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发布时间:2018-10-05 07:58: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图片是历史的最佳载体。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强化中央集权
B.中外文化交流
C.经济重心南移
D.科学技术进步

【答案】A

【考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统一文字推恩令锦衣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一文字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统一;推恩令是汉武帝为削弱王国势力,巩固大一统;锦衣卫是明朝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设立的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因此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强化中央集权;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秦始皇、汉武帝、明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2.李白有诗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所指战役的影响是( 

A. 有利于曹操统一北方     B. 推翻了秦朝残暴统治     C.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答案】D

【考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由此判断这是赤壁之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奠定了基础;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注意识记赤壁之战的影响。本题难度适中。

3.有学者痛陈: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材料中任人摆布主要体现在( 

A.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D. 外国侵略势力渗透到长江上游

【答案】C

【考点】《辛丑条约》的危害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入20世纪初,列强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规定,明确表明了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完全成了洋人的朝廷,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是鸦片战争的影响;选项BD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注意识记《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本题难度适中。

4.军阀吴佩孚联合一帮将领致电大总统徐世昌: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逮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此电文拟定的背景是( 

A. 辛亥革命的失败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重庆谈判的举行

【答案】B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逮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由此判断与五四运动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由学生在北京兴起,63日转移到上海,工人全体罢市;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5.下表是二战中中、美、英等国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统计表格。说明抗日战争( 

A.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B. 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抗侵略的胜利
C.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D. 使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C

【考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二战中中、美、英等国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统计表格,由此反映二战中中国的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巨大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注意对表格信息的解读,识记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6.“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这一方针最早在下图中成功实践的地区是( 

A.                                          B.                                          C.                                          D. 

【答案】C

【考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依据一国两制的方针,199771日香港回归祖国,因此一国两制的方针最早在图③中成功实践;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一国两制的内容与影响。本题难度适中。

7.某历史学家撰写了一本历史专著,封面图案如图。下列最适合作为该著作标题的是( 

A. 《种姓的国度》           B. 《尼罗河之光》           C. 《马可波罗之旅》           D. 《基督教的传播》

【答案】B

【考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金字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这一文明发源于尼罗河;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非洲尼罗河流域孕育古埃及文明及金字塔的史实。本题难度不大。

8.《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下列历史事件体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是( 

A. 英国宪章运动                  B. 俄国十月革命                  C. 美国南北战争                  D. 萨拉热窝事件

【答案】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首次取得成功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因此只有选项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建议学生准确识记十月革命的背景、内容与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9.“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了欧洲可以和平下去,对希特勒做了许多的让步。下列对张伯伦做出许多让步认识正确的包括( 
①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②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③加速了二战全面爆发
④长期让步最终导致英国灭亡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伯伦做出许多让步 这种绥靖政策,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加速了二战全面爆发,选项①③符合题意;而选项②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选项④长期让步最终导致法国灭亡,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①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绥靖政策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10.下图漫画揭示的时代背景是( 

A. 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                                           B. 法西斯势力肆虐世界
C.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 雅尔塔体系逐渐瓦解

【答案】A

【考点】冷战中的对峙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美国对欧洲经济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1948年,由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其目的是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因此漫画揭示的时代背景是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题干没有详细解述的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二、非选择题

11.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1)伟大的思想家________创办了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彰显了教育公平理念。

2)司马光主持编纂的《________》整理了从战国到五代、前后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

3)乐晋时期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________》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________是盛唐转衰时期的诗人,其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称作诗史

【答案】1)孔子。
2)资治通鉴。
3)兰亭序。
4)杜甫。

【考点】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孔子的贡献及评价,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分析】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办了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彰显了教育公平理念。因此填写孔子。
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整理了从战国到五代、前后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因此填写《资治通鉴》。
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因此填写《兰亭序》。
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甫是盛唐转衰时期的诗人,其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称作诗史。因此填写杜甫。
【点评】解答本题注意准确识记孔子、司马光、王羲之、杜甫等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本题难度适中。

12.土地问题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发展。

1)商鞅变法规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建立________私有制。

2________任法兰克王国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为西欧封建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答案】1)封建土地。
2)查理·马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考点】土地改革,商鞅变法,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封君与封臣

【解析】【分析】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规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因此填写封建土地。
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查理·马特任法兰克王国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为西欧封建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填写查理·马特。
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因此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故答案为 :1)封建土地;(2)查理·马特;(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点评】解答本题注意识记商鞅变法、查理马特改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本题难度适中。

13.中华和合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合作共赢。

11936年,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

2194211日,《________》发表,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

3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________,今天已成为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答案】1)西安。
2)联合国家宣言。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考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西安事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因此填写西安。
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11日,《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因此填写《联合国家宣言》。
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今天已成为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因此填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故答案为:(1)西安;(2)《联合国家宣言》;(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点评】注意识记西安事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家宣言》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1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天工开物》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

21005年北宋和西夏订立檀渊之盟,此后双方之间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

3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培育成功了籼型杂交水稻。

4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力的发明与广泛应用。

【答案】1)错误;《天工开物》改为《齐民要术》
2)错误;西夏改为
31
4)错误;电力改为电子计算机

【考点】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袁隆平及杂交水稻,第三次科技革命,辽与北宋的和战

【解析】【分析】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因此是错误的,将《天工开物》改为《齐民要术》
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05年北宋和辽订立檀渊之盟,此后双方之间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因此是错误的,将西夏改为
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培育成功了籼型杂交水稻。符合史实,因此是正确的。
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因此是错误的,将电力改为电子计算机
故答案为:(1)错误;将《天工开物》改为《齐民要术》
2)错误,将西夏改为
3)正确。
4)错误,将电力改为电子计算机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农政全书》、澶渊之盟、袁隆平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15.人类社会的发展时常会面临许多危机。应对得当,则能化危机为发展的契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二: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19世纪中叶面临的侵略威胁的具体体表现是什么?
结合史实归纳这一威胁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19世纪中后期外力冲击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事例。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前人类迎战危机时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有益的经验?

【答案】11853年,美国率先打开日本国门,随后西方列强纷纷侵略日本,日本有沦为殖民地的危险。积极影响: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日本开展了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深重,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每点,其他符合题意亦可)
3)勇于创新,善于改革;立足国情,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等。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19世纪中叶面临的侵略威胁的具体表现是:美国率先打开日本国门,随后西方列强纷纷侵略日本,日本有沦为殖民地的危险。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日本开展了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外力冲击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事例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深重,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前人类迎战危机时应该勇于创新,善于改革;立足国情,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幕府统治危机、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16.工业化是人类步入现代社会的重要表现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在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
材料二:斯大林在谈到工业化道路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道路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姿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1)材料中工业革命的种子发芽的标志是什么?联系所学知识说说若干因素具体包括哪些?

2)依据材料二,谈谈斯大林对工业化道路的认识。你认为这条工业化道路会给苏联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3)综上所述,你认为英国工业化道路和苏联工业化道路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答案】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因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拥有雄厚的资本;手工工场的发展;海外殖民侵略与扩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资本和原料。
2)因为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为了保证国家安全,所以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应该发展重工业,这一设想符合苏联的国情。影响:导致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苏联经济长远发展。
3)英国工业化道路是从轻工业开始;苏联工业化道路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考点】蒸汽时代的到来,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种子发芽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的种子的若干因素具体包括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拥有雄厚的资本;手工工场的发展;海外殖民侵略与扩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资本和原料等。
⑵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因为苏朕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为了保证国家安全,所以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应该发展重工业,这一设想符合苏联的国情。但是斯大林这条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导致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苏联经济长远发展。
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化道路和苏联工业化道路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英国工业化道路是从轻工业开始;苏联工业化道路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斯大林模式和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17.迈上新时代的征程,伟大梦想召唤我们奋斗;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复兴前景激励我们前行。某校同学开展活动,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为主题展开了如下探究,请你也参加进去吧!
【革命重心转移】

【吸收先进文明】

3                         4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由图1到图2,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3到图4反映我国新时期在吸收世界现代文明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此,谈谈你对“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的理解。

3)综上所述,你认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飞跃为何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1)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2)全面开放(或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或发展市场经济)。因为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会议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方针,使中国逐步融入世界。
3)中国共产党能够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对失败的深刻反思和对错误的彻底修正能力。

【考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图1到图2,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这一变化使中国革命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3到图4反映我国新时期开始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发展市场经济等;“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的原因在于,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会议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方针,使中国逐步融入世界。
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对失败的深刻反思和对错误的彻底修正能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昌起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较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7c5203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b.html

《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