆”的关键词:“留住”、“呵护”、“活化”。

第②③④段分论。每个分论,都分whyhow两个逻辑方向。

第②段扣“留住”,论说要“留住乡村记忆”。先论及“乡村记忆”的两种形态(“物质文化记忆”、“非物质文化记忆”)及两者间的关系,再论及“乡村记忆”的功能(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从而论述了“留住乡村记忆”的必要性。然后,简要论述了如何“留住乡村记忆”(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第③段扣“呵护”,论说要“呵护乡村记忆”。先略及必要性(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再着重谈“呵护乡村记忆”的做法。谈做法,先概括(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再举例论说。

第④段扣“活化”,论说要“活化乡村记忆”。先通过比较“活化”与“留住”、“呵护”的不同(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借此论说了“活化乡村记忆”的必要性,再论及“活化乡村记忆”的做法(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题目解析】

社科文阅读,做题前必须潜心读文,完成整体感知——读清论题,读清主要观点,理清各段各层大意。可用笔在试卷将这些要点划出。总有考生未完成整体感知就直接上手做题,这样做,由于缺乏整体感、大局观的支撑,错误率高。还应潜心读题,并将选项内容放回原文相关信息区仔细、冷静地核对。

总体上看,本大题难度偏低。

[1]正确答案B

B项信息区在第③段中间——“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这里举例论说“呵护乡村记忆”的一些做法,有“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有“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定期维修”。可见,说“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是正确的。

A项信息区在第①段末——“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由本句可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是“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并非唯一措施;“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是“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的重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因此,说“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太绝对;也是误将必要条件关系当作充分条件关系,违背原文逻辑。

C项信息区在第②段倒数第二句——“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此句显然是说要保留那些真正值得保留的乡村记忆,但并没有说“乡村记忆┄┄必须完好保存下来”。故C项悖谬文意。

D项信息区在第④段第二句——“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 ‘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显然 D项“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与此句句意先去甚远,亦属悖谬文意。

[2]正确答案A

2题考的对原文论述思路、论述逻辑的判断。这在全国题中较罕见,但若考生有整体感、大局观,难度就不大。   A项信息区在第②段末两句——“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从中,既未见“举例”,更未见“甄选的标准”何在。故A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于文无据,属子虚乌有。B项,合第②段前两句。C项,“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合乎全文内容核心;“逐层递进”合乎全文“留住——呵护——活化”的论说逻辑;“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与每个分论都分whyhow两个方面的论述逻辑相符。D项,说“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是“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 的前提,合乎本文固有的事理逻辑。

[3]正确答案D

3题考点如常,考的是依据原文所作的推断正确与否。

A项,推断依据主要是在第①段。第①段,作者先鲜明地指出当今乡村城镇化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该问题的本质,就是所谓“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然后,作者提出应对这个问题的办法——通过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留住乡愁。因此,A项说“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属合理推断;何况,其中的“有可能”,也避免了武断之嫌。

B推断依据在第④段。第④段谈“活化乡村记忆”,而“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从中可见,“乡村记忆”是可以变化、发展的。故B “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是合理推断。  

C项,推断依据在第③段。第③段说在“呵护乡村记忆”时,“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祠堂、议事亭、祭祀场所等,正是应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而存在的;定期维修这些场所,正是“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故C项推断合乎文意。

D项推断依据,主要在第③段末和第④段。依原文意,“呵护乡村记忆”、“活化乡村记忆”确乎是“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的重要的客观条件,但绝非充分条件;况且,“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的事,是极具个体特、多因性、主观性的。因而,绝不能把条件与其结果倒过来,武断地说“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其实,D项类同第1A项,可说是太绝对,也可说是将必要条件关系当作充分条件关系,其误不难见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4C

【解析】本题是一道语段作用题,解答此题,应结合环境描写本身的作用,根据段落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作答.根据后文内容,作者用很多笔墨来写找人的困难经历,可知A项正确;尽管天气恶劣,但“我”一直坚持找下去,表明此行在“我”心里很重要,可知B项正确;在情节结构上为下文写找人如何困难,如何受到老妇人的帮助,并受到老妇人的感染而改变初衷,做了必要的铺垫,可知D项正确;而C项渲染了“我”强烈的怨恨之情,在文中没有依据。

5.答案示例:通过比拟和通感的手法(2分),变听觉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用步履的缓慢摇摆表现出声音在“我”心头久久萦绕,对“我”触动很大(2分),也与句中“苍老”相一致(1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体会语句丰富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词“蹒跚”,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或思想感情角度分析作答,注意结合表现手法。

【解析点睛】赏析语句,一般要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声音被托起”是比拟手法,“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把听觉写成了能看见的视觉,是通感的手法,“蹒跚”是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与“苍老”相照应,正是这一苍老而善良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6.答案示例: 第一转变是由满怀烦恼到怀疑、动摇,转变的原因是老妇人善意的揣测触动了“我”。 第二次转变是由怀疑到彻底释怀,原因是老妇人的话让“我”领悟到用善良宽容去化解心中的怨恨。(转变各2分,原因各1分;共6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先找到答题区间,然后总结概括,注意结合心理描写的句子。

【解析点睛】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第一次转变是在第1011段,注意关键词的提示,“我心里咯噔了下,”“我沉默着,无言以对,”“就在那一刻,我忽然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第二次转变是在第15段,“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连同我此前沉郁的大脑和满腹怒气的心思”,根据这些语句可概括出“我”心理转变的过程,原因结合老妇人的言行对我的影响分析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为单项选择题, 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 侧重对图表信息的理解、概括, 选项前半部分“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与材料一图表中“认知”项的“94.6%的民众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是相符的, 94.6%”转化为“大部分”是完全可以的;选项后半部分“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与材料一图表中“认知”项内容一致, 只是将“50.9%”提到了前面。B, 材料一图表“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情况”认知项中只有6.0%的民众对垃圾分类知识基本不了解, 实践项中只有9.2%的民众从未尝试进行垃圾分类。这些和B项的表述“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是一致的, 6.0%”“9.2%”概括为“少数”是正确的;从“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实践情况”比例都不足10%来看, “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的概括也是正确的。C, 材料一中第2段说“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 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 ……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 相关调查显示, 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说明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 而是对垃圾分类的实效表示不满。材料二第1段说“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 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 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 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 分类还有什么意义?’”由此可见, 是居民认为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 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C项表述和原文材料一致, C项正确。D, 材料二中原文第2段表述为“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 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 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 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 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说明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是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 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而不是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 因为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 还是因为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D项表述和原文不一致, D项错误。

【参考答案】AE(选对一个只给2分)

【试题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 要求选出正确的两项。A, 说法合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A项说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原文材料1中第一段“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 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 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这些说明垃圾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垃圾分类具有必要性、紧迫性。第2段中说“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 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进一步强调其必要性。材料二原文中称“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 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 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 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这是在分析垃圾分类推进不到位的原因;“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坚持政府主导, 根据本地特点, 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 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这是提出的“破解之道”。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B, “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 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 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无中生有。C,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错, 根据原文“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 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这一说法着眼于“分类收集”和资源的重复利用, 在文中并无不妥。D项错误在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的说法, 材料二第3段文本是说“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 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坚持政府主导, 根据本地特点, 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 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选项中“应当”的事, 当做了“已经”发生的事。D项是错误的。E, 材料二的第3段说“《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与E项“《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 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相符合, 而“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 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这个评价也比较客观, 因此, E项正确。

9. 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

【参考答案】 (1) 从居民来说, 要提高认识, 掌握分类方法, 养成良好的习惯; (2) 从政府来说, 要完善处理设施, 建立配套系统, 制定奖惩措施。

【试题分析】第9, “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 从解决问题的层面提问, 相关内容集中在材料二的后两个自然段, 涉及到420;从这两段文字的表述的思路来看, 作者是从“居民”“政府”两个角度展开, 表达自己观点的, 答案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来概括。“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则为考生解题指明方法, 即对“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的措施、方法, 用简明的文字进行归纳、提炼。根据“我们应当认识到, 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 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 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概括出“要提高认识, 掌握分类方法, 养成良好的习惯”;根据“坚持政府主导, 根据本地特点, 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 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概括出“要完善处理设施, 建立配套系统, 制定奖惩措施”。

10D

11C 暴,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暴露

12D,“君”不是谦称。

13.(1)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的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者”“出入”“非常”各1分。

2)沛公带着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来见项羽,告诉项羽(或向项羽道歉说)没有封锁函谷关的事情。“从”“因”“谢”各1分,句意1分。

14.B“寄不出家书”理解有错误,从第四句“有书来”看,应是收不到家书。E“以登高为线索”错误,本诗是以归思为线索的。(选对一个只给2分)

15.尾联两句是说,长年郁结在心中的归思就像含苞待放的花蕾,每年春天一到便被催发开来。这两句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表现出归思的纷乱、强烈、生生不已,难以遏止。形象地揭示出羁旅逢春的典型心境,表达了难以抑制的乡愁,把诗人对归思的抒写推向高潮。(解释诗句2分,比喻手法2分,比喻的作用2分)

17.”在《论语》思想体系中是最高的理论范畴

18.A 19.A 20.C

21.C

[解析】由后语境看本段的中心句是“喇嘛庙并不在山顶上”,陈述对象是“喇嘛庙”,话题是“喇嘛庙在哪儿”。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排除陈述对象为“山顶上”的BD选项。又基于前后话题的统一性,C选项的“喇嘛庙真真切切地坐落在山顶上”与“喇嘛庙在哪儿”对应,可据此排除A,故可得出正确答案。

22.C

23.示例一:挥别康桥,徐志摩抒发眷恋深情

示例二:彷徨雨巷,戴望舒寄托希望情怀。

解题思路:作答对联题,要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字数,词性,平仄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af230a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f.html

《教育最新K12贵州省贵阳市贵阳为明国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