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8-08-24 15:03: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稿

顾健

各位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新闻。这篇新闻是19494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提示了“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深刻含义。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初二学生首次接触新闻这种体裁的实际情况,以及初二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等,我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新闻的一般知识 

②理解文章内容,重点掌握消息的要素和基本特点 

③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④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在反复的阅读中品味文章,激发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文章气势,学习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②认识渡江胜利的历史意义,认识人民解放军为中国革命事业

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新闻,把握新闻要素、结构和特点,培养阅读写作消

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三、说学情:

经过一年的初中阶段学习,八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他们的思维也日趋成熟;八年级是学生初中阶段成长的特殊时期,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品德发展的质变期,他们的思维与品德既可能向积极方面变化,也可能向消极方面变化;另外,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战役,而学生的中国近代历史知识储备有限,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不是很了解。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其基本方式是听、说、读、写。语文教学千法读为本,在教学中,我将尝试多种阅读方式:听录音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感悟作品内涵,模仿播音感受文章气势,以此来培养学生语感,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文本对话,理解文章的内涵。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此类文体,加上历史知识缺乏,我将适时对文体知识、历史背景资料进行精讲,注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予以适当的启发和点拨,使学生自主

学习能有的放矢。 

学法: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可以通过读、品、议、悟、辩、入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根据“教值得学,为了学,服务学”的基本思想我将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读课文,了解文体常识】 【细读课文,回味历史】 【揣摩语言,品味伟人妙笔】【 链接生活,珍惜幸福】

【环节一】

放映《百万雄师过大江》片段,创设情境导入,并介绍时代背景。接着自由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目的在于明确学习内容,集中注意方向,唤醒求知渴望,调拨动力机制,顺势进入学习情境。

【环节二】 

由于初次学习新闻这种体裁,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能对这种体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个目的,我将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听课文朗读录音

①找出生字词,并注音或解释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 锐不可当 溃退 歼灭 要塞

②在文中找一个句子概括文章内容。

③在文中找一段话概括文章内容。

④本文与我们以往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⑤战场风云瞬息万变,新闻报道总是能及时跟进。读完本文后,你发现这一点了吗?  

(设置第一个问题是为扫清阅读障碍,落实双基;完成第二、三个问题时学生会发现新闻的标题与正文的第一、二句话可以起到概括全文的作用,第四个问题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新闻与其它体裁的不同;而第五问则在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时效性。完成以上几题学生对新闻这一体裁的特点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再介绍新闻的一般知识,学生对新闻这种体裁的特点感受也将更深,于是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新闻的一般知识——也就顺利落实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对新闻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顺势引导学生学习新闻的知识,化难为易,使学生对新闻的结构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环节三】

通过播放课件,揭示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顺利过度到文章内容的教学上。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完成下面表格,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从而理清新闻的六个要素。

再投影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

军队

渡江区域

渡江时间

兵力

敌人抵抗程度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此作法意图使学生主体参与,精讲多练,及时反馈。这样学生只要仔细阅读,就能成功完成任务。接着,顺水推舟,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理清文章的脉络。同时,设置几个探究问题,

①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

②为什么要按中路——西路——东路的顺序写?

③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④两方面原因的议论为什么一略一详?两方面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  

在对文章内容探究中,学生透过作者的描述,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透彻理解解放军势如破竹的原因,至此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新闻的要素——的达成也将顺理成章

【环节四】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大气磅礴,语言极富特色,这样的好文章自然值得借鉴。为此我设置了“揣摩语言,品味伟人妙笔”的环节

1、找出以下三类数字:①写人民解放军数量的②写战线长度的③写渡江时间的 思考:透过这三类数字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西起九江,东至江阴”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从文中找到这些四字一句的短语,朗读品味由此形成鲜明而轻快的节奏

3、“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注意品味作者巧妙连用地名的手法透过这些接连出现的地名,作者又在向我们展示什么?

除了以上几处,你还品味到了那些精彩的语言? 这里的四个题目,前三题择选文中三点较为突出的语言特色,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既要用心去感受、体验、理解、比较、思考,得出自己的心得和评价,又能够透过文中激情四溢的数字、颇具雄风的选词和巧妙连用的地名体味文章语言特色,为自己今后的写作汲取养分;第四题则在鼓励学生大胆的走入文本,读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如此以点带面,诱导学生的题目设置,将为攻克教学难点打下坚实基础

4、 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导语部分“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此举意在使学生体会新闻文体语言真实、准确的特点。并使学生明白新闻文体虽然要以记叙为主,但也可以适当的插入议论。)

环节五】

经过对文本的充分阅读,为了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再上升一个层次我设置了“链接生活,珍惜幸福”环节,此时适时开展这样的两个活动:

1.假如你是新华社记者,你接到这份稿件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播音中。学生分组准备后对照地图模拟播音员进行朗读比赛

 (这一问题,相信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的场景会在学生心中久久回荡本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就水到渠成)

2. 我是校园小记者 写一条新闻,报道学校或班上新事(当堂讲评) 如:我校田径运动场重修,今年九月可交付使用 要求:①标题醒目、恰当 ②内容绝对真实 ③导语有概括性、准确性 ④语言简洁 (阅读教学的终点是写作,设置这个活动正是为了实现读与写的结合。另外,如今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远离战争的安定繁荣的国度里,书写今天,就是在书写幸福,教师在指导讲评时可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意识。如此,我们也许会在不经意间在学生的心中洒下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名叫“珍惜”)

六、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相关的资料,并以“我感受到了 ”的模式写下自己的体会

7、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中,我将新闻的主要结构部分与本课内容相结合,精简的板书将有助于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与本则新闻的内容

八、教学评价:

本堂课教学设计的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环节自学生熟悉的时事入手,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又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初读课文,了解文体常识环节则逆向而行,先让学生自己发现新闻中某些结构的作用,再了解新闻的一般知识,有效地达到了加深学生印象的目的;细读课文,回味历史环节自形象的背景介绍着手,引领学生在据文本回顾历史的同时悄然突破教学重点;揣摩语言,品味伟人妙笔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品议,在进一步凸显学生主体,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空间的同时,可顺利攻克难点;链接生活,珍惜幸福环节则为本课做了情感的升华,呼应第一个环节,使整堂课浑然一体整堂课上学生将由浅入难接受新的知识,领悟到革命先辈们英勇善战,为建立新中国而不懈努力的崇高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a92c7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8.html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