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

发布时间:2020-05-31 00:58: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陕西省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粮食的味道

①我喜欢粮食。经过超市粮食摊的时候,总忍不住停下脚步,对那些堆放在木格子里的各种粮食打量一番,大米、红小豆、花生……有时候也忍不住用勺子把粮食抄起又撒下。内心忍不住发出赞叹,这是粮食啊!

②粮食买回家,用电饭煲做熟了端上桌,孩子不爱吃。自己扒拉几口,也产生了疑惑。怎么不再是童年吃的粮食味道了?粮食的那种独特气息怎么消失了?粮食怎么只有“食粮”的功用,原来承载的那些由香味、自然、情感等元素构成的滋味为何不见了?

③在我的记忆里储存着粮食的味道。

④童年时一个大家庭用一口大铁锅做饭,半锅的水抓一把大米扔进去,快熟的时候再浇一瓢磨好的豆浆,煮沸腾了就是一锅稀粥。那碗稀粥的滋味已经不错,而粥锅里的布袋捞出来,才是真正的美味。因为布袋里装的可是货真价实的米团,挖一小口放进嘴里,大米与大豆融合后的香味直冲鼻腔,经历过柴火的熬煮之后,米团的糯软通过舌尖一直传递到内心深处……

⑤一直觉得,粮食不简单地只是粮食,它们还是大自然的子孙,是有生命的。在田里劳动的时候,我经常可以感受到粮食的生命韵律,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藏在结实的麦穗里面,剥开来看,麦粒还带着一点点青涩。它们像是要急不可耐地逃离“家园”,在太阳的照射下晒一个肆意的日光浴,在滚烫的麦场上开心地打几个滚。

⑥过去品尝粮食,都能尝出它们的成长经历,觉察到它们是如何在暗夜中随着“母体”摇曳的,当风暴来临时,它们又是怎样紧紧挨在一起相互扶持的,它们在细雨中聆听骨节生长时所发出的声音,在阳光灿烂的时候随风舞蹈……

⑦母亲总是能把各种各样的粮食,做出温暖与幸福的味道。小时候总爱闻远远飘来的炊烟,因为那炊烟里总是带着粮食的香气,我家的炊烟,就时常掺杂戗面馒头的味道。

⑧母亲把揉了整个下午的馒头放进锅里,一捆麦草烧完,掀开锅盖,先是眯起眼睛,等待扑腾起来的蒸汽消散,再快速地把手伸进锅里,捏起一个白胖的馒头。然后,把那个烫手的馒头从左手倒到右手,从右手倒到左手,等不及凉到可以入口,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咬下去,馒头的热度会把牙齿也微微烫到,这样的馒头,才是最好吃的。

⑨有时候母亲着急下地干活,就从锅里煮的地瓜挑几个好看的给我们当食物。地瓜皮软瓤红,从内到外都甜丝丝的,是吃完后打个饱嗝儿都会涌到嗓子眼儿的美味的甜。这样的地瓜,已经有一二十年吃不到了。从超市买来的地瓜,在粥里煮熟了之后入口一点儿味道也没有。它不是经历过日月风雨洗礼的地瓜,不是在土壤里做过美梦的地瓜,也不是母亲栽种的、收获的、煮熟的地瓜。

⑩经常看到有人用“好吃到哭”形容美食,一般这样的形容可信度不高。真正“好吃到哭”的,还是过去的粮食啊。你去翻翻莫言、贾平凹、路遥的书,那里面描写吃食的片段,才会让人流泪,不只是为他们描写吃到好东西时流露的感激而流泪,更是为他们这一代人所承受的饥饿与苦难而流泪。

⑪也有可能是,(A)粮食本身的味道并没有变化,而是我们的味蕾变了,因为品尝到世间太多的美味,而失去了对粮食的感受力。我们已经不用再闭上眼睛,去体会粮食在舌尖上打转的滋味,如同不用时时回头去翻阅过去那几段食不果腹的历史。我们对包括粮食在内的诸多事物,也不再有那份小心翼翼的珍惜,这样的状况下,(B)粮食的咮道能不变吗?

(作者韩浩月,文章有删改)

1 .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题目“粮食的味道”的含义。

2 .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

它们像是要急不可耐地逃离“家园”,在太阳的照射下晒一个肆意的日光浴,在滚烫的麦场上开心地打几个滚。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然后,把那个烫手的馒头从左手倒到右手,从右手倒到左手,等不及凉到可以入口,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咬下去,馒头的热度会把牙齿也微微烫到,这样的馒头,才是最好吃的。

3 . 文章第②段连用三个问句,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表达作用。

4 . 文章第⑪段写道“(A)粮食本身的味道并没有变化”与“(B)粮食的味道能不变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不变”与“变”的理解。

5 . 下面句子各表现了本文中什么人物的性格特征?请将备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每项后面的括号内。

(1)穷奢极欲,愚蠢可笑,昏庸腐朽,一心维持专制统治,爱慕虚荣,甘心受骗,自欺欺人。(________)

(2)看准他人心理,投其所好,善钻空子,欺骗有术,诈骗钱财。(_______)

(3)明哲保身,害怕弄个不称职或愚蠢的恶名,曲意逢迎,慑于淫威,怕丢官职,虚伪作假。(________)

(4)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敢说真话。(________)

A.小孩

B.大臣

C.皇帝

D.骗子

二、句子默写

6 .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2)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3)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5)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曹刿论战》)

三、诗歌鉴赏

7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①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释)①“重送”是因为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同病相怜,发为歌吟,感情真挚动人。

(1)这首诗首句的景物描写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这首诗末句通过对比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8 . 下面是《朝花夕拾》的三幅插图,请根据插画的内容,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9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活的“正人君子”们只能骗鸟,若问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其时都是“一双空手见阎王”,有冤的得伸,有罪的就得罚。

——选自《朝花夕拾》

选文中的“无常”是怎样的形象?作者为什么将“无常”与现实中的“正人君子”进行对比?

10 . 名著阅读。

(1)下列对有关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_____)

A. 《朝花夕拾・五猖会》中,正准备去看五猖会时,父亲让“我”背《鉴略》,母亲、工人、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我”背出来。。

B.《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中,对于《弟子规》的最后四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作者认为只要我们不自暴自弃,就一定能成为圣贤。

C.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以轻松的笔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逐渐走向衰败和凋落的湘西世界。

D.《白洋淀纪事・芦花荡》中老头子护送的一个女孩受伤了,他觉得“没脸见人”,第二天就找鬼子报仇雪恨。

(2)下列对有关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______)

A.夏丏尊的《猫》中的猫来至三妹家,花纹为金银嵌,三妹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全家人一直特别喜欢它。

B.《父亲的玳瑁》中作者认为对于寂寞地度着残年的老人,玳瑁给与他的是儿子和孙子的安慰。

C. 宋庆龄在《我们时代的英雄》中告诉我们:白求恩大夫曾在三个国家里生活、工作和斗争,这三个国家是加拿大、西班牙和中国。

D.《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指出白求恩用科学家的求实精神,共产党员诚恳的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

(3)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八戒发起呆性,仗着行者神通,举钯乱筑。牛王遮架不住,败阵回头,就奔洞门,却被土地阴兵拦住洞门,喝道:“大力王,那里走!吾等在此!”

好呆子,抖擞威风,举钯照门一筑,忽辣的一声,将那石崖连门筑倒了一边。

(节选自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沙和尚,歇下担子,拿出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沙僧道:“哥,分怎的?”八戒道:“分了罢!你往流沙河还做妖怪,老猪往高老庄上盼盼浑家。把白马卖了,买口棺木,与师父送老,大家散火,还往西天去哩?”

(节选自第三十一回《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①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孙悟空“三调芭蕉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选文看,猪八戒战斗勇猛,也常要散伙。联系全书,再分别写出猪八戒的一个优点和缺点?你怎样看待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猎人笔记》选段,回答问题。

于是我们就去霍里家……

我们走进木屋。圆木墙面干净整洁,没有挂什么廉价的装饰,比如常见的苏兹达尔木版画。在房屋一角放置着银片装饰的圣像,圣像面前点着一盏神灯。一张椴木桌子,好像不久前刚刮洗干净。无论是在圆木间还是在门窗边框旁,都不见蟑螂或其他虫害游荡。

(节选自《霍里与卡利内奇》)

从选文可看出霍里(又译为霍尔)是一个_______的人,作者_____(填人名)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农民的美好的精神风貌。

(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其人不但通身如墨,连牙齿也是黑的,再映著朱唇,两道红眉,一身红衣,更觉其黑无比……

二人信步进了小巷,走了几步,只见有一家门首贴著一张红纸,写著“女学塾”三个大字。

(节选自十六回《紫衣女殷勤问字 白发翁傲慢谈文》)

以上选文出自李汝珍的《______》,这是唐敖他们到达________(填国家名称)的情形,从中可以看出该国女子具有_______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作者对“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封建观念的批判。

五、综合性学习

为了感受长城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学校围绕“长城”专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1 .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慕田峪长城的历史,感悟长城精神。请你完成小题。

慕田峪长城西接居庸关、八达岭,东连古北口、司马台和金山岭。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被称为“危岭雄关”。这里敌楼密集,关隘险要,是明长城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精华地段。距今大约有600年的历史。据《迁安县志》载“明初,徐中山筑边墙,自山海关抵慕田峪,一千七百余里,边防可云密关”。清代戚继光在明长城的基础上修建长城,他依据“①   (A因地制宜  B就地取材),用险制塞”的建筑原则,在山势低矮处,加高墙;山势高峻处,修建敌楼,②    处加修了障墙、支墙、挡马墙。修建过程中依山就势、高下相间、突兀参差,形成了独特的构筑风格。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高下相间 jiān           “密”的第七笔是“ノ”

B.高下相间 jiān           “密”的第七笔是“丶”

C.高下相间 jiàn           “密”的第七笔是“ノ”

D.高下相间 jiàn           “密”的第七笔是“丶”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 就地取材    ② 个别     B.① 因地制宜    ② 各别

C.① 就地取材    ② 各别     D.① 因地制宜    ② 个别

(3)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因而长城常常用来比喻可以倚重的人或坚不可摧的力量。下列选项中 “长城”都含有比喻义的一项是

①钢铁长城        ②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③自毁长城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A.① ③         B.① ②          C.③ ④         D.② ④

12 . 在长城之巅,学生想要向游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书法作品。整理资料时发现对“城”字字体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第五幅

A.第一幅篆书,是甲骨文、金文之后出现的字体。线条匀净、整个字形瘦长圆滑。

B.第二幅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字体。用笔精妙、如行云流水。

C.第三幅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字体。字形扁方、蚕头雁尾。

D.第四幅草书,是在行书、楷书之后出现的字体。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13 . 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城”字意思的探究兴趣,根据下面的提示,推断长城中“城”字的意思是______。

提示:城,金文,由(郭,环绕村邑的护墙)、(斧钺一类兵器的象形)组成。

14 . 游览归来,一位同学写下了一段游记,请你阅读下面的游记,完成小题。

在登长城之前,我眼前无数次浮现过长城摄影爱好者镜头下的画面(甲)春季,群芳争妍,山花烂漫;夏季,满山青翠,流水潺潺(乙)秋季,红叶漫山,果实累累;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而今我登上长城,极目远眺,群岭起伏,朝霞辉映,长城犹如一条银色的裙带飘绕其间,在苍松翠柏的衬托下,它愈加明丽和壮观。长城的精神让我赞叹,眼前的景色让我陶醉。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之行,让我受益匪浅。

(1)结合语境,将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标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2)语段中画线句子表述欠妥,请结合语境加以改正。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15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近日彰化县一名快递员,因送货时间迟到了2小时,遭收货方拒绝签收而爆发口角,甚至最后还被逼下跪道歉、崩溃痛哭。有目击网友立即打电话报警,现场照片和视频也引发网友热议。

材料二:“送餐小哥:我没那么着急吃饭,送餐路上请安全第一。如果超时可提前按已送达,或与我联系。辛苦了,谢谢你!”近日,一张暖心的外卖订单在网上热传,看到这条外卖订单上的备注信息,很多网友觉得倍感温暖。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c0289a37e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e.html

《陕西省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