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北京市各区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记叙文阅读

发布时间:2020-01-20 19:18: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北京市各区2020届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20东城期末

()阅读《河套忆》,完成19-21题。(10)

河套忆

梁衡

①白居易忆江南,最忆的是红花、绿水、桂子、芙蓉。我却常想起西北的河套,想那里的大漠、黄河、沙枣、蜜瓜。
②一九六八年底,我从首都的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西部的一个小县里,迎接我的是狂风飞沙,几乎整天整日天地混沌朦胧,嘴里沙土不绝。风头过来时,路上的人得转过身子,逆风倒行。那风也有停歇的时候,一天我们几个人便乘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走出招待所,穿过那些武斗留下的残墙断壁,到城外去散心。只见冰冷的阳光下起伏的沙丘如瀚海茫茫,一直黄到天边。没有树,没有草,没有绿,甚至没有声音。在这里好像一切都骤然停止。我们都不说话,默默地站着,耳边还响着上午分配办公室负责人的的训话:“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在这里自食其力,好好改造吧。”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这几个人本是有力量的,有天文知识、化学知识、历史知识,可是到哪里去自食其力呢?眼前只有这一片沙漠,心头没有一点绿荫。
③春天到了,我被派和民工一起到黄河边去防汛。开河前的天气是阴沉低闷的灰色的天空,像一口大锅扣在头上,不肯露出一丝蓝天。长长的大堤裹满枯草蓬蒿,在风中冷得颤抖。那茫茫大河本是西来,北上,东折,在这里绕了一个弯子又浩浩南去的。如今,却静悄悄的,裹-身银甲,像一条沉睡的巨龙。而河的那岸便是茫茫的伊克昭沙漠,连天接地,一片灰黄。我一个人巡视着五六里长的一段堤,每天就在这苍天与莽野间机械地移动,像大风中滚动着的一粒石子,我的心也像石头一样的沉。我只盼着快点开河,好离开这忧郁的天地。
④一天下午,当我又在河上来回走动时,眼睛突然一亮,半天上云开一线,太阳像一团白热化的水团,挤开云缝,火团旁那铅块似的厚云受不了这炽热,渐渐由厚变薄,被熔化,被蒸发。云缝越来越宽,阳光急泻而下,在半空中洒开一个金色的大扇面。这时远处好似传来隐隐的雷鸣,我的心激动了,侧过耳朵静静地听着,声音却好像是从脚下发出的。啊,老河工说过,春气是先从地下泛动的。忽然我又发现,不知何时,黄河那身银色的铠甲裂开了一线金丝,在渐渐地扩宽。那是被禁锢了一冬的河水啊,正在阳光下欢快 地闪出软软的金波。不一会儿偌大的冰河就破碎了,浮动了。黄河伸伸懒腰苏醒了,宽阔的水面漂着巨大的冰块,顺流直下,浩浩荡荡,像一支要出海的舰队。那冰块相撞着发出巨大的响声,有时前面的冰块流得稍慢一些,后面的便斜翘着,一块赶一块地压了上来,瞬时就形成一道冰坝,平静的河面陡然水涨潮涌。北国的春天啊,等不得那柳梢青绿,墙头杏红,竟来得这样勇猛。
⑤不知何时,堤外的河滩里跑来一群觅草的马,它们狂奔着,嘶鸣着,一会儿吻吻地下的春泥,一会儿又仰天甩着长鬃。我被感染了,不禁动了那在心头关锁了许久的诗情,轻声咏道:

俯饮千里水,仰嘶万里云。 鬃红凤吹火,蹄轻翻细尘。

⑥我的心解冻了。

⑦春天过后,我们被分配到一个生产队去当农民。每天担土拉车,自食其力。生活是单调的但倒也新鲜。书全部锁进了箱子。我从头学着怎样锄草、间苗、打坷垃。我已学会用一根叫“担杖”的棍子担土,学会不怕膻味吃羊肉汤泡糕,还知道酸菜烩猪肉时最好用铜锅,那菜就越煮越泛出新绿。高兴时也去和放马的后生们一起骑上马在草地,上狂奔,只是不敢备鞍,怕摔下来挂了镫。一次,我从牧人处得到了一个黑亮的野黄羊角,竟用心地雕起烟嘴来。渐渐,我们的饭量大了,胳膊腿粗 扭了,只是不怎么用脑了,对箱子里的书也渐渐淡忘。只有偶尔开会夜归,抬头望天,学子文的就指给大家,那是“牛郎”,那是“级女”。抱把柴火蒸馒头时,学化学的就挽起神子来先确,算是我们还有一点知识。

⑧夏初的夜,经过一天的劳累。我在泥壁草顶的小屋里酣卧, 一觉醒来,月照中天,寰宇一片空明,窗外的院子白得像落了一层薄霜。不知为什么,我不觉动了对北京的思念。这时的北海,当是碧水涟涟,繁花似锦了。铁狮子胡同我们那个古老的校园那里曾是鲁迅先生不能忘却的刘和珍君牺牲的地方一这时,那一树树的木槿该又用她硕密的花朵去遮掩那明净的教室。图书馆的楼下一定也泛起了一阵阵的清香,那满园的丁香该已经开放。和着月色,我忆起宋人的诗句,“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不知过了多时,便又在一种浮动的暗香中蒙胧睡去。

⑨翌日,我起来扫院子,鼻间总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清香。我怀疑还是昨夜的梦,但这香又总不肯退去。原来沙枣花已悄悄绽开。我拉着扫把伫立着,房东大爷看见了说:“后生,想家了吧,春过了,你们也该走了。”我说:“大爷,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里当一辈子农民。”不料,他胡子一抖,脸上闪过一丝不快:“那还行?那还行?”

⑩一年后,我们自然是分配了,工作了,各自去自食其力了。去年夏天,我们这一伙河套人在北京的一个朋友家里小聚。主人说要给大家吃一件稀罕物,说着便捧出一个金黄如碗大的东西。众人一见,不觉齐声惊呼:“河套蜜瓜!”在北京见到这种东西,真如他 乡遇故人,席间气氛顿时活跃。瓜切开了,那瓤像玉,且清且白,味却极甜,似糖似蜜,立时香溢满室。老朋友们尽情畅谈,经过那场沧桑之变,各人终于又走上了自己的路。大家诉说着,互相安慰、祝贺、勉励。当然,也少不了忆旧,重又陶醉河套平原那迷人的夏夜、火红的深秋,最后自然又谈到桌上的蜜瓜。那样苦的地方,怎么能产出这样好的瓜呢?我们这些在那块土地上生活过的人自然知道,正因为经了那风沙、干旱和早晚极悬殊的温差,这瓜里的蜜才酿炼得这样甜、这样浓。事物本是相反才能相成的。

⑪河套,我永不会忘记那个我刚开始学步的地方(有改动)

19. 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西部小县的一段生活经历。从②~⑨段可以看出,他内心经历了 _ 、无奈中逐渐适应 、感受到美好、 的变化过程。(3)

20. 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折第⑩段画线的句子的作用。

:

21. 学者林非先生认为梁衡的教文具有“捕捉住自然或人文景观令人神往的妙处””“表达出人的心灵,意志和力量”的特点。请结合第④段中的相关语句,说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4)

:

19.【答案示例】迷茫看不到希望、压抑期盼离开、不愿离开

【解析】本文属于概括题,考查学生阅读的整体感知能力,难度中等。

根据我们课上讲的概括题方法,首先进行审题,明确题中三要素:主人公-作者、线索-内蒙小县城生活的内心经历、范围-②~⑨段。然后先确定己知信息的位置,细读文章可知“无奈中逐渐适应”在④~⑥段,因为看黄河解冻心中的感受发生了变化,照.应原文第⑥段“我的心解冻了”。“感受到美好”这个内容在⑦~⑧段,与第⑦段中“生活单调倒也新鲜”和第⑧段“暗香中蒙咙睡去”照应。由此可以确定:

第一个空在第③段,根据最后- -句“眼前一-片沙漠,心头没有一- 点绿荫”,可以概括为:,迷茫看不到希望;第二个空在第④段,根据“我的心像石头一样沉"“我只盼着快点开河,好离开这忧郁的天地”,可以概括为:压抑期盼离开;最后一个空应该在第⑨段,根据“大爷,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里当一-辈子农民。”这一句,可知作者已经爱上这里,不愿离开。

20.【答案示例】划线句子点明中心、升华主题,河套自然环境恶劣,干旱、风沙、温差大反而酿炼了河套蜜瓜的甜。作者也是一-样,经历了河套艰苦的生活,却正是这样的苦和磨难让人生更有意义。同时划线句子讲到蜜瓜与首段形成首尾呼应,让读者明白作者为何会想念河套,想念那里的蜜瓜。

【解析】该题属于句子作用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和中心的理解,难度中等。科学句子作用和段落作用一样,都要从两个方面答题,即:结构和内容。画线句子是文章倒数第二段,根据所描写的内容可知,具有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的作用,从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解释即可,表层说蜜瓜,深层关系到人。结构作用,看该文段与其他段落的关系,不难发现与第一段形成首尾呼应。

21.【答案示例】第四段中“太阳像- -团白热化的水团,挤开云缝...”..这一句写出了太阳突破云层,洒下光芒的力量,一个“挤”字形象生动,让这种力量更加有形和深刻。这力量也鼓舞了作者要冲破环境的束缚,让自己的心获得自由,看到希望。“黄河伸伸懒腰苏醒了,宽阔的水面漂着巨大的冰块,顺流直下,浩浩荡荡,像一支要出海的舰队。”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黄河解冻复苏的姿态,又运用比喻,把冰块流动比作出海舰队,这浩大的景象是作者看到的,同时也是暗示他那压抑尘封的心开始解冻。作者于环境描写中,暗示内心的变化,融情于景,彼此交融。

【解析】本题属于赏析题,考查孩子分析感悟句子的能力,难度中等偏上。审题是关键,题干没有直接让赏析第④段,而是给了两句学者的评价,分析这两个句子,我们知道需要找出第四段中的环境描写,同时要能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读出人的心灵、意志和力量。根据我们讲过的赏析题方法,找到对应描写后,围绕“法、事、情、人”分析语句的特点。结合原句理解句子,写出了景物的何种特点,暗含人的什么特点,组织语言加以总结即可。

2020西城期末

2020海淀期末

(二)阅读《制琴记》,完成18-21题。(共11分)

制琴记

阿占

木匠胡三和琴行老板韩五决定一起制琴。那年,胡三五十知天命,韩五三十而立。

念头起自胡三四十九岁那年召开的首届国际小提琴节,胡三被国际琴展上的名琴给镇住了,魔怔了一路,回家就跟老婆说,我要做琴。

胡三像个糙人,肿眼泡,狮子鼻,有些谢顶、胡三出身木匠,手巧心细,喜欢琢磨。三十岁上就练成了一等一的高手。

木匠倣琴,隔着山,但架不住胡三的执看与投入。大年初一就拉开架势,图纸铺了满床,逐步分解,归纳笔记、二月初二、取料、晒料、刨料,打眼、锯榫头、组装,不分昼夜。吃起饭来也是心事重重,个把月瘦了整十斤:当做到他人生中第五把琴的时候,胡三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个搭档,于是想起了开琴行的韩五。

与胡三不同,韩五看上去像个文人,瘦高个,戴眼镜,一张书生白面。韩五自小跟爱拉琴的祖父生活,耳濡目染,对音质音色特别敏感大学毕业以后,他跟父亲借钱开起了琴行,代理各种机械琴。韩五似乎知道每把琴的脾性,有时侍弄琴入了神,彻夜难停。没几年,乐器行当里都知道城西有个韩五。

大多时间里,韩五都是寂寞的。唯知音难逄,对胡三的提议,韩五欣然应允。

半年后,琴作坊开了张。在太阳下面,在月光里面,在木头的淡淡暗香里,胡三韩五,这老一少,一动一静,一黑一白、一文一武,运用数学、物理学、造桥工艺、美学、声学甚至化学,开始做琴。

木匠出身的胡三,对木头有着一种由来已久的情怀。在他眼里,好的木头一旦成了一把好琴,那简直是灵魂的重生。用什么木头,韩五绝对听胡三的。受韩五影响,胡三也开始参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读书让胡三的工艺洁癖更严重。

胡三在做琴,韩五也在做琴。木匠与琴行老板在音乐里做琴,久而久之,他们在音乐中发现了另一个隐形的自己。

在木头的清香里,怯生寡言的韩五是放松的,甚至是亢奋的,他不停说话,说肖斯塔科维奇对恐惧与压抑的诉说,贝多芬穿过苦痛之门面对上帝召唤的谦卑,巴托克的孑世孤傲像极了巴塔哥尼亚的山峰……胡三接不上话,但他明显放慢了手上的速度。

糙野的胡三觉得自己成了艺术人!他发现自己居然是通音律的,他也迷上了一切好的声音.胡三打小爱吃黄姑鱼。初秋汛期,酒店老板跟船岀海,在海上听黄姑鱼产卵时“咕咕咕”的叫声像波浪一样连绵不绝,好听哟!第二天说给胡三听,胡三从此不舍得吃黄姑鱼了。

于是,他们对制琴的过程愈发苛刻,他们要做岀自己满意的、最好的琴。

琴作坊开到笫七年,小满一家来了,想买琴。小满从六岁开始学琴,毎天六七个小时,已经学了五年琴。琴没买,当然主要是买不起、小满让胡三韩五心疼。胡三说,小满,明天我给你带炸藕盒吃。小满说,伯伯如果能让我拉一下那些漂亮的琴,比什么好吃的都管用。胡三韩五立刻同意了。

小满拉了一首巴赫的《小步舞曲》,弓走得很直,节奏也不错,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懂得用感情去拉琴!胡三韩五被感动了,他们应诺小满,以后如果有比赛,可以从这里借好琴。

小满好久没来了。胡三韩五一边做琴,一边说起了小满。韩五说,主要想让小满来把做好的琴试一遍,演奏永远是所有乐器最好的保养方法……话没落地,小满进来了,他的左臂上戴着孝那一节黑色布纱像一个死寂的静止符,让胡三韩五不敢再说话。

我爸爸没了。下暴雨的那晚,他开着大货车从桥上翻了下去。妈妈为了让我学琴,把房子卖了,我们现在租房子住。妈妈白天上班,晚上到医院做钟点陪护,为了给我多挣点儿学琴的钱。

在死亡面前,胡三韩五的安慰有些苍白,他们自己都感觉乏力。忽然,胡三说,小满,你想试琴吗?

小满的眼睛被点亮了。他拉起了布鲁赫的《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即使是难度最高的第三乐章,小满仍能从容使用双音技巧,他似乎已经懂得捕捉瞬间之美而不事铺张。

爸爸走了以后,我一直在拉这个曲子,妈妈一直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瘦得很厉害,我就不停地拉,希望对妈妈有用……

是的,是的,音乐可以救人,小满,你要拉得更好一些。

琴作坊开到第八年的时候,订单越来越多了,胡三韩五的毛病也越来越多——琴做完了当年不卖,放一放,为了声音更好听;熬漆要长达半年,前前后后要30遍;他们还挑剔订单的数量和时间,甚至挑剔琴主……人们说胡三韩五越来越矫情了,但凭着这些矫情,胡三韩五的琴屡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

胡三韩五觉得自己在制琴,也在不断重塑自己。

中秋节前,大名鼎鼎的儒商林先生亲自来琴作坊下请帖。三番五次推脱无果,只好应了。林先生席间向胡三韩五敬酒,1θ把手作琴,送朋友,时间紧,价格翻番。胡三韩五几乎全程无话,胡三这档口接了句,做不了。

散了局,相伴着回程,一人站定了,抬头看着月亮,另一个伸出手指,弹了一下月光,似有铮铮鳴响。

他们似乎同时想起了小满,不由自主地说起了那孩小满应该要参加世界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了吧?

(有删改)

17. 小说讲述了胡三韩五制琴的故事。阅读小说,补全下面的相关情节。(2分)

(1)半年前,胡三决定制琴,并邀请韩五合作,韩五欣然应允。

(2)

(3)第七年,胡三韩五让小满试琴,并在他父亲去世后鼓励他。

(4)

(5)中秋节前,胡三韩五拒绝林先生重金订琴要求,想起小满。

19.阅读小说,说说你对画线句中“隐形的自己”的理解。(2分)

答:

20.生动的人物描写,人物之间的衬托,都是小说家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法。请从胡三韩五中任选一位,结合小说相关内容,从这两个角度说说作者是如何把人物刻画得鲜活而生动的。(4分)

答:

21.请你在文末的横线处写一句话,补全胡三韩五的对话,作为这篇小说的结尾,并简要说明这样补写的理由(不少于两条)。(3分)

答:

二)(11分)

18.(2)答案示例:半年后,胡三韩五合作,于苛刻的制琴中发现隐形的自己。

(4)答案示例:第八年,胡三韩五在更高的制琴要求中重塑自己。

(共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9. 答案示例:韩五能够放松甚至亢奋地阐述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显示出一个激情而自信的自我;胡三发现自己居然通音律,迷上了一切好的声音,从而表达出对音乐的热爱。

2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示例:作者用“肿眼泡,狮子鼻,有些谢顶”的外貌描写,以及“取料、

晒料、刨料,打眼、锯榫头、组装”连续动作描写,写出了胡三外表粗糙内心细腻、手艺高超的特点;运用韩五反衬胡三,“一老一少,一动一静,一黑一白,一武一文”,突出胡三成长为一个艺术人的过程。

4分。相关内容2分,人物形象2分)

21.答案示例:

补写句子:该给小满制一把好琴了。

说明理由:随着胡三与韩五对音乐的理解与爱的深入,更乐意为懂音乐的人制琴;小满对音乐的理解深入,拉琴时能投注自己的情感,因而被胡三韩五所欣赏。

(共3分。补写句子1分,说明理由2分)

2020朝阳期末

()阅读《稻香》,完成18-20题。(8)

稻香

侯发山

①过了5月,稻子刚开始扬花,寨上寨下就弥漫出稻花特有的味道。时间越往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那种味道就越发浓郁,使人不由得想呼吸再呼吸,好像要拿这种味道把五脏六腑过滤一遍。 

②这个寨子地形独特,山顶上是一片森林,林中有一水源,旱涝不竭,为寨里的人畜和庄稼提供着便利,因此这片树林被当地哈尼人称为“寨神林”。“寨神林”往下,直到山脚,是呈阶梯状的稻田,一块又一块,月牙形环绕着。 

③索姆是寨子的“沟长”一一负责着整个寨子的水沟,说得直白一点儿,就是通往每家每块稻田的水沟,哪块稻田没水,他就得及时引水过去;哪块稻田积水过多,他还得及时疏导。 

④这天,天还没透亮,索姆怀里揣两个煮熟的土豆、背着馒头就要出门。 

⑤儿子幸福从被窝里探出头,说:“爹,见天上山啊?" 

⑥自从索姆去年秋天被大家推选为“沟长”后,天天上山,一天也没歇过。别看"沟长”是个最不起眼的头衔,但责任却重大。若是责任心不强,让“寨神林”的水像小孩子那样仰八叉尿尿随便流,要么冲毁稻田,要么稻子吸收水分不够,影响产量和质量。 

⑦索姆叹口气,说:“今年山上的水较往年小了许多,若是再不上心,稻子很可能要减产。到那时,大伙儿会怎么看我?” 

⑧这也太拿士豆当干粮了,不就是个“沟长”吗?幸福扑哧笑了,说,爹,去年秋到今年春,雨水少得像猫尿,要说这账也该算到老天爷的头上。 

⑨老天爷是老大,谁敢拿他说事?索姆闷声闷气道。 

⑩幸福知道爹的脾气,假如硬顶他,他就像发了疯的牛,惹不起。幸福马上换了个话题,说,爹,今年咱家的稻子还可以吧?

⑪索姆点了点头。他知道,幸福问这话是有原因的。往年的“沟长”是旺达,这家伙懒散,但对自家的稻田很上心,把自家的稻田侍弄得很是丰美繁茂。譬如去年,他家收了30袋稻子,而跟他的地亩数一样多的索姆家,只收了17袋稻子。也正因为旺达的自私和懒惰,在大伙儿的强烈要求下,村里罢免了他,推选了索姆当沟长。 

⑫索姆刚要跨出门槛,幸福又开口了,说爹,我昨天上山了,看到咱家的稻子像是营养不良的黄毛丫头。 

⑬索姆迟疑了一下说,我心里有数。索姆的声音低低的,很没底气。

⑭父亲说话的语气一贯如此,幸福也就没再多想。眼下稻子还不到灌浆的时候,或许老爹心里真的有数呢。 

⑮索姆刚到山上,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稻田边转悠,那是旺达。 

⑯看到自家的稻田被涓涓的溪水滋养着,稻子长势甚是精神,旺达的嘴角咧出一丝笑容。这时,他也发现了索姆,便不冷不热地说道,索姆沟长,若是今年歉收,哼!说罢,没等索姆张嘴,他便转身走了。 

⑰索姆愣了一下,看到旺达走远了,开始沿着水路巡视。从山下到山上,再从山上走到山下,一块稻田又一块稻田;一条水沟又一条水沟……这里扒扒,那里捅捅。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呼吸 

着稻子的气味,看着稻子在微风中点头,像是在对他问候致意,索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所有的不快和劳累都无影无踪了……

⑱转眼到了8月,空气中的稻香味更浓了更纯了,稻子该收割了。 

⑲虽然今年的雨水不多,但是稻谷的收成并不差,像旺达家,跟去年差不多,收了整整29袋。唯一收成不好的是索姆家,只收了17袋稻谷,跟去年一样。

⑳不只是幸福百度,大家都知道,这是水分滋养得不够。 

21把“丰收”背到家里——哈尼族人称背“稻谷”为背“丰收”,幸福见鸡骂鸡,见狗打狗,很显然,他在生老爹的气。 

22索姆不知道怎么劝慰儿子,只是像做了错事似的,默默地端着旱烟袋,一个人蹲在院子里吞云吐雾。 

23幸福刚要数落父亲几句,忽然看到乡亲们来了,他们的肩上都或多或少背着稻谷,那是他们答谢“沟长”索姆的。 

24无论索姆如何拒绝,乡亲们说着感谢的话,把稻谷倒下便乐呵呵地走了。 

25当天晚上,又有人悄悄背来了一袋稻谷,那人是旺达。 

26事后,幸福拿布袋量了量,仅乡亲们送的稻谷就有15袋。幸福心里一下子敞亮了,他觉得对不起父亲,想对他老人家说句道歉的话。但是,当他站在老父亲眼前时,说出口的却是,爹,今年的稻子真香! 

18.小说题目“稻香”,既指弥漫在寨子里的稻子的芳香,也指 。(2分)

19.第①段画线句是对索姆的描写。请你从语言、手法、内容等方面任选一点,简要分析画线句是如何刻画索姆这个人物的。(3分)

答:

20.有人认为,小说第公段可以删掉。请结合小说的情节和主题,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

(二)、阅读《稻香》,完成 18-20 题。(共 8 分)

18. 【答案】父亲像稻香一样的美好品质

19. 【答案】(语言)通过“从山下到山上,再从山上走到山下,一块稻田又一块稻田,

一条水沟又一条水沟”,写出索姆沿着水路巡视的路线,突出索姆的辛劳,表现人物的

认真负责。

(手法)“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呼吸着稻子的气味,看着稻子在微风中点头,像是在对

他问候致意,索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所有的不快和劳累都无影无踪了”,通过听觉、

嗅觉和视觉,以及稻子在微风中点头、问候致意的拟人手法,表现出索姆认真工作,

享受工作的心理状态。

(内容)通过对索姆沿着水路巡视的路线,突出索姆的辛劳,通过稻子和索姆的互动,

表现出索姆认真工作,享受工作的状态。

20. 【答案】可以删掉,因为结尾要突出的是父亲的人物形象,旺达不是小说主人公,

上文出场是通过旺达的自私和懒惰来衬托父亲无私和负责的人物形象。

不可以删去,旺达悄悄背来了一袋稻谷,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而有所改变,进一步深化

主题,突出父亲无私和负责的人物形象。


2020丰台期末

(二)阅读《菊王》,完成1618题。(共9分)

曹洪蔚

汴梁城的市花是菊花,所以又称菊城。

每到深秋时节,由菊匠们精心培植的数百万盆菊花争相开放,汴梁城一街两市摆放的全是各色菊花,真真的是“满城尽带黄金甲”,把这座千年古城装扮得既庄严肃穆,又生机勃勃。

满庭芳就是这样一个菊匠,每年要栽培数万盆菊花供市民观赏,好的则被选去参加市里的菊展。满庭芳原来在日化厂上班,在厂后勤搞花卉培植,美化厂区,给会议室和领导的办公室培育摆放的花卉,工作清闲,工资不低,好多人羡慕。后来,日化厂转产改制,第一批公布的下岗人员名单里就有满庭芳。干了一辈子花卉工,下岗后干啥呢,要技术没技术,做生意没本钱,只有干老本行。满庭芳到南郊租了五十亩地,带着老婆孩子住进去,办了个“汴梁菊花园艺场”。正赶上汴梁城每年办菊会,满庭芳栽培的菊花不愁销路,他培育的一株开了四千多头的大立菊还上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呢。

这一日,天很高很蓝,风很清很爽。满庭芳正在自己的园艺场侍弄菊花,走来一位老者。这人头发花白,面目清癯,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来人推开篱笆柴门,径直走到满庭芳跟前,一把攥住满庭芳沾满泥土的手,说:“我猜你就是满师傅吧,汴梁菊王?”满庭芳说:“菊王不敢当,我是满庭芳。”话在无意间说得挺押韵,把老者逗笑了。

两人找凳子坐下,聊开了。老者说:“我叫田耕夫,画画的,特别喜欢画菊。听说您培植的菊花品种全,造型多,一直想拜访您,今天算是了了心愿。”

满庭芳看见老者的手,细细的,白白的,一看就是耍笔杆的,却偏偏起名叫“田耕夫”。再看自己,起名“满庭芳”,多高贵,多豪华,多文雅的一个名儿,却是个栽花种草的。这真是造化弄人。

聊了一阵子菊花,画家田耕夫被一盆盆景菊吸引住了,那眼神儿如铁块遇到了磁石。这是菊匠满庭芳今年的得意之作,主干游走如龙,花开五颜六色,状如孔雀开屏,真乃菊中精品。

田耕夫说:“庭芳老弟,画菊多年使我爱菊如命,这盆菊花我有意收藏观赏,您开个价吧。”满庭芳憨然一笑,说:“老话说,名花有主,这花如被懂花识花的人所有,也算一件幸事。初次见面,不谈价钱,送给您了。”

田耕夫见满师傅说得诚恳,不再提钱,打手提包里掏出一幅叠好的字画,说:“有来无往非礼也,我回赠您一幅画。”展开,是一幅闹菊图,左旁题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满庭芳没有拒绝,收了字画,帮耕夫装好菊花,送他离开园艺场。离开时,俩人还在菊架前照了相。

隔几日,工友老包来找满庭芳,他是只卖菊花不种菊花。老包问满庭芳:“你那盆孔雀菊呢?我找了半天没见到。”满庭芳说:“那盆菊我送人了,一个画家,画菊的。”

老包一听,急了,说:“你脑袋让驴踢了,还是进水了?今年市里要办斗菊大赛,一等奖奖金三万,获奖后再拍卖,还能卖到两万。你这可好,钱打水漂了。”老包还说:“这人肯定是骗子,拿张破画换了盆精品菊花,你上当了。”

老包走后,满庭芳有些后悔,那人用一张纸换了他的心血之作。是不是他提前知道了办大赛的消息?

那晚,满庭芳失眠了。

马上又要菊展了。这天,公园管理局的马处长来视察菊花长势,问起那盆“孔雀菊”,满庭芳说:“别提了,让一个画家用一幅破画给换走了。”马处长惊得睁大了眼:“换走了?谁给换走的?”满庭芳说:“那人叫田耕夫。”“田耕夫?是田耕夫?”马处长的眼睁得更大了。马处长又问:“那画画的是啥?”满庭芳说:“好像是闹菊图”。马处长听了,又惊又喜,嘟囔道:“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看着满庭芳与画家的合影照,马处长告诉满庭芳,这田耕夫是汴梁城的大画家,专画梅兰竹菊,但鲜有出手,搞到全套四幅梅兰竹菊图,市值在五十万以上。马处长用心多年,眼下才搞到三幅,就差一幅菊图。马处长最后对满庭芳说:“快把那幅图拿来,价钱好商量。”

满庭芳打开柜子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问老伴儿,老伴想了想,说:“那张画菊花的纸呀?我给孙子擦屁股用了。”

马处长听了,心疼得直摆手,郁闷而去。

这一晚,满庭芳又失眠了。 (有删改)

16. 小说中多次提到“闹菊图”这幅画,请你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闹菊图”展开情节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处满庭芳两次“失眠”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是很巧妙的,往往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请你从在这篇小说中选取一个人名,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取名的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共9分)

16.(3分)答案要点:满庭芳送给田耕夫孔雀菊,田耕夫回赠闹菊图;老包提醒满庭芳闹菊图是破画,满庭芳反悔;马处长向满庭芳索要闹菊图,但闹菊图已毁。(评分说明:共3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意近即可)

17.(3分)答案要点:第一次:满庭芳听了老包的话,觉得浪费了心血,损失了钱财,很后悔,因而失眠。第二次:满庭芳明白闹菊图的价值,觉得损失了更大的钱财而后悔,也为自己过重的名利心及对田耕夫的误解而感到羞愧,因而失眠。(评分说明:第一个“失眠”分析1分,第二个“失眠”分析2分。)

18.(3分)答案示例:满庭芳,满庭芳本是一个菊匠,在名利的诱惑面前失去了平常心,变得患得患失。作者取了这么一个高贵、豪华、文言的名,与人物的言行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含有讽刺之意,也带有一些惋惜。(评分说明:结合文章内容1分,分析2分。)

2020石景山期末

(二)阅读《读一首唐诗的幸运》,完成1618题。(共9分)

读一首唐诗的幸运

400多年前,明朝天启年间,有一位老人,默默脱下了五品官袍,整齐叠好。

外面有人喊:“胡先生,你怎么还不出来?我们等着接你去德州上任呢。”

“上任?”老先生淡淡一笑,自言自语,“再见了,官场!我要回到家乡,用剩余的岁月,去完成一件更重要的事——编一部最全的唐诗集,让后世子孙都能读到它!”

  让我们记住这位老先生的名字——胡震亨。

现在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不就是编本唐诗集,很难吗?事实是,在那个年代,真的好难!那时没有这么多出版社、印刷厂、图书馆,没有百度、京东、淘宝。要找一首诗,说不定要跋涉千山万水去抄,还不一定能抄到。那时候,唐诗正在以今天物种灭绝般的速度失传。据胡震亨估算,到他所处的年代,唐诗已经至少失传了一半。

  你也许疑惑:“诗怎么会失传呢?只要诗人够棒,写得够好,不就会口口相传吗?”

当然没这么简单。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作者是被尊称为“吴中四士”的张若虚,今天能读到他的多少首诗呢?——只有两首。唐代五言绝句的冠首之作《登鹳雀楼》,作者一般认为是王之涣,他又有多少诗留了下来?答案触目惊心——只有6首。1000多年里,不知有多少“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失传!张若虚、王之涣的遭遇并非偶然。李白有多少诗留了下来?最惨的说法是:大概十分之一。这个伟大的天才写了一辈子诗,十之八九我们永远见不到了。李白去世前整理了毕生稿件,郑重托付给族叔李阳冰,请他编辑成册,以传后世。李阳冰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用心整理出了《草堂集》10卷。然后,失传了。

那些湮灭的诗文,都是因为水平不高吗?不是的。据唐人记载,李白的《大鹏赋》和《鸿猷文》会让前代辞赋霸主司马相如和扬雄都汗颜。今天,《大鹏赋》幸运地流传了下来,但《鸿猷文》呢?没有了,永远淹没在了历史中。

不光诗歌在消失,各种诗集、诗选也在消失。胡震亨翻开《唐诗记》的第一卷就大失所望:“开篇就把唐高祖李渊的一首诗漏掉了,这也能称最全的唐诗集吗?”他心中暗想:“现在距离唐朝已经700年了,再不编出一本完整的唐诗集,怎么对得起那些伟大的前辈诗人?”

1625年,胡震亨挽起袖子,干了起来。

有人不解:“这么难的事情,你一个人凭什么能干成?”

  胡震亨却充满信心:“就凭我家的万卷藏书!”所谓“万卷藏书”,一点也没有夸张。他家的藏书楼,叫做“好古楼”,收藏图书万余卷,包罗万象。胡震亨本人也学识渊博,18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时人称之为“博物君子”,近人张元济称其为“吾邑第一读书种子”。

  昼夜交替,岁月如梭。终于有一天,胡震亨放下笔,完成了著作。此时已经是1635年——他整整工作了10年。这部巨著,被取名为《唐音统签》,全书共1033卷,不但收录了当时能见到的所有唐诗,还收录了极其珍贵的文学评论、传记史料,堪称中国古代私人编书的“超级王中王”。更传奇的是,胡震亨又用了7年时间,写出了研究李白杜甫的《李诗通》《杜诗通》两部大书。这时,已经74岁的老人才露出微笑:“我终于完成了一生的梦想,不辜负我的时代。”

这样一个人,《明史》竟没有他的传。但那又怎么样呢?历史无视他,却不敢无视他的巨著,《明史·艺文志》里收录了他的许多文字。

至此,全唐诗的编纂伟业算是完成了?还没呢。

第二位能人登场了,他叫钱谦益,是研究唐诗的大家。他也下决心编一本全唐诗,轰轰烈烈搞了很多年,已达数百卷的规模,却天不假年,去世了。时值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明朝末年,他的遗稿七零八落,眼看就要丢光了。幸亏另一个能人出现了,名叫季振宜。他17岁中举人,18岁中进士,诗风文采及治学之勤,为人钦羡。季振宜发现了钱谦益的残稿,继续全唐诗的编辑工作。季振宜和胡震亨、钱谦益有一个共同点:家中藏书很多。当时江南最大的几个藏书楼,包括毛述的“汲古阁”、钱谦益的“绛云楼”、钱曾的“述古堂”等都由他继承,号称“藏书天下第一”。季振宜挑灯夜战,勤勉工作,仅诗人小传每年就要写200篇。又10年过去了,他终于编出了一部717卷的鸿篇巨制。在书稿编成的第二年,季振宜病逝了。

  此时,胡震亨、钱谦益、季振宜,三位能人已经给我们留下了两部庞大的书稿,只差最后一项工作——将它们合并起来,修补完善,成为理想中的《全唐诗》。

  于是,第四个能人出场了。他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康熙皇帝。他酷爱唐诗,对过去的唐诗集牢骚满腹,撂出狠话:“朕,要把所有的唐诗集拿来,搞出一本《全唐诗》,让子孙万代都可以读到!”究竟选谁去修书印书呢?康熙皇帝选定了一个人——江宁织造曹寅。

  公元1705年,在胡震亨编《唐音统签》整整80年后,曹寅督率10位翰林官开局修书。这是集全功于一役的最后之战,可谓势如破竹、水到渠成。仅仅一年后,曹寅等人就完成了全部工作,将《全唐诗》放在康熙皇帝的面前。面对这部中国历代王朝中唯一的断代诗歌总集,康熙皇帝亲自为它写下骄傲的序言:“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厘为九百卷。……唐三百年诗人之菁华,咸采荟萃于一编之内,亦可云大备矣!”

今天,每读到一首唐诗,我都觉得很庆幸。守护它的,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他们呵护着脆弱的纸张和卷册,他们的藏书楼建了烧、烧了建,编的书印了毁、毁了印,仍然让四万多首唐诗渡过重重浩劫,一直传到今天。因为他们,今天我们才能跟随唐朝的伟大诗人们朝辞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晓汲清湘;去想象千里莺啼、万里云罗、百尺危楼、一春梦雨;伴他们漫卷诗书、永忆江湖、哭呼昭王、笑问客来。这是何等的,又是何等的

(作者:六神磊磊 有改动)

16阅读本文后,你向他人推荐《全唐诗》时会着重介绍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不超过4个字)3分)

答:

17结合文章,说说参与编纂《全唐诗》的人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答:

18结合从本文得到的启示和你的阅读体验,以一首唐诗为例,说说你对结尾句中加点词“享受”和“幸运”的理解。3分)

答:

(二)(共9分)

16①成书背景;②成书经过;主要内容;④重要价值。3分。每个要点1分,答出3点即可。)

17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学识渊博,博览群书;③勤于治学,倾尽心血。

3分。每个要点1分。)

18.示例:诵读《早发白帝城》时,和诗人一同体验朝发白帝暮至江陵,享受一日千里顺流而下的轻松畅快。今天的我们能够得到这样的享受,是因为有一群自发收集、整理唐诗的文人,让精彩的诗篇流传后世,让中华文脉得以延续。

(共3分。诗作1分,“享受”1分,“幸运”1分。)

2020房山期末

(二)阅读《百合花》,完成第18-20题。(共9分)

百合花

茹志鹃

①一九四六年的中秋,部队决定晚上发起总攻。我们文工团的几个同志被分配到各个战斗连队帮助工作。送我去的通讯员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高挑挑的个子,厚实实的肩膀,一张稚气的圆脸。他穿了一身淡淡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的插了几根树枝,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②我们刚到包扎所,卫生员就告诉我们,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但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老百姓去借。哪怕有一二十条棉絮也好。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怕来不及,就顺便也请了送我来的那位通讯员帮忙,他踌躇了一下,便和我一起去了。

③不一会,我就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正准备送回去再来借时,看见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

④ “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⑤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⑥ “哪一家?你带我去。”

⑦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⑧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⑨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了白色的百合花。

⑩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⑪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⑫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

⑬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他已走远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

⑭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打水,烧锅,作些零碎活。那位新媳妇也来了。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⑮天黑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我不能解除伤员的任何痛苦,只得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脸洗手,有些还得解开他们的衣服,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⑯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做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⑰“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⑱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⑲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⑳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㉑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㉒“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青年人的脸。

(有删改)

18.请你以新媳妇的叙述视角,把下面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成。(3分)

word/media/image2.gifword/media/image3.gif两名战士来我家借被子 我为小战士擦拭身子,缝好了他肩上的破洞

【主观题(简答)】

【分值】3

【答案】我之前舍不得但后来还是借给了他们。

我到卫生所帮忙,看见了受伤的小战士

③我把百合花被子献给了小战士。

【解析】0202 A2-1 A2-2 A3-2

19.小说中对同一事物的细节描写多次出现,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

【主观题(简答)】

【分值】3

【答案】示例一:借到被子时,描写被子“上面撒满了白色百合花”,后来写到新媳妇“把自己那条白色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最后写“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作者对百合花的被子进行多次的细节描写,使文章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而且通过强调“百合花”这一事物,象征了军民之间纯洁美好的情谊。

示例二:对通讯员给“我”开饭的馒头的两次描写,使文章前后呼应。同时第一次对馒头的描写表现了通讯员的细致和对同志的关心。第二次的描写表现了“我”痛失战友的悲痛心情。

20.这篇小说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理由。(3分)

答:

【主观题(简答)】

【分值】3

【答案】示例一:我最喜欢小战士。他枪筒里插着树枝、野菊花,把馒头给“我”,为保护担架队员英勇牺牲,这些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关爱同志,舍己救人、不畏牺牲为人的精神更是一种美。

示例二:我最喜欢新媳妇。她美丽、淳朴、善良。她不仅把唯一的嫁妆借给了部队,还去卫生所帮忙;她为通讯员擦拭身子,明知通讯员牺牲了还给他缝衣服上的破洞,并将新被子献给通讯员。

2020大兴期末

(二)阅读《梦》,完成1618题。(共9分)

张 洁

①现在想起来,仿佛已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常梦见我在溜冰场上大显神通,像陀螺般旋转,像流星般飞驰,像燕子掠水般滑翔。我也梦见过在海浪里嬉戏,跃上浪尖,纵入浪谷。其实我既不会滑冰也不会游泳。我甚至连海也没有见过,而且那个时候我连冰鞋也买不起一双。我还梦见过我既是我自己又不是我自己,我是那样的端庄妩媚,仪态万方,完全不像现实生活中那样畏缩、灰暗……在梦里,我扮演过多少在我醒时渴望着的美好角色,做出过许许多多毕竟是异想天开的事情。

②前些日子,我梦见我重回少年时代生长过的地方。那山坳、那流水、那树林,宛如我曾爱过的一样。可是,当我张开双臂,扑进那树林里去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不认识它了。

③树木都已长大,再也找不到儿时的痕迹。我怅然地在那树林里徘徊,用手掌抚摸着每一棵树的树干,懊悔着自己曾被那许多微不足道的理由所羁绊,而在这样久的时间里,丢失了我曾爱过的这山坳、这流水、这树木……我还能追捕回来这许多年里所丢失的欢乐吗?人有时是多么愚蠢、多么迟钝!又是多么地苦着自己、折磨着自己啊!

④我喃喃地对那树林低语:看看我,还认得我吗?我是大雁啊!原谅我过了这许多年才飞回来看你,尽管我已经没有多少力气,尽管我翅膀上那些曾经美丽的翎羽已经所剩无几,可我毕竟带着一颗从未忘怀的心回来了!

⑤风儿刮起来了,所有的树木全都摇曳着它们的枝丫。树叶儿飒飒地响起来了,我听懂了它们的絮语:不,我们不认识你,你不是大雁,必不是她!她不是这样长满皱纹的,她的心上也不是这样落满尘埃的

⑥啊,岁月和生活就是这样改变了它们和我,我们不再互相认识了。

⑦我感到累极了。我能不累吗?真的,我早已不是那只蹦蹦跳跳的小山羊。于是,长叹一声,我躺在长满野草的山坡上。

⑧变幻的云朵,悠悠地从我的头上飘过。我重又看见在童年的幻觉中出现过的神话:骏马拖着的彩车,飘飘欲仙的美女,富丽堂皇的宫殿……我的心突然变得甜蜜,在那云朵里,我好像看见了童年时代的自己,那曾是可爱的小姑娘,光着脚丫,吧嗒、吧嗒地向我跑来,带着用毛笔勾画的眼镜,还有毛笔勾画的皱纹和胡须,张开没有门牙的嘴巴,嘎嘎地笑着,并且对我说:“你这傻老太婆,为什么要找我呢?我并没有离开你,我一直住在你心里。不然,你何以有一颗儿童的心呢?”

天哪!天哪!毕竟还有人认得我啊

⑩她笑着,从我的身旁飞快地跑过。跳过小溪,跑进树林里去。浅蓝色的衣裙在树干后面闪动着,留下了一路天真的笑声。我紧紧地追赶着她,任凭树枝抽打着我的脸颊,灌木丛刮破我的衣衫,可我无论如何也追不上她。笑声渐渐远去了,树林里重又恢复了沉寂。久已不见、温存的泪水,涌上了我那干枯的双眼。我哭了。我以为那不过是梦,可是等我醒来,我的枕头却真的湿了一大片,我再也睡不着了。我在想,我曾有过许多虚妄的梦,但我为什么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呢?我想追求的究竟又是什么呢!

我忽然醒悟:我最想留住的,还是那永远没有长大、永远没有变老的心啊!只有它,才使我的心里永远充满了诚挚和热爱!只有它,才使我从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里,不止一千次地得到重生!

16.文章先写了很小的时候自己溜冰、游泳的梦境和 (1) 的梦境,再写前些日子 (2) 的梦境,最后写出自己的醒悟。(2分)

17.第⑤段和第⑨段划线句,都是写梦境中的思考。其中一句,从内容和语言上简要赏析。(2分)

答:

18.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④段“从未忘怀的心”的含义及其带给你的启示。(5分)

答:

(二)(共9分)

16.答案示例:

(1)(自己)端庄妩媚,仪态万方(或:扮演渴望的美好角色)

(2)(自己)重回少年时代生长过的地方

(共2分。每空1分)

17.答案示例一:

第⑤段划线句用“心上的尘埃”的比喻形象地写出岁月和生活给人带来的改变,也有对逝去时光的不舍,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答案示例二:

第⑨段划线句用“天哪!天哪!”反复感叹,强烈表达不愿老去、希望得到重生的心愿,也有对自己保持童心的欣喜,让读者深受感染。

(共2分。内容和语言各1分)

18.答案示例:

童年时代和现在的梦中,反复梦到各种情景,都是渴望美好。“从未忘怀的心”也就是永远拥有诚挚和热爱,从失望中重生。我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不忘自己的理想追求,不丢失欢乐,不让痛苦折磨自己,而是勇敢追求美好梦想。

(共5分。联系文中内容1分,解释含义2分,启示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57f7f32bf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9.html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北京市各区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记叙文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