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下第一次作文评讲提纲

发布时间:2019-12-03 12:12: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7级高一第一次周考作文评讲指导

评讲执笔:后慧玲 作文录校: 方笑宇 后慧玲 周 俊 郑 毅 张德平

、作文题回顾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我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的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作文评讲

审题立意

1审题

本次作文题目是一则故事人物个性鲜明,故事具有暗示性。

首先读懂材料,整体把握。通过故事的人物、情节来提炼故事的主旨。故事中路人和年轻人的人生观不同,对待人生路上的困难所选择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他们代表着世上的两类人,一是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一种是有选择地避开障碍。

其次是立论角度的选择,在上次的作文评讲提纲中我们简要介绍三种方法: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原因分析,由事物表层现象到深层本质的探索,所谓由果探因。本次作文材料有两类人物,至少有两种审视角度,可以支持路人也可以支持年轻人。也可以分析路人和年轻人做出不同选择的原因,通过原因分析来立意。

2立意

材料的关键词语是远方(人生长路)、障碍(恶狗)、战胜(扫平)、绕道(避开);也就是“人生路上遇见障碍是要战胜它还是要避开它”,这是材料的核心内容。可以选取年轻人或路人的观点加以立意。

从路人的角度来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能去远方呢”,怕恶狗就是畏惧困难。把关键句变成立意即是:战胜困难方能达到目的遇到困难绕道走,是生活中的懦夫,逃避勇于不能成功。分析路人这样作的原因,路人认为“通往远方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把关键句变成立意即是:困难是人生的常态,战胜困难,在风雨中成长,才能到达远方。

  再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说,年轻人说“我不是怕狗,而是不想和狗纠缠”,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有选择地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年轻人并不是逃避所有的障碍(困难),而是有选择地避开,在通往远方的道路上这样做有时更加省时、方便。

把关键句变成立意即是学会变通,变通也是一种智慧学会绕行,曲径也能通幽不与烂事纠缠,抓住人生重点,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必要的地方

还可以辩证看待路人和年轻人的做法,两者都提到,但是议论有明确的角度偏向。上次乌鸦抓羊的作文中就有仰望星空认清自我》的范文该作文提出人需要有“乌鸦精神”,但同时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必须认清自我,理想唯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才不会变成空想。本文也可以写成既要有路人直面的勇气,也要年轻人有选择避开障碍的智慧,但是必须分清主次,重点突出,避免观点模棱两可,自相矛盾。那种既支持路人的观点又支持年轻人的观点,两边讨好,同等对待,立意模糊的文章,其实是没有选好角度立意。

3此次作文误区

(1)跑题,大部分作文跑题的同学是没有整体把握材料的内涵,而是纠缠局部细节。此次作文应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是该克服还是该避让。有些同学从文中拾取一言片语变成自己立意,如挑战极限、谦让、坚持自己的意见、学会选择、尊重每一种选择等,都是跑题作文。

(2)作文题目不够鲜明亮眼,题目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有同学题目是《谈路障》《谈选择》,乍一看貌似跑题,实则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人生道路上可以选择适时避让,并没有跑题。提供以下作文题目供大家参考:《心怀不惧,方能翱翔于天际》、《唯有迎难而上,才能登上高峰》、《千里之行,巧于捷径》、《学会选择,适时退让》、《绕开苟且,奔向远方》。

(3)论证过程不充分,许多同学观点鲜明,例证素材典型,但是缺少对素材的分析,缺少用例子来说理的环节。如果选择路人的观点,可以用例子证明xx名人在面临困难时是如何克服的,最终取得什么样的成果,突出他克服困难的过程、心理和结果。例子不能直接证明观点,有时候一两句的论证语言会让文章更严密。

4. 方法点拨
立论应该遵循下列要求:
(1)立论的切口要小。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经过“从小处着手”的处理,论点的范围缩小了,题目也由宽变窄,易于深刻论证;由泛题变实题,易于使用材料;由大题变小题,易于全面论证;由繁题变简题,易于多角度论证。总之,立论角度小,可以运用最少的笔墨深刻论证论点。
(2)立论要符合实际。立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保证观点的正确,不能出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违背的方面,即使是逆向思维,表达的观点也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立论不能惊世骇俗、故意语出惊人、观点偏颇,要保证论点的正确和材料使用的正确性。
(3)立论要新颖别致。立论追求新颖,是对客观生活的升华,而不是脱离客观实际的标新立异;是解决问题的新见解,而不能片面追求独树一帜;主要是对材料的新颖看法,而不是为了阐明“独见”。立论的新颖别致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求新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主要有①角度新,是指文章在立论方面选取全新的角度,不墨守成规,学会逆向思维,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事物是多侧面的,但选择立论的角度不能一味剑走偏锋,要注意读者的欣赏习惯,不能为逆向而逆向,使立论片面或主观。②思想新,主要着眼于提供对于事物切中肯綮的见解和认识。如论证“近墨者黑”这个古老的观点,我们可以从“近墨者未必黑”“让墨者变白”“黑的影响力未必大”等角度立论,论证我们新的认识,而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③境界新,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上符合客观实际。从特定的材料入手,变旧识为新知,使老论题有新意,拓深论题的新境界,使立论深刻、新颖、独特。

三、美句素材积累

(一)美句片段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许多道坎,或许它使我们犹豫过,使我们因为恐慌而后退过,甚至使我们绝望过,但有些时候只要我们咬咬牙,眼前的那道坎定能化为平地。

不见风雨,怎有彩虹,司马迁若不没有受牢狱之苦,又怎能写下二十四史之首《史记》。诸葛亮若无深山中苦读诗书,有怎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言壮语。人生正是因为这一道道坎才显得华美,充实,正是因为这一道道坎才彰显出人生的魄力所在。南宋文人文天祥在敌人的诱降下给出了惊天动地,泣鬼神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清。”

黄河之水,浩浩汤汤,奔流不息,在几千里之中,也许遇到过巨石的阻挠,也许被一片森林所隔断,但水的信念不会动摇,在它的征途中就算粉身碎骨也要汇入大海。

我们虽然没有李密“夙遭闵凶”的经历,没有体会的海伦的隔离天日,更没有伽利略,布鲁诺在科学道路上的风风雨雨,但我们有着自己的路,有自己的风雨,有自己的彩虹。我们要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霄济沧海。”,要带着九州华夏子孙的精神,在道路上斩断荆棘,跨过脚下的一道道坎,向人生的前方,向无边天际迈去。

落日融金,暮云四合,天空展现一泓阳光的的笑,有鹰飞翔。

还记得,失败说:挫折是成长路上永远翻不过去的山,因为翻过一座山,前方又会有另一座山。懦弱说:挫折是成长路上的一片荆棘地,会把人扎的遍体鳞伤。沮丧说:挫折是被击倒后的眩晕,让人丢弃了信心,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可当你经受挫折的时候,你又会说什么呢?

长路漫漫,又有黑夜相伴,我走在羊肠小路上,找不到方向,带着畏惧我问自己,是否还要继续?是放弃,是执著,是坚持,还是改变?每当遇到挫折与不顺,我心里这道坎就巍然挺立,貌似坚固不倒的古城墙。

懂得兜圈子,绕道而行的人,往往是第一个登上山顶的人。 -------佚名 

成功的秘诀,在于随时变通既定的目的。一只船永远走逆风,那么他很难成功。如果乌鸦不叼来石头,那么他永远也喝不到水。           ——谚语 

不懂变通的人永远只能失败。                ——马洛 

人生哲理:有时最短的路恰恰不是最快的路,在实现梦想的旅途中,根本没有什么捷径出现,而所谓的捷径,也许,它仅仅是我们那饱含智慧的曲线抵达。 

欲速则不达,生活中的确需要这样绕道的智慧.法国作家勒农说:"你不要急!我们所走的路就是一条盘旋曲折的山路,要拐很多弯兜许多圈子,时常我们觉得好像背离了目标,其实,我们总是在越来越接近目标.原来,只要记住方向,就算多绕几个圈子,也不失明智之举.在实现梦想的旅途中,根本没有什么捷径,也许仅仅是我们那饱含智慧的曲线抵达. 8.常言道:“直道可距马,曲径能通幽”当我们走直径感到困难,费时费力的时候,不妨换一条道路,虽然路程远一些,但用时可能会更少一些,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能激流勇进者,为强者;然会急流勇退者,亦有智者。能进退自如,左右逢源,实属强者中的智者。 

常言道:“直道可距马,曲径能通幽”当我们走直径感到困难,费时费力的时候,不妨换一条道路,虽然路程远一些,但用时可能会更少一些,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二)素材积累

张海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5岁的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根本没有办法上学,但是正是这个受到死亡威胁的孩子自学完成了从小学直到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大量书籍,并自学十几种医学专著,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与那些不珍惜生命的正常人相比,张海迪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更加顽强,更加勤奋。

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在世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当今的爱因斯坦。全身多处患病的他用唯一能活动的两个手指敲击着键盘,做学术报告,他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故事,大家或许耳熟能详吧:他很想在物理领域一展抱负,但无 奈他与实验物理“势如水火”,被戏谑“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最后他听从了导师的建,毅然放弃了实验物理的研究,将精力转向理论物理,终于摘取诺贝尔奖,扬名四海。试想,倘若杨振宁没有认清自我在物理上的天分,避开自己在实验物理方面的短板,怎么会坚持从事物理领域的研究?倘若他没有认清自我实验能力的薄弱,怎么弃实验从理论 ,开创新天地?倘若他没有认清自已理论物理的潜力,又怎么能坚持直至成功?正是由于杨振宁认清自我,避开短板,才没有虚度光阴,利用自己的专长做出了成就。

1933年9月,蒋介石集中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起第五次“围剿”。“围剿”的政策是“堡垒推进,步步为营”。为此,蒋介石在庐山组建了一个军官训练团,聘请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军事教官组成军事顾问团,专门讲授“围剿”红军的战术和技术,同时筹措经费购置大批军火。随着战局的发展,国民党军队逐步占领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大部分地区。当时红军的战法是“堡垒战、阵地战与短促突击”,和优势敌人拼消耗。这种打法只有军事实力对等的情况下才有效。蒋介石集全国的财力和军力于一身,而中央红军只有不到10万人,加上苏区财力物力有限,劣势显而易见。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纵横十四省,转战数万里,终于相继在陕甘地区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从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

周国平老师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为什么成功的人容易在小事上妥协。其实并不是成功的人弱软可欺,而是因为他们的时间值钱,机会成本高,他们不过是权衡利弊后做出了投入产出比更高的选择。小说《我不是潘金莲》讲了一个荒诞的故事,一个女人因为一件烂事和一个烂人纠缠了一辈子,也过烂了一辈子:农妇女李雪莲为了生二胎,商量和化肥厂工作的丈夫假离婚,丈夫却趁机和发廊的姑娘结婚。

李雪莲有苦说不清,上法院起诉前夫让法院判他们是假离婚,然后复婚,她再跟这个“畜生”真离婚。结果李雪莲败诉。抗争无望,吃尽苦头后,李雪莲只要前夫说句实话便作罢。前夫一口咬定,死不承认,当众嘲笑:“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因为这句话,李雪莲决定上访。在二十年的时间里,每年开春,李雪莲准时上访。被当地警察拦住十一次,被河北警察拦住三次,五次突围到北京,被追过去的警察“劝回”三次,剩下二次,一次在长安街被扣,一次在天安门广场被扣。她长得漂亮,可以找更好的男人;她手艺精湛,可以赚更多的票子;她头脑聪明,可以过更好的生活,可除了和前夫死磕,她二十年生命没有任何意义。她本有一手别人羡慕的好牌,却硬是打出了潦倒不堪的烂局。为了一句话,为了一口恶气,为了一件烂事,她纠缠了一辈子,折腾了一辈子,也过毁了一辈子。很荒诞,也很现实,但每个人都可能是李雪莲:为了一些毫无价值烂事,纠缠一辈子。

、优秀作文

学会绕道而行

高一(16)班 秦梓君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到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选择绕道而行。路人认为年轻人应该勇面对,而不是逃避退让。而年轻人却给出了意外的回答:“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的确,人生路上我们都会经历大大小小的磨难与考验,与其横冲直撞、遍体鳞伤,不如另辟蹊径,找到另一条平坦大道。

绕道而行,在于认清自己的位置。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在年轻时,主攻方向是实验物理。但是实验室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杨振宁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就是比别人差。后来在导师的建议下,心不甘的还是开始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物理理论体系,最终斩获诺贝尔奖。正是因为杨振宁认清了自己的位置,扬长避短,并充分发挥了他的理论物理研究才能,才造就了他今天的辉煌。假如固执地从事实验物理研究,还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吗?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自我,认清自己的位置,并付诸努力,才能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绕道而行,在于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一代大诗人陶渊明,在经历官场上的腐败污浊后,选择了不与之同流合污,宁死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归隐田园,过起了逍遥自在的隐者生活,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也实现了他自身的追求与人生价值。陶渊明选择了绕离官场这条污浊的通道,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另辟了一个属于他的世外桃源。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培养自己的兴趣,终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绕道而行,也可以表现为隐忍退让。越王勾践在国家灭亡后,仍心存复国之念,不惜花费多年时间,潜伏在敌人身边,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赢得东山再起的时机,一举灭掉吴国。如果勾践没有隐忍之心,而是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与强大的敌人硬碰硬,只会落下个尸首分离、马革裹尸的下场吧。俗话说的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障碍,不要横穿直撞,要绕道而行。

学会绕道而行,是一种人生智慧。绕道而行,不是懦夫的表现,而是大智大勇的睿智。绕道而行,你会欣赏到一番独美的风景。

条条大路通远方

高一(25)班 王颖彬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通往成功的路不只一条。”有时,当一条路遇上难以战胜的“恶狗”时,换个方法,换个角度,换条道路绕道而行,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避开障碍,绕道而行,可以成就个人事业。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杨振宁教授的例:杨振宁在美国留学时就立志成为物理实验大师,但不久就传出笑谈,只要有杨振宁,实验室就一定会发生爆炸,杨振宁在痛苦地思考了三天后,不得不承认自己实验方面不强的事实,但他避开障碍,另辟蹊径,,迅速投身于自己擅长的物理理论方面,果然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并和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试想,如果当初杨振宁一意孤行,不顾已成的定局,而是与这个障碍死磕到底肯定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避开障碍,绕道而行,的确是一种好方法。

避开障碍,绕道而行,可以创企业辉煌。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信息化大潮与互联网普及的影响下,一大批如“饿了么”、”美团外卖”等订餐软件横空出世,开创了网络一体化服务的潮流。他们没有和老牌食品巨头比较他们的弱项——饭菜可口度,而是避开障碍,绕道而行,在方便快捷上狠下功夫,充分弥补了自己在饭菜可口度上的劣势,也自然吸引了一大批顾客。

这些订餐软件避开障碍,巧妙的是自己更加符合顾客的要求,新模式新路线,自然也是企业赢得了口碑效益双丰收。

避开障碍,绕道而行,可以富强泱泱大国。十年“文革”后,中国更加贫困,人民们依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老一辈领导人积极讨论创造性地提出改革开放这一创造性的举措,吸引外资企业,避开了中国穷,底子薄这一障碍,不久,大批外商纷纷落户中国沿海城市,为该地区的发展注入活力,为尔后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础。

老一辈领导人高瞻远瞩,另辟蹊径,避开困难,造就辉煌。而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稳健,步伐有力。

条条大路通远方,有时候,避开一些“恶狗”,并不是害怕,更不是怯懦,而是换种更好的方式,换条更平坦更便捷地大道,更快的到达充满鲜花的彼岸。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抉择。

莫让不必要的障碍绊脚

高一(26)班 黄欣羽

奔向远方的路途中,年轻人因避恶狗而遭到路人质疑:你这样怎能到达远方呢?而年轻人则坦然笑答:有选择地避开障碍绕道而行,未必不是捷径?的确,路途漫漫,我们不应让不必要的障碍缚住脚。

人生长路中难免遇到各种阻碍,有人选择奋力搏斗,终于在胜利后再次踏上征程;也有人权衡利弊,在深思后绕道而行,或许路途长远,却也能再度站上人生赛道。看似截然不同的选择实为殊途同归,如此一来,谁又能说谁的选择更好?直面固然勇气可嘉,绕行却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纵观古今,既有暗度陈仓,也有曲线救国。家喻户晓的“田忌赛马”中,田忌若无视摆在眼前的巨大的实力障碍,不管不顾只追求迎难而上,结果不言而喻,又何来如今闪耀史册的一段佳话?因此,绕过那些我们不必要的障碍,只会使我们积累力量去面对远方的艰辛路途,使我们更接近梦想的彼岸,不因它们绊了脚!

许多时候,我们绕过的,更是那些于我们而言不太适合去跨越的障碍。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曾是实验物理的一名学生,然而他并不适合,以致有了“哪里有事故,哪里就有杨振宁”的笑谈。经过老师的开导、自己的深思熟虑,他毅然转向理论物理,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华人的骄傲。如果不是绕开了不适合自己的障碍,他是否能有如今的成就?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于青春年少的我们而言,绕开不必要的障碍,我们能以更充沛的精力来应对途上的风吹雨打、寒冬灼夏,从而选择更宽广的远方,更顺利地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

然而,绕开不必要的障碍决不意味着绕开所有的障碍,决不意味着向困难俯首称臣。苦难是人生的财富,风雨过后有彩虹。某些必须经历的障碍能丰富我们的视野,锻炼我们的心境,更能增益所不能。这些宝贵的障碍是金子,闪烁的光芒下是连城的价值。我们非但不能跳过,更应勇敢面对,此刻的迎难而上是磨砺自我的最好时机,此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我们赢得大格局人生必需的气魄!

去往远方的人生路上,会有恶狗,会有障碍,时刻牢记条条大路通罗马,有选择地避开绕道而行,从而更快到达,何尝不是大智慧?何尝不需要大勇气?学会绕开不必要的障碍吧,莫让它们绊住脚!

何必针尖对麦芒

高一(28)王嘉怡

在前行的道路上路遇恶狗,年轻人选择绕道而行。路人嘲笑他没有前行的勇气,我却认为,绕道避险,不失为一种智慧。

针尖与麦芒都是尖锐的锋刺。针尖对麦芒不仅分不出高下,持有针尖和麦芒的手都会疼痛不已。

曾度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禅院中有两个小和尚,禅院在山顶,水十分稀缺。每天两个小和尚相伴去山下打水。有一天,一个小和尚挑着扁担走到二人约定处时,另一个小和尚却没有来。于是他独自下山打水。自此以后,日日皆然。他终于按捺不住了,跑去另一个小和尚的院门中,惊讶地发现院中有一口新钻的井。

变通实在是一种智慧。人生道路上,困难重重如险关。勇气和胆识固然重要,但应变能力亦不可或缺。试问,在山路上遇到绝壁,你是愿纵力拼搏飞跃天堑,还是退回原处另辟蹊径?我想后者更加稳妥。有人会问,若不犯错不试一试,怎知前方风景?我却想说,人生不是用来犯错的,而是用来试错的。快撞到南墙上了,明知前方迎来的是更深的失败,却依然直愣愣得撞上去,碰得头破血流,倒不如如梦初醒,及时回头。

有一则漫画也很有意思。一个人站在山前,欲哭无泪;另一个人却绕过来拿做看上去巨大的山,走入一片花海。转换一种姿势,眼前的景色会柳暗花明,纵然会走更远的路,却也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所以,何必针尖对麦芒呢?人生路上如此,生活路上也是如此。“满招损,谦得益“告诫我们切勿锋芒毕露,伤人伤己。与人相处,不必那么咄咄逼人,谦逊一些,委婉一些亦是待人接物之道。日前普遍的”路怒症“不就是遇到琐事不冷静的表现吗?那些过激伤人,不也正是不理智的后果吗?以柔克刚为是道家思想,生活和人生的道路上,为什么不能退一步呢?

路遇险阻,退一步绕道而行走得更远、更久;事遇不顺,退一步再寻思路,处事更好,人缘更佳;情遇坎坷,退一步化干戈为玉帛,不必怒目相对,二人携手笑对风雨。

如此看来,何必针尖对麦芒呢?

柔的智慧

高一28 林清远

曾经,一个年轻人要去往远方,途中却遇到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面对路人“为何不战胜它们”的疑问,他回答道:“有时,避开障碍,绕道前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我想,年轻人一定深谙柔的智慧。前行之路的强敌与障碍无数,选择收起锋芒、以柔克刚,懂得回避才是一个人继续行走下去的巨大力量。

柔的智慧,在于变通。

记得许多年前,工程师詹天佑面对美国帝国主义喊出的“中国也要搞铁路”的豪壮口号。可真正的修路并非易事,八达岭的地况比想象中还要艰难。若直接沿山势向上修路,火车则无法运行至顶峰,偌大的难题横绝在他面前。他并没有思索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而是换了想法主线,从侧面修造“之”字形轨道,使车能够曲折但顺利地通往山顶。绝妙的思考方式博得了众人的喝彩,他的塑像也因此被铸在中国

第一条开山铁路的身旁。

面对晦涩艰难的问题,不是一头陷入“泥淖”,而是换个方法绕行,詹天佑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柔的智慧。

柔的智慧,在于“不争”。

一直以来,我敬仰着老子的人生哲学,从前的某天,已鬓霜花白,走路颤巍的老子指着自己的嘴巴询问弟子:“嘴里有什么?”说罢,张开口,牙齿已全部脱落,只剩下了舌头。“为何齿无存而舌犹在?正因为舌是柔软的,经得起时间的磨炼,而牙齿再锋利却总有掉落的一天。所以定要牢记‘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道理”。老子这样告诫子弟。

面对时间的考量,在强敌面前不以针尖麦芒之势相对,而是做一湾不争的清水,老子为我们机智地阐明了柔的智慧。

柔的智慧,在于低头。

听过芦苇和大树的故事。盛夏的暴风雨总是来得突然,尤其是风,像是要把地皮掀开。河边的一棵健壮高大的树非要证明自己的实力比风强,结果不自量力,第二天就被风硬生生地刮断。而那弱小的芦苇却因为在强风来时顺势低头,借助风劲而未被拦腰折断。河边只留下了芦苇对大树的叹息。

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不要硬碰硬,学会在有时低下自谦的头颅。小小的芦苇为我们亲自诉说了柔的智慧。

观遍世间万物,阅尽人间沧桑。到头来,柔的智慧光芒仍旧在头顶闪烁。是变通、是不争、是低头,在人生之路上,柔帮我们找到了一条更为有效的捷径。

学习柔的智慧吧。

五、知识迁移训练

1.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提示:这则材料涉及乌龟和鲥鱼两个对象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

(1)鲥鱼的角度:

(2)乌龟的角度

2.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这个故事引发了你哪些思考?

提示:材料讲述了依米花在戈壁滩上顽强存活的故事,可以采用因果分析法

(1)把握说明对象的“独特特征”与“本质特征”

(2)分析依米花能在戈壁滩上顽强生存的原因

(3)由物及人,从物的特征迁移为人的特征与品质

3.阅读以下材料,提出你的观点。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

提示:

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要围绕“碎片化阅读”现象展开自己的思考就在范围之内。 

 (1)片化阅读产生原因分析

(2)表达对碎片化阅读现象的褒贬态度

 (3)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

 (4)碎片化时代,该怎么做?

宁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闲死在家里!宁可去碰壁,也不能面壁。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早安!—————献给所有努力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75ea42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4.html

《高中一年级下第一次作文评讲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