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古今家诫叙》阅读练习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8-05-18 13:58: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读下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古今家诫叙

苏辙

老子曰“慈故能勇俭故能广。”或曰“慈则安能勇”曰“父母之于子也爱之深 故其为之虑事也精。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

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曰呜呼此父母之心也哉师之于弟子也为之规矩以授之贤者引之不贤者不强也君之于臣也为之号令以戒之能者予之不能者不取也。臣之君也可则谏否则。子之子父也以几谏不敢显皆有礼存焉。父母则不然子虽不岂有弃子者哉 是以尽其有以告之无憾而后止。《诗》曰“泂酌彼行潦彼注兹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夫虽行潦之陋而无所弃犹父母之无弃子也故父母之于子人伦之极也。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

太常少卿长沙孙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贤能就其业。既老而念母之心不忘为《贤母录》其意。既又集《古今家诫》得四十九人以示辙“古有为是书者而其文不完。吾是以为此。合众父母之心以遗天下之人庶几有益乎。”辙读之而叹曰虽有悍子忿斗于市莫之能止也闻父之声则敛手而退市人之过之者亦莫不泣也。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特患无以发之耳。今是书也要将以发之欤虽广之天下可也。自周公以来至于今父戒四十五母戒四。公又将益广之未止也。”元丰二年四月三日眉阳苏辙叙。

【注】 ①泂从远处。②挹舀。③餴饎煮饭烹煮泰稷.④岂弟即恺悌和乐平易。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则谏否则 离开

B父母则不然子虽不 孝顺

C为《贤母录》其意 表达

D是以为此 遗憾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父母于子也/不知东方既白

B皆有礼存/然力足以至

C.无憾后止/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遗天下之人/刘日薄西山

10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其中全能表现“父母之于子也爱之深”的一项是( )

①岂弟君于民之父母

②是以尽其有以告之无憾而后止

③故其为之虑事也精

④以几谏不敢显皆有礼存焉

⑤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

⑥夫虽行潦之陋而无所弃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1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曰呜/此父母之心也哉

B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呜呼/此父母之心也哉

C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呜呼/此父母之心也哉

D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呜呼/此父母之心也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苏辙为孙景修所作的《古今家诚》所写的一篇序言在序言中苏辙表达了自己对于孝、慈等人伦观念的理解。

B《古今家诚》属于家训一类的著作是孙景修有感于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启发人们的慈孝之心而作的。

C文章作为一篇序文写得深情动人在记叙的过程中苏辙引用《诗经》中关于孝道的说法来表现父母无私的爱。

D作者对孙景修编写的《古今家诚》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认为这本书推广流传于天下是一定行得的。

13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1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

译文:

2太常少卿长沙孙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贤能就其业。

译文

3虽有悍子忿斗于市莫之能止也闻父之声则敛手而退市人之过之者亦莫不泣也。

译文

8.B【肖贤】

9AA.主谓取独B.语气词/代词那里C.顺承/递进D./因为】

10. D

11. C

12.C【在议论的过程中作者引用了《诗经》相关的内容证明自己的观点。】

13.(8)

1即使他们本身并不贤能等到他们和自己的子女说话的时候一定会竭尽所能的更何况那些贤明的父母呢(即使反问句

2太常少卿长沙人孙公景修年幼丧父而受教于母亲母亲贤能能够成就他的学业。(失去父亲教于母受教于母被母亲教育成就)

3即使有凶悍的儿子在集市上狠斗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他却听到父亲的声音就收敛罢手退去路过集市的人没有不哭泣的。(即使莫之能止宾语前置莫能止之市人之过之者定语后置路过集市的人)

【参考译文】

老子说“仁慈所以能勇敢,节俭所以能宽广,”有人问“仁慈,怎么会变勇敢?”回答说“父母对于子女,爱他们爱得深,所以为他们考虑的事情很多也很精细,用深厚的爱做深思熟虑的事情,所以他们为了保护于女躲避灾祸就很迅速,而为子女成就利益也十分果断,这就是仁慈能够导致勇敢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父母比其他的人贤明,这是形势必然到这步啊。”

我小时候读书,看见父母告诫他们的子女,不厌其烦惟恐有说不到的地方,肯肯切切惟恐子女听不进去劝告,我感叹道“是啊,这就是父母对孩子们的心啊!”老师对于弟子,给他们立了规矩传投给他们知识,本领,贤明的人引导他们,不贤明的人也不勉强他们。君主对于臣子,对他们发号施令告诫他们。对贤能的给予官职、对于不贤能的不授予官职。臣子对君主,可以的话就谏诤,不然就离职。孩子侍奉父母,用隐约的言辞劝谏、不敢太显露,这都是因为礼仪的存在约束着。父母就不这样了,儿子即使不好,哪有遗弃孩子的呢?所以他们竭尽所能教给子女,直到没有遗憾才停止,《诗经》说“从远远的路边的积水里舀水,从大缸里舀水取注在小缸中,可以蒸饭煮酒食.乐平易的君子,就像是人们的父母.”即使是像路边浅薄的枳水也不弃去,就像是父母不遗弃子女一样,所以父母对于子女,是人与人之间最紧密的关系.即使他们本身并不贤能,但等到他们和自己的子女说话的时候,一定会竭尽所能的,更何况那些贤明的父母呢?

太常少卿,长沙人孙公景修,年幼丧父而被母亲教育长大,母亲贤能,能够成就他的学业,等到他年纪老了之后,就感激母亲的心意而不能够忘怀,作《贤母录》以表达他的心意,以后又辑《古今家诫》,搜集四十九位父母的事迹,拿来给我看,并说“古代就有辑集这种书的人,而他们的内容不完整。我对此感到遗憾,所以又作了此书,集中天下众多父母的心意,用来馈赠给天下的人,希望能够给人们带来益处。”我读了之后感叹道“即使有凶悍的儿子在集市上猥斗,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一听到父亲的声音就会罢手退去,从集市路过的人没有不感叹哭泣的。仁慈孝顺的心,所有的人都有,只是担忧没有能够启发它罢了,如今的这本书,大概将会启发仁孝之心的吧!即使推广流传于天下也是行得通的。自从周公以来到如今,收集了四十五篇来自父亲的家戒,四篇来自母亲的家戒,孙公又准备将它加以发扬广大,没有停止。”元丰二年四月三日,眉阳苏辙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fcaf80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2.html

《苏辙《古今家诫叙》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