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诗歌+作文

发布时间:2018-07-01 03:37: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考文言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锡宴不赴,是不君命也。人主,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皇帝)赏赐宴会(你)没有参加,这是对君命的不恭敬君主患有疾病,却一定要让他亲自来参加宴会,(你)对这种做法能觉得安心吗?

评分标准:

1分:表示的意思都可。如尊敬、恭敬、敬重、虔诚、忠诚

遵守、遵从、听从、违背、违抗是错误的

人主3分,错1个扣1分,错2没分

人主,君主、皇帝、人主(不翻译)、主上、皇上是正确的

主人是错误

处之1。可以翻译成:做这件事、这么做、如此做,这么干

错误翻译:做,干,办,处理,安排

2)苏轼尝从容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云。

2)苏轼曾经态度严正地责备曾公亮不能匡救补正,世人讥讽(批评)曾公亮贪持俸禄,稳固恩宠

评分标准:

责、救正、语意一共4分,错1个扣1分,全错0

固宠1

责:责备、批评、职责、责怪、斥责正确

要求、劝告、责辱错

救正:纠正、改正、更正、匡正、匡扶、改过、弥补正确

拯救、救助、帮助、挽救、救扶、坚持正义、救济、扶持、刚正不阿错误

固宠加固地位、加强宠爱、稳固地位、保持地位、巩固地位正确

邀宠、倚宠、得宠、专宠错误

3.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诗的首联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了长江绵延万里、支流众多的宏大景象;

颔联则回想江水泛滥造成的影响来写近古国运不兴。诗的前四句起势不凡,照应题目为歌颂大唐盛世蓄势

评分标准:

第一问

主语1分,特点1分,共3分,错1个扣1分,全错0

主语:跟水有关就可,如江水、长江、汉江、湍急水流、急流、支流

特点:形容词,如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翻译其中一句就给1分,纯粹抄原文不给分

第二问,2分,写出11

可以写以下的内容得1分:

1)题目的关系:扣题,照应题目

2)做铺垫,蓄势、打基础、反衬、侧面描写、烘托主题、起兴、比喻

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4)奠定基调、营造……气氛、渲染……氛围、做伏笔、引出下文、

可以写以下内容得另外1分:

1) 表达正面感情得1分,如祖国壮美江山的赞美,国家和平喜悦之情

2) 负面感情错误,如四分五裂,山河破碎伤感

3) 或豪迈之情、远大抱负、历史兴亡之感错误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诗歌尾联运用任公子的典故,含蓄地写出了盛唐王朝无内忧外患、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盛世才子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惆怅

评分标准:

对国家情感3分;个人情感2

对国家情感:

正确:对盛世、国泰民安、海清河晏的欣喜、欣慰、赞美、赞扬、赞叹

对个人情感:

正确:对壮志未酬、怀才不遇、不能为祖国效力的悲伤、伤感失落、惆怅、落寞、

希望报效祖国的理想、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愿为国效力、奔赴沙场

错误:恬淡、隐居、悠闲、安逸、

对君主的忠诚、爱国

高考作文分析

一、立意分析,遵循标准

1. 关于文体

1) 试题对文体未做限定,考生可作任何文体

2) 考生一旦使用某种文体,则要合乎该文体的要求

2. 对材料内容与含义的理解

本题是漫画材料作文题目。画面描绘的是两个孩子因分数差异变化而受到不同对待。

漫画以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分数至上,进则奖、退则罚,只能进,不能退等现象,从而引发人们对不同的评价标准、教育方式、教育观念的思考。

考生作文凡是围绕此立意生发开去探讨相关社会、人生问题均视为符合立意。

材料内容丰富,含义很多,例如:

1评价标准(分数):

不以分数论英雄 莫以当下论成败 评价因人而异

2教育方式(巴掌和吻)

赏罚要合理 如何看成绩 赏识教育点赞

3) 教育观念(思维深处、本质)

正确看待进步与退步 反对苛责求全 容忍缺憾,不求完美

3. 关于等级和评分标准

内容项(20分)

一等(16---20

a. 凡是在材料作文内及含义涉及的立意,均视为符合题意

b. 凡是紧紧围绕主题构思行文可视为中心突出。

c. 凡是材料丰富、能够充分表现主题可视为内容充实。

d. 凡是思想倾向积极向上可视为思想健康

e. 凡是行文合情合理、合情入理可视为感情真挚

二等

a. 符合题意内容同上

b. 凡是能够围绕材料来表达主题可视为中心明确

c. 凡是所选材料基本表达主题可视为内容较充实

d. 同上

e. 凡是行文朴素自然、不造作,可视为感情真实

三等(6--10

a. 尚能把握材料内容和含义,但行文中有所游离,可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为努力喝彩》《享受过程》《结果更重要》《要学会理性》《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积累》《对比产生美》属于偏题

b. 尚有中心但部分材料有所游离,可视为中心基本明确

c. 虽有一些材料但部分材料,但不足以表现主题,可视为内容单薄。

d. 思想倾向基本符合道德规范,可视为思想基本明确

e. 行文有造作痕迹,但行文尚自然,可视为感情基本真实。

四等

a. 紧紧抓住材料中的枝节立意,可视为偏离题意。如头发、衣服、打扮等等

b. 中心散漫大部分材料游离,可视为中心不明确

c. 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主题,可视为内容不当

d. 凡是思想观点有悖于道德规范,可视为思想不健康

e. 行文矫揉造作,可视为感情虚假

a.b.c三方面为重点,全面衡量

表达项20分)

一等(16—20

a. 文体特色明显为符合文体要求

b. 文脉畅显、段落划分恰当、衔接自然为结构严谨

c. 能够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用词准确、文从字顺为语言流畅

d. 书写规范为字迹工整

二等(11—15

a. 文体特征明显

b. 有头有尾、分段明显---结构完整

c. 用于较为规范,有一到两处语病,但不影响语意表达---语言通顺

d. 书写比较规范,容易辨认----字迹清楚

三等

a. 有文体杂糅痕迹,但尚能分辨出文体---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b. 有头有尾,段落划分不合理----结构基本完整

c. 有三到四处语病,对语意表达并无很大影响-语言基本通顺

d. 书写不够规范,但能辨认---字迹基本清楚

四等

a. 不能辨认文体类型----不符合文体要求

b. 段落划分有严重欠缺,杂乱无章---结构混乱

c. 语病达五处以上,影响了语意表达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d.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影响阅卷---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项(20分)

一等(16—20

a.思想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联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b.内容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c.写作有文采

词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e. 写作有创意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巧妙,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二等

a.较有文采 词语恰当,句式有变化,能够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b.较有创意 见解准确,材料选择得当,想象合理,较有个性

c.较为深刻

d.较为丰富

三等

a.略有文采 词语较恰当,能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b.略有创意 有一定想象力,有一定个性

c.思想略深刻

d.内容略丰富

四等(0---5

a. 个别句子有创意:个别材料较好

b. 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创意

其他

1. 关于题目:自拟标题,无标题扣2

2. 关于字数:不少于800字;没少50字,扣1分;最多扣5分;诗歌文体按行计算。

3. 关于错别字: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3

4. 关于标点:错3—5处扣1分,5处以上扣2

5. 关于没写完作文:主题写出,没有结尾,仍按照基础等级分项分等给分;主体未写出,没超过300字,给10分以下。

6. 关于文不对题:内容材料没有任何联系,10分以下给分

7. 关于套作和抄袭

套作:没有自己的构思立意,只写画面,简单描述说明----内容、发展在三等以下,发展项不给分

抄袭:抄袭原材料---基础在四等给分,发展不给分

标杆作文

双重标准

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精神拷问的时代里。麻木地笑着,痛苦着,那些所谓大众用苛刻的眼光对优秀的人求全责备;对失败的人一丁点进步就大肆赞美,即使他的进步离优秀很远。

真是可笑的双重标准。

作为普通的人们常常感到疑惑:那些很优秀很成功的人们的愿望为何仅仅是成为一个普通人?可能他们是累了吧,他们被大众的双重标准压抑得喘不过去来。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中,人们总在小小的陶片上写上他们心中曾经伟大的将军和政治家。因为这些本该完美的人犯了小小的错误,人们无法接受本该完美的人的不完美。于是,优秀的人们被放逐了……

人们把城邦中最优秀的人一个个放逐,雅典焉有久存之理?假若人们可包容那些细小的不完美,雅典的繁荣不是指日可待?

不完美才是一种完美。没有黑哪有白?没有绿叶哪有红花?把包容给那些优秀的人吧!原谅拿破仑的滑铁卢之败,原谅李宁汉城之败,记得他们曾经辉煌的过去,并相信他们会创造比过去更美的未来。

不要一味包容那些不优秀的人。因为那样会让他停滞不前的。你一定会记得身为天才的仲永吧?一味包容赞美之下有了我们今天所读之文《伤仲永》。

天才尚且承受不住鲜花和掌声的重量,又何况那些本不优秀的人呢?铭记仲永之戒,不要让你的包容毁掉一个本可以走向成功的人,不要在经年之后想起,对一个又一个人扼腕叹息。

尼采说:那些所谓大众就是把他们无法理解,与期待相反的事物视为异类而加以迫害。优秀并不等同于完美。作为大众的我们又何必闲到赞扬那些本不值得在意的进步?

放下我们的双重标准吧!

车轴之玉,必含纤瑕。骊龙之珠,亦有微隙。去接受不完美,严而促进,去推动提升。

56181919

树成荫,容一叶落

百花齐放,春光无限,何求不败之颜?绿树成荫,夏光灿烂,我容一叶之残。不汲汲,勿求全,宽容一个美丽光环上的污点,许它美丽依然。

进步之人拼搏进取,是该收获鲜花和掌声。持久完美之人,一时失误,并无大错,仍在云端,为何却只有他人的不满和泪水相伴?我们常念厚德载物,宽容待人。我们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入狱之人,却为何面对屠呦呦握青蒿救助无数生灵,唯恐其抓住名利不放?面对成龙将中国功夫发扬光大,独见其育儿之过?

朋友,见你的委屈,明白你的期望,知道你梦中完美的精神领航,可怎忍见让一棵树因你见一叶落的叹息而悲戚?

时代需要伟人,需要心灵坐标引我们走向和谐的的远方,但纵如曼德拉般照亮一个时代的领袖,亦有年少轻狂,方法不当的时刻。我们已很宽容众人,但唯需给高处之人一水温柔的注视,他们虽外在如此强大有力,亦有同你我一样柔软的内心。

树成荫,一叶落,生机不变。人高处,坠一寸,便也无妨。

李清照曾不满苏东坡的诗词偶不合诗歌音律,但无妨他“大江东去”的慷慨激昂。杜甫《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字字珠玑,无懈可击,可王偶有败笔,不遮其书圣辉煌。时时则无以留其精彩,偶有一叶落,不失为人生华章。

站在高处,便已够寒冷,让我们用宽容给他们一个温暖胸膛,宽容无求全之伤。

古语有云:“人恒过,然后能改。”一点过错无伤大雅,改过之后,却依然是美丽模样。张爱玲亦言:“我在十五的缺憾中发现了更美,因为它依然是它。”一个无缺点的楷模即便是辉煌的,唯缺人性的闪光。宽容视之,世界会是一幅绝美画卷。

我们欣慰,我们仍希望,我们给犯过错入狱之人温暖教育,给失利之人平等竞争机会,我们亦可宽容顶尖科技人才的一点过失,各人一次无意,以宽容沁暖人,总会有和谐光芒!

树成荫,我容一叶落,不让人忧伤。宽容已悄然滋长,我已看到和谐的圣光!

19192058

爱子就爱子本身

亲爱的父母们:

我想起写这封信,是因为看到一则漫画:同样的孩子,得一百分便能得到香吻,得九十八便要挨竹板子;另一个孩子,55分只能得到批评,比及格高一分就能得到鼓励。可见,凭借成绩定喜好厌恶的现象并非个案,而是几乎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苦难。

诚然,批评教育与鼓励表扬固不可少,但亲爱的同学们,为什么要只看那几分的变动,并以确定脸色的阴晴呢?我们理解你们的拳拳爱子之心,明白你们希望我们达到您设定的标准,但我们希望父母们爱我是爱我本身,而非取得的成绩。

清代许慎非常推崇旅游的教人育子之法,曾著书记此:“放翁适与小儿夜读,每至兴起,相视而喜。”这是何等的温馨和谐!身为诗人,陆游没有硬性要求只读诗歌,生而不得志。父亲未曾命令儿子考科举做官员。恰恰相反,这位伟大的父亲只是于日常中教儿子做人:“阅及圣贤事,辄语重心长,耳提面命。”于兴趣中授幼子知识,随人而动,随性读书。如今,这种健康积极的教子法却难觅踪影。亲爱的们,你们难道不心动?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家教的荒原上,只有分数肆意纵横,由谁来承担后果?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合情合理,但须知并非高分者为龙,低分者为虫。

几分的变动,实在情理中。一时进退,也在容忍中。天下万物,有张必有翕,有失必有得。又何必斤斤计较于几分之差距呢?若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也势必只有分数,势必只看一时之得失,而忘根本。

当我们听到扎克伯格指出数亿只为女儿营造一个更好世界时,当我听到众多家长开始研究《曾国藩家书》的消息,当我看到家长为孩子报补习班的势头稍减时,我仿佛看到家教的春天悄然来临。没有苛责没达满分的孩子,不再怒斥差几分及格的幼子。亲爱的父母们,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爱人而非爱分的亲情。

“知止而止,知行而行,道也光明”,《礼记》如是说。并非批评鼓励不重要,只是为人父母,不应只以分数为准。进步则北方的寒夜里”也能四季如春。退步则“南方的艳阳”里亦是大雪纷飞。我们呼唤:爱子请爱孩子自己。

19192057或者20202060

让教育抹去唯成绩之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是饱浸时光的历练与成长,为何今日因成绩单上的冰冷数字就倍加青睐亦或拳脚相向?不应苛求完美亦抹去“唯成绩”之殇。

稍有退步就严加责打,稍有涨分就大赞称赞。成绩单已成为多少孩子的心情“晴雨表”100分到98分不代表没有努力,55分到61分也不意味着多么用功。但在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中,一切解释都似乎苍白无力。

但就在这样的追求高分中,我们又收获了什么?凭借高分才能进入的大学中犯罪率却逐年上升;《最强大脑》中比赛分数超高的李云龙却在失败面前不堪一击;为追求出勤率的老师竟然上演了你出钱我出勤,你发红包回心的闹剧。学生们分数越来越高,但教育却早已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追溯根源,如此唯成绩论似是社会结果异向型的映射。成绩好似乎是“一白遮百丑”的工具。忽视过程的付出,只看结果分数的高低。难怪有教育家曾如此评论:“中国的教育是教,把育都拿走了。”教的高分,得满分,却忘了告诉孩子成绩背后的意义。有名校毕业生弑母夺财,有在校研究生批驳教授垃圾;,难道教育终究跳不出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怪圈?

幸而,《中老师来了让我们看到前行的希望。结合完备的评价机制与灵活应对技巧,中国教育完全可以唤醒 每个孩子的潜能,凝聚每个教育者的力量。

然而,拒绝唯成绩论并不意味着去成绩,作为学习成果的检测,成绩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慰勉退步者奋发向前,鼓励进步再接再厉。教育是从成绩中获取信息,以便更好地向前。

教育应是心灵的共舞,魂的对话。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以人心呼唤人心,以人情体察人情;让成绩成为助力成长的加速器,而非扮演喜怒无常的恶人角色。关怀成绩背后的心情浮动,方法偏差,效率高低,勿唯以成绩论英雄。

既不苛求成绩的完美,也不满足分数的提高,教育不止这些。挥去唯成绩论的阴霾,看杏坛春暖,天心月圆。

20202060

莫用功利绑架思维量化人生

同一考卷,不同分数,不同的对待态度反映出家长乃至社会不同的心态和价值观,也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的影响。

考卷上的满分和不及格分分别招来了香吻和巴掌,孩子的脸上也悲喜各异。一张试卷一个分数,缘何有如此大的魔力,让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态度迥然各异?但孩子仍是那个孩子,当孩子稍有进步便收获了赞赏,领先考生略有退步便冷眼相向。不禁感叹家长抑或是师长为何轻易被分数左右,其背后的问题亦值得思考。

究其表面,似乎是所谓的唯分数论。但推其根源,还是功利思想过重。如今,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翻涌,一切事物都似乎有了可以量化操作的标准。世界被分成了无数的阶层和格子,人们被世俗的眼光和想法推动着对号入座。在现实世界中,社会上的格子是财富和权力,学校的格子则是分数。

也无怪乎人们那么急切地找到自己的格子,爬向更高的格子。就像被父母视作未来的孩子,被分数捆绑在了一起一样,这却是一场在社会改革中价值观的迷失。

黑塞曾写道:“人生就有其天然的情感和意义,但是在科学技术和生命力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躯壳走得太快,而灵魂早已疲惫。”我们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和天然的价值了。黑格尔说到:“每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对应的社会阶段 都有其公众所对应的自我认知水平。马克思更是划定共产主义最终阶段各取所需的社会状态,这与中国古代的大同是何其相似。

但他们都没有预见到如此迅猛的呈爆炸式的的生产力发展,当整个社会都失去了自己的认知,每个人都沦陷了,每个人都遗忘了自己天生的意义,转而用浮躁功利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于是学校家长唯分数论,更是产生了一种畸形的绑架思维,似乎做得好就是一直优秀,失败的稍稍奋进一步就令人满意。推及社会,成功者必须一直成功,否则就是掉下神坛。而底层的人稍有起色就是让人称赞。看似是社会化的关注度不同,实则还是功利思维作祟。

莫用功利绑架思维量化人生。人有成败事有因果。人生本就是一场美丽栖居,看淡功利自然花开处处,胜景时时,天心月圆,风流肆意。

19+19+20=58

寻找苛求和能力的平衡

为人父母者,应当不汲汲于荣名,不推崇尊位,面临失败时,可以黯然神伤,但不可意志消沉;为富为贵时,可以洋洋自得,但不可失恻隐之心。面临人生,孩子才可以不卑不亢,心魂憔悴地做人。

如同《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总是各有各的不幸。别人家的孩子也有别人家的烦恼。两个年龄相近的孩子,一个成绩优异但苛于要求,压抑在所难免。另一个成绩平庸但不失上进之心。两种教育方式无非孰对孰错,只是请真正还给孩子们一丝清风,吹走他们心中的负担吧。

就在几个月前,一条轰动性新闻,震惊了中国史学界,史学天才林嘉文,年仅16岁便出版了四部影响颇深的著作,并早已被北大历史系提前录取,却在前几日留下遗书,选择了跳楼身亡。与此同时,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青年才俊相隔不过几天也在家中自缢身亡。两个在各个领域拥有不凡成就的年轻人,就这样消逝在人们的视野中。

林的遗书充满坦然,冷静,仿若超脱的仙人。对此,杨澜曾说,我未曾亲眼看见两位,但在遗照中,我看到了林的空洞,江的惊惧。既然大多数都活在现实中,那么就让我们的心更热些,血更冷些,骨更硬些。究其根本,到底是天才的脚步太快而常人无法企及,还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壤没有生长天才的契机?

现在时代,对于孩子的盲目开发早已见怪不怪。家长即使捕风捉影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但终究只会辛苦在独木桥上竞争激烈逼仄的孩子,也许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精神乐于人们称道。但在中国,更多个人的修养与自觉。考好亲一口考坏一巴掌的方式并不建立起真正追求卓越的制度保障。真正的重视才能让工匠精神如同空气发酵一般渗入民族精神,国民素质当中。

我们汲取的是改变社会的风向,完成时代的艰难转身,让对孩子的人文关怀,渗透到每一点一滴当中,还孩子一个健康而又成长的童年。

畸轻畸重的布局,只有造成社会群体撕裂。唯有积极公正的态度,才能让真正的天才冉冉升起,找寻到苛求与能力的平衡

1918205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c77046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b.html

《高考文言文+诗歌+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