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重点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发布时间:2018-06-28 15:52: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考重点文言文知识汇总

《〈论语〉六则》考点汇总

【文学常识。】①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②《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③南宋朱熹曾经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重点字词的读音 】说(yuè )乎 论(lún )语 不愠( yùn )罔( wǎng )殆( dài

【解释词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 ,愉快 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殆:危害 可以为..师矣。 省略句,以(之)为,把他当作 

学而时习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表承接,“然后”  人不知而不愠:而,表转折,“但是” 

温故而知新:而,表递进,“进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而,表转折,“但是” 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而, 表并列,“并且” 默而知之: 而,表修饰,“地”

【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背诵默写】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积累文中几个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

《三峡》考点汇总

文学常识】课文选自《水经注》。本文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人。

【理解性默写】

 1. 写山连绵不断()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 写出三峡山高峡深的特点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 从正面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4.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5. 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①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6. 写水势凶险特点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7. 写水流湍急特点的句子: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8. 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9. 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0. 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1. 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2. 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3. 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运用:(12003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探讨】

1. 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2. 概括全文中心: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3.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 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突出秋季景色清冷寂静、凄凉肃杀

5.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峡深、连绵不断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6. 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势迅猛(水流湍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欣赏】(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字修饰"",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字。"飞漱其间"""字。答:""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陋室铭》考点汇总

一、文学常识

1. 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2.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二、理解性默写

1. 文章的主旨句( 统领全篇的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 文中渲染陋室的清幽、雅致的环境的句子(室外环境之优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文中比喻交友之妙境的句子(室中人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 写作者生活清闲、高雅脱俗,表现作者不为琐事萦绕的句子(室中事的情趣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写出了作者不受世俗、官场的干扰,厌倦世俗生活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 文中应用虚实结合手法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其中,实写的部分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的部分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 从居室环境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0. 从交往人物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2. 作者使用类比手法,与先人进行比较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3. 底否认“陋室之陋”,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简答题

1. 概括本文主旨:

作者通过描写陋室环境,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句起了什么作用?

引起下文,说明具有美好德行的室主人使陋室不陋。用类比、比兴手法,强调陋室也有名、灵的性质。

3. 作者写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的目的是什么:作者以此自比,表明他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及抱负。

4. 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彻底否认“陋室之陋”,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警策有力,引人深思,强调了“陋室不陋”。

5 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不陋。这个屋子从构造布局来讲是简陋的,但因为室主人品德高尚,这就不显得简陋了。

6.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可取: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不可取: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7. 本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涉及到“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本文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例一:我认为对朋友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爱莲说》考点汇总

【积累】

1、《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宋代理学创始人。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一种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活泼,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2、《爱莲说》中体现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咏莲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描写莲高洁质朴(或生长环境)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此句经常被后人引用表示洁身自好。与之相反的常见的一句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象征君子的特点正直,豁达大度(或描写莲的外在形象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比喻君子美名远播(或描写莲的芬芳气味)的句子:香远益清。 6、描写莲的高洁风度的句子:亭亭净植。

7、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或本文的中心句)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写出几个与莲花有关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内容分析】

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运用了托物言志写作手法。

2、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主旨)

3、《爱莲说》本文除了描写莲花之外,还描写了菊和牡丹花。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是衬托手法。写菊、牡丹是为了衬托莲的高尚品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也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4、指出下面水陆草木之花所比拟的对象。

 菊: 隐士 牡丹: 富贵者 君子

5、作者认为""象征君子,那么君子应具备哪些品质呢?不追逐名利,不贪图富贵,不与浑浊的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6、第一段中的两个""既表现作者倚世独立的,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又表明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感叹表达作者对追求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8、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主旨)

9、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偶)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反问)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排比)

10.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该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目的是什么?

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表明他对追名逐利、贪图富贵的人的鄙弃。

11、 文章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两种观点实际上讲的是人与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跟着坏人学坏人,也就是“近墨者黑”。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环境不起决定作用,关键还是看个人能否把握自己。(点拨:围绕"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即可。)

13. 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趣?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高洁而庄重,这样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

《木兰诗》中考考点

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本文与《孔雀东南飞》 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记承天寺夜游》考点

一、文学常识

  选自《苏轼文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理解性默写

  1. 全文的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文中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 本文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月色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文中正面写月的句子:月色入户。

  5. 文中侧面写月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找出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

  ①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③相与步于中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 文中表现作者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它与“解衣欲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8. 文中“念无与为乐者”一句中“念”的结果是: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9. 作者夜游的原因:月色入户。

  10. 作者寻张怀民的原因:念无与为乐者。

  11. 文中比喻庭院中月光清澈透明的词语:积水空明。

  12. 文中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的词语:藻荇交横。

  三、简答题

  1. 概括课文段意。

  第一段——记叙作者与好友在寺院中散步,共赏月景(寻伴夜游)

  第二段——描写庭院月色(庭院月色)

  第三段——抒写作者感受(月下感叹)

  2. 概括全文中心:

  这篇游记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3. 全文最后一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嘲、自矜、自解、自慰,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4.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好在哪里?

  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透明的积水,把竹子、柏树的影子比作藻荇。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庭院月色美景,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

  5. 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此文作者也写了竹柏,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和张怀民之间深厚的友情。

  6. 如何理解“闲人”:

  ① 指性情高雅的人; 包含了作者被贬的悲凉与对人生的感慨。

《小石潭记》考点

作者:柳宗元【唐】

  一、文学常识

  1. 文章选自《柳河东全集》。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人称“柳河东”、“柳柳州”。

  2.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二、理解性默写

  1. 侧面写出小石潭人迹罕至的四字短语是:伐竹取道。

  2. 暗示小石潭人迹罕至的原因的句子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 从侧面衬托水清的句子(游鱼和潭水的特点)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 从听觉角度写流水的四个字:如鸣佩环。

  5. 写小溪曲折蜿蜒的四个字:斗折蛇行。

  6. 逼真地描绘出溪岸状貌的几个字是——其岸势犬牙差互。

  7. 写潭水源头神秘莫测的句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 小石潭的全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9. 文章正面写石潭特征的语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照应此特征的语句是: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

  10. 小石潭得名的根据: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11. 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2. 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13. 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4. 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5. 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6. 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7. 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8. 抒发作者愤懑的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 表现“喜”的句子:①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三、简答题

  1. 概括每段的段意:

  2. 写潭,写树; 写鱼,写水; 写源头,写岸势;

  ④ 写感受,抒愤懑; 写同游者。

  3. 概括本文中心:

  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及其周围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因政治上受挫遭贬谪的忧伤愤懑、孤凄悲凉的思想感情。

  4. 本文的写作顺序:空间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源→氛围)

  5. 本文的感情基调——悲伤。 本文的氛围——凄清寂静。

  6.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7. 在游历小石潭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快乐到愁苦。

  8. 第一段从四个方面写出了小石潭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① 水特别清澈; 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潭岸岩石形状各异; 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9.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乎难以形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0. 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一百二十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中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填空题大全

七年级上册

1.<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本文中的成语有: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

2.《木兰诗》中运用夸张手法写行军之神速的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描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以互文、对偶修辞写战斗惨烈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含义是: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成语:扑朔迷离,出自课文原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回乡偶书》中把几十年的生活变迁包含在一句中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4.《夜雨寄北》诗中写诗人想象情景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淮上与友人别》中写景寄予别离情意的句子是:扬子江头杨柳青,杨花愁杀渡江人。描写握别的情景的句子是: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以比喻修饰表现自己豁达胸襟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的原意是:沉舟侧畔,千帆竟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现在的新意是: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8.《卖油翁》中揭示道理的句子是:无他,但手熟尔。本文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9.《三峡》一文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比喻水流速度之快的句子是: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陌上桑》一文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运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人物之美丽。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写诗人对友人的关切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2.《江南春》诗中写江南春色的美景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借古讽今的句子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3.《登飞来峰》诗中抒发诗人不畏艰险、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4.《望岳》诗中描写泰山的秀丽景色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名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七年级下册

16.《黔之驴》中成语:庞然大物(表面上庞大的东西)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

17.《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写居室环境清新雅致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室中人交往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8.《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德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借莲写君子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高度概括莲的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成语:出淤泥而不染。

19.《饮酒》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总结全诗的主旨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忘言。

20.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表现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胸怀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颈联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最能体现乡愁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1.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景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议论的句子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写古战场悲壮的名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句子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3.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曲中卒章显志的主旨句是: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二字道出全篇主旨。

24.《岳飞》一文中从侧面表现了岳飞治军有方的句子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25.《迢迢牵牛星》中写彼此只能含情地看着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6.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写山水表达诗人开阔胸襟的句子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故乡对游子的无限情意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7.杜甫的《春望》中将花、鸟拟人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夸张修辞写战乱中思家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8.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妙手回春”之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送别友人后惆怅心情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此句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29.辛弃疾的词《西江月》中写明月清风的句子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词中表现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写雨景的句子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八年级上册

30.《小石潭记》中以潭中鱼来表现潭水清澈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1.《记承天寺夜游》文中写庭中月夜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2.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名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3.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写景的名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谈论农事的句子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4.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现在多形容暂时遇到曲折,陷入困境,随即又迎来新的局面。表现农家古朴风俗的句子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5.范仲淹的《渔家傲》写景的名句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忧国思家的句子是: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

36.苏轼的《浣溪沙》中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指出一个国家之所以灭亡的原因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8.《曹刿论战》一文中鲁国的战前准备是:取信于民。用原文句子说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文中出现的成语有:辙乱旗靡,再衰三竭,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时一口气把事情做完。)

39.白居易得《观刈麦》中反映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反映农民复杂矛盾心情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0.杜牧的《赤壁》中想象奇特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表达诗人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2.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托物言志的主旨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言外之意是:虽然辞官仍然继续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43.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写潼关气魄雄伟、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表达作者感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八年级下册

44.《孙权劝学》中的成语有:吴下阿蒙(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45.《祖逖北伐》中的成语有:闻鸡起舞

46.《采薇》借杨柳抒发离愁别绪的句子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直接抒发戍卒痛定思痛、无限悲伤地句子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47.《十五从军征》中写兵役制度残酷的句子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48.辛弃疾的

49.《咏喇叭》中写喇叭吹的功用的句子是: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50.《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写桃花源美好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出自本文的成语有: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豁然开朗、怡然自乐。

5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阔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抒发远大政治抱负的主旨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记叙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抒发迁客骚人览物而悲的句子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抒发览物而喜得句子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出自本文的成语有:百废俱兴、气象万千、心旷神怡、先忧后乐。

5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峰回路转、水落石出、醉翁之意不在酒、觥筹交错

53.《湖心亭看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4.《长歌行》

55.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洞庭湖博大气势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56.

57.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展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

58.纳兰性德德《长相思》中王国维盛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夜深千帐灯。表明主旨的句子是: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九年级上册

59.《秋水》中的成语有:望洋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后来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被内行的人笑话。)

60.《愚公移山》一文中写移山的原因句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侧面描写移山艰难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坚信山可移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61.《扁鹊见蔡桓公》写桓候对医生态度的句子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成语:讳疾忌医(比喻那些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害怕批评而不愿改正的行为。)

62.《捕蛇者说》中蒋氏回答的总纲句是: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6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写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4.杜牧的《泊秦淮》中的名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句不是批评歌女,而是抨击那些纵情声色、不理朝政的上层统治者,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65.李商隐的《无题》中用比喻和谐音双写成的名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表现至死不渝的相思情怀,现在多用于歌颂春蚕、腊炬的献身精神。

66.晏殊的《浣溪沙》词中表现惜春愁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7.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中作者从怨愤中解脱,悟出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现作者美好愿望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8.<论语>十则》中的成语有: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人之美、任重道远

69.《鱼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论点:

70.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描写全家人欣喜若狂的句子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71.赵师秀的《约客》中刻画主人约客不至的复杂心境的句子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72.李清照的《如梦令》中以拟人借代手法写绿叶繁茂与红花凋零的句子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3.辛弃疾的《书江西造口壁》中写人民遭受苦难的句子是: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以景抒写军民抗战之心的句子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九年级下册

74.《与朱元思书》中总写山水的名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表现作者鄙弃名利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5.《关雎》是《诗经》之首篇,统领全篇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相思之苦、思念之切得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76.崔颢的《黄鹤楼》中写景乡愁的句子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颈联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77.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写莺歌燕舞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西湖早春的花草的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8.李煜的《相见欢》中用比喻写纷乱、繁杂的离愁的句子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79.苏轼的《密州出猎》中卒章显志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0.《周公诫子》中论点是: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写周公“握发吐哺”的句子是: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81.《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表明作者志趣非凡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表明作者一生艰难创业的名句是: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成语:三顾茅庐,出自课文原句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含义为: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人家。成语: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不知所云。

82.李白的《行路难》中正面写行路难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表达诗人执着的远大理想信念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3.王翰的《凉州词》中“虽见豪情,难掩悲戚”的句子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84.于谦的《咏煤炭》中表明诗人出山济世的句子是: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85.李煜的《虞美人》中以水喻愁,写愁思如春水无穷无尽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6.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作者的理想追求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明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可怜白发生。

87.毛泽东的《忆秦娥 娄山关》中写攻克险关的豪迈气概和胜利豪情的句子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88.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中在写景和抒情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歌颂当今革命英雄的名句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eea25a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0.html

《初中中考重点文言文知识点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