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4-01-25 17:40: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
作者:樊友凯
来源:《党政干部论坛》2019年第11

樊友凯
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新时期党在农村工作的核心要义,内在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履行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团结群众的功能职责。但是,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定程度上存在软弱涣散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建面临的突出问题
1.党员结构老龄化
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年龄普遍偏大,党员储备严重不足,党员结构出现断层,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究其原因,客观方面,农村青年入党积极性不高,打工经济盛行下,青年外流现象突出,对村庄事务缺乏参与动力,年轻党员发展难;主观方面,基层党组织缺乏预见性,未能主动吸纳农村青年中的先进分子,而是被动“等人上门”,导致出现基层党员青黄不接的局面。
党员老龄化从多个方面限制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一是难以适应日趋多样的党建任务,尤其难适应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发展党建工作的时代要求,工作方法传统老套、工作效率不高;二是缺乏年轻党员直接导致了党建活动缺乏活力、缺乏创新;三是两委班子搭配不佳,没有形成老中青结合、优势互补的组织结构,尤其不利于党组织在青年群体中开展工作。
2.党员身份意识淡化
部分农村党员“四个意识”不强,缺乏党员身份认同感。第一,普通党员容易受到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侵蚀,理想信念发生滑坡;第二,党组织缺乏对普通党员的关心和帮扶,普通党员对党组织有疑议,难以感党恩、念党情;第三,基层党组织未能履行好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职责,部分基层支部书记“老好人”思想严重,不敢较真碰硬,不敢与歪风邪气做斗争;第四,在半耕半农的生计模式下,不少党员往返于城乡两地,居所不定,参加党组织生活不积极,党员身份日渐模糊。
党员身份意识淡薄,对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的正常开展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形成了冲击。一方面,部分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导致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长期不健全;另一方面,部分党员宗旨意识淡薄,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注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甚至带头违背公序良俗乃至带头违法,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损害了基层党组织的权威性。
3.基层民主形式化
部分农村地区基层民主形式化现象突出。具体表现为党务不公开、支部书记“一言堂”、重大事项没有民主决议、普通党员的知情权与监督权难以落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支部书记认识不到位,缺乏民主意识,传统消极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凡事就该由“一把手”说

了算,不讲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另一方面是普通党员和群众的权利意识不强,政治参与意识淡薄,自动放弃党员权利和民主权利,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流于形式、效果不彰。
基层民主形式化,一方面造成权力难以监督,为权力腐败预留了巨大的机会空间,容易诱发腐败现象的发生,导致“微”腐败现象频发,基层党组织的权威性流失;另一方面导致普通党员的权利难以落实,降低了普通党员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效能感,进而弱化了普通党员的身份认同感,削减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联系群众被动化
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不主动,对待群众的疑问与诉求,简单处理和应对,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上打折扣。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文化程度低、能力水平不足,不会也不愿去主动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和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认识偏差,对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认识不足,认为联系群众就是解决群众的日常事务,在部分实行村干部专职化的地区,村干部习惯待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以服务性事务的完成代替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十分被动,充分说明其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并将影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5.集体经济空壳化
调研发现,大部分村庄缺乏集体经济收入,有些地方的村集体甚至处于严重的负债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村集体缺乏集体资产或集体企业,无自主收入来源;另一方面,部分村庄因修建公共设施所需的自主配套资金产生了村集体债务。
缺乏经济支撑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困难重重。一方面,集体经济空壳化导致党员干部干事积极性不高,不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还需要自己贴钱办事;另一方面,受财力所限,基层党组织难以满足群众的有关诉求,缺乏凝聚群众的抓手和载体,这些都限制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
二、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党建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
1.积极吸纳年轻党员,选优配强班子成员
面对党员结构老龄化问题,基层党组织须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积极、主动吸纳农村中的青年先进分子,注重从村内的退役军人、大学生、乡村教师等群体中培养、发展党员。另外,在村庄内吸纳年轻党员的同时,还应加大第一书记的派驻力度,注重外部新鲜血液的注入。也就是说,要从内外两个方面着力改变党员结构,继而促进党组织人员结构的优化,使年轻党员与老党员形成互补,既充分发挥年轻党员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优势,也充分发挥老党员工作经验丰富、威信高的优势,从而有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
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员管理
一是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扭转和刹住少数党员身上的不正之风。二是强化政治学习,提高党员政治素养,帮助后进党员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党员意识。三是丰富党建工作平台,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机会和舞台,改善党员形象,增强党员和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四是严格管理、教育、监督农村党员,严肃党的

纪律,严格管理党员的言行举止。对于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尤其是违反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的党员,要严格按照党内相关法规予以处理,对于不履职尽责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及时提醒、惩戒,确保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加强民主教育,保证基层民主落地落实
一是强化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民主教育,使其认识到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群众权利、充分发挥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意义。二是强化对党员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党员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确保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落到实处。三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丰富基层民主协商形式,保证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健全考评机制,增强联系群众的主动性
在对基层党组织的考评中,强化群众评议的比重,注重从群众的“口碑”中考核评价基层干部队伍及其工作成效,把群众满不满意、群众高不高兴作为衡量基层干部合格与否以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是否过硬的重要标尺,实行自上而下的检查与自下而上的评价相结合,促使基层党组织积极作为、主动深入群众、贯彻群众路线,知民意、解民忧,切实为人民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感召力。
5.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是大力实施“企业下乡”“资本下乡”工程,盘活农村生产要素,结合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产业。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产业发展做好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创新金融服务,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助力农民群众创新创业。四是加快农村地区的物流网络及互联网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撬动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确保资本、消费者“流得进去”,也确保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流得出去”。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3f58f0387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ed.html

《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