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精品

发布时间:2018-09-15 01:04: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

1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师寄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学习目标

 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正确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大运河的伟大之处.

学习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

1隋初经济的繁荣学生难以感受和理解。

2)全面分析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

隋朝建立 建立者:_________

南北重 都 城:__________

归统一 南北统一:______年,隋灭______(国家),南北重新统一。

隋的统 隋朝的繁荣:_______(皇帝)时,出现盛世局面。

一与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运河 大运河 时间:_________年开始

的开通 皇帝:__________

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北至_______,南到_______,全长_______千米。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 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2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麽看?

三、拓展延伸

你认为隋朝的统治类似于哪个朝代?试分析它们的相似点。

四、课堂小结

释题并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整理出知识结构。

----

——{ ----

隋朝{ ----

-------年至---年)短暂而亡。

五、巩固训练

1.隋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 B.589 C.605 D.608

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

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在隋朝时被称为: A. 杭州 B. 余杭 C. 江都 D.建业

5.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6.隋朝大运河经过下列哪些城市:

①洛阳 ②涿郡 ③余杭 ④江都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六、当堂反思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达标测试

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

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A589 B601 C605 D611

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5填图题

 

阅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填出隋朝大运河四段河道的名称及相关地名。

 

A          

 

B          

 

C          

 

D          

 

E        

 

F          

 

G          

 

H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1 材料一说明隋朝时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评价者是什么态度?

3 这条“渠”是什么时候开凿的?开通它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用?它的规模如何?是哪位皇帝时期开通的?

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

五、1D 2B 3D 4B 5A 6D 7A

1D 2C 3B 4B

5 A 永济渠 B 通济渠C 邗沟 D江南河 E 涿郡 F余杭 G 洛阳 H长安

6 1)社会经济繁荣;

社会安定,国家统一,隋文帝励精图治。

2)大运河

赞赏大运河的经济价值。

3)隋朝;

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炀帝。

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

2 贞观之治

 

教师寄语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北京欢迎你》

学习目标

1记住“贞观之治”出现原因及主要表现,武则天统治的作用。

2提高大家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能力

3、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对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习重点

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

学习难点

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精彩课堂,由我开始!

通读课文形成整体印象,大体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隋朝灭亡的原因、时间。

2、唐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地点。

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三个要点)

4、贞观之治的表现。这样的盛世局面我们还学过哪些?

5、武则天的统治政策。

6、武则天的统治对唐朝的繁荣局面起了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唐太宗患有气喘病,在长安居住的宫殿潮湿,容易犯病,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

回答下列提问 1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唐太宗治国有什么特点?

2与古代杰出的帝王相比他还有什么治国特色?

3他的政策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借鉴作用?

三、拓展延伸(深化知识,我行你也行!)

魏征因敢于直谏而名垂青史。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当朋友直率地指出你的缺点时,你的态度又如何呢?(请结合唐太宗与魏征两个人物的事例来说明)

四、系统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

时间:------

1.唐朝的建立 建立者:----- )其死后,----继位,即------,年号------ 都城------

原因: 吸取__教训,形成开明思想:_____

政策及措施 (1)重视__减轻__

2)注意___提倡节俭

3)下令合并__革除__

4)注重__和虚心__ {富于谋略 __

2. 贞观之治 善断大事__

敢于直言__

表现:政治__ 经济__ 国力__

继续__

措施{重视__

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 社会经济_ 人称其统治为____ 、__

表现

国力__

五、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D.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

2、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是( )

①炀帝的暴政②开通大运河③农民大起义④部将的反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汉唐前期呈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实施的政策具有连续性 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其不适合的一项是  )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D、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

5、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

B.唐的统一与安定为“治”的局面出现创造了条件

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

6、评价武则天

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达标检测:

1、、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①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③戒奢从简。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 )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强调“存百姓”思想

3、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B.完善中央集权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扩大民主权利

4、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

A 以法治国 B 以德治国 C 选用贤能 D 一人治国

5、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 《开皇律》 B 《隋律》 C 《唐律疏议》 D 《宋律》

6、 问答题

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教学反思

附答案

五、巩固训练

1C 2D 3D 4D 5 C 6、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选拔重用有才能的官员,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

七、达标检测:

1D 2C 3A 4C 5C

6、答唐太宗慑于隋末农民起义的威力,吸取隋亡的教训,任贤,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大兴学校发展科举。这些开明政策和措施,促成了政治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的"贞观之治"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所以说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纪下册)

3课时 开元盛世

 

【教师寄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学习目标】

1、掌握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以及经济上繁荣的表现的知识。

2、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提高大家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3、全盛时期的唐朝居世界先进地位;通过欣赏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提高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学习难点】农业工具的改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①唐太宗的_______和武则天的统治为其奠定了基础;

②唐玄宗任用贤臣如______,励精为治;

原因 ③重视_________,把中央的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唐玄宗 ④提倡勤俭。

与开元 农业:_____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_____之风盛行;新的农业工具

盛世 表现 __________

手工业:越州的_____瓷,邢州的_____瓷,世界工艺珍品_________

商业:大都市: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内___是住宅区, ___商业区

盛世景象:政治______,经济_____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____时期。

二、合作探究: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赞颂的哪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你能归纳一下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

2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出现这个局面与唐初统治者知人善用分不开的。史书上也说:“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请结合唐太宗至唐玄宗时期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其中又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以总结?

三、拓展延伸:

发挥想象力,查找有关唐朝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料和搜集描写唐都长安的唐诗,以一位外国商人的身份谈你在唐都长安的所见所闻。

四、巩固训练:

1、“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唐玄宗励精图治 B、唐玄宗崇尚节俭

C、有贤臣魏征为其处理政事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关于唐朝人日常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饮茶之风盛行全国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C、在越窑可以买到最好的青瓷制品 D、长安城内的居民居住在坊里

3、唐朝全盛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唐朝的国际性大都市指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达标检测: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2.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

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史书称开元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下列属于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的相似点有: ( )

①皇帝都勤于政事,任用贤臣②都反对奢侈,提倡节俭,“戒奢从简”③ 都任用节度使④都抗击突厥。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5.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  A. 唐三彩 B. 白瓷 C. 青瓷 D. 景德镇瓷器

6.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洛阳B.长安C.扬州D. 成都

7.作为唐代的农民,下列现象符合其生活实际的有:

①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②政府修建四十多处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灌溉。

③开始种植原产于西域的蔬菜新品种。

④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中国的封建社会多次出现治世或盛世局面,请填写下列朝代的治世及其统治者:

①西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东汉光武中兴(光武帝)

③隋朝:开皇之治(隋文帝)

④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通过对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封建盛世局面的学习,你认为我国封建社会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相似之处?

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六、1A 2B 3C 4B 5A 6B 7D 8 文景之治(汉文帝 汉景帝) 贞观之治(唐太宗) 开元盛世(唐玄宗) 9、重视农业,减轻人民负担;提倡节俭;整顿吏治,选拔贤才。

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

4课时 科举制的创立

审核人: 牛凤莲

【教师寄语】

最亮的东西是阳光,最宝贵的东西是时光

【学习目标】

1、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的知识。

2、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

3、从科举制对隋唐繁荣的影响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学习重点】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影响。

【学习难点】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自主学习:

出现:__________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创立 诞生:_________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科举制 唐太宗:大大扩充了_______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的创立 完善 武则天: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

唐玄宗:_______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影响:①改善了_________;②促进了__________的发展;③促进了_________

结果: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了________多年,到__________被废除。

二、合作探究:

1、科举制产生以前,我国古代是怎样选拔官员的?

2、科举制度对封建统治有什么作用?

三、拓展延伸:

试介绍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四、系统总结:

五、巩固训练: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在于谁统治的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下列哪位皇帝是开殿试之先风的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下列对科举制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诞生在隋朝 B、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

C、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

六、当堂反思: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达标检测:

1.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始于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2.科举制在我国正式形成是在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3.“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A.唐太宗时期 B.唐高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

4.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是

A.500年  B.700 C.900年  D.1300

5.殿试开始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6.废除科举制的时间

A.西晋  B. C.南北朝  D.清末

7.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科举制的有

①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慈恩寺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8.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始于

A.东晋  B.西晋 C.南北朝  D.隋朝

9.诗赋科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开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 唐玄宗

10.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科举制最早产生于隋炀帝的开科取士 ②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是隋炀帝设置进士科③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④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A.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12.唐代科举制中最重要的两科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进士科的第一名称为________

13、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都是从我们国家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1)孙中山所说的“考试制度”是指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2此制度在唐朝时进一步完善,写出为此做出贡献的三个关键人物。

3)此制度与以往的选官制度有什么本质区别?

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

1B 2C 3C 4、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选官范围;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唐诗的繁荣。

七、1A 2C 3C 4D 5D 6D 7C 8D 9D 10C 11C 12进士 明经 状元

13、(1)科举制度 隋朝

2)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3)区别在于普通读书人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选官权力集中到朝廷手中。

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

第五课 合同为一家

审核人:高庆芝

学习目标:

1.了解并简述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引导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学习重点 唐与吐蕃的关系

学习难点 各族人民都为祖国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上面是一幅中国地图,在唐朝时,哪些地区是少数民族居住地?这些民族在当时如何称呼?在图上填出。

2吐蕃是 族的祖先,杰出赞普 统一青藏高原,定都 应松赞干布的请求,唐太宗把 嫁给他。后唐朝又将 嫁给赞普尺带珠丹。

3回纥是 族的祖先,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4鞨靺满族祖先,粟末靺鞨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5南诏是族和族的祖先,南诏统一六部,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二、合作探究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唐朝与周边民族之间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三、达标测试

1、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统治机构,加强管辖, 在今新疆地先后设置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

2、杰出赞普 统一青藏高原,定都 ,唐太宗把 嫁给他。后唐朝又将 嫁给尺带珠丹。

3藏族祖先的最高统治者是(

A 单于 B可汗 c 皇帝 D 赞普

4、政权名称以 渤海 ”为号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突厥 B回紇 C吐蕃 D粟末靺鞨

5、唐政府同以前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族”的做法不同,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这说明 唐朝( )

A国力十分强大 B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政权

C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D需要依靠少数民族保卫边疆

6、阅读下列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谁之口?

2他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他因此被尊称为什么?

3)在他之后,唐玄宗又册封了许多少数民族首领,你能举出两位吗?

四、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

我的疑问:

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

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审核人:高庆芝

教师寄语:和平友好是世界交往的前提。

学习目标:

1.了解隋唐对外友好交往的情况,主要与日本、天竺。

2.分析隋唐出现频繁交往的原因。

3.比较日本与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认识到改革

开放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日本 使:日本先后 次派出遣唐使或留学生到中国访问学习

仿唐制进行

唐与日本 唐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参考汉字,创建

的关系 等方面保留唐的风尚

时间:

东渡 经过: 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

影响:

人员往来:

唐与新罗 贸易往来:

的关系 新罗用 制选官

文化交流 新罗引入 等科技

传入唐朝

唐与天竺友好往来

唐与天竺 时间:

的关系

玄奘西游 经过:从 出发,到达天竺,遍访名寺,并在

游学。归国后,写成 一书。

影响:

二、记忆擂台

1.天竺是    的古称,唐朝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     

2.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        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3.汉朝杰出的使者    ,并开辟了闻名     ,中印史上杰出的使者     ,中日交流史上传播者     

4.佛教发源地在          传入中原,北朝为宣扬佛教,开凿石窟著名的         ,唐朝时     西游天竺,并写成《     》成为研究          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5.早在    朝时,日本派遣隋使来到中国,在中日交往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       时期)设计的      

三、合作探究

1.看P28P29《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分析归纳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2P29—P31分析归纳唐朝与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史实(从次数、规模、影响来对比)。

3.对外交往中比较著名的人物及事迹。

4.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舞》,未知秦王何许人,有何功德?”你能帮助他吗?

四、达标检测

1唐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僧是(

A、鉴真 B、崔致远 C、遣唐使 D、玄奘

2、玄奘前往印度时,印度半岛被称为(

A、印度 B、印尼 C、天竺 D、孟加拉

3、玄奘回国后,以其亲身见闻写成的著作是(

A、《西游记》 B、《桂苑笔耕》 C、《老子》 D、《大唐西域记》

4、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

A、高丽 B、西域 C、天竺 D、日本

5、玄奘西行的出发点是(

A、逻些 B、长安 C、涿郡 D、洛阳

6、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发生在(

A、隋朝 B、西汉 C、唐朝 D、秦朝

7、“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A、新罗 B、日本 C、波斯 D、天竺

8、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1)李冰 2)李春 3)玄奘 4)鉴真

A、(1)(2 B、(3)(4 C、(1)(4 D、(2)(3

9、下列国家,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

A、朝鲜 B、阿拉伯 C、日本 D、印度

10、阅读郭沫若的下列诗作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

1“鉴真盲目航东海”发生在哪一朝代?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郭沫若为什么说鉴真“一片精诚照太清”

3 “奈良城”属于哪一国家?哪一句诗体现了鉴真“传道艺”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

我的疑问:

六、教学反思:

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

7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审核人:高庆芝

【教师寄语】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学习目标】

  1.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培养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认识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以此激发自身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学会做人应德才兼备。

【学习重点】 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光耀千古的诗坛”。

【学习难点】 认识赵州桥;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阅读课本,构建知识网络

建筑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______ 隋朝_____设计,是_____石拱桥

______唐朝都城,内分___________城市。

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已有雕版印刷的_______________

唐朝的《_____》,是 ________的雕版印刷品。

黄金时代:现存近________首诗歌。

_____,盛唐时,代表作:_______,特点:_________

代表人物 _____,由盛转衰时代,代表作 _____,特点:________

_____,唐朝中期,代表作 ________,特点:__________

预习自测

1.以下关于赵州桥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桥  B.这座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C.由隋朝的李春设计  D.七百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2.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  (  )A.罗马  B.洛阳  C.长安  D.耶路撒冷

3.你认为诗句“十二街如种菜畦,百千家似围旗局”是描写  (  )

A.唐都长安  B.隋朝赵州桥  C.扬州城  D.大明宫含元殿

4.唐朝时,长安城内最宏伟富丽的建筑是  (  )A.大雁塔 B.含元殿 C.玄武门 D.大明宫

5.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他的诗有什么特点?人们如何称呼他?他有什么代表作?

2)材料一中的“开元”指的是谁的统治时期?“开元全盛日”为什么能够出现?

3)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景象?

4)从两个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在什么特殊时代

三、合作探究

1你从唐朝几位诗人身上学到了什么?谈谈如何才能做到德才兼备,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

2、隋唐时期科技、文学成就卓越,其辉煌的原因是什么?

.达标测试

1、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是何时建造的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2、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天方夜谭》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3、“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体现了药王 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精神。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4、唐朝中期,诗坛掀起改革浪潮,以 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提倡诗歌要反映社会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宗元

5、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

  A.春秋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6、下面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赵州桥――李春      B、“三吏”——李白 

C、“诗史”――杜甫      D、《秦中吟》——白居易

7 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有

⑴采菊东笠下,悠然见南山 ⑵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A、⑴⑶ B、⑵⑶ C、⑶⑷ D、⑵⑷

8列举隋唐时期我国名列前茅的成就。

五、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

我的疑问:

六、教学反思

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

8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审核人:高庆芝

【教师寄语】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学习目标】

  1.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包括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艺术等。

  2.理解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书法艺术在唐朝进入了黄金时代。并能够叙述阎立本、吴道子各自的创作特点。

  3.认识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以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感情。同时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诗文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 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学习难点】 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学习难点】

一、预习导学

二、预习自测

1.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  )

A.欧阳询B.顔真卿C.苏轼D.柳公权

2.对隋唐乐舞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隋艺术家将中原乐舞与各族乐舞融为一体

B.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玄宗武功的《秦王破阵乐》

C.盛唐时流行的《霓裳羽衣舞》是唐玄宗参与创编的

D.唐朝时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善于剑器舞

3.敦煌壁画的内容是 (  )

①表现佛教故事 ②塑像姿态各异 ③塑像富于艺术魅力 ④描绘社会繁荣景象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4.材料一:“顔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材料二:“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1)材料一 “顔公”指的是谁?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他有什么代表作?

2)材料二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说这句话?这件事使他留下什么美名?

3)材料二的作者的书法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代表作?

4)后人把“顔公”和材料二的作者合称为什么?

.合作探究

“颜筋柳骨”的说法是否仅限于颜真卿和柳公权两人的字写得好?为什么?

.拓展延伸

隋唐时期促使文学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达标测试

1、《玄秘塔碑》是下面哪位人物的作品  ) 

A.柳宗元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杜甫

2、阎立本的《步辇图》属于

 A.山水画  B.人物故事画  C.写意画  D.花鸟画

3、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

A、展子虔 B、阎立本 C、吴道子 D、顾恺之

4、敦煌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开凿于

A、魏晋时期 B、前秦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5、用“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样的“笔谏”来劝谏皇帝的是

A、颜真卿   B、王羲之  C、欧阳询   D、柳公权

6、隋唐之际,绘画的特点是

⑴素描开始出现 ⑵宗教画的气息越来越浓厚

⑶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大量出现 ⑷宫廷壁画开始出现

A、⑴⑵ B、⑵⑶ C、⑶⑷ D、⑴⑶

7、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呈现出的特色是

⑴气势恢弘、风格多样 ⑵优美和谐、铿锵热烈

⑶哀婉细腻、如泣如诉 ⑷激昂悲壮、沉郁悲怆

A、⑴⑵ B、⑵⑶ C、⑶⑷ D、⑵⑷

8、“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宋《续书断》

请回答:

1)这是对哪位书法家的称赞?

2)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六、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

我的疑问:

七、教学反思

中国历史学案 (七年级下册)

9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能知道这一时期辽、宋、西夏、金等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

2、能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3、正确认识民族间的战争性质,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重点 契丹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金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难点 对于澶渊之盟、岳飞抗金的评价

学习过程  

【课程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电视《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那么在这两部作品中,出现了哪几个政权?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这段凌乱复杂的历史,去了解一下这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吧: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1、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民族政权

建国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

都城

与宋重大事件

北宋

 

 

 

 

 

 

 

 

 

 

西夏

 

 

 

 

 

 

 

 

 

 

【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1、澶州之战后,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宋与西夏连年交战,后双方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为什么北宋在澶州打退了辽军,却要与辽讲和,并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2、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各民族既有矛盾与战争,也有友好交往与和平相处,而友好往来、和平相处是主流。你能说出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吗?

 

 

典型例题解析

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是(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斗争的不利局面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澶渊之盟的评价。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彼此进行贸易。所以此题的最佳答案是C

【拓展创新】

岳家军打胜仗的原因是什么?在朝廷下令班师回朝时,如果你是岳飞你会怎么办?岳飞的事迹能够流传至今,这是为什么?(讨论宋金战争的性质以及对岳飞抗金的评价)

【小结回顾】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与下列哪一组相似?(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前秦与后秦       D.东魏与西魏 

2.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的是(      )。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贾似道 

二、填图题 

请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图中标出辽、北宋、西夏的疆域,并填出图中相应的地名。

 

辽、北宋、西夏形势

A

B

C

自我测评答案:一、1B 2C 二、A. 东京B.上京C.兴庆

教学反思:

.

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

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审核人

教师寄语: 苏湖熟,天下足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一级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思考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南方经济的发展

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

预习思考:

1、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手工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货币

二、合作交流

1、探究南方农业的发展:请同学们从书中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

2、货币: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动脑筋: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和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哪些新的发展?

三、拓展延伸,论从史出

“近年来,在日本博多港遗址附近,发现了宋代铜钱‘元丰通宝’和‘绍圣通宝’和大量宋代瓷器。在韩国木浦附近海底,也发现一艘宋代沉船,打捞上七千多件物品,以瓷器居多。在南洋一带,也发现了好几艘宋代沉船,其中一艘保存一千件中国瓷器。此外,在斯里兰卡、西亚和非洲东海岸都有宋代的大量瓷器和铜钱出土。”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四、学习小结:

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宋最终完成。

当堂测试达标反馈

单项选择题

1.在两宋时期,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粮食作物是(

A.玉米 B.番薯 C.马铃薯 D.占城稻

2.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是在(

A.唐朝末年 B.五代时 C.北宋时 D.南宋时

3.北宋时兴起后来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邢窑 B.越窑 C.哥窑 D.景德镇

4.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5世界上最早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日本的“日元” B.中国的“交子”

C.美国的“美元” D.英国的“英

6.黄河流域自古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而早期的南方地区却荒无人烟、经济落后,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请联系以前所学知识,简述我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的过程并分析其原因。

7. 观察我国各个时期货币的发展变化,说一说这种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六、布置作业1982年国务院批准通过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包括本课中的杭州、开封、景德镇、泉州、广州、苏州、成都等城市,现在邀请你当小市长,请就如何在发展现代工业的同时做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谈谈你的市长宣言。写一篇小论文。

教学反思

附当堂达标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B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战乱,造成大量北方人南迁,他们给南方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加上南方气候比较湿润,社会比较安定等因素,加快了对南方的开发;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少,中原人南迁,加上自然条件适合农作物生长,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7.①秦朝统一采用圆形方孔钱,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②唐朝铸造“开元通宝”在中国使用近300年,形状与秦的货币相似,由于全国通行,有利于唐朝经济的繁荣。

③北宋,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便于携带的纸币,又促进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④今天的纸币由国家统一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使用区域更为广泛,印刷更为精美,有防伪技术,管理更加科学,它的发行,成为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

11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审核人

教师寄语 .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习目标:

1、知道当时流行的衣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

2、明白了历史上物质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更好地认识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提高创造性地改进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

3、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相信自己能行!)

知识点1 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北宋初年,服饰穿戴崇尚----------,后来----------之风盛行;受少数民族影响,劳动者多穿-----------的短衣;妇女----------的陋习逐渐传开。(2)食:那是的饮食相当丰富。东京城里的食品有------多种,夜市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北宋肉食以-----为多;南宋的羊肉价格高,南方人吃----多。(3)住:宋代--------住房较简陋,多为低矮的茅屋;少富裕些的人家,以茅屋和-----相结合,构成一组住宅。------住房,平面多为长方形,屋顶以草或瓦覆盖,-----的宅第相当宏丽,前堂后寝,以穿廊相连,两侧还有耳房和偏院。(4)行:宋朝缺---,人们多用-----车,也有----车。达官贵人出门已很普遍。那时的交通比较发达,供住宿的-----很多,正是“邸店如云屯。”

知识点2 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 瓦子:----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

(2) 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像-----------、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最受重视。除夕夜,人们挂年画,贴“-------”。

二、合作探究,交流共享(众人拾柴火焰高!)

1生活在北宋前期时东京城的李某,热情接待来京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办到的事是

A 带着朋友去瓦子听唱曲 B 到城里去吃冷饮

C 在酒店用交子付账 D 乘牛车去东京郊外观景

2、下列不属于瓦子出现的原因的是

A 城市的繁荣 B 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 商业的发展 D 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三、. 达标检测(真金不怕火炼!).

1中国古代妇女开始缠足,形成“三寸金莲”是在(

A隋代 B 唐代 C 宋代 D 元代

.2、“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是宋代什么习俗?(

A 喝腊八粥 B 饮茶 C守岁 D贴桃符

3、宋代春节前后的习俗有(

1)祭祀祖先,迎神供佛 2)挂年画,贴“桃符” 3)守岁

4)燃放鞭炮,穿新衣,拜年。

A1)(2)(3)(4 B1)(3)(4

C2)(3)(4 D1)(2)(3

4、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

C 农民的需要 D 达官贵人的需要

5、阅读下列材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是谁的诗?他是哪朝人?

(2)诗中描写的是什么节日?

. 3)“总把新桃换旧符”指的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宋代的生活习俗讲给同学们听并相互交流。

教学后记

附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1 C 2 A 3 A 4 B

.9、(1)王安石。北宋。

2)春节。

3)贴“桃符”。略。

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

12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审核人

教师寄语:“历史使人智慧”学好历史,受益无穷

学习目标

1、 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建立的史实,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经济发展和各民族融合情况。

2、 对比今天中国疆域(尤其是台湾岛、西藏),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3、 初步形成“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

难点——.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一、.梳理知识 .

二、导学问题

1、元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2、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为什么说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开拓思维.

讨论:西藏、台湾是否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国内外一些分裂势力搞藏独、台独,你有什么看法?怎样维护国祖国的统一?

四、达标测试 .

1、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灭亡两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212世纪时,奴役蒙古各部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西夏 B、辽 C、金 D、两辽

3、元军南下时,组织军队抗元的南宋抗战派将领是(

A、寇准 B、岳飞 C、韩世宗 D、文天祥

4、元朝时开凿的运河连通直沽至大都的是(

A、通惠河 B、会通河 C、邗沟 D、江南河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 B、北宋 C、南宋 D、元

6、元朝时形成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 B、壮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这是谁写的诗句?

②他为什么值得人们敬佩?我们应向他学习什么?

..

8、读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元朝海运的粮船从图中②出发,经黄海、渤海到达①再转往大都,那么①②分别是指_________

②元朝的海运粮船又是从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③请写出图中⑤、⑥各指运河的哪两段?

④谁在位时开凿了大运河?其目的是什么?

五、小结:中国从古至今始终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了祖国的历史,我们要维护民族大团结,任何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都是错误和不得人心的,势必要遭到全国人民反对。

六、教学后记.

13     灿烂的宋元文化

审核人

教师寄语:学习科技文化,实践科技兴国.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培养他们对历史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3、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和难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过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使学生充分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完成知识填充。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2_______时,_________发明活字印刷术;

观察教材中毕升的画像,阅读小字部分,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

1_________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_________;(3__________,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4)指南针由___________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

1__________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__________

3___________,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4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__________

二、合作学习

1、思考活字印刷术发明的作用。体会毕升的创在哪里?

2、引导学生思考:司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三、体验中考

12009·湖北恩施)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利于人类文化快速、广泛传播和交流的是

①火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造纸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09·泰安)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①地动仪 ②印刷术 ③造纸术 ④火药 ⑤指南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四、课堂小结

. 由于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程度得到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宋元文化.

五、达标测试

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A元朝 B北宋 C南宋 D五代

2、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A北宋末年B南宋时C元朝末年D唐朝末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宋时发明雕版印刷术B北宋时发明活字印刷术

C南宋时火药广泛用于军事D元朝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4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A. 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

C. 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5、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

A阿拉伯商人B意大利旅行家C日本使者D中国郑和

6、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其活字是

A木活字B铅活字C铜活字D陶活字

7、简单说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应用和传播情况.

 

参考答案

1-6BDBAAD

7指南针──战国时期,人们发现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印刷术──隋唐时期,早期的印刷术──雕版印刷在中国就出现了。北宋时,毕昇总结了以前雕版印刷的经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意义与促进世界文明与进步的奥林匹克运动意义相一致。

教学反思:

.

中国历史学案七年级下册

14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审核人

【教师寄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等的相关知识。

2、通过对“文献资料”、插图的鉴赏,培养审美能力,了解相关历史并理解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宋代文学美在关怀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难点: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文化现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书名

作者

成书时间

体例

影响

《史记》

《资治通鉴》

姓名

生活年代

代表作品

作品风格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二、【导学问题

学生阅读77-81页“导入框”和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例的书籍?它所记叙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可组内讨论完成)

2、宋朝的杰出词人是哪三位?说出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

3、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其写作风格怎样?

4、宋朝《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这幅画描绘哪里的风光景象?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谁?当时人怎样称颂他的画?书法方面,被称作“宋四家”的是哪些人?

三、【合作探究】 

1.宋代有哪些著名词人?他们的作品各有什么风格?请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比较他们作品风格的差异。

2.老师的问题:

1你知道《资治通鉴》书名的涵义吗?

2)根据72页“动脑筋”: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处?(3)现代词人里还有豪放风格的吗?试举一例。

课堂小结】

1、史学:人物、作品、风格 2、文学:人物、作品、风格 3艺术:绘画和书法

六、【达标测试

1、宋朝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

A、诗 B、散文 C、词 D、小说

2、两宋绘画的特色是(

A、山水画开始出现B、宗教画占主导地位

C、人物、花鸟画占主导地位D、风俗画的出现日益增多

3、下列宋朝词人中,风格豪放的是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

A B C D

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张择端 B、吴道子 C、苏轼 D米芾

5、阅读下列材料:

这部书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年的历史,将近300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了写这部书,作者前后用了19年,仅采用的资料就达到300种,连草稿也没有一个字写的潦草。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说的是哪一部书?谁主持编写的?哪个朝代的人?

2 该书是一部什么体例的历史著作?根据材料,说一说该书的内容。

3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该书作者的哪些品质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4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该书作者和谁被视为中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并称为“两 司马?他写有哪部史学巨著?

6、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摘自哪首词?作者是谁?该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与材料词风相同的南宋词人是谁?与材料词风不同的南宋词人是谁?

教学反思

收获

困惑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2

审核人:

【教师寄语】感知中国古代政治史演变,借为振兴中华之用。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掌握明朝在政治、司法、思想军事方面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和特点,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联系、对比、讨论、总结等方法,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全面引导学生归纳明朝加强君主的措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思想上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重点难点】

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

学习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为了能够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辖,元世祖忽必烈怎样在政治上加强统治?

二、自主学习,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学生粗读全文,归纳要领,自设板书,师生共同认定学习目标。)

三、探索发现,交流共享

()自由发言:关于明朝的建立,你知道哪些知识?

()分组讨论(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明太祖为了加强君权,怎样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这个措施有什么作用?

 

 

2、他怎样改革中央行政机构?

 

3、但是明太祖对这些官员仍然不放心,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为了彻底解决官员对皇帝的忠诚问题,使得他们走上仕途之前就在思想上完全奴化,明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 比较归纳1、与隋唐时期相比,明朝的科举制有哪些变化?这些新变化好不好?

 

2、秦、汉、明时期为加强思想控制分别实行了什么措施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

 

四、大显身手,师生互动 细读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一目,讲解下列问题。)

1、下列那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

2、明成祖是明朝的第几个皇帝? 明朝第二个皇帝是谁 ?

 

3、明成祖从建文帝手中夺取政权的战役叫做什么?其性质是什么?

4、明成祖怎样巩固统治?

 

五、针对训练 牛刀小试!

1、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

A 汉高祖刘邦    B 隋文帝杨坚  

C、宋太祖赵匡胤   D、元世祖忽必烈

2、明朝加强君权最重要的措施是( )

A、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B、在中央,废丞相,设六部

C、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D、实行八股取士

3、明朝掌管地方政权的是( )

A、六部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三司

4、王鹏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A、设置产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废除丞相 D、八股取士

5、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

A设殿阁大学士 B设六部 C分理朝政 D 设厂卫特务机构

6、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是在什么时候设立与废除吗?(

A、秦朝和唐朝 B、西汉和唐朝 C、秦朝和明朝 D、唐朝和明朝

8、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

A、北方气候干燥 B、为了发展社会经济

C、摆脱南方大地主的控制 D、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9、八股取士科举制到了明代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产生了什么危害?

 

六、当堂检测( 我行,我一定赢!)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丞相制度开始实行和废除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 、清朝 B、西汉 明朝

C、秦朝 明朝 D、西汉 明朝

2、明朝采取的下列政治措施中,那一项具有明显的腐朽性? ( )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 废行省,设三司 D、迁都北京

3、明太祖为加强君主权利,在地方(

A、废行省,设三司 B 废丞相,权分六部

C 建立锦衣卫 D、执行削蕃政策

4靖难之役的性质是

A、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B 统治阶级内部的夺权战争

C、农民反封建战争 D、两个民族之间的夺权战争

(二)非选择

有一天,明朝殿阁大学士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明太祖问他:昨天喝酒了吗?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如实回答。太祖笑道:说得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出一身冷汗。

阅读上述材料后请回答:

(1)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人?他们是由谁直接指挥的?

 

2)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的一种什么现象?

 

3)这种现象的存在 反映了明朝统治的什么特点?

 

七、总结评价,快乐收获

(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哪些是前代未曾出现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八、布置作业:做综合能力训练65—66页,能力提升1112

九、课后感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6 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2

审核人:

【教师寄语】走进去,一道古老而亮丽的风景;学起来,我们轻松又愉快。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学会识图能力、观察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3、学习本课,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难点: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等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教材“导入框”中的内容,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独立试航

1、明朝的西洋是指今天 以西的东南亚和 沿岸地区。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3 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从 出发,使入茫茫的大海。到 年,郑和 次下西洋,到过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4、最早抗击外国侵略的我国古代民族英雄是

5 年, 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1220日澳门回归。

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课堂互动,情感共鸣

(一)探究一:郑和下西洋

合作交流:(读本目课文、插图、《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资料等)

1、这里说的“西洋”指哪些地方?

2、郑和下西洋从哪里出发?

3、他们沿途经过的国家或地区,今天各叫什么名称?

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5、学生观察彩图23《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结合课本95页插图和资料,

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

 

6查资料: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在目的、影响方面有何不同?

二)探究二:戚继光抗倭

分组讨论:

1、倭寇指哪些人?

  

2、戚家军和岳家军有哪些共同点?

  

3、戚家军和岳家军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时代、领导人、对手等)

 

 畅所欲言:

1、戚继光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番彝佛郎机”指哪个国家?(葡萄牙)

 

3、、他们的侵略行径同郑和下西洋相比,有什么不同?(背景、目的、手段、结果)

四、针对训练(牛刀小试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 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 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2、对郑和下西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显示明朝强大 B 加强经济交流

C 促进友好往来 D 开拓世界市场

3 今年(2010)是纪念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 ( )

A505 B 605 C585 D685

41553年,攫取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我国政府收回澳门主权的时间是(

A、葡萄牙,1997 B、西班牙,1999

C、葡萄牙,199 D、荷兰,1999

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为戚继光所作的诗句,其中,“但愿海波平” 的意思是(

A大海风平浪静 B希望渔船、商船能平安地行驶在大海上

C希望能扫除中国沿海一带倭寇的危害 D希望加强海防

6、下列人物中被誉为民族英雄的是

1)岳飞 2)郑和 3)戚继光 (4)郑成功

A、(1)(2 B、(3)(4 C、(2)(3 D、(1)(3)(4

五、达标测试 我行,我一定能赢!)

(一)选择题

1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 对外侵略扩张 B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 学习外国的技术 D显示明政府强盛

2、如果你是郑和船队的一名成员,下列国家你不可能到达的是(

A印度 B阿拉伯 C索马里 D 英国

3 、明代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文天祥

4、明朝的“戚家军”与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的方面是( )

A抗击侵略 B 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C 肃清倭寇 D 抗击金军

5、明朝抗倭斗争能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

A、抗倭斗争的正义性 B、戚家军战斗力强

C、戚继光的战术正确 D、其他军队的配合

6、《七子之歌》中的“七子”之一澳门是被哪个帝国主义国家侵占的?(

A、英国 B、日本 C、荷兰 D、葡萄牙

(二)非选择

阅读材料: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忂……”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永乐三年指哪一年?

当时的中国皇帝是谁?

 

(2)、郑和先后几次远航?他到过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哪里?

 

(3)奉使西洋有何历史意义?

2、读材料:“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诗句?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个人物。

 

2)材料中的“夷岛”是指什么地方?

 

3)这里的“海波”喻指什么?

 

4)你认为材料中的“我”有什么高尚品德值得学习?

 



六、我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1、学生结合98页“自由阅读卡·澳门妈祖阁”,交流有关知识。

八、学习感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学案2

【教师寄语】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可以知兴衰。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掌握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及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学会学生的归纳、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加深理解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关键措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为祖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清朝的建立和君主集权的强化

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学习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明初几个皇帝对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以及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其中,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负面的影响?

二、自主探究,独立试航(预习课文,完成网络知识编织,记下发现的问题。)

我的问题: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一)分组讨论:

1、努尔哈赤在历史上起了哪些作用?

2、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为什么叫作后金

3、努尔哈赤和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

二)合作交流、梳理归纳:

1、阅读材料: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请回答:

1)引文的含义是什么?

2)军机大臣浙一职务于哪个皇帝时设立

(3)引文反映了什么问题?

2、归纳交流:秦、汉、明、清时期为加强思想控制分别实行了什么措施?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你赞同这些做法吗?

 

3、议一议: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巩固训练

1、建立清朝的是(

A、皇太极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2、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八股取士    B、废除丞相    C、设置东厂    D、设立军机处

3、清朝中央政权机构自雍正帝开始发生了变化,原因是(

A、废除丞相 B、设立军机处 C、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D、实行文字狱

4、有人曾因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遭受株连九族之罪与哪一件事有关(

A、焚书坑儒 B、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独尊儒术

5、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统治者都采取的措施是

(1) 焚书坑儒(3)八股取士 (2)文字狱 (4)独尊儒术

A、(1(2) B、(2)(3 C、(1)(3 D、(3)(4

6、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表明(

A、专制统治日益衰微 B、民主监督得到发展

C、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D、限制了皇权

7、文字狱自古就有,而达到顶峰是在(

A、秦朝 B、明朝 C、清朝 D、唐朝

8、下列民族或政权发祥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有(

(1)靺鞨 (2)契丹 (3)女真 (4) 蒙古 (5)后金

A1)(2)(3)(4 B、(1)(2)(3)(5

C、(1)(2)(4)(5 D、(2)(3)(4 (5)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

1、将女真改为满洲建立大清的人是 ( )

A、成吉思汗 B、努尔哈赤 C、忽必烈 D、皇太极

2、标志着我国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是 ( )

A、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军机处的设立

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元、清 B、金、元 C 辽、清 D、元、辽

4努尔哈赤与下列哪位人物的共同之处最多?(

A、冒顿单于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忽必烈

5、清代文字狱与下列哪一项相似?(

A、八股取士 B、隋朝创科举制

C、秦朝的焚书坑儒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清朝知识分子从“经世”到“避世”,由要求社会改革并转入“为考据而考据”。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清初教育制度的产物 B、统治者大兴文字狱

C、八股取士制度促成 D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二)非选择

材料一:今人之文,一涉笔惶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景,畏避太甚,逢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阳刚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材料二;19世纪初清政府放宽文网后,许多知识分子仍心有余悸,如龚自珍说:“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采用这种政策的分别是谁?

 

2)清政府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政策?

 

3)结合材料说明该政策对我国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六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紧扣目标,深化知识结构

七、布置作业:

联系所学知识,表述一下我国历史从秦朝到清朝封建君主专制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

八、学习感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8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学案2

审核人 徐红

【教师寄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学习目标】

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学习本课,学会联系现实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课,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难点:对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明朝后期,——殖民者侵占台湾。

2、过程:——年郑成功率船队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包围——,守军投降,围攻——,头目揆一讲和;——年收复台湾。

3、意义: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历史上的——

(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1、时间:——

2、意义:加强了————————;巩固了————————

(三)雅克萨之战

1、背景:17世纪中期沙俄入侵我国——,————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

2、过程:(1)第一次:——命令清军水陆并进。

2)第二次:再次出兵,击毙——

3、结果:签订《尼布楚条约》

1)时间:——

2)地点:——

3)双方:————两国

4)特点:经过——协商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5)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二、合作交流:(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

1、如何评价郑成功?

2、中国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思维拓展,学以致用。)

试用所学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系统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通过本课学习形成自己的板书)

五、巩固练习:(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有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里称颂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渥巴锡 C、郑成功 D、林则徐

2、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1)郑成功包围赤嵌楼(2)清军进入台湾(3)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4)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A、(2)(1)(3)(4 B、(4)(1)(2)(3

C、(4)(1)(3)(2 D、(2)(1)(4)(3

3、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相同的意义是(

A、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我国开始了对台湾行使主权 D、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4、下列史实中最能批驳“台独”分子“两国论”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 B、设置伊犁将军

C、设置台湾府 D、雅克萨之战

5、中国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性质属于(

A、正义的自卫反击战 B、争霸战争

C、侵略战争 D、反分裂国家战争

6、根据 《尼布楚条约》的规定,下列哪一地区不属于中国领土?(

A、黑龙江流域 B、乌苏里江流域

C、库页岛 D、外兴安岭以北

7、阅读以下材料: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请回答:

1)这句话是谁说的?材料中的“贵国”是指哪个国家?

2)有哪些证据可证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请你试举两例。

3)今天,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台独分子的分裂行为,我们应表明什么立场?你认为台湾最终能否回归祖国的怀抱?为什么?

8、清朝前期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方面作了哪些努力?

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不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9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学案2

审核人 徐红

【教师寄语】维护祖国统一从现在做起!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清政府管理西藏、新疆的措施。土尔扈特重返祖国。清朝的疆域。

2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目标:学习本课,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土尔扈特重返祖国和清朝的疆域。

 难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部族名称较多。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

(一)对西藏的管辖:

1、措施:(1)确立册封 的制度:顺治帝赐五世达赖 封号;康熙帝赐五世班禅 封号。

2)设 ,代表中央政府同 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 的管辖。

(二)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1、回部:在西北 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信奉伊斯兰教的 等族人,清代常把这个地区称为

2、背景: 发动叛乱,建立割据政权。

3、经过: 调兵讨伐,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4、结果:设 ,管辖包括 在内的新疆地区;在新疆驻军队,设 ,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三)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背景:土尔扈特是 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迁到 下游,受到 的控制和压迫。

2、经过: 年,在首领 率领下回到祖国,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3、意义:为 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四)清朝疆域:

二、合作交流:(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

1、从唐朝到清朝,西藏同中央的关系有何变化?

2、用学过的史实说明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拓展延伸:(思维拓展,学以致用。)

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四、系统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

五、巩固练习:(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清朝前期册封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皇帝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2、清军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胜利的原因是(

A、清军执行只诛首恶、不杀无辜的政策

B、大小和卓建立了割据政权

C、叛军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

D、平定叛乱是符合人民愿望的正义之举

3、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直接原因是(

A、沙俄的控制和欺凌 B、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C、强烈的民族意识的驱使 D、清朝国力的强盛

4、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元、清 B、金、元 C、辽、清 D、元、辽

5、下列有关清朝的疆域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到西伯利亚 B、西北达波斯

C、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 D、南到南海岛

6、元朝和清朝前期都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其中在哪方面有所不同(

A、实行行省制度管理地方 B、对西藏进行有效的管辖

C、设行政机构管辖台湾 D、抗击西方殖民者侵略取得胜利

7、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是(

1)册封五世班禅(2)册封五世达赖(3)设驻藏大臣(4)设伊犁将军

A2 1 3 4 B3 4 2 1

C1 3 4 2 D4 3 2 1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隆帝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杀人放火,奸淫掳掠 。乾隆帝下令清军平叛,在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两年的战斗,叛乱被平定。

材料二1771年初,渥巴锡跨上战马,举起鲜艳的彩条旗,率17万部众,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前进。他们克服严寒、酷暑和疫病及追兵的追击,完成了东返祖国的壮举。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首领分别是谁?

2)两个事件的性质有何不同?两者对照你有何感想?

9、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巩固和发展的?

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不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2

审核人 徐红

【教师寄语】振兴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从我做起!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本课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

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难点: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定目标

二、自主探究,夯实基础。

1基础知识填充

明清经济的发展

农业:--------------------------等外来作物引进,种植品种增多。

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已推向--------。丝织业的中心是-------------的丝织业后来居上。--------是制瓷业中心,所产的--------畅销海内外。

商业:-------- -----------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资本主义萌芽:时间---------、地区-----------------等地纺织业中,特征-------------

“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清朝统治者“--------------”政策和妄自尊大的心态;担心外国侵犯和沿海居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威胁统治。

允许四口通商,后之开放------一口,由--------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影响: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三、 探讨交流

1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在明朝中后期,中国的科技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落后于西方了,你知道以上局面出现的原因吗?对此你有何感想?

2阅读材料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写了一个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并雇佣了一些机工的故事,大意是:苏州盛泽镇上有一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他们有一张织机,养了几筐蚕,缫丝织绸,他们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竞相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几张织机;不到十年,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

请回答

1故事说明当时出现何种生产关系的萌芽?机户和机工各指什么?

2为什么这种关系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

四、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

1、清初实行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

A害怕外国人危及自己的统治 B中国工商业发达

C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 D天朝物质丰富,无所不有

2、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

A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B与其他国家断绝一切往来

C限制民间商品贸易 D禁止海外贸易

3、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

A明朝前期 B明朝中期以后

C明朝初期 D鸦片战争前

4、下列农作物哪个不是明朝时从外国引进的?(

A玉米 B甘薯 C 占城稻 D 花生

(二)问答题

清朝前期实行什么对外政策?这种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后果?请联系今天的对外开放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达标测试

(一)填空

1-----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2-----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畅销海内外。

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是全国性贸易城市。

4、明朝时出现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反映的是----------------生产关系。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分别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6分)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⑵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3分)

 

 

 

⑶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六、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1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学案2

审核人 徐红

【教师寄语】感知古代华夏文明,探寻现代强国之路!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

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2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学会用表格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本课,刻苦学习 、勤于思考 、脚踏实地、开拓进

取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难点: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题:

1、北京城:从里到外为 城,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明长城:东起 ,西至 ,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3、李时珍所著《 》,是 性的药物学巨著,后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 的重要文献。

4、宋应星所著《 》,总结 业和 业生产技术,强调 要协调发展,被称为:“中国

5、徐光启所著《 》,农业百科全书

、探讨交流,小组合作

1、明代三大科技巨著体现了那些时代特色?

2、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随堂知识巩固:生生互动,兵教兵。

、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李时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在许多大的医院门口都有他的塑像,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朝代吗?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杂气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相配合的科学家是:

A.李时珍 B.宋应星 C.徐光启 D.贾思勰

3、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北京城的明代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景帝 D.崇祯帝

4、若想了解著名明的杭州张小泉剪刀的工艺技术情况,可以查阅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5、我们今天去北京观光,能看到的明清时期的名胜古迹有

⑴天安门⑵故宫⑶天坛⑷长城⑸秦始皇兵马俑

A.⑴⑵⑶⑷ B.⑴⑵⑶⑷⑸ C.⑴⑵⑸ D.⑵⑶⑷

6、中国古长城

⑴是为遏制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而修建的⑵保护了中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⑶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⑷是中华民族智慧、勤劳、充满凝聚力的象征

A.⑴⑵⑶ B.⑴⑵⑶⑷

C.⑵⑶⑷ D.⑴⑶⑷

、问答

从本课这三位科学家身上我们应学习哪些精神?

五、我的收获;

、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2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学案2

审核人 徐红

【教师寄语】感知古代华夏文明,养成爱我中华之心!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四大古典小说,学会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明清时代的文艺作品,感受思想和艺术美。

【重点难点】

重点:四大国店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了解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题

1 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时期。小说的内容,表达了人民 的意愿。

2、清朝 创作的《 》,是我国古典文学的高峰。

3、明朝书法以 见长,涌现出了 等一批书画家,其书法兼有 ”之美。

4、明朝的绘画,以 画居统治地位。明末著名画家 鳝鱼泼墨。清朝的“ ”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笔墨纵横手法。

(二)探索交流,小组合作。

1、明清时代的文学艺术有哪些时代特点?

2、制作一张表格,归纳古代中国在文学绘画及书法方面的成就。

(三)随堂巩固知识。

(四)、达标测试

1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长有重要地位

D、《西厢记》批判了人吃人的封建礼教

2明清小说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都用高超的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 B、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

C、都歌颂了认命的斗争精神 D、都揭露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趋势

3《红楼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重要贡献。作出此评价的最主要依据是

A、它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爱情悲剧 B、它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C、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 D、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4明朝中期的一部充满亮瞒住以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5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A、关汉卿 B、汤显祖 C、马致远 D、王实甫

6我国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新剧种是

A、评剧 B、京剧 C、话剧 D、歌剧

2、简答:

1明朝出现了哪些科技巨著?

2明朝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启示作用?

(五)我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巩固2122课基础知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907667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1.html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