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公募增发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青岛啤酒公募增发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上海点津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重要提示:本报告根据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募增发招股意向书、年度财务报告等公开披露的资料及公开发布的其他资料,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和客观公正的原则撰写,旨在帮助投资者了解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发展潜力等有关情况及其投资价值,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投资要点:
1、百年品牌,驰名世界,产销规模、市场份额居国内同行业首位,2000年啤酒产销量突破160万吨,2003年可达300万吨。
2、"新鲜度管理"、"门对门人对人服务"满足和创造了市场需求。
3、"金字塔"收购战略扩大了市场和规模,兼并西安汉斯啤酒等成功范例证明青岛啤酒有足够强的整合能力。
4、按股利贴现模型计算,青岛啤酒股票的内在价值为12.22元;按2001116啤酒行业公司股票的平均市盈率计算,青岛啤酒股票市盈率估值为14.36元。
一、行业特征
1.1需求放缓,潜力仍大
啤酒因其营养、保健的功能及生产方法和价格上的优势,受到各国消费者的青睐,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酒种,年产量达1.3亿吨。1998年世界人均消费啤酒25.3升,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超过百升,德国人均消费量为132升。
当前世界啤酒产量趋向逐步稳定,自啤酒诞生300多年来其生产技术逐步成熟,尽管属于传统产业,但由于其消费周期非常短,因此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尚无可替代产品。
与基本稳定的世界啤酒市场相比,亚洲迅速增长,而增长最快的是中国,1980--1987年平均年增长率平均高达30--40%,1988年--1997年平均年增长达13.60%。1979年我国啤酒人均年消费啤酒为2升,1985年增长了3倍,1998年达到15升,1999年为16升,仍低于世界25.3升的人均消费水平。潜在的巨大市场催生着中国啤酒企业从1979年的90多家膨胀至前几年的800多家。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啤酒市场发展放缓,但仍在稳定增长,2000年上半年,全国啤酒产量突破了1000万吨大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6%。山东、辽宁、北京和广
数据来源:中国酿酒工业协会,2000年和2003年数据为点津公司估计数
等生产大省和青岛啤酒等骨干企业的产量大幅增长是带动全国啤酒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4个大省上半年的啤酒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5%、7.4%、22.1%和5.6%,合计产量占全国份额超过34%。青岛啤酒等7家骨干企业的合计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

1

22%,占全国总产量的23.4%。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今后我国啤酒市场需求将与GDP同步增长。我国历年啤酒产量示于图1,增长率示于图2。1.2地区性消费特征
由于啤酒的新鲜度问题,我国啤酒消费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业内有一个"300公里半径"的说法,即超过这个"半径"范围,啤酒的新鲜度(口感)降低,运输成本上升,外来品牌难以与地方品牌竞争。因此,我国啤酒企业常以行政区划为界,形成一县一厂的格局,生产与消费"自给自足"。即使大企业也在所难免,如燕京啤酒的根据地在京畿,青岛啤酒在山东,珠江啤酒在广东。近年这种格局正在被打破。地方割据限制了啤酒企业的扩张,在本地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地方中小啤酒企业举步维艰,而青岛啤酒等则利用品牌、技术、管理、资本等优势,兼并收购地方啤酒企业,既发挥了地方啤酒企业的本地化优势,又扩大了青岛啤酒的势力范围。
数据来源:中国酿酒工业协会,2000年和2003年数据为点津公司估计数1.3洋啤酒"退潮"
据国家轻工业局统计,截至1998年底,中国境内生产啤酒的外资品牌46个,从百威、喜力、嘉仕伯到贝克、蓝带、三得利,几乎涵盖了所有世界名牌,中外合资企业有95个,其中外方控股企业77家,占啤酒企业总数的20%,产量占总产量的32.9%。经过六七年之后,洋啤酒并未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90%以上出现了巨额亏损,从去年起开始"退潮",拥有广东皇妹啤酒的一家澳大利亚企业和拥有上海啤酒的一家马来西亚公司都已退出,澳大利亚富士达也卖掉了它的两家中国啤酒厂,一家新西兰啤酒公司宣布要完全撤出中国。2000年,继嘉仕伯公司退出上海嘉仕伯后,美国亚洲投资公司又一下抛售其所属的北京"五星"和"三环"两家酒厂。
洋啤酒为什么赔钱?洋啤酒高成本造成的高价位,每瓶基本都在10元以上。这样,容量不足10%的中国高档啤酒市场,实际成了洋啤与洋啤的竞争,洋啤间打起了一场资金消耗战,其结果只能是"全败俱伤"。1.4市场集约化
我国啤酒年产量虽然突破2000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但我国啤酒业分散、小规模的经营方式显然不利于啤酒工业技术进步、提高啤酒业规模效益。近年来我国啤酒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1997年青岛啤酒等前10名企业的总产销量为326万吨,全国啤酒产量的19%;1998年为421万吨,占全国啤酒产量的22%,同比增长29%;1999年为522万吨,占全国啤酒产量的25%,同比增长24%,前十大企业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同期行业增长幅度(参见表1、图2),表明市场向规模化大生产、知名品牌倾斜。1999年我国啤酒行业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约490家,年产20万吨以上的企业共19家,产量为737.8万吨,仅占全国啤酒总产量的35.34%,且只有青岛啤酒集团和燕京啤酒集团两家年产百万吨的企业,行业集中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日本的四大啤酒公司朝日、麒麟、三得利、扎幌基本上集中了日本全国的产量;美国10大啤酒企业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4%,其中第1名的AB公司1997年产量高达1094.5万吨,占美国啤酒总产量的48.2%。

2

11999年中国十大啤酒生产商产量(万吨)公司简称1999年1998年同比增长(%)青岛啤酒107.155.7192.25燕京啤酒104.180.4229.45珠江啤酒71.5046.1654.90中策啤酒54.742.5628.52蓝剑啤酒42.736.7116.32哈尔滨啤酒40.334.7815.87华润啤酒37.132.2415.07重庆啤酒35.131.5411.29金龙泉啤酒30.631.29-0.47东西湖啤酒29.030.01-3.33数据来源: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二、竞争优势
.2.1国际名牌
青岛啤酒诞生于1903年,历经近百年沧桑巨变依然驰名世界,畅销不衰。青岛啤酒传统的生产工艺、严格的质量管理和崂山泉水酿制是其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目前,世界上按传统方法即低温两次发酵工艺生产啤酒的厂家只有青啤和喜力两家。喜力的发酵周期是38天,青岛啤酒是约48天。严密的工艺程序保证了青岛啤酒的品质和口味,也使青岛啤酒成为放心产品的代名词。青岛啤酒主品牌产量约占青啤集团总产量的40%,其中的近一半用于国宴、宾馆和出口,出口到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3万吨,占全国出口总量的80%。在美国,青岛啤酒零售价2.9美元/瓶,百威啤酒1.9美元/瓶。即使在洋啤酒集中的竞争激烈的中国高档啤酒市场,青岛啤酒仍然高居品牌认知度和市场综合占有率首位。20004月,国内贸易局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公布的1999年食品日用品市场报告及监测结果表明,青啤、张裕、五粮液分别以19.13%、19.28%、17.99%的市场综合占有率高居同行业榜首。2.2新鲜度管理
如果说优良的品质和世界级的品牌是青岛啤酒的基本素质的话,那么"新鲜度管理"则让青岛啤酒走出深闺,贴近消费者,提高了青岛啤酒的市场竞争力。直到1995年,长期处于计划经济和卖方市场中的青岛啤酒,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只有批条子、开票子的两支笔,使得国际名牌品质的青岛啤酒周转期过长,新鲜度下降,难以与地产地销的地方品牌啤酒和有丰富营销经验的洋啤酒竞争。1996年以董事长李桂荣、总经理彭作义为首的新任领导班子上任后,公司经营出现重大转折。新管理层加强营销队伍和营销网络建设,提出要拿建一个厂的资金建一个市场,在一些大城市投入1000万元、中小城市投入300-500万元建立销售分公司,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8个销售分公司和办事处,网络有效覆盖了全国各地。

3

青啤的第二大举措就是推行"新鲜度管理",提出让青岛人喝上当天酒、山东周边地区喝上当周酒,全国老百姓喝上当月酒。公司购置的几十辆60吨载量的大型集装箱冷藏专用车轮流从青岛出发,一周内就可以把青岛啤酒运到外省经销商门口,比火车快了一倍,使大连、北京甚至远在广东、黑龙江的消费者也能喝到当月的青岛啤酒。公司还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购买了150多部厢式送货车和大批周转箱,进行"地毯式"销售,"门对门人对人"服务,建立起了从厂商到消费者的直供模式。目前,发源于青岛的新鲜度管理及其直供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如在上海,超市里过三个月的青岛啤酒全部收回(尽管不超过6个月保质期);到东北的啤酒,出厂直接用大头车上集装箱,运到大连还是热的。"新鲜度管理"和直供模式缩短了青岛啤酒与消费者的距离,市场占有率迅速增长,在青岛市的市场占有率由1996年的20%上升到90%,山东省市场份额由1995年的5%上升到1998年的24.22%,在西安的市场份额由20%上升到80%,全国市场份额由19962.15%上升到2000年的7.48%。
公司将从此次增发募集资金中拿出1000万元投入建设电子销售网络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提高公司物流控制速度,减少仓储面积和运输费用,加快资金流转速度,进一步缩短青岛啤酒与消费者的距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预计每年可降低库存成本3500万元,节约销售费用500万元。2.3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
在我国啤酒行业增长趋缓、行业亏损面40%、国内外品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青岛啤酒凭优良的品质、著名的品牌和新鲜度管理模式在高档啤酒市场中综合占有率高居第一。青啤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开发新产品,先后推出金质、淡爽、鲜啤、干啤、纯生等新品种,巩固并提高了公司在中高档啤酒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与日本朝日啤酒公司合资在深圳生产10万吨瓶装纯生啤酒项目,2000年已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公司用此次增发募集资金中的2.525亿元投资于青岛啤酒二厂年产3.6万吨和西安公司年产5万吨纯生啤酒项目,将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增加产品竞争力,提高盈利水平,在中高档产品市场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纯生啤酒是目前国际市场上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啤酒新产品,系采用先进的冷无菌过滤系统和无菌灌装生产技术,生产过程中不进行高温杀菌,避免了加热对啤酒风味物质和营养成份的破坏,保持了鲜啤酒中原有的新鲜口味和营养成份。纯生啤酒是啤酒中的高档产品,售价是普通啤酒的一倍以上,在日本和欧洲,饮用纯生啤酒已成时尚,在我国则刚刚起步,目前只有青岛啤酒朝日深圳公司和珠江啤酒集团公司2家生产。
青岛啤酒"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实施"金字塔"战略,不再以中高档啤酒市场的领先地位自居,而且以特有的品牌、技术、企业文化优势向占市场总量90%的中低档啤酒市场扩张,通过收购、兼并、控股等多种形式,打破了啤酒生产经营的地域性壁垒,形成了以青岛啤酒为主品牌、众多地方品牌群星拱月的系列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生产能力由九十年代中期的30多万吨扩大至目前的200多万吨,改变了以前在一个地方(青岛)生产、全世界卖酒的经营方式,基本完成了在全国各地生产、当地销售的战略布局。特别是青岛啤酒低成本收购外资持有的"皇妹"、"嘉士

4

伯"、"五星"等股权,标志着洋啤酒势力在中国市场的退却与民族品牌啤酒战略反攻的重大转折。青岛啤酒已收购的29家企业,其中一半以上企业已实现盈利,尤其是西安汉斯啤酒的成功经验,表明其拥有整合中国啤酒市场的能力和实力,预计青岛啤酒2003年产销达到300吨,2005年达到500万吨,跻身世界啤酒生产商十强的目标可以实现。青岛啤酒市场份额的演变示于图3。
数据来源:中国酿酒工业协会,2000年和2003年数据为点津公司预测数三、收购兼并的整合力
青岛啤酒本次增发新股募集资金投向之一是收购上海嘉士伯、北京"五星"、"三环"三家异地啤酒公司股权,因此,是否有足够的整合能力使三家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重获生机是增发是否成功的关键。几年来,青岛啤酒实施收购兼并的扩张战略,先后收购了的29家异地啤酒企业,其中一半以上的企业现已全部实现盈利,其它企业也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3.1"金字塔"收购战略
青岛啤酒实施收购战略的目的是迅速提高啤酒市场占有率,将啤酒产业做大做强,因此并购对象都是啤酒生产企业,不存在跨行业并购的风险。横向收购使青岛啤酒得以实现低成本扩张,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国啤酒市场的战略布局,同时减少了竞争对手,增强了自身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为我国加入WTO后啤酒行业新的竞争提前作好了准备。
青岛啤酒选择被收购企业首先看中的是市场,其次是设备及管理水平、不良资产剥离情况和企业潜在前景等,只有所有条件满足以后才会实施收购,对于不符合或各方面条件不理想的企业,青岛啤酒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这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收购的质量和企业的后续发展。
青岛啤酒收购其它品牌后并不是简单地以青啤品牌加以取代,对于在当地有影响的品牌,青啤继续支持其发展,发展的好则提高档次,实在不行就淘汰出局,这种战略造就了青啤家族的品牌金字塔结构,位于塔尖和中上部的是青岛啤酒主品牌的金质酒、优质酒等,家族中其它数十个品牌则支撑着塔基。通过实施这一"金字塔"战略,青岛啤酒既实现了高中低档俱全的产品布局,又保证了青啤世界级品牌的地位。同时,金字塔战略充分发挥了多品牌的影响力,避免了单个企业孤军奋战易陷入地方品牌包围之中的不足,各品牌既独立发展,又统一协调,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3.2青岛啤酒的品牌影响力、企业文化和技术、管理优势
青岛啤酒的品牌影响力在国内啤酒行业无人能及,因此,收购其它啤酒企业后很容易形成以青岛啤酒为核心的青啤家族,避免了一般收购中品牌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这是青岛啤酒强大整合力的核心所在。
青岛啤酒的企业文化是百年积淀形成的,是集团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强力粘结剂,彭作义总经理称青岛啤酒的企业文化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加科学化的管理,可见青啤文化极富亲和力。青岛啤酒对被收购企业表现出的包容与接纳,对于被收购企业尽快与青岛啤酒融为一体至关重要。

5

经过近百年的积淀,青岛啤酒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流程,长期从事高档啤酒生产和大量出口使青岛啤酒的生产技术始终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这些优势对于青岛啤酒完成收购后迅速提升产品质量、改善企业形象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青岛啤酒作为同时在香港和内地上市的企业,管理严格规范,经营战略明确,有助于被收购企业确立正确的经营思路,形成健康高效的运行机制。3.3地方政府的支持
青岛啤酒对地方企业实施购并,解决了大量职工的就业问题,盘活了国有资产,消除了银行的不良贷款,企业的整改采取在当地注册独立法人的形式,向所在地纳税,因而在资产重组、税收等方面,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中能够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享受到许多优惠政策,这对于收购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3.4整合西安汉斯啤酒的成功经验
青岛啤酒在一系列收购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收购及整合模式,为新的收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企业债务重组,公司治理结构,产品市场定位,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思路。以1996年收购西安汉斯啤酒为例,在收购前汉斯啤酒资产负债率高达97.43%,不仅无力归还银行贷款本金,而且欠银行利息9995万元,原本设计生产能力为10万吨的规模只能达到5万吨,西安市场占有率不足20%。收购后,青岛啤酒通过债务重组减轻企业利息负担,选派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实现管理变革,不断推出新产品:97年推出中高档的金汉斯、银汉斯,98年推出中低价位的汉斯干啤,99年推出面向大众消费的汉斯2000鲜啤;采取正确的"地毯式"直销策略,不断扩大销售规模,1997年生产啤酒4.8万吨,同比增长98%,实现销售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93%,税后利润214万元,企业扭亏为盈。1998年产量再次提高30%,销售收入和税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2%和117%。1999年啤酒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达到12万吨,较1998年增长90%,销售收入和税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0%和955%,在西安市场占有率上升至80%以上。兼并前后西安汉斯啤酒资产负债情况示于表2,经营效益示于表3。
2西安汉斯啤酒资产负债对比时间企业名称总资产总负债负债率
兼并前西安汉斯啤酒饮料总厂33000万元31000万元94%
兼并后青岛啤酒(西安有限责任公司30600.8万元15600.8万元51%数据来源: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3:1996--199911月汉斯啤酒收购前后主要生产经营指标指标名称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1-11产量24543吨48231吨63359吨112135.9
销售收入4404万元12926.8万元15719.7万元29163万元利税税金800万元2414万元3630万元10797万元利润-2432万元214万元464万元4896万元数据来源: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6

3.5本次收购
青岛啤酒本次投资3.4亿元收购三家异地啤酒企业,其中嘉酿(上海)啤酒有限公司系香港嘉士伯与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建设总公司共同投资的中外合资企业,现有啤酒生产能力10万吨/年,收购完成后上海嘉酿将更名为青岛啤酒上海松江有限公司,青岛啤酒持有75%股权,香港嘉士伯持有25%股权,继续享受合资企业待遇。上海嘉士伯生产设备技术先进,可以将松江水处理成崂山水品质,新公司将以青岛啤酒的工艺、技术、原料配方、酵母菌种异地生产青岛啤酒,2001年达到8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北京五星啤酒公司系五星集团公司与ASIMCO第一投资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生产"五星"牌啤酒。三环公司系五星三环公司和ASIMCO第八投资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合资企业,主要生产"云湖"牌啤酒。收购完成后五星公司的股权结构为:青岛啤酒持有37.64%,青岛啤酒香港贸易公司持有25%,五星集团持有37.36%,公司继续享受合资企业待遇。三环公司收购后的股权结构为:青岛啤酒持有54%,五星三环持有46%,三环公司由中外合资企业变为内资企业。青岛啤酒北方事业部将统一管理五星公司和三环公司。收购完成后青岛啤酒将向五星公司和三环公司派出部分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推行青岛啤酒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引入竞争机制,改革分配制度,改进工艺技术和设备,迅速提高原有品牌的产品质量,同时,通过专门的技术和设备改造,引入青岛啤酒的工艺、技术、原料配方和酵母菌种,使五星公司和三环公司继续生产原有产品的同时,生产部分青岛啤酒。四、财务分析4.1盈利能力分析
1990年到2000年,青岛啤酒的主营业务收入保持27%的年复合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率近年来逐步上扬,主营业务利润率则保持在30%的水平;营业利润大幅提高,营业利润率虽有所改善,但距9%的平均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因此遏制三项费用的膨胀是公司在大规模并购之后的当务之急;每股收益近4年基本稳定在0.1元,估计2001年有70%的增幅。1990年为基数,2000年的总股本和每股收益基本保持了同步增长。41990-2001青岛啤酒经营业绩单位:万元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主营业务收入337054979080939104892111338147207151586153143172271244544390803590339
增长率--47.7262.5629.596.1432.222.977.1712.4941.9559.851.06主营业务利润452010867212032347719754170848938423555271977479114938178334
增长率--140.4295.1110.72-15.86-13.52-91.1452.0724.4746.9748.3555.17主营业务利润率13.4121.8326.1922.3817.7411.615.927.6630.631.6829.4130.2
营业利润17666185126082388818821172388064132361184986721337130118增长率--250.23103.8589.47-21.21-8.41-53.2264.14-10.48-26.8154.19

7

125.25
营业利润率5.2412.4215.5822.7716.911.715.328.646.883.553.425.1利润总额338720131172826172190161707178021311512761130951719730858增长率---40.57482.61123.16-27.34-10.22-54.368.12.72.6231.3279.44净利润24647841046122563160831401770231022398998947975817051增长率---68.18123.43115.69-28.72-12.85-49.8945.56-3.17-9.629.0674.74净资产收益率12.153.7739.7312.088.476.926.684.654.46.926.62每股收益0.05110.01630.21690.25070.1840.1560.0780.1140.110.09940.10840.1705
总股本48240482404824090000900009000090000900009000090000900001000004.2偿债能力分析
青岛啤酒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呈下降趋势,而资产负债率呈上升趋势,募集资金到位后有利于降低资产负债率,短期偿债能力的提高应成为公司关注的重点。5青岛啤酒上市后偿债能力一览表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流动比率2.582.251.671.211.250.70.72速动比率1.971.651.280.960.990.520.49资产负债率27.4929.8335.3442.5640.9651.1061.54.3资产经营效率
公司的应收帐款周转率在逐步改善,而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已经达到上市后的最高水平,公司整体的资产经营效率处于良好状态。6青岛啤酒资产经营效率一览表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应收帐款周转率8.759.496.774.923.844.896.58存货周转率3.653.12.882.852.953.774.27总资产周转率0.560.530.470.430.440.540.65
附注:表4-表6的有关数据,1990-1992的引自青岛啤酒的招股说明书,1993-1999的引自公司历年年报,2000、2001的引自本次增发A股的招股说明书。五、投资价值分析5.1基本假定
(1)预测期内公司所遵循的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b3c04087cd184254b353534.html

《青岛啤酒公募增发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