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培训稿

发布时间:2020-05-10 02:13: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五—七单元教学建议

栅堰小学 范莉萍

一、四年级有多重要

作家峻青曾说:“人的一生很漫长,但最关键的往往只有那么几步……”。小学四年级就是孩子成长中最关键几步中的一步。

四年级孩子正处在向青少年期过渡的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迅速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期,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的重要时期;

四年级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时机。

四年级是小学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错过四年级的教育时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会直接导致孩子未来的学业失败。因为——

四年级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的努力将会使培养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效果事半功倍。

四年级是良好习惯培养和定型的时期。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有句名言“习惯就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坏习惯是人一生需要偿还的“债务”,需要人一辈子不断地无偿付出以偿还这种债务的利息,直到一无所有而破产。

四年级是孩子形成内在学习动机的开端,引导得当可以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学习目标。错过四年级教育的后果的一个方面就是容易造成孩子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错过关键时期的引导,孩子不能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而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将注定造成学业失败。(摘自《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京华出版社)《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15日第6版

因而,我们在座的老师们任重道远。

二、学好语文的十条规律

1首兴趣:知而好,好而乐。2重自主:观千剑,操千曲。3必多写:思欲丽,笔磨秃。

4定多读:破三春,汇九流。5强积累:有诗书,有成竹。6重感悟:思千载,想万物。

7细思考:学而思,思而得。8求精熟:启而发,点而悟。9有个性:思结果,成一家。

10要跳出:课内法,课外路。

三、后四个单元教学设计参考意见:

第五组:

(一)各课教学建议:

本组的专题是“热爱生命”,安排了四篇与生命有关的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活。本组课文以散文为主,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在我的发现中有体现。

《触摸春天》,文笔细腻,用词丰富、优美。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可以结合“思考练习题”重点来体会。在反复读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背诵,积累优美语段。“阅读链接”中海伦?凯勒的一段话,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进一步体会盲人是怎样热爱生命的,从而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热爱生命。可以向学生介绍海伦?凯勒,但不宜介绍过多。文后两个泡泡中的学习要求,要给予一定的重视,这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做准备的,有的活动从现在开始就需要布置学生去做。搜集海伦? 凯勒的故事只是一个例子,可以搜集日常生活中有关热爱生命的故事。

《永生的眼睛》,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死后捐献器官目前在中国,大多数人还不可能做到,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从小对死后捐献器官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找出有“骄傲”的句子,体会为什么骄傲,再讨论讨论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生命 生命》,通过动、植物及人,三个生命跃动的事例,感悟生命的力量,提升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这篇课文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体会、感受,能谈多少就多少,不要拔高,重在积累、背诵。

《花的勇气》,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内心情感有什么不同的变化,每一次变化反映出作者怎样一种情感。

口语交际、习作:可以从《触摸春天》后布置的活动入手,也可结合提供的阅读材料,老师还可以准备更适合的材料,来启发学生发现大自然中的生命现象,以及身边热爱生命的人或事,充分调动学生生活的积累。

我的发现: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是一个有关阅读的重要的训练点,通过对话,总结了体会句子含义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单元设计建议:

(新教材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是: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因此,各项教学内容都围绕本组专题,加强每个组教学内容的整合)

看五单元的第一种设计:设计理念:拓展文本、感悟积累、主动表现、言语创造。有效拓

展文本进行主题单元重组,学生自悟积累作为教学基本策略,学生的表现与表达贯穿课堂始终。

详见幻灯片。

第二种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生命教育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本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感知(1~2课时)

本环节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把握单元的主题内容;对整组课文进行总体感知;布置安排综合实践活动。

本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关于生命,我知道了……”,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我想知道(结合整体感知,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确定实践探究的主题)、我去探究(通过阅读和实践探究活动,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去寻找资料和答案)、我做整理(对获得的各种资料、实践探究的经历、体验进行整理)、我很感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包括口语交际和表达、办主题墙报)

教学流程:

(一)谈话切入,引起学生对“热爱生命”这一主题的关注

教师介绍“2004年11月11日,两名14岁少年在昆明机场,偷偷爬上了一架客机起落架舱上,该飞机起飞时其中一名当场摔死,另一名随飞机抵达重庆江北机场”的消息,引发出讨论:读了这个消息,你们想到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发表自己对这则消息看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谈到的“应该珍惜生命”的基础上,引导归纳出“要热爱生命”的主题,引出课文中的导语。

(二)新旧知识衔接

引导学生回忆四年级上学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过的“美丽的生命”,一起交流,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们了解了哪些关于生命的知识?我们懂得了什么?

(三)浏览整组课文

思考:这一组课文,主要谈了哪些关于生命的故事?哪些内容写出了我们过去不曾知道的事情?你喜欢哪一篇,认真地看一看,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关于谁的生命故事?

(四)布置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以后的课文学习和实践活动。提示学生准备好主题学习卡片,做好资料积累工作

二、部分体验一6课时)

内容:《触摸春天》+阅读链接+《永生的眼睛》+《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习作参考资料(一)”。

专题意义的建立:认识生命权利的意义、生命的美好,认识到盲人也在创造着缤纷美丽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义务为他人延续生命做出能做的一切。

(一)《触摸春天》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不懂得词语,读过课文后,思考:本文讲了一个谁的怎样的故事?

2.从文中的盲童女孩引出《阅读链接》的学习,了解在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看来,盲人是怎么了解这个世界的?勾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全班汇报交流。

3.再读《触摸春天》,想一想:本文的盲童女孩安静与海伦·凯勒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勾画出来,认真读一读。读了这些内容,哪里使你受到了感动?

4.再读课文,看一看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

结合讨论,指导学生朗读。

5.体会在文章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小安静怎样的态度?指导朗读课文。

6.《语文园地》“我的发现”部分内容的教学。回忆:在本课学习中,我们提出了哪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我们是怎么理解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来归纳总结一般性策略。

7.指导书写生字词。在词语积累本上抄写自己认为好的词语。

8.勾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背一背。

(二)《永生的眼睛》

1.围绕如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本课学习。

1)在解决了字词问题的基础上,自己读这篇文章,把握这篇文章写了怎样的故事。弄懂与前面一篇文章有什么联系。

2)这篇文章中父亲母亲的做法,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找出相关的语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可以采用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的方法,抓住这些语句,然后运用前面学习归纳出的方法来进行理解,深化对本文情感和思想的体会。

4)找出课文中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勾画出来,练习朗读。

2.讨论:学了本文以后,你对热爱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写在自己的主题学习卡上。

3.拓展阅读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献出爱心,延续生命》,阅读后讨论:这些白衣天使跟《永生的眼睛》有什么相似点,有什么不同点?

4.阅读“日积月累”,用前面学到的内容来具体解释一下这些名人哲言。要求课下进一步搜集积累更多类似的名人哲言。

5.小组检查、汇报前段实践探究进展。选代表汇报进展情况,提出遇到的问题。

6.勾画、抄写自己认为好的语句和词语。

三、部分体验二4课时)

内容:《生命生命》+《花的勇气》+《语文园地》“手不释卷”、“参考资料二”。

先布置预习《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两文,解决字词,并想一想,这两篇课文所写的对象与前面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一)《生命生命》

1.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检查对字词的学习情况。读通课文。

2.读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想一想,文中对“飞蛾、小瓜苗”的介绍中,哪些句子是你产生了关于生命的感悟?勾画出来,想一想,他们使你产生了怎样的感悟?为什么?

讨论理解后,练习朗读,读出对飞蛾、小瓜苗的敬佩。

4.读“我”的思考,提出读不懂的句子。结合以前学过的文章、联系上面的“飞蛾、小瓜苗”、自己的生命经验想一想:作者说这些话主要想强调什么?

5.阅读《手不释卷》,说说本文讲了怎样的故事。说说题目的意思。针对文中的“人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相看”一句找一找与之相应的成语。

6.指导书写生字词。

7.尝试着利用课余时间背诵。在词语积累本上抄写好的语句和词语。

(二)《花的勇气》

《花的勇气》的教学主要采用自读交流的方式。

1.检查对生字认读和读书情况。

2.读书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3.通过让学生提出不懂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讨论,探索生命的意味。

4.朗读课文中描写小花的部分,读出对小花的敬佩之情。

5.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四、整体回顾──综合实践活动4~5课时)

(一)单元学习汇报

1.通过这一组学习,你对“热爱生命” 这个主题,有了怎样的理解?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2.我会背诵了。学生背诵自己在本单元课文学习中所背诵下来的句段和名人哲言。

3.这些词语你积累了吗?(词语盘点)对照学生的词语积累本,看哪些词语自己抄写了,哪些没抄写。读词语盘点,想一想,“读读写写”的词语,自己都会写吗?小组内考一考。“读读记记”的词语,自己都知道意思吗?小组内比一比。

4.学了这么多文章,在写作方法上自己认为有什么收获?(学生随意谈,教师相机指导。)

(二)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整理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先分一下类,把同类的材料归并到一起;然后想一想:口语交际课上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什么?自己准备一个发言提纲。

(三)综合实践活动:我很感动

口语交际

1.老师了解学生对资料整理和发言提纲的准备情况。

2.按照单元教学初确立的主题,学生了解到内容的类型,请学生代表发言。每一名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听,针对发言中存在的“内容不够具体、介绍不够清楚、真实”等问题,进行提问、补答,或者提出改进意见,请发言的同学改进。讨论之后,教师针对同类主题或者同类型内容的表达,组织学生进行一般性策略方法的归纳。然后,学生自己练习说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内同学再评议,提出意见,自己修正。

习作

利用课上剩余的时间和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发言,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写下来。写的过程中注意提示学生要写得具体、真实,必要时,可以参考一下别人怎么写的。作文的题目可以是“热爱生命,我知道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容,自己确定题目。

写完以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传看,互相写评语,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教师收上来看一看,针对学生的批阅情况,在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发还学生再次修改。修改完毕,自己反复朗读,看看字、词语和句子,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进行再次修改

看这两种教学设计,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凭借生命的主题加强教材的重组进行教学。第一种设计语文的本位意识更为显现一些,注重感受语言,激情朗读;注重咬文嚼字和品悟真谛;文本的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利用生命书签的形式来进行文本学习的感悟表达。第二中设计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体现得更为明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拓宽知识面,将思品、科学等其他学科知识或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练习起来。注重培养学生搜集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一个学期可以尝试着进行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新课程改革推进以来语文教学最明显的变化之一的特点是:进行了语文拓展阅读通过拓展阅读这一开放的过程使学生直接接触更多的阅读材料开展阅读实践,以期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拓展程度失当,序列不清

目前,拓展阅读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序现象。如,一年级教师教《春晓》一文,提供的拓展阅读是杜甫诗作《春夜喜雨》,三年级教师教《秋天的雨》一课时拓展的依然是《春夜喜雨》,而《春夜喜雨》一般是在初中二年级才要学的内容。更糟糕的是一年级的阅读要求和三年级的阅读要求几乎一样,都是读背这首古诗,想象古诗描写的情境,使得教学出现了低水平的重复。

从实验区的经验来看,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应该从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这些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地选择与所选用教材程度相当的甚至略比教材浅显的内容,让学生基本上能读懂。如果内容略深,那么就要考虑其篇幅必须短小,而且要有一定的阅读指导,如,学了《触摸春天》,补充学习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部分段落,就需要教师作适当的指导,才能使学生读得懂、记得牢。

二、拓展数量失控,内容不精

有的教师上《荷花》一课,讲到“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一句时,说这个画家就是大自然,然后开始拓展问“大自然还画了哪些美丽的图画”……凡此种种,都没有很好地发挥课文这个“例子”的作用,长此以往,语文教学的基础就会动摇。

我们要发挥课文这个“例子”的作用,充分发挥其范例作用,让学生通过课文品读,了解掌握基本的阅读过程、阅读技能。语文教学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阅读是必要的,但必须在用足用透教材的基础上开展;拓展阅读固然要重视量的扩张,但更应重视质的提升,要慧目识真,把一些真正的经典性的材料引进语文教学中来

三、拓展类型单一,迁移不足

拓展阅读的类型往往分为三种:一是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补充性拓展;二是与课文表达形式相类似的迁移性拓展;三是具有比较鉴别意义的比较性拓展。目前学校中更多采用的是内容相关的拓展,如有关课文作者的介绍,课文写作背景的介绍,文中涉及的某个知识点的补充阅读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等等,相对来说都比较忽视形式上的迁移拓展,更少有比较阅读性质的拓展;拓展阅读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基本上采用的是一篇课文加一篇(组)阅读材料或是由课文出发推荐阅读原著的形式。

我们认为,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相应的拓展阅读的类型和形式。小学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表达形式的学习模仿,并通过阅读学会阅读,因此更应重视迁移性和比较性的拓展。教师有必要选择推荐那些和课文形式相类似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如,学了儿歌《四季》,补充分别写春夏秋冬景致的小诗;学了《桂林山水》,可对比阅读常识教材中《桂林山水》一课,都会使学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语言、投向课文表达方式的学习和积累上。还有六单元的《渔歌子》与《 雨中,我望着一个渔翁 》的比照。

把教材中的课文前后串联起来,重新进行阅读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拓展阅读,《夜莺的歌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四篇课文都写到了战争与儿童,而又各有特色,让学生把有关内容找出来,比照着阅读,就可以发现有的课文歌颂了儿童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勇敢、机智,有的课文则歌颂了儿童对和平的渴望、战争的诅咒,在此基础上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这样,对于课文的理解就有了全面而丰富的认识。

四、拓展主体不明,负担偏重

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分量较重,对学生来说,学好课文已经消费了很多精力,但有些老师为了进行拓展,又于教材之外引入了新的内容。这样一来,由于拓展阅读只使用了简单的“加法”,从而使学生的负担明显加重,引起了一部分学生的反感。

拓展阅读的实践研究同样应该避免盲目性、随意性,要讲求有序、适度、高效,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发挥最大的作用。

第六组:

本组教材以“乡村生活”为主题,体裁多样,有古诗词,也有中国 、外国作家写的散文,展现了一幅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让学生了解乡村生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本组课文学习的,一要重视积累优美语言,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田园生活画面;二要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本组课文还安排了一个训练的重点:体会拟人句子的作用,在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中呈现出来。

《乡下人家》用朴实而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幅幅乡村风景画面:房前的瓜架,屋后的竹子,门前空地上的花等。教学中可运用三年级训练的“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体会想象课文每段内容描写的画面,再抓住最后一段话,交流自己对乡下生活哪处风景最感兴趣。“阅读链接”《在天睛了的时候》描写了雨后天晴的乡间小径,可以读读背背,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

课后安排了本册教材的第二次综合性学习,目的是让更多的同学关注和了解农村生活,使学生对农村生活人、事、景物有更多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热爱农村的感情。对于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同学,教材给予了不同活动范围的提示,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以更多活动形式的建议。

《牧场之国》,可以抓住课文四次提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理解每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同时借助“资料袋”的内容,进一步体会牧场之国的风情。

《古诗词三首》,主要反映了古代农村的生活。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想象描写的画面。还要背诵、默写。

《麦哨》,语言明快活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麦田割草孩子的快乐生活。

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是综合性学习的延续。虽然习作题材较为宽泛,写乡村生活田园景物,指导时一要引导学生把写的内容表达清楚,二要运用这学期积累的词句。(类似三上时的写秋天之景)还要适当组织交流评改,以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养成写后修改的习惯。第七组习作,继续提出写完后认真修改的要求。展示台是综合活动成果的举例展示,教师可从实际情况出发,展示多种活动成果。

看两个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

一、 咬文嚼字,感受语言之美

1.以动写静,品味出生机勃勃

2.重字叠音,品味出郁郁葱葱

3.颜色映衬,品味出色彩明丽

二、想象画面,体味情境之美

1.初读,整体感知

2.领读,想象情境

3.联想,步入意境

三、联系生活,感悟人文之美

1.此境有声,还它一个声韵之美

2.此意混整,还它一个朦胧之美

3.此境恬淡,还它一个悠然之美

《乡下人家》一课,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使学生既学到了语言的表达方法,又产生了对农家生活情趣的向往,随之爱起散文,好起读书。这样的阅读教学也就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

古诗四首

整合粘连(详见课件)

第七组:

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题材、体裁与第二组相同,但表达的主题不同。本组以“执著的追求”为主题,选取的是名人和普通人不懈追求的故事,富有教育意义。课文老,但是仍属于时文,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因为创新、勇往直前、有勇气都是永远可以传承的。训练的重点是: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著追求精神;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还要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精神风貌的方法。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伽利略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实验过程,体会伽利略追求真理的精神。第三自然段是理解上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弄明白。

《全神贯注》,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语句,从而体会罗丹全身心投入、精神高度集中的艺术创作状态。再让学生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有关罗丹的“资料袋”可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读读,以丰富对课文人物的理解。

《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课文理解上的重点,也是难点,可抓住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场景来理解。

《父亲的菜园》要了解父亲是怎样开垦菜园的,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可以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样,要抓住对人物描写的语句重点学习和体会。

口语交际、习作:这是本学期第二次写人的作文(第二组实际上也是写人的)。作文指导的重点是怎样选择材料,即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把一个人的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貌写出来,把自己对这个人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可以提示学生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

第八组:

本组以“故事长廊”为主题,选编中外著名故事,包括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学习本组课文,要求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讲述的道理。训练的重点是: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练习复述课文。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组课文的学习,要综合运用本学期掌握的语文基本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学习目标。

教学这组课文,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有关阅读的训练项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提出来,一般意义来讲,这是有关分段、归纳段意方面的训练。

分段、概括段意是阅读核心,要加强训练。

二是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中外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教学时可以采取默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把握主要内容──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这组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无论是提出不懂的问题还是提示重点的句子,都是举例性质的,暗含着阅读方法的引导和迁移,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知道哪些句子表情达意。

习作:安排的是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自己想写的内容。这也是体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不管写实作文,还是写想象作文,都应该要求学生把作文内容写清楚、写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如写后认真修改;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想象作文同样要鼓励学生真实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想乱造,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排了三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的人议论的情景”。教学中可以由读到写,不要受教材内容安排的局限,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安排的实际情况,多布置一些适合中年级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可以随堂练习,时间一般在半课时左右,当然也可以在课下练习,教师对此可灵活处理。小练笔的要求不宜拔高,更不能将其和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混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练笔,是一种日常的学习要求和学习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本中,以此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七八组的教学建议见下

先来说说第七组教材,这组教材是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实验求证后,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全神贯注》这篇课文,讲的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修改自己作品的一件事,课文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和对艺术创作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精神。《鱼游到了纸上》讲的是聋哑人由于勤奋专注,才有高超的画技。教学这篇课文我们要注意目标应定位在勤奋专注,不懈努力,而不是身残志不残。《父亲的菜园》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同一种精神,那就是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走进文本,品味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可从这三方面入手。

一、找全文穿针引线的支架

二、品人物执著追求的细节

三、抓文本意犹未尽的空白

一、找全文穿针引线的支架

仔细观察,发现这类文章中或明或暗都有体现人物品质、精神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也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或中心词。如《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这两篇课文的题目就揭示了人物精神。《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父亲的菜园》中“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也能从中体现人物品质。

找到了这些词语或句子,就是找到了课眼,也就找到了全课穿针引线的支架和道具。这是第一步。

二、品人物执著追求的细节

而第二步则是全文的重头戏,要能围绕课眼细细品能表现人物精神的片言只语,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着追求精神。

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1、案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出示: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亚里士多德何许人物,他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可见他的伟大。在人们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没有人敢否定的。但是有一个人敢,他就是伽利略。说实在的,当时我们班孩子只有3个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男孩子对这两个大人物有所了解,其余的孩子是听都没听过。况且,我们现在的课堂已不是过去“师道尊严”的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比较民主、开放的,所以孩子们很能接受伽利略的所作所为。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就穿插介绍当时的背景。然后一步步地指导孩子品读他的思考过程。

出示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

(1) 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2) 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让孩子们读,读出伽利略的思考,读出伽利略的严谨。

出示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我们再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伽利略的试验有什么特点?

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

b.从结果”、“都”、“的确”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这句话正好与亚里士多德的话相反。于是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作公开试验。

出示

课文5、6段

①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

②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③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

抓住伽利略从怀疑到试验到公开试验三个最有训练价值的语段,引导孩子反复朗读、品,把文中严谨的逻辑思维过程、周密科学的试验过程,事实胜于雄辩的公开试验的过程展现在孩子的心里。再次理解再伟大的人,他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们不能迷信。也就是说,对于权威的话,我们要学习,但不能迷信。

2、案例《全神贯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课题入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本文重在引领孩子理解罗丹如何全神贯注,也就是重在理解第2段。

让孩子们一边读,一边思考,针对罗丹的每一个表现各提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1)他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在干什么?

  (2)他嘴里叽哩咕噜的在说什么?

  (3)眼里闪着异样的光是什么意思?

  (4)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是在干什么?

  (5)他的情绪为什么更加激动了?

  (6)他为什么像喝醉了酒一样?

  (7)为什么作者要写他痴痴地微笑?

 把以上问题连起来,说说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形。让孩子们明白课文紧紧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特点,表现罗丹怎样“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以至于忘记了客人就在身边。

3、案例《鱼游到了纸上》

在出示课题后,让孩子们找一找,文章的题目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三次.一次是女孩惊奇的赞叹,一次是作者的描写,再一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

师追问,游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三次提到鱼游到了纸上,他想说明什么?

孩子们回答:

他想说明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想说明鱼游到了他的心里。

1、让孩子们讨论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2、找出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境界的句子。

(1)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3)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4)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紧紧抓住这些关键的词、句子适时点拨、精讲,让孩子们明白青年通过反复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装的都是金鱼鲜明、生动的形象,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使孩子理解聋哑青年举止特别是因为爱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与鱼融为一体。

4、案例父亲的菜园》

出示“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师:细细读这一句话,你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父亲的菜园非常的绿,周围是黄黄的土地,只有父亲的菜园是那样的绿,像翡翠一样绿,因为绿才美。

生:我读懂了,翡翠是珠宝,很珍贵,在父亲的眼里,这一片菜园也如同翡翠一般珍贵。

师:是的,这一片碧绿的菜园里凝聚着父亲多少的——

生:辛劳

生:心血

生:希望与梦想啊!

是呀,父亲的菜园是父亲不懈劳动的成果。然后老师引领孩子交流感悟最受感动的句子。

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

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

……

引领孩子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感受父亲的勤劳朴实,执著自信。

三、抓文本意犹未尽的空白

在我们的文本中,有许多意犹未尽的空白,如果我们能引导孩子对课文的“空白”进行填补,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想象,就能建立起文本和读者沟通的桥梁,使孩子对文本人物产生鲜明深刻的理解。

1、如《全神贯注》中的第2段,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会说什么悄悄话呢?

生:罗丹会摸着胡子说,眼睛不够有神。眉毛稍稍淡了,需要加浓点。

生:哦,表情还不够自然。

……

2、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的争吵。会争吵什么呢?

生:罗丹1号会说,画得不错,五官都画得那么生动。罗丹2号会说,轮廓不够分明,没有立体感。

……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他还会忘我地做什么呢?

生:他会咬着笔思考。

生:他一会儿用刻刀修改,一会儿用手摸摸。

生:他会皱着眉头对着空气嘀咕。

生:他还会踮起脚看看头顶或蹲下看看有没有疏忽的地方。

……

如《父亲的菜园》中,父亲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又会出现怎样感人的一幕呢?

生:雨无情地抽打着父亲的脸,淋湿了父亲的衣服,可是父亲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挥动着铁锹。

生:雨水冲走了泥土,父亲连忙在雨中砌矮墙。

生:父亲滑倒了,但是他急忙爬起来,继续在拯救他的菜园。

……

这样在调动孩子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发挥想象补白,充实情节内容,丰满人的形象。使孩子与文本、作者的心灵碰撞中,唤醒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更深地感悟人物形象。

第八组

   本组以“故事长廊”为主题,安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其中有篇幅短小,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有内容通俗、情节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有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是引导孩子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感受祖国文化的美丽,并能使孩子受到情感的熏陶,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

本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寓言两则》中的《纪昌学射》告诉人们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扁鹊治病》则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文成公主进藏》突出了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普罗米修斯》盛赞了为人类盗取火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展示人类智慧的巨大力量。这一篇篇充满人文色彩、语言风格迥异的故事,会充分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拨动孩子的心弦,丰富孩子的语言。对于这组课文,我建议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以情为基,挖掘内涵。

优美博大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它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寓言、神话、传说等,是全人类的百科全书,是祖国百花园中的奇葩,打开人类心灵世界的一扇窗口。它讲述着普通人身边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能告诉读者一个做人的道理,告诉读者怎样区分善恶,如何辨明是非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正因为这些故事是广大群众的心声,给人们以勇气和力量,所以人民爱听它,爱传它,使它富有生命力。那么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情感基调,引领孩子们积淀祖国的文化底蕴。

《文成公主进藏》本来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这篇课文在真实的基础上又把文成公主神化了这是极富有神奇色彩的描述。事实上,有河水那么宽的树干吗?一段树干搭在河上怎能走马行车?课文中这类带传奇色彩的描写还有很多,比如:沼泽地上撒羊毛,因公主无心梳妆树木也有的稀、有的密,移走乃巴山等。教学时可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模式。

让孩子们找找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这故事的动人呢?然后读一读,划一划,体会它的动人。并自己选择一动人之处进行研究。

孩子们定能找到这么几处:

1、乐意远嫁他乡

2、文成公主带着一批能工巧匠,马队驮着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书籍,进行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为的是西藏的发展和建设。

3、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她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走乃巴山,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通过引导点拨,回顾全文的“动人”,让孩子领悟到所有的动人都是因为文成公主,因为她的为了人类的和平,民族团结进步的自我牺牲精神。如此挖掘文本内涵,让孩子的情感得到真正的提升。

如教学《普罗米修斯》时,要有效地搭起情感的桥梁,去追寻希腊神话的精义。

1、让孩子们感悟善良

当他看到人们吃生东西,在无边的黑夜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时,他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取火种。

2、让孩子们感悟勇敢

他不畏众神之王宙斯的命令,为人类盗取火种,尽管受到非人的折磨,永无尽头,却一直不屈服。

3、让孩子们感悟正义

他认为是对的事,就义无返顾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惩罚,他的正义感动了火神。

4、让孩子们感悟智慧

他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

通过对语言的品揣摩,提升情感认识,使情感与文本内涵和谐共振。

、以读为主,感悟文本

这类课文无须老师讲解,只要略加指点,放手让孩子自己读就可以了。孩子们在读中就能感悟文本,理解文本。

如教学《纪昌学射》,重点指导读课文的2、3自然段。

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

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

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如教学《普罗米修斯》时

让孩子仔细地反复读六七八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

 生1:“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宙斯是让他生不如死。”

  生2:“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淋的痛苦。”

  师:面对这样严厉的惩罚,你有什么话要说?

  生:普罗米修斯不屈服。

  生:普罗米修斯屈服了,人类就受难了,普罗米修斯不屈服,人类就得到了幸福。

  师引领孩子依次理解不屈服,决不屈服。然后出示: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师:这里的如此,你们懂了吗?

  师生接读,生读三次普罗米修斯受的痛苦,师在每一次后面接上“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这样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感受普罗米修斯的伟大。

三、以点拓面,延伸阅读

语文知识浩如烟海,应用起来变幻多姿。作为语文能力基石的阅读,如果仅仅靠有限的课文,那只能是杯水车薪。尤其是对于民间故事,更应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引向文外空间,以点拓面,带领孩子阅读更多的民间故事,扩大孩子的视野,丰富和完善孩子的生命世界,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语文素质。使语文教学最终实现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价值。

我设计了一张读书目录推荐表

亲爱的孩子们:学了本单元的课文后,金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个书的花园,但是,里面的花需要你亲手栽种哦!等到花园里果实累累,芳香扑鼻的时候,别忘了邀请我“踏雪寻梅”,立刻行动吧! 

四(9)班民间故事读书目录

序号

书名或内容

有读后感

有好词好句

家长签名

1

《世界屋脊上的神话和传说》

2

《小学生必读民间故事》

3

《西湖民间故事

4

中国神话故事

5

《寓言故事》

6

《伊索寓言》

7

《寓言的生活启示》

8

《希腊古典神话》

9

《中国古代神话》

10

《中国民间故事》

11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2

《克雷洛夫寓言精选》

序号

书名或内容

家长签名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说明:书有选择性买,不一定要全买齐,可以互相借阅,也可以有选择地看,每天30分钟看后可以摘抄好词好句,可以写写读后感,看完后请家长签字,由老师检查读书情况,并及时向您反馈孩子读书情况。)

最后推荐两个课例来谈谈新教材在教学要注意的几个点

触摸春天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二、提炼品读主题:

1、 听写词语:触摸、穿梭、合拢、张望、缤纷世界

2、 想像画面:读着,眼前反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说。

(穿梭、合拢、张望)

3、描述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3、 研究画面,

学生自由选择画面。

品读方法

1、 自由读,从文中找到描写这个画面的有关语句,轻轻地细细地读一读。

2、 边读边思考:在这些语句中,最感动你的是哪些关键词,作上标记;

3、 这些关键词使你读懂了什么?简要地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三、交流品读感悟。

第一幅图:

流畅、磕磕碰碰、

第二幅图:

竟然、悄然、

师:春天不仅是花香,还有什么?

背景带读。

安静能看到这一切吗?

(用眼睛看得见)

第三幅图:

张望

从课文哪里看到,安静用心灵在张望?

重点句子:

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及其优美的曲线,诉说着飞翔的概念。

1、

2、 拓展理解。

出示句子:

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感觉。

――(美)海伦 凯勒

3、 再读。

4、 教师语言梳理,提炼。

四、升华。

理解中心句。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 说理解。

2、 为什么安静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

3、 不止安静,还有聋哑人用优美舞姿创造缤纷世界。(课前的《千手观音》)

4、 介绍海伦 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5、 再读中心句。

五、活动园地

1、 写读后感。

2、 看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 热爱生命手抄报。

以上作业 任选一题。

《全神贯注》

片断:凝视“全神贯注”

刚刚我们用几个词把书读简单了,能不能也采用这办法读,把文章第二小节也读简单,可以选用自己概括的词,把罗丹全神贯注的样子说出来。

手忙脚乱

目光异样

两节课带给我们的启示:

1、 要抓住最活跃的教学元素――词语,从词语入手展开教学。能把握词语的表面意思,更能把握言外之意,也就是词语的表情达意。教师要把词语当成是厚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2、 注意方法引领。如从看似简单的三个词语入手作为教学文眼深度对话。要注意多角度加以研读。

3、 想像。抓住词语展开想像,词语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强项。

4、在基于对单元主题了解的份上,更关注表达,关注表达方式。读写结合,自我修改。

5、教学要简化。

今后一个阶段,改革阅读教学建议抓住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语言”。 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

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要加强读的指导,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边读边想,边画、批、注,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读书要从整体入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要有感觉,有心得。譬如,同是幽默,老舍有老舍的幽默,(如,《猫》),鲁迅有鲁迅的幽默(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丰子恺有丰子恺的幽默(如,《白鹅》)。在品味语言中,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悟出效。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不少词句形象传神:“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早晨……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习得法。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如,读书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

激活思。即激活思维,发展思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既要有个人的静思默想,又要有同学之间的思维的碰撞;既要发展形象思维(读文章,想画面),培养想象力,又要发展创新思维(在不误读的前提下,鼓励个性化乃至创造性解读),培养创造力(如,你还知道哪些或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议,不仅要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而且要组织好、引导好师生之间的对话。要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抓住交流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进行思维碰撞,展开真实的对话、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语习文的舞台,成为老师培育和绽放创新思维之花的沃土。

第二个关键词是“多元模式”。要摒弃单一模式,提倡多元模式教学。无论哪种模式,都要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来设计。

一起努力,打好四年级关键一年的基础,让孩子们在以后走得更远更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dcc040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c3.html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培训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